•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论魏晋诗歌时间意识及其影响]诗歌大全100首 小学生

    [论魏晋诗歌时间意识及其影响]诗歌大全100首 小学生

    时间:2019-02-12 05:35:3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关键词:魏晋诗歌 时间意识 影响   摘 要:魏晋时期,诗人们的时间观念较之前代更加强烈,时间意识逐渐觉醒,文人作品多有人生短暂、生命脆弱、命运难卜等感慨的流露。诗人们对人生意义展开积极思考,或在苦闷中积极追求人生价值,或在一次次宴饮中尝试超越人生,更兼有诉诸游仙诗的人生超脱。魏晋诗歌的时间意识随着朝代的嬗变对后世文学特别是唐人的生活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或隐或显的影响。
      
      在魏晋这个极为动荡不安的时期,文学艺术悄然发生着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是其中最有意义的。敏感的文人们在乱世之中最容易感受到“人生短暂、生命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1}。这种时间意识是在继承往代诗歌艺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变化的,在魏晋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质,并对后世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或隐或显的影响。
      
      一、魏晋诗歌中的时间意识
      
      在前代史学、哲学、文学创作的启发下,魏晋人士对生活、人生体验不断加深,诗人们更普遍地借助“时间”之工具,或在时节转换、景物变化、物我观照中,抒发对时间的珍视;或凭空而来,直抒胸臆,感叹时间流逝、生命脆弱。
      1.时间生命意识的感悟
      《文选・古诗十九首》中有“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句。东汉末年,文人借助五言古诗的艺术形式抒发了人生短暂的哀叹。建安诗人延续了这一诗歌主题:“天地无期竟,民生甚局促”(刘桢《诗》);“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徐干《室思》);“常恐时岁尽,魂魄忽高飞”(阮�《诗》)。伴随着对生命无常、时光飘忽而逝的吟咏,诗人们对时间、生命的认识更加深入,在陶渊明的诗中,人生短暂的痛苦已经转化为内在的自然平静,孙宜康先生称赞为“自然的升华”。在陶渊明看来,“世间万物都依据一种循环的法则在运动,而生命与死亡只不过是自然万物之必要的盈亏消长。如果生命是天然产生、不可避免的,那么死亡亦复如此……陶渊明看出‘自然’是这样的,所以他经常诉说自己在无常之生命面前那种泰然自若的情感。”{2}陶氏《拟挽歌辞》(其三)这样唱道:“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欢乐和痛苦,都托寄给了自然。在陶渊明看来,死亡并不可怕;活着的时候想到死亡,也不需烦恼苦闷,因而也不用再为稍纵即逝的生命感到悲哀,所以我们说“死亡是人的一大困惑,这个困惑被陶渊明勘破了”{3},陶渊明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对“时间――生命”持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创作出具有永恒魅力的诗歌辞赋作品。
      2.人生意义的探索
      魏晋诗歌反映出诗人们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这一命题的思考,在认识到生命有限的前提下,诗人们表现出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诗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内容和抒情特质。
      (1)建安诗人的苦闷与追求。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社会经济和文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建安诗人以“三曹”为中心,以极其沉痛的笔调描写汉末动荡的时局特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士人的主观意识被激活,“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文心雕龙・时序》),诗人们目睹并思考生存状态的同时,对自我价值亦充分肯定,渴望能有所作为,及时建功立业,实现其人生的社会价值:“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未已”(曹操《龟虽寿》)。这是要努力突破天命的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世不再来,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曹植《箜篌引》)诗人感叹时光飘零,人生短暂。古往今来,谁又能逃避死亡的归宿?既然这样,那么人生在世,苦苦追求的目的和意义又何在呢?总的来说,建安诗人特别是三曹的诗歌多以积极用世为主,魏晋时期还有与之不同的隐逸思想在文人中盛行。
      (2)文人雅客的生命超越。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咏叹道:“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之,亦犹今之视昔,悲夫!”这次兰亭聚会发生在这位王氏家族掌门人快满五十岁的时候,王羲之似乎已经勘破生命短暂、人生渺小的命题。这种掩抑多思的生命体验促使王羲之不断追问并尝试解决如何能让渺小的个人与永恒天地得以并生、并存,也许举办文化史上赫赫有名的“兰亭聚会”、创作文学史上彪炳千古的美文佳作,正是诗人寻觅已久的良方妙计,从而克服人生短暂的悲哀,超越个人生命的限制。在面对时间短暂、人生须臾的问题上,诗人不再持有高蹈的人生理想,也并没有在更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上一展抱负,没有了积极的事功精神,转而希望通过文人的聚会、文集的编纂来名流青史,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鳞半爪,这既是对人生短暂的超越,也是对生命长度的渴望,同时也表现出了与建安文人不同的价值取向。
      (3)游仙诗中的超脱。除了上两种以外,还有一些诗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往往借助“游仙”之主题,表现超脱情怀,像仙人一样可以永享天年。阮籍在《咏史》其十中写道:“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牛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夫知世患,乘流泛轻舟。”诗人感慨盛衰无常,人生易尽,天道悠远,因而愿意效仿仙人的出世或隐者的避世。
      
