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解读美国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报告及其启示

    解读美国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报告及其启示

    时间:2020-04-06 05:19:4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美国哈佛大学于2007年2月发布了“通识教育特别工作组报告”,引领了当代各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走向。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新理念的实践对我国高校通识课程改革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哈佛大学;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报告;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265-03

    成立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距今已有370余年的悠久历史,培养了众多具有远见卓识和创新开拓精神的人才,他们大多成为日后社会的领袖、栋梁。哈佛大学当之无愧地成为美国和世界高等教育成功的典范和效仿的楷模。通识教育成为其高等教育的真谛,也是该校的特色。

    纵观哈佛大学的发展史,它对本科课程的改革一直没有停步,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经常通过社会调查和预测,及时进行调整和改革,成为高等教育整体结构中最敏感最多变的部分。而每一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都会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效法的榜样,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最终版通识教育特别工作组报告(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Harvard University,2007)的发布更被美国高等教育界誉为课程改革的里程碑。它为许多国家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实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一、通识教育概念界定

    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所有学生提供广博的文理科知识,它是开发学生智力、公民责任感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基础。(General Education:The part of a lib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hared by all students. It provides broad learning in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disciplines,and forms the basis for developing important intellectual,civic,and practical capacities.[1])我国学者李曼丽女士对通识教育的定义做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概括: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2]。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发展至今,已卓有成效地实践了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

    二、“通识教育特别工作组报告”内容概要

    2007年2月7日,哈佛大学在其学校网站上公布了“通识教育特别工作组报告”,这是哈佛历时3年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最终报告。此报告书內容包含5个部分[3]:

    第一部分:通识教育的缘由和理念;

    第二部分:课程的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设置;

    第四部分:活动的学习方案;

    第五部分:课程的实施。

    (一)第一部分?摇通识教育的缘由和理念

    报告中指出哈佛要实施通识教育,因为它是一种有用的教育,一种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做准备的教育。哈佛的使命是: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引领其美好人生和创新生活。(It is Harvard"s mission to help students to lead flourishing and productive lives by providing a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at is responsive to the conditions of the 21st century.[4])。要实现这一伟大的使命,通过通识教育,(1)使学生们以前认为很熟悉的东西不再熟悉;(2)使学生以前已经接受的东西要重新思考;(3)学生已经确定下来的取向要重新拟定[3]。此次哈佛的通识教育改革,目的是要协助学生们理解和肯定世界的复杂性,并深刻体会自己未来在这世界上的角色。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包含四大内涵。①继承自由教育传统的理念;②培养有教养的人的理念;③增强大学凝聚力的理念;④平衡选课自由与组织秩序的理念。

    哈佛大学花费如此多的精力和财力推行通识教育改革,是希望本科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后,能用崭新的眼光看待问题,以独立分析的能力思考问题以及用批判怀疑的态度重审问题。

    (二)第二部分 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确立了通识教育的4大目标[3]。

    (1)第一个目标,训练学生积极地参与公众事务。

    (2)第二个目标,使学生们知道他们是艺术、观念和价值传统的产物,而同时也参与塑造这些传统。

    (3)第三个目标,让学生们能批判性地而又具有建设性地应对变迁。

    (4)第四个目标,训练学生有能力了解言行的伦理方向。

    (三)第三部分 课程设置

    上述理念与目标都体现在八大向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

    哈佛课程由三大要素组成:主修(concentration)、选修(electives)、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主修使学生追求某个特殊领域上的专业;选修使学生探索他们主修外的其他领域及拓展兴趣;通识教育则尝试结合哈佛所学能为毕业后的生活做准备。为了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哈佛大学将通识教育的范围分为以下八个向度[3]。

    从表中可以看出,哈佛大学所规划的各向度显然是将知识与关心自己周遭的世界合二为一的作法。八大向度中自然科学的研究是为了寻求真理,而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是追求善与美。该课程体系体现了两者相互补充、完美结合。

    (四)第四部分 活动导向的学习(Activity-Based Learning)

    根据哈佛大学的思想,通过推行以活动作为学习的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内容形成他们的课外活动。即:活动也可以达成学习的目标。哈佛大学希望借助活动导向的学习方案,鼓励学生结合课堂上的专业学习与课外活动参与,达到学习与个体经验及生活密切关联的目的,拉近自身与社会的距离,也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使学生能在学习专业中发展多元潜能,落实全人教育、生活教育的通识精神。

