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浅谈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0-04-12 05:18:5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发展,将教育心理学与教学管理紧密结合,进而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伴随着学生的日益成熟,教师如果想要把教学更好的开展下去,并且能够高效有序的展开,那就不能简简单单靠强硬的方式去管理学生,而是应该多在学生的心里想法上下功夫,根据学生的心里变化来找到适合的管理方法去教导学生,参与到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这样会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根据以往我们的教学经验并且结合实践经验,教师应该多看看教育心理学之类的文章,这样可以铺垫自己以后的教学之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在课堂上也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基于此,笔者决定以实际教学为基本点,针对目前我国教师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更系统化的解决方法,并且可以提供很多更可靠的应用指导建议。本文简述了教育心理学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并对其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从而使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学生教育

    0 引言

    对于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其不仅需要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能够更具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其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教育工作者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对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作用,必细致研究如何深入开展教育心理学。

    1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其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21世纪的到来,教育工作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现代的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更快,且思维相对靠前,有勇气对旧观念说不,且对自身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等,此外,其还有一些不足,像攀比和过渡追星等。伴随着90后的成长,教育工作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就必须大力推动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包括:

    1.1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对于教育心理学,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时间较长,能够对大部分的学生心理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帮助不同阶段的学生解决其遇到的问题,帮助其健康成长。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其已经得到了大部分院校的支持,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机构对学生健康水平的提升,促进了我国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当前我国的教育行业,由于学生的学习较为繁重,导致学生的心理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加上我国当前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教育工作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我国未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将教育心理学科学的应用在教育工作中是当前我国教育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克服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各种心理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其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不同阶段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叛逆心理,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能够更好的深入学生内心,解决学生遭遇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促进人才的成长。

    1.2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还能够是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另外,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教师还能拉近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加愿意同教师进行沟通,这样使教师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高自身教学质量。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学生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主体,所以只有让学生真真正正的参与到教学工作当中,才能让教学工作得到最好的效果,教育心理学就是这两个个体的融合剂,他能让学生更理解老师,从而更专注的参与到教学工作当中,对老师的认同感才能更强,这样,学生认可老师,自然参与度就会相应提高,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的学科,它不旦有心理学方面的性质,也包含了教育学的性质。学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就会更加成熟,有自己的认知和世界观。如果这个时候,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当中一昧的依照自己的教学方法我行我素,会在心理上极大的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对教学质量来说是致命打击。这时候,教师应该结合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科学的将教学内容和心理教育互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落实教学工作,使整个教学任务得到圆满的完成。

    2 我国开展教育心理学的时代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方面也在飞速发展,这些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只有这部分优秀的人才不断的对世界进行探索发展,我们不可能取得现在的飞速发展。而这些优秀的人才,都是由我们的教师所培育成才,所以教师的作用不言而喻。現代信息化发展迅猛,学生接触到外面的信息将更加方便,不仅有国内的,国外的信息他们也会充分的得到,因此他们也会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随意,当代教师要想更好的教好学生,就要身先士卒,自己充分的了解教育心理学这门学问,并且熟练运用,针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身心素质做个方面的调整,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有学生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就要想方设法用正确的方式去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归根结底,这对我们教育行业主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教育工作者在传递文化和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是一个特别关键的因素,现在我们生活的节奏很快,我们的学生也会变得十分前卫,不仅年龄在长大,思想同样也会得到更快的发展,随着网络的发展,他们接触到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大,也变得越来越容易,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他们的价值观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他们也会不同程度的社会化,影响他们社会化的原因不仅有万千世界,还有不可忽视的家庭因素。由于这些社会,家庭因素,会让我们教育学生变得更加的复杂化,毫无疑问,这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3 如何实现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3.1 精确化掌握教师期望效应

    教师不仅对学生充满了期望,同样,学生对于教师也会有同样甚至更大程度上的期望,学生如果长时间的从老师对她的神情动作当中发现了教师对她的不自信,他自己就会陷入恐慌,从而在别的方面用自己的消极状态去顶撞教师,甚至,会彻底影响一些性格原本就内向的学生,给他们未来的生活留下阴影,这样一来,更会严重的影响小学生的质量。作为现在的教师,我们不仅要在学习关注学生,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根据这些观察,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期望值,给以前深陷学习困境的学生一些关心,给他们提高自信,让他们慢慢的成为更好的人。然后是确立积极的教师期望,对于教师期望,其是罗森塔尔效应中指出的一种教师期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一期望植入学生学习目标中,学生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向着教师的期望前进,因此,教师在进行期望设定时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保证既能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又不会对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产生影响。在进行期望的设定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定对应的目标,像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期望可以设定略高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奋斗欲望,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设定低一些的期望,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关注程度,这样既能够激发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还能够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是新时代广大教育工作人员的核心任务,但是由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条件,基于很多因素,使得大部分教育主题都不能系统化的落实这项工作指标。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心智水平和性格特点之后,再对老师的期望值进行设定,随后再有针对性开展各方面教育工作。在这些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尤其注意小学生的行为变化,因为此类群体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还没有发育健全,他们的个性还没有办法完全体现,并且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很差,所以针对这部分群体,班主任要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多元化的心理学理论,要回熟练的正确的把它运用到教学工作当中,让那些陷入困境的学生建立自信,并且要时时刻刻规范教师的行为。

    3.2 科学灵活地与学生进行沟通

    通过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方式得以比较发现,以前教师往往就是只充当一个教者的身份,而学生只充当了接受学习的身份,这就导致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无法得到更详细的沟通,互相都不够了解,造成两者关系很疏远。教师不了学生,不知道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片迷雾区,无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学生更不会理解老师对他们的苦口婆心,所以逆反心理会更加强烈,从而会做出很多冲动的行为。尤其是那些没有成功考上大学的职高学生,他们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想法也会很多很多。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当中,一定要重视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多多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爱,自然而然就会跟老师变得亲近,从而极大程度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率。

    暗示是一种特别有效的学生教师沟通方式,暗示说白了就是用特定的人或者环境作为模糊的线索,慢慢的给学生灌输一种指导类信息,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起到化学反应。很多实验表明,这类方法适用于不同性质的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优异的还是学习成绩比较差的,都有不错的效果。作为现代化的教师或者辅导员,我们要运用不仅是语言,还有用表情,肢体语言来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诱导,让他们不知不觉得克服自己的自卑心里,并且消除自己对教师的抵触心理,敢于面对自己,接受自己,改变自己,能够在以后不论是学习中还是生活中,越战越勇。

    3.3 广泛深刻地设置使用各类鼓励性语