      二、魏晋士人时间意识的影响
      
      整个魏晋时期,乱多于治,人们普遍感到前途渺茫,不免悲哀失望,长期的政治黑暗,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像陶渊明式的诗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诗人渴望能摆脱死亡的阴影,追求永久的幸福,这种心理导致了当时以及后世人们对药石之术的热切关注。陶新民先生在《李白与魏晋风度》一书中对此有非常精到的论述:“生死问题困扰人心,明知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又不愿承认它,仍然怀着一种希望,想通过求仙、服用丹药来延续生命……他们不惜花费巨金与精力来寻求药石,炼制金丹。虽然服食金丹造成很多人丧命,但仍有人执迷不悟,继续干下去。到了唐代,此风更盛,连唐太宗这样一代英主,韩愈这样一代文宗,也死于服食金丹。”{4}当然,魏晋时代并不是所有的士人都希望服食药石以求长生,像上文所举的陶渊明,他在诗歌中就倡导了不必和流行的炼丹术搅和在一起的生活方式,他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远离尘嚣的安宁、平静和对这种生活的向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深意,欲辨已忘言。”这种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样也影响了后世大批文人墨客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如唐代的白居易,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等的文风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魏晋士人所形成的时间观念,以及由此产生了生命、功名等问题的普遍思考,直接影响了唐代诗人(特别是初唐诗人)的诗歌创作。初唐诗人们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在其诗歌中表现出了不同于前人的豁达:如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深藏了初唐人对生命短促的悼惜之情;到了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进而发出了哲理式的咏叹,形成了哀而不伤的抒情特点。闻一多先生赞之:“所谓泄露天机者,便是悟到宇宙意识之谓。从蜣螂转丸式的宫体诗一跃而到庄严的宇宙意识,这可太远了,太惊人了!……(《春江花月夜》)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呈现出来了……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5}这种对时间生命的勘破直接影响了盛唐文学的创作,诗人们或在田园或在边塞,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回馈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在诗歌中的交替转换形成了唐诗的特有面貌。
      此外,魏晋诗歌的时间意识还影响了唐传奇的创作。借助梦境故事的叙述以及对梦境故事的颠覆,如《枕中记》和《南柯太守传》,将人生经历融进梦境中,浓缩了人生与社会,既抒发了人生短暂和功名虚幻的感慨,同时对人生的意义作了深层的追思:人生既然是虚无的,那么人生的意义又何在?这类传奇故事的创作既是唐人们对魏晋时期诗人们时间生命意识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人类对自我价值哲思的体现。
      总之,魏晋诗歌的主题无论是生死、隐逸或是游仙,其中都渗透了浓厚的时间意识,感叹生命的短促、生命的渺小,也试图不断探索并从中寻求解脱,而历史的发展也的确证明了文人们这一意识的顽强生命力,它影响了后代的创作,是遗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本文是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魏晋文学时间生命意识》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婉婉,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
      
      {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孙宜康、钟振振译.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6.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陶新民.李白与魏晋风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5} 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相关热词搜索:魏晋诗歌意识影响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