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听狗叫而知所有权]听狗叫

    [听狗叫而知所有权]听狗叫

    时间:2019-02-16 05:48:5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由于“缺少一套系统化的正规所有权制度,现代化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出现”。这是秘鲁经济学家赫尔南多・德・索托多年学术思考与现实调查的总结,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常识。索托通过观察他的祖国,研究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艰难转型,得出:人人拥有财产所有权这一原则,不仅是政治上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也是宏观经济和市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八年,物权法正式颁布实施,公民财产必须得到保护,已成为中国的一个法律基础。当然,这与英国人当年所说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与所谓“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极致要求相比,还有着巨大差距。甚至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们也无法指望在财产权的确认、使用、处置等方面,能够像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那样合乎法规。诸如地方政府随意征用农民耕地,圈为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修建铁路、公路等现象时有发生。
      每个人都可以追求属于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大到企业、土地、房屋、汽车,小到珠宝、手表、图书,从各类实物到版权、技术专利等无形的知识产权。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不断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这从意识形态层面,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年的无产与有产的空洞争论,表明基于财产所有权的国民财富保值增值,有其天然合理性与合法性,相应的社会标准与道德审判,也随之松动,许多先富起来的人,早已率先从不敢露富,到炫耀性消费,大大方方地用金钱标识个人成功与幸福的尺度,这是多元化的社会进步。
      从漫长的人类历史看,这是中国社会财富观念的一次重大回归,是对财产权这一属于人的基本权利的再度尊重。虽然我们曾经忽视个人财产权的客观存在,但在历史长河中这只是个插曲,让所有权回归主人,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
      同样不可阻挡的,则是基于所有权的资本力量。资本不等于我们每个人可以拥有的财产,但如果没有个人财产的明确与合法保护,没有公民对财产的处置自由,所谓资本,也就无从存在;而没有资本,或者如索托所说,如果多数资本处于僵化之中,市场经济就不会生根发芽,即使有其名,也会无其实。这是财产、财产权、资本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现实通道。
      非常明显,现在越来越多人懂得了资本的重要。资本是钱,是物,是技术和知识,也是人本身。而在资本的前端,或者说当资本之所以成为资本之前,首先必须要明确财产的归属,这些东西归谁有所有,谁可以按自己的意愿使用或处置它们,这是基于财产所有权的资本价值之源。
      在经济和法律意义上,财产权包括以所有权为主的物权、准物权、债权、继承权以及知识产权等,是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占有、支配、流通和分配关系的法律表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相信,财产权,特别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而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公共财产才是神圣不可侵犯,为了保护国家的财产,个人即使付出生命代价,似乎也是应当的。如此基于不同意识形态的鲜明对比,虽然逐步成为历史,但是对于公民私有财产权的确认与保护,在中国的确才开始。
      正是看到财产权的初级状态,在分析发达国家为什么成功,新兴市场经济体为什么总容易转型失败时,索托痛苦地发现,因为对于财产所有权的不同认识与法律建设,资本主义在西方取得了成功,却在其他地方一再失败。原因在哪里?他的答案是:多数国家没有建立起把财产转换为资本的机制,大量的公有或私有财产,不过是僵化的资产,而非活跃的资本。这就让多数发展中国家,在面对资本市场时,仿佛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无论如何都进不去。这个被法国学者布罗代尔称为“钟罩”的东西,究竟有没有办法打破?资本的秘密,能否为发展中国家知晓并灵活运用?索托相信,这是肯定的,当然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索托所说的资产和资本,就是基于财产权的各种经济资源,它可以标注成一定的价格,可以在合法的渠道中加以利用,它们为企业、自然人、国家拥有或控制,是能以货币来计量收支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收入、债权等。不过奇妙的是,很多时候,你并不需要拥有一个资产,才能使用或处置它。无论是基于股权还是债权关系,你都可以假借他人之手,通过资源配置,让资产增值,即以物生钱,或以钱生钱,这是资本的奇妙之处。
      
