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罗泉古镇:为盐文化保存记忆:罗泉古镇

    罗泉古镇:为盐文化保存记忆:罗泉古镇

    时间:2019-02-21 05:38:4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离开四川资中的铁佛古镇,往仁寿方向继续前行,10多分钟就到了罗泉古镇。   如果说铁佛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山镇,那么罗泉则是一个傍水而居的水镇。站在通往仁寿的县级公路上鸟瞰,一条涓细的小河自山坳中逶迤而出,一排青瓦屋顶沿着河畔蜿蜒,宛如一条伴水腾挪的青色游龙。当地人因此形象地把罗泉古镇叫做“龙镇”。
      龙与水自然是不可分离,龙镇因水而生,因河而长。一条叫珠溪河的小河,是沱江的一条小支流。单从名字展开联想,蛟龙戏珠,龙镇与珠溪河应该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然而,事实却不是想象的这么简单,罗泉镇的由来虽然靠的是水,但这化育之水却不是来自珠溪河。
      据《资中县志》记载,罗泉建镇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不仅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还是全国100个千年古镇之一。关于它名字的由来,传说有多个版本。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说的是三国蜀汉时期,蜀相诸葛亮率军南征,曾在此地的营盘山扎下大营。因连日干旱,山上水源枯竭,诸葛亮便派兵到山下珠溪河畔掘井取水。蜀军一共掘了4口大井,取出的水清澈甘冽。诸葛亮饮甘泉后心头高兴,遂亲自到井边观看,看到每个井口都如箩筐般大小,泉水自井底汩汩涌出,便将井命名为“箩泉井”。蜀军在营盘山上驻扎,由于当地没有街市,无处购买军需及日常生活用品,诸葛亮又派兵造房建市,组织附近百姓住进去生活经营。集市形成后,人们沿用诸葛亮为井取的名字,把集市也叫做“箩泉井”。直到清朝年间,当地出了一个姓罗的府衙,他的顶头上司恰好姓竹。罗认为因为“竹”压在了“罗”的头上,他的官儿才当不大,遂将“箩”字上的“竹”头去掉,改“箩泉井”为“罗泉井”。再后来,人们渐渐将“井”字省掉,此地名称就变成了“罗泉”。
      传说毕竟是传说,真实性无从稽考,不过可以到镇子上去实地看看。
      罗泉镇通往县城的路旁有一条简易公路,汽车可以沿着它一直开到古镇西头跨越珠溪河的子来桥畔,罗泉古镇的五里长街就紧连着子来桥。踏上这座桥,古镇观光也就开始了。
      子来桥长40多米、宽10多米,两旁用条石砌成栏杆。在石栏两端,四座硕大的石雕透露了此桥的作用:北端有两个张口含珠的龙头,南端为麒麟神兽;石雕的龙、兽形象皆昂首南向,造型威怒生猛,显然承担着镇邪护桥的神圣重任。石雕上绿苔泛青,可知已经过人间的沧桑磨难与风雨变迁。早先,珠溪河上并无一座正规的桥,只有由几个石墩嵌成的“踏水桥”。每逢涨水时节,河水漫过石礅,人们过河只能跣足涉水,十分不便。而罗泉自古产盐,大量的食盐需要外运,运盐的骡马、脚夫,踏水过河更是艰难、危险。清朝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盐场场官张少牧召集盐商和当地居民商议,在珠溪河上造一座正式的石桥。大家积极响应,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共筹措到白银3000余两,组织劳工5000余人,用半年时间造了一座大石桥。石桥竣工开通之日,张少牧邀请上司赵官人前来踩桥(相当于现在的剪彩)。当时,赵官人妻子怀孕即将分娩,他在踩桥前一晚,梦见老婆给他生了个胖小子。新桥落成又兼赵官人家添丁,为庆贺纪念,此桥便获得了一个吉祥的名字――子来桥。
      津渡要道历来是经商的好口岸,子来桥建成后,桥两岸逐渐增加了许多商铺。每到夜晚,店家点起盏盏油灯,灯光映入桥下水中,犹如点点繁星倒悬天河,别有一番景致。人们将此景称作“子桥夜灯”,为罗泉一景。
