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中国画“虚.实.白”论析] 中国画虚

    [中国画“虚.实.白”论析] 中国画虚

    时间:2019-03-01 05:35:4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潘天寿说:“画事,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无疏不能成密,不能见疏。是以虚实相生疏密相用,绘画乃成。‘吾国绘画向来黑白二色为主彩,有画处,黑也,无画处白也。白即虚也,黑即实也。虚实之关联即以空白显实也。说明了中国传统绘画中虚实空白的辩证关系。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时空表现的特殊形式。
      关键词:实、虚、白;虚・实・白关系;置白以墨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实指图画中勾画出的实物、实景以及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留白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求其空灵,使艺术品虑实相映,形神兼备,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中国画中的空白,并非是真的空无一物的空白,而是“置白以墨”,是一种以虑代实的美学境界。空仍是实,是实物实景,是以虑概实的美学精神审美追求。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
      虚・实・白关系
      中国传统美学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传统艺术影响最为巨大的主要是儒家、道家和《易经》哲学。正是它们之间长期的冲撞和融合,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审美情趣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对中国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思想。
      虚与实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虚由实生,实仗虚行,化虚为实、虚实映带”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既然二者能相生,则表明虚也是一种存在,虚绝不是无。这种存在,是靠实生发出来的,是在实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的想象创造出来的。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画中的意象,开拓画中的意境,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了审美趣味。
      当佛教禅学“即色论”、“色即为空,色复亦空”和禅宗无相、无着、无往的无为无碍思想,成为文人们“借山水化其郁结”,认为“至理无言”,“空”、“寂”、‘闲”的境界背后才是法的本身所在。
      在诗论中,明王夫之说:“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决也。”(《墓斋诗话》)清刘熙载说’不系一辞,正欲使人自得”(妇、艺概・诗概》)强调了空、无、虚是创作者探索的境界口此中意蕴对文人画的影响是极普遍的。由于虚中有实,虚实相生,尽管画面草草疏落,反而经得起品味。清直重光讲得相当透彻:“位置相决,有画处多属赘疵;虚实相生,无画者皆成妙境。”要表现“竹林桥外锁酒家”的诗意,画家只需画“旌幌”;要表现“深山藏古寺”的画意,只需画打水的“和尚”。在这里,“旌幌”“和尚”是实,“酒家”、“古寺”为虚。在虚与实之间是一座桥梁,虚・实・白中国画面虚实表现形式主要通过空白‘笔墨的浓淡、轻重缓急以及形体的疏密、遮挡重叠等手法表现出来通过观赏者无尽的联想和想象得醚一种审美意象。画面虚空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完全空白,而是画面意境构造的一部分空白的空间给人以无尽的视觉吸引与想象空间。无论是中国传统人物山水、花鸟画都巧妙地运用虚空处理衬托主体形象突出主题虚实空白的视觉空间给人以丰富的动态联想达到作者意象表达的需要。如《韩熙载夜宴图》中的空白虚实空间也给人一种动态的结构空间把不同时空物象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无限延伸的意象空间人物的不同姿态和画面屏风的处理给空白的背景不同的内容和意义.画面虚空给人以动态填补内容的心理空间。本着“虚实相生”的美学理论,艺术家们以实显虚,无中生有,把无限寓于有限的物象描绘之中,创造出“超以象外”的境界。清石涛《淮扬洁秋之图》,实景为房屋、坡石、堤岸、芦"苇等,近、中、远景留大片蜿蜒连接的空自,中景空自中飘摇叶扁舟。画上的空白纸在实景的衬映和暗示下,呈现在观者眼前的分明是河流和天空,微风吹拂河岸上的芦苇,时而高时而低,展现在观者眼前的河而时而波光粼粼。虚、实、白的美学范畴,中国画理中(《画荃》)空白之美与艺境之妙处于共生状态。这与道家美学思想中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观点是相合的。
      置白以墨
      中国画的哲学思想是道,画即道,体现着中国画特有的本质,也是中国画形式美的内在依据。因此要得道,必须通过“无”去体验去感受,“无”是对道最本质的把握。
      “置白以墨”画面中的留白就是构图的虚,画面的有画与无画处便构成了中国画的“虚实”关系。古人所谓“密不透风、疏可走马”便是这个道理。黄宾虹讲到:“疏可走马,则疏处不是空虚,一无长物,还得有景。密不透风,还得有立锥之地,切不可使人感到窒息。”“置白以墨”在道家的美学思想中,《周易》云“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万物皆禀天地之气而生”,这是中国人最根本的宇宙观和时空观。中国画意于空白的布置,转虚成实的表现方式,是中国人对道的具体体验。空白在构图中与物象是一种虚与实的形态关系。墨从白现,虚从实生。但虚不等于无,它是一个具象之外的无象之象。它是实的对应,以虚为实,以虚显实,以虚求实。这正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笪重光《画荃》)。清龚贤善墨白,他在《半千课徒画说》中认为“非黑无以显其白,非白无以得其黑”。他的山水画把墨白对比用于关键之处,于极黑的山体丛树间,留出明静洁白的山泉云气。清石涛善用积墨、破墨,取得了由材料自然而生的墨趣这种由空白有机穿插组成,节奏感鲜明。构思新颖、高妙精巧的墨白配置.将画面的造型表现墨,“守其白”的思想中,演绎出“‘置白以墨”的含义。空白来自取舍。贡布里希说:“一切注意都必须以不注意为背景”。敢于取舍,长与取舍,删繁就简,突出主题或主体,正是中国画富于单纯简约之美的缘由。
      “空白”所围绕的具体形态是“空白”内涵形成的诱导因,对意识由“虚静”、“无为”“空”的认识转入观者内心深层的思考有着明确的引发作用。所以,当“空白”与各种画面结构、笔墨形态组合时,便显示了各自的意义。马远代表作品《雪图》,自然地留出空白,在画中非常的和谐,马远用“空’来表达水的“寒’,是画家独特的造意。作品中表现的是从下雪至天晴的过程,画面烘托出天寒地冻的气氛,冻结成冰的河面画家并没有画,而是由空白表达出来.和船头水面上的草草几笔勾线.更能表现出“水寒,这空白给人以汪洋一片.无边无际的遐想,“只有意会’、不可言传”马、夏的边角之景,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丰富了中国画的技法,其“密不通风”“惜白如金”;“疏可走马”的精神写照进入自我观照思绪神游的天迥。
      
      参考文献:
      [1] 黄润华《中国画概述》中国画,1990
      [2] 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3] 浑南田《南田画跋》载于安澜《画论N・刊》。
      [4] 宗白华《美学与愈境》人民出版社,1987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画论析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