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要为书法文化教育正名

    要为书法文化教育正名

    时间:2020-04-03 05:17:0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本文就书法文化教育的特点,实质功能展开论述,针对当前书法文化教育中的偏向,就事论理,为书法文化教育正名。

    [关键词]正本;清源;调研;特有艺术;功能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18-0159-02

    1 毛笔书法是世界上汉文化国家特有的艺术

    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毛笔书法,是一种国粹,一种华人以文房四宝为工具,创造美的视觉艺术,是线条艺术,是世界华人文化国家特有的标志。外国人评论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绝妙的素描画,每一幅书法作品都是一种风格独特的艺术作品。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说过:“人生读来几乎像一首诗。”“有一种人生的韵律之美。”书法作为一种积淀,古典中国文化底蕴的艺术,每一幅书法作品也都几乎像一首有伟大的音律、雄壮的音波,更有诗情画意般的内涵与意境的艺术精品。有的优秀书法作品价值连城。如:古往今来著名的书法家的真迹,都是国宝。让人们爱不释手,越看越喜欢。甚至不惜代价地模仿学书,珍藏,作为传世珍品,祖传至宝。在国家的艺术博物馆里,书法作品更是重点保护的文物。书法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瑰宝,书法文化教育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特有现象,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大家维系的一种植根本土的,不可替代的具有高级民族文化的造诣艺术和视觉艺术。通过简单的具有生命力的节奏感为点、线;依靠笔顺、字势及时间的推移中所作的种种统一而和谐变化,这种节奏感和艺术美,体现了音乐、舞蹈的律动和节奏的起伏、跳跃,组成千变万化又极具艺术性和鲜明的艺术个性的艺术品。充分地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人们对平衡与奇侧,协调和矛盾,统一与变化,整齐与错落,疏散与紧密,枯涩与浓淡,轻重与缓急的表现力。展现出豪迈的章法严谨而灵活的华夏审美的人格心灵世界。它的可读性,可保存性,可仿效性,可创新性,比音乐、舞蹈等艺术更加完美,更加普及,更加历久不衰,是中华民族艺术花园中的一枝独秀又长盛不衰、历久不灭的奇葩。有人说:“一个没有文学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也可以说:“一个没有书法艺术的中华村落,也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村落。”

    2 书法文化教育,可以让人流连墨海,练艺陶情,以书会友,以书励志,以书育人,以书为活

    正如高州市著名的中国书法家协协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茂名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广东高州师范学校1966年毕业生黎天伦先生在谈到书法文化教育艺术时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可以靠一笔字改变人生。字靓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字靓可以汇聚人气,字靓可以办事左右逢源,让人们的生活情趣更富有诗情画意,更加潇洒超脱。不只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高尚的艺术品位。”他又说:“乱世学武术,盛世学书法,书法还可以走向市场,让一个人精神上先富起来,物质生活上也会跟着富起来的。”黎先生的话让我铭记于心,永远激励着我——一个在高州师范教了近十年书法文化的教育者和我的师弟、师妹们——茂名学院高州师范分院的大学生爱上毛笔字,写好毛笔字,让练好毛笔字成为高州师范的重要的文化灵魂之一,成为高师人的风采,高师人精神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艺术品牌,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之一,“练好毛笔字,做个优秀生。”“教学成功不成功,要看教师基本功。”书法教育文化艺术,成了每一个高师人必修必选的一门课程,造就了成千上万的高师人。

    3 书法是用一定的笔画,即笔画、结构、章法、运笔等程序组成的艺术

    书法又是一幅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史与现实相交融相辉映的艺术长卷。书法能够使人们在心灵和意义上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可以说书法是中国美学的灵魂,凝聚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的万千心血和艺术情愫。有的字像庄严,正气淳然(比如楷书 、隶书 、魏碑体);有的仙风道骨,清秀俊逸( 比如行书、 草书);有的笔走龙蛇,变化万千(比如狂草);有的如丝带、 如鱼、如诗、如画(比如成功的书法作品),美不胜收,显示出中国人独特的艺术风采,是中华文化的国粹之一。