      到了1985年,历时近200年的子来桥因河床淤积抬高,河道泄洪量降低,巨大的桥墩在夏季发洪水时成了排水的阻碍,常常导致水淹古镇。1934年的一场洪水,还将桥头的石雕龙头、神兽等冲进河中。由于长年水流冲刷,桥基日渐破坏,子来桥成了危桥。后来,罗泉镇人民政府决定:拆除旧桥,重建新桥。
      拆除旧桥时,罗泉人想到了当年被冲到河里的石雕,决定将它们打捞起来。据说那天本来晴空万里,就在吊车将石雕龙头吊出水面时,陡然间风云突变,倾盆大雨伴着隆隆巨雷自天而降,一道闪电劈过,龙头上竟冒出一股青烟……对此,当地百姓认为是“罹难”多年的龙神终于获救,玉皇大帝吩咐龙神服从罗泉政府的安排,继续镇守桥头。因此,我们今天仍能看到重修的子来桥头,龙神和它的麒麟伙伴们依然忠实地守卫在那里,保护着一方生灵的幸福平安。
      这一段小小插曲,无疑为子来桥又平添了一段花絮。
      (二)
      跨过子来桥,进入古镇的五里长街。桥东的盐神庙作为长街起点,也是罗泉古镇的一大看点。这是全国迄今保留完好、专门供奉盐神的庙宇,从这里可牵引出罗泉悠久的产盐历史及其厚重的盐文化内涵。
      罗泉是一个因水而生的古镇,也是一个因盐而兴的古镇。据说在公元前700多年的春秋时代,一位名叫管仲的外地商人来到罗泉。不久,当地像暴发瘟疫一般死了不少人,管仲的同伴也突然死去。管仲惊恐不安,夜不能寐,辗转反侧间恍惚有人告诉他此地的食物有毒,惊觉跃起,发现原来是一个梦。次日,管仲四处查看食物,并未发现可疑之处。又累又渴的管仲来到珠溪河边,想喝一口河水解渴,忽然看到珠溪河两岸长着茂密的马桑树,树枝垂在河面上,大量的树叶、果子掉进河里腐烂变质,使河水遭到严重污染。他恍然大悟,原来是不良水质导致了镇上人的死亡。管仲赶紧告诫镇上人们不要再喝河水,又用八卦测定方位叫人打井取水。正当有人将井里打出的水放在陶皿中烧时,外面又嚷嚷有人死了,烧水人跑出去看热闹,回来发现陶皿的水已烧干,皿底只有一层白色晶体。人们不知道这意外出现的东西为何物,用手指蘸了舔尝,其味甚咸。大家问管仲,管仲答曰:既然是八卦测出的水,又用陶皿烧干而成,就取“卦”和“皿”的组合,叫做“盐”吧。既获得了饮水,又找到了食盐,管仲乐,众人也乐,第一口盐井就被命名为“乐泉井”,管仲也就成了发现井盐的第一人。“乐泉井”后来成了当地地名,久而久之,“乐泉”又变成了“罗泉”。
      相对于罗泉名字由来的前一个传说,这个似乎更有寓意,因为它为罗泉的盐文化开启了源头。若按这个传说,盐是管仲发现的,而且由他命名,在此之前人们还不知道盐为何物。那么,罗泉的盐井就是天下第一盐井了,罗泉理所应当拥有世界上最堂皇的盐神庙,庙里供奉的“盐神”,也就应该是采盐的鼻祖管仲了。这是一种民间文学有关事物起源的典型叙事模式。如果撇开民间想象的朴素幼稚,它至少传递了两个信息:其一,罗泉是我国内陆最早的产盐地之一;其二,人们认为管仲对我国盐业发展起过巨大影响,值得大家纪念。事实上,管仲乃是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春秋第一相”,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他不是最早发现食盐的人,却是我国历史上制定第一部盐政大法的人。他意识到食盐对于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在其著作《管子・海王篇》里,首次将盐作为政府专营产业,提出了实行国家专卖、课收盐税、禁止私盐等措施,百姓食盐则按人口定量配给。此后,历朝历代盐业都被政府控制,是政府直接管控的重要产业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管仲即便不是制盐的鼻祖,也是盐政管理的祖师爷。至于管仲是否到过罗泉,罗泉产盐是否为内陆最早,传说中的细节就不必去深究了。
      (三)