      所有权的确认是资本的起点
      
      在过去三个世纪,资本是思想者们最着迷的课题之一,从马克思到凯恩斯,从亚当・斯密到弗里德曼,有关资本的研究与争论,推动着市场进步。在索托眼里,资本并不简单等于钱或物质,而是一种超越具体物质的无形权利,是一整套的经济运作模式,所谓“资本的五大秘密”,核心就是如何建立广泛、正式的产权法,通过法律创造资本的转化过程。
      问题绕了一圈回到了起点,即先有财产所有权的确认,后有资本。否则,资本转化无从谈起。但麻烦的是,如何确认所有权,或者说,发展中国家能否做到这一点?如果所有权的确认需要花很长时间,发展中国家能否消耗起得?这都会影响资本的转换过程。
      从理论上回答这些问题不难,设计一个完美的改革与执行方案,也并非不可能,索托就曾干过不少这样的事。作为秘鲁当代最具国际声誉的经济学家,作为著名的秘鲁自由与民主学会主席,他先后为二十多个国家和政府首脑充当改革顾问,制定过许多所有权改革计划,致力于在亚洲、拉美和中东等地区的贫困国家,推行资本形成计划。
      但如此多的政经跨界改革方案,在实践中的推行,却并不如索托设想的那么顺利。比如最基本的土地和房屋所有权确认,就要政府动用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重新测量全国土地,核实房屋的修建、居住者等各方面情况。关键是如此耗时费力,也不一定搞得清楚,其中涉及的历史纠葛,即便是居住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们,也不一定弄得明白。何况,常常是旧的测量与核实还没结束,土地与房屋的所有权、使用权又已发生了新变化。
      更麻烦的是,即使是那些测量清楚了的土地,核实明白了所有权的房屋,要真正落实到所有者本人,也常常是难以完成的使命。在索托的祖国秘鲁,这一合法确认过程至少需要三百天甚至数年时间,要完成七百二十八个官僚手续,在一些亚洲国家甚至需要十几年,也不一定能走完繁琐的程序。这很像中国曾经大量存在的公文旅行和图章游戏,这是在合法的外衣下,公然的低效率与反人性。其结果,就是许多人懒得确认自己的土地或房屋所有权,干脆按当地的潜规则行事,虽然处于不合法状态,却可以多年相安无事,真有了麻烦,或诉诸武力,或乞求民间权势,总之有办法加以解决。
      如此反复折腾,索托不得不思考,在确认财产所有权时,法律的权威与适用性何在?依法,个人的成本高,很麻烦;不依法,潜在风险高,更麻烦。更重要的是,没有法律保护的所有权,其流动效率偏低,甚至无法流动,因此变成缺乏活力的资产。这也使得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最终往往难免陷入财富两极分化,资产向权势者集中的怪圈。
      财产所有权,真是难以确认吗?美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在冲动与混乱中怎么做到了土地所有权的确认呢?索托考察美国历史,看到了其中的独创性:基于社会契约基础的各种力量博弈,最终通过相对合理地承认既成事实,从而最大化地保护了多数人通过辛勤劳动而一度非法占有的土地、修建的房屋。美国也正是从此走向系统化的所有权制度,将许多不合法的个人之间的所有权协议,逐步规范为整个国家的所有权法律。
      所以说,如何以合乎现实、满足多数人需要的方式,确认既成的财产所有权,特别是最基本的土地和房屋所有权,是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起点。在印度尼西亚,索托用一种简单的办法,解释如何确认“谁拥有什么”:在美丽的巴厘岛参观,走在不同的稻田间,他不知道这些稻田属于谁,但他可以判断,是否已进入另一个农场,因为有不同的狗冲你吠叫。
      索托因此感叹:印度尼西亚的这些狗,不懂得正规法律,却能够确认出,它们的主人控制着哪一块地产。即,这些看起来不懂人间法律的狗,事实上掌握着政府可以“建立一种正规所有权制度所需要的基本信息”。所以他建议当地的官员们,不要在办公室里拍脑袋了,也不要试图先测量完全国土地再搞所有权确认,走向城市街道和乡村吧,仔细听一听狗的叫声,这会帮他们理清思路,弄清全国处于不合法状态,但却是多数居民所承认的所有权现实。难怪一位印尼官员感慨道:“这才是人民的法律!”(Jukun Adat)
      索托在开玩笑?有那么一点。当然不可能真的按照狗叫,确认人们对土地和房屋的所有权。但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历史上,最初的所有权确认,的确就是这样基于“人民的法律”,即多数人约定俗成的所有权现实存在。在今天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索托也发现了类似的“人民的法律”,比如在海地,这个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一半以上人是文盲。但他们调查的每一个地区,几乎每一块不合法的土地,每一座不合法的棚屋或房子,其使用者都至少拥有一份可以保护他们所有权的文件,或者某种自然或人工实物,以代表和确认他们对财产的权利要求,这就是这些所有权虽不合法,却可能合理的现实存在。
      而政府和法律,应当是对这些现实存在的规范追认,也唯有这样的法律,深深扎根于多数人认可并习惯了的社会契约,才会从一开始克服诸多抵制性因素,获得多数人的尊重和支持。任何违背多数人意志,试图打乱现实情况重起炉灶的所有权法律,要么从一开始就会难产,要么根本得不到切实执行。一旦法律形同虚设,整个国家的所有权仍会处于法律规范之外,基于所有权确认之上的财产处置与资本流动,则无法在合法条件下实现。
      
