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篆刻 陈根远篆刻大家谈

    篆刻 陈根远篆刻大家谈

    时间:2019-02-28 05:41:5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赵熊(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终南印社社长)   根远君的篆刻本源自秦汉,其中又特别在汉印上着力尤多。他毕业于考古专业,学识全面,又精通篆刻史,长于古玺印的研究与鉴定,眼界遂由博至高。
      近年来,根远君专心治学,著作颇丰,留给篆刻的时间并不甚多,因此数量也属有限。但其所作印章韵致纯正,每每于安详中见气度,整饬中生灵动,可知他已窥见汉人妙造生法的门径。如其“南山射虎”朱文印,上半部以笔画虚实求变化,下半部以字形结果变疏密,是一方成功的作品。又如“秦成阳宫遗址博物馆”九字白文印,虽字问界画清晰。分割明确,但由于精心留意于每字中朱白分布及虚实变化,全印并不显得机械板滞。这种静中寓动、或者说在平正中求变化的方法,正是汉印艺术的精髓所在。
      最近又看了根远君的几方新作,可知他在汉印形式之外又汲取着新形式和新方法。如“樵父信玺”。直接借鉴古玺,印面虽小,气象颇大。另一方“易儒”朱文印,“易”字取法俗体,但其结构形式在全印中至为关键,堪称印眼所在。
      魏杰(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
      根远兄刻印的历史早于他进入考古专业的历史,20多年前他在山东大学考古专业读书时,他的篆刻就已闻名于校园,同学们都以能得到一方他刻的印章为幸。
      根远的印深得汉人神髓,浑厚而古雅,用刀老到又能见笔意,章法端庄,意境高远,并透出温其如玉的书卷之气,堪为汉印一路创作者中翘楚。根远精通印学,浸淫古代玺印的辨伪、断代、考释廿余年,对历代玺印风格的演变与篆刻微妙变化而产生的巨大优劣差异洞悉于心,研究与创作产生了有力的互动。近年来根远出版了《陕西古代印章》《印章鉴藏》《陈根远说古印》等10余部专著,印作还多次入选省展和国展。作为优秀的印学家2000年他还应邀赴香港参加“中国古玺印学国际研讨会”,这些文物研究和篆刻创作的成果是难能可贵的。
      高鸿(鉴定家、篆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第一次看到陈根远先生的篆刻作品,我就被吸引了。这,自然是因为他的作品所蕴藏的内在魅力。这魅力来源于他对秦汉古玺以及瓦当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化古为我的得体运用,古朴、大气而富有灵性。
      印风的最高境界是古朴,而不是造作、扭捏。陈先生的篆刻恪守了这一法则,因而在品读他的篆刻艺术时,你会感觉到其章法的宽博、结体的自然和刀法的厚重,既有黄牧甫的谨严和细腻,又不乏古玺的纯朴和大气,从而构成了一种大慈大悲、堂堂正正的意昧。读他的篆刻,仿佛在品尝一大碗陈年老酒。味醇且回味无穷。
      罗宏才(南京艺术学院博士、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与求精、唯新的治学理念相呼应,陈根远又坚持紧紧把握“玺印”这一特殊艺术品类的鲜明艺术特色,运用精湛的艺术审美理念以及流金泻玉一般的绮丽文笔,全方位、多角度地用心审视各代玺印的艺术手法以及艺术风格,成功地将玺印学、考古学、艺术学以及文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手法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使其印论著述达到了学术、艺术以及使用价值的完美、和谐以及统一。
      “正期盛世苍茫事,金刀凿痕满乾坤”。徜徉于中国印史的浩瀚海洋之中,根远的治印从拙稚、生辣开始,逐渐过渡到苍劲、浑厚甚至温婉、圆健,正倔强凸露出勃勃的生气与强劲的势头。我钦佩根远的功力以及勇气,更由衷期待其艰辛治史的如刀之笔以及潇洒治印的如笔之刀,相得益彰,直向险峰,磨砺出一个崭新的方寸乾坤!
      吴振锋(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收藏部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根远有一方印叫作“善平”,意味深长。在追求个性成为时代风尚的当下,为人处事能做到平和,亦是大不易了,而将艺术指向凝定在平和简静一格,殊为难能可贵。因此,“善平”二字,当看作陈氏篆刻的精神诉求。因了对古玺印的精鉴追摹,他的篆刻以秦汉印为基,广采博取,遂形成了冲和淳穆、精气内敛、宏约深美的个在风貌。

    相关热词搜索:篆刻陈根远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