      据《资中县志・盐法志》记载,罗泉产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代,“资州罗泉井,古厂也,创于秦”;罗泉井盐“始于秦,兴于宋,衰于明,复于清”。这说明罗泉镇的建立也应该在秦代,它的兴衰与盐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清代盐业发展的鼎盛时期,罗泉盐井多达1515口,盐区面积方圆100多公里,年产盐2000多吨。那是罗泉古镇最繁荣风光的年代,珠溪河两岸井架林立,五里长街上兴建起多家外省会馆,会聚了形形色色的贩盐客商;饭铺、茶房、旅舍应运而生,戏楼无数,连妓院都有20多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和征收盐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资州政府在罗泉设立分州府。那时的罗泉俨然成了辐射川南诸县的经济中心。进入民国,罗泉的盐井日趋式微,昔日繁华一如珠溪河畔渐次消失的井架,不知不觉间退出了古镇。如今,盐神庙和五里长街又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为古镇保存着关于盐文化的珍贵记忆。
      建于清朝雍正七年的盐神庙,建筑面积2700多平方米,按中轴线南北纵深东西对称布局。迎面正殿高踞于13级石台阶之上,两侧厢房回廊环绕,至南端正门处托起一座戏台与正殿遥相对应。宽敞的正殿中央,4根金龙木柱护着一方神台,台上供奉着盐神管仲塑像;管仲身后,火神和关公分列左右。这是一组很有意味的造型:火神与关公原本都有自己的庙宇――火神庙和关帝庙,在民间历来享受着独尊一方的待遇,但在盐神庙中他们却成了管仲的左右辅弼。从这一组神像设置,可以窥见罗泉古代制盐人的神佑观念。配祭火神,盖因盐系助燃物,熬盐的灶房极易失火,故将火神请进盐神庙。而关公,民间尊崇其忠义,尤其是民间帮会组织,无不以忠义为凝聚力,帮会间的纠葛纷争往往靠忠义来平衡协调。盐业是一个帮会林立的行业,利益冲突在所难免,盐神庙敬奉关公,反映了制盐人希望以忠义制约利害矛盾的道德诉求。盐神庙里别出心裁的神灵配置,蕴藏着罗泉制盐人丰富而奇妙的心灵世界。
      与正殿相对的戏台,面积132平方米,由8根浑圆硕大的木柱支撑,雄起于门楼之上。戏台两侧楼下当街为店铺,是盐商聚集洽谈生意和休息的场所,楼上为居室,专供戏班人员使用。左右回廊连接正殿,戏台、回廊与正殿之间,平整的青石板铺出一块方形大坝,占地305平方米。大坝连同切入正殿的13级台阶,构成可容纳千人看戏的半露天剧场。可以想象,往昔每逢庙会、节庆,殿上香烟缭绕,殿下人头攒动,戏台上昆高胡弹锣鼓喧天。一座盐神庙将神圣与世俗熔于一炉,古镇的历史与现实在这特定空间里欢快地演绎。
      罗泉的五里长街上,还有一座“庙”具有重大纪念意义,它不是我国传统宗教的神庙,而是一座基督教的福音堂。长街中段,珠溪河水流到一个叫观音沱的地方忽然来了个大转弯,长街也就随着河岸的曲折而扭转。在街道转角处,一座中西结合的教堂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公元1911年8月4日深夜,一群盐商模样的汉子聚集福音堂,秘密举行了一个会议。会议内容是关于四川保路运动的下一步行动,核心在于将单纯的保路维权转化为对清朝政府的武装斗争,“保路同志会”更名为“保路同志军”,并策划在四川各地发动武装起义。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罗泉会议”,会议的组织策划者为同盟会会员龙鸣剑,与会者皆为在川同盟会会员和各地袍哥首领。“罗泉会议”之后,保路运动从本质上发生了改变,揭开了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的序幕,点燃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正如孙中山先生的评价:“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推迟一年半载。”
      近百年过去了,历史的腥风血雨早已被岁月抹去,不留一丝痕迹,当年的革命先驱也已魂归西天,但这座见证了历史的福音堂还基本完好地保留在那里,供人们缅怀和追思。
      (责编 王 容)

    相关热词搜索:古镇保存记忆文化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