      合法所有权让资本流动起来
      
      让最大多数的所有权合法,是资本之所以产生并活跃起来的关键所在。合法的所有权制度,可以让局限的个人财产权,提升为无限的可流动资本。用索托的话来说就是,“将分散而孤立的惯例和协议,纳入到一个全国性的社会契约中”。
      比如在靠约定俗成的地区,你和邻居都可以证实,这块土地是你们家祖祖辈辈耕种的,这所房子是你爷爷奶奶建造的,但你邻居以外的人,不一定知道这些,也无法确认你是否拥有这块土地或房屋。因此,你拥有的土地和房屋,不过是邻里间认可的财产权,不一定合法,得不到充分保护,当然就无法在邻里之外的其他地区产生价值或进行流动。
      合法所有权则不一样,整个国家都会承认,在所有承认这个国家的法律有效性的国际社会,也承认这种所有权。你是房屋或土地的主人,无须靠邻居来认可。这就把个人财产或劳动成果,“从小规模的交易环境下,转移到一个扩大化的市场中”。由此,财产成为可流动资产,成为可以创造更多价值的资本,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发电厂”。
      这一过程,在一个国家内部,就是从地区性社会契约,过渡到全国性法律规范;在整个国际社会,就是各国不同的市场经济与法律体系,逐步相互承认、融合。正是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在过去十多年里,一直谈判的市场经济地位,并不全是西方国家故意为难,其中的确还隐含了对中国包括财产权在内,诸多市场经济的基本法规体系有待完善的期待。如果按照索托的标准,也可以说,在物权法正式施行之前,中国有关所有权的法规体系,仍然过于零散,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缺少基于同等合法所有权之上的平等对话。即使在今天,仍有一些国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也就可以理解了,毕竟我们的正规法律体系还很初级。
      索托关心的资本秘密,至此其实已经明了。只要一个国家的决策者,真心希望发展市场经济,愿意按照资本创造与流动的规律办事,能够尊重多数国民基于现实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就可以让多数所有权变得合法,从而创造出让合法财产灵活流动的环境。这正如将彼此孤立的湖泊,串连成一片巨大的水域,避免零星的湖水,消失在一块块贫瘠的沙地里。一旦资本流动起来,财富创造与经济效率,就会在市场中野蛮生长。
      这些看法言之成理,但还不能让既得利益群体释怀的是,如此迎合多数人的财产所有权要求,是否让合法的所有权主要有利于穷人,因为成功的改革者,必须站在穷人的角度,了解他们的处境和感受,从而让穷人的资产正规化、合法化,这在政治上容易得分。
      索托对此却表示担心,如果整个社会意识到,打破财产权确认与资本流动的“钟罩”,仅仅有利于穷人,如果精英阶层认为,他们必须靠爱国热情或利他主义精神支持改革,那么整个社会的财产合法化过程,将难以推行。就是说,只有让权势和精英阶层也认识到,财产权的合法化,会比放任其非法更能增加他们的财富,精英们才会积极行动。
      这就需要再次引用“有恒产者有恒心”的中国智慧。历史学家理查德・派泼斯的解释是,在一个国家,土地和建筑的合法所有权如果分布广泛,整个社会将更加稳定而保守,对于各种动荡与变故的适应力也会增强。比如在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多数没有合法土地或房屋所有权的农民,曾是最不稳定的社会阶层;但在大革命后,随着土地与房屋合法所有权的普遍确认,农民最终成为法国保守主义的基础力量,成为最尊重其他阶层所有权的人群之一。
      将所有权正规化、合法化,并不是对穷人的慈善和施舍行为。用索托在早期专著《另一条道路》中所调查论证的看法就是:不要只把穷人看成无产阶级,他们更是新兴的创业者,他们最大的愿望并不是要摧毁市场经济,而是要以恰当方式加入其中。如果通过对多数公民财产所有权的合法确认,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秩序井然的市场,资产所有者就会愿意担负责任,从而产生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使既得利益阶层和穷人,都可以继续在市场中获利。
      所以索托最后提醒:“资本主义活力的源泉,并不是互联网,也不是快餐特许经营连锁店,而是资本。”只有资本,才是不断增长的生产力的源泉,是国家和国民的财富源泉。解放资本之路,就是将多数人的所有权正规化、合法化的过程,就是避免反对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火药库形成的过程,就是让资本更加美好,更多为多数人服务的过程。
      
      基于所有权与资本的企业家精神
      
      市场经济是人的经济,市场中的个人与企业,才是经济的主体。因此能否产生足够的有创造力的个人和企业,是市场经济的成败关键。索托基于所有权和资本问题的观察思考,最终形成一个重要结论:“如果没有以强有力的、规范性的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所有权制度,比尔・盖茨以及西方任何的企业家,都不可能获得成功。”
      这一结论同样隐含了我们一度不完全认同的前提:人都是自私的,没有个人利益的巨大吸引,创新与创业都不那么让人神往。但企业家精神的确扎根于此,当一个人知道他所努力争取的东西,会归于他的名下。比如盖茨和他的团队,发明的软件有专利法保护,合法交易有强制性合同保障,商业风险止于公司有限责任和各类商业保险,他们就会在合法财产所有权制度下,充分运用资本的力量,创造自己的商业王国,并最终按自己的意愿,处置数百亿美元的巨额财富。这其中的内在逻辑,索托显然希望,在印度尼西亚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乡间仔细听狗叫的官员们,能够尽快弄明白。
      (《资本的秘密》,〔秘鲁〕赫尔南多・德・索托著,于海生译,华夏出版社二○○七年版,25.00元)

    相关热词搜索:所有权而知听狗叫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