    写一手好字,既是感悟的抒发,也是审美的追求,作画题字、做诗用字、互勉题字,身在其境,心旷神怡。学习书写一手好字的过程是练艺陶情的过程,同时怀着对祖国文字热爱和对中国书法教育文化解续之心,坚持科学的学书方法,确立“我是一个中国人,一定要练好中国字”的恒心和爱心,把字写得端正、正确、规范、富有艺术素养和品位,以之促进人格价值和意志毅力,为艺术的魅力升华。茂名学院高州师范分院成立七十九年了,就快成为一名饱经沧桑的八十“老人”了。这里的书法教育文化、书法教学活动的人文底蕴深厚,书法人才辈出。可谓繁花硕果,春色满园。写一手好字、练好一口普通话,学好一手好电脑技能,一专多能的传统特色为高师人的精神家园谱出了一道十分亮丽的风景线,在学习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书香校园活动中,师生们正拿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精神,一丝不苟,如饥似渴又历久不衰和孜孜不倦地学字练书。笔者经常在“天天练”、双休日时间走进校园,走进教室,走进师弟、师妹中间,一起探讨书法教育文化,交流练艺陶情,互帮互学,教学相长的心得体会,继承和发扬高师人刻苦学习,艰苦创业,与人为善,用心向善,乐做善事,以求至臻至善的伟大精神。

    4 书法教育文化艺术,可以用为学书的运力运气,而使人像练气功,练太极,强身健体

    古往今来的书法家都修身养性,用心向善的高风亮节,情操高尚,艺术功底浑厚。就连以短命为特点的帝王将相们之中的乾隆皇帝也因为坚持学练书法而成为最长命的帝王之一(享年80多岁)。书法艺术中的刚柔相济,以柔制刚,抑扬顿挫,时而惜墨如金,时而用墨如泼的艺术情韵,是以让每一个热爱书法艺术,练习书法文化艺术的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其喜洋洋者矣!

    茂名学院高州师范分院的书法教育文化,历久不衰,兴旺发达。做到天天练习“三笔”字,人人争当文化人。书法展览、个人书展、书画展,年年都有,期期都有,月月都有。练字者日日都有。包容着厚德载物的精髓,承载着自强不息的豪迈,更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超。也有高山的风格,大海的情怀,长江的精神,为人师表的风貌。

    作为一名毕业于高州师范,深受书法文化教育熏陶,而深深地爱上了书法艺术的书法爱好者,笔者又有幸回到母校高州师范工作,从职员到书法专任教师,坚持天天练习书法,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从2002年开始担任书法教育教学工作,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书法教师,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先后加入了高州市书法家协会、茂名市书法家协会。笔者参加“第二届广东省新人新作书法展”,书法作品被评选为优秀作品,正在创造条件加入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笔者曾多次参加各级书法大赛荣获一等奖:2002年3月书法作品由北京市通州博物馆收藏;2002年5月书法作品入选参加广州文化公园展出;2003年3月书法作品获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艺术教育成果展一等奖、艺术园丁(伯乐)奖;2004年2月获第四届“师苑杯”全国师范生书法大赛教师组毛笔一等奖、硬笔一等奖;2004年12月书法作品获茂名市青少年“冼夫人杯”书法大赛一等奖;2005年8月与庞亚卓老师合编《实用书法教程》作为茂名学院高州师范分院的书法科校本教材;2008年9月书法作品入选“第二届广东省新人新作书法展”;2009年12月参加茂名市直属学校教师书法比赛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毛笔组一等奖。笔者深深地爱上了书法文化教育,特撰写此文为书法文化教育正名。

    温家宝总理最近指出:“农村教师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一个是待遇问题,一个是素质问题。”此文对提高教师,别是农村教师、农村学生的书法水平是很有好处的,也是作者撰文的用心所在。

    相关热词搜索:正名要为文化教育书法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