    (五)第五部分 课程的实施

    报告在该部分中包括了3方面的内容:①课程的开发;②课程的管理,组成一个全新的通识教育常务委员会 (Standing Committee)专责管理通识教育课程;③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在校期间,需要培养和训练他们通过参与教学实践和教学实训,成为各种教学工作的配合者。

    三、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现状

    从中美高等教育的比较中,我们看出两者的不同之处,美国高等教育也给予了我们一些启示:在基于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美国通识教育中借鉴其成功经验,吸取其能为我所用的精华部分,改革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使我国通识教育课程更科学,更合理。

    就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来看,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时数各有不同,比如中国科大通识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9.7%;清华大学通识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0%;北京大学的通识课程计划中,文科生通识学时占总学时比例为35%,理科通识学时占总学时比例为32.9%。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哈佛大学通识学时占总学时比例为50%。从这些数据的比较中,看出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时数同哈佛相比不算低.但是,课程比例不均衡,人文素养课程所占比例较小。美国大学通识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35%,其中,人文素养课程和选修课分别占通识课程总数的60%和40%,通识必修课与选修课之比为1∶0.71。

    (二)对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

    (1)制定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一个高质量通识教育课程应以目标为导向,具有根本的、基础广泛的、渐进式的、连贯的、综合性的和严谨的特点。

    我国通识教育的实施有必要单独制定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以及详尽的通识教育计划,明确通识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健全人格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目标中还存在忽视对学生最基本的公民素质的培养,因此培养公民素质应在制定的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中得以体现。同时还需要考虑以下三方面: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目标要追求大学教育的本体价值;强调培养创造性思维;更注重全面发展。

    (2)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改进。通识课程内容体系可按照组织者来分,分为国家通识课程、学校通识课程、学院通识课程。可借鉴中美名校通识课程的设置,设立分类必修课程、自由选修课程、核心课程等实施通识教育。

    在内容上,增加人文素养课程,比如西方国家宗教文化、物质与生命、地球环境、宇宙与生命的进化、现代历史思考、世界经济趋势、全球化的希望与危机、世界文化等课程,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在各个领域的成果。通识教育要使高等教育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巨人肩膀上”,直接聆听知名教授对某些领域的深刻体会与理解;站到文明与发展的前沿,使学生每迈出一步可能就是创新。

    通识教育课程还需设置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只能通过学生在社会中的表现来加以判定。高等教育应贴近社会生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综合发展、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美国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是通过开放式、创造性的教育,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和能力,而且创造条件让学生善于深思熟虑,具有理想目标和洞察力,使之成为具有完美人格的、成功的人。我国高等教育在通识教育中也应设置活动性学习的课程,将课堂学习内容同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3)设置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课程。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一些重要的教育咨询机构如高质量委员会、卡内基基金会、洛克洛克菲勒人文科学委员会等,就开始呼吁和强调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美国高等院校开设了思维科学的课程,在教学中通过参与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中国也于198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到,要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就是针对中国学生缺乏创新和创造精神而提出的。美国高等院校思维科学的课程设置可为我国所借鉴。

    (4)道德教育课程设置。道德教育的内涵已在不断扩大,不仅包括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关心,而且包括个人对自然、对环境的关心。美国开展道德教育通过三种模式:一种是以宗教教育方式开展;一种是设立公民课程;第三种是不设课程,在各种教学中和课外活动中进行。在我国,开展道德教育不仅仅是设置政治思想品德课,还可借鉴美国道德教育课程的三种模式,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三)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体制

    哈佛大学有个专门的教学管理中心,专门帮助学校做课程评估、培训教员与助教。这是一个独立机构,以此帮助解决院系层面调解不了的问题,也是提高课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机构。哈佛的经验是将通识教育课程独立出来,在报告的第五部分中详述了通识教育的课程管理。这种独立的管理方式一方面明确了这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便于管理;另一方面,这种独立管理更重要的使开设的课程更具有相关性和完整性,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中国高校可借鉴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独立行政的方式,成立“通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识教育专门管理机构,负责通识课程设计教学的实施并加强选课方面的指导。通识教育中心的级别至少达到系或院的等级,并给予足额编制和充足资源。委员会成员应包括学校各教学、行政单位主管、有关师生代表、校内外专家等;委员会的职责是负责审议、指导、推动、评估全校通识教育。

    参考文献:

    [1]美国高等教育教学网站(.cn/qkpdf/jxls/jxls201318/jxls201318175-1.pdf" style="color:red" target="_blank">原版全文

    相关热词搜索:哈佛大学美国课程改革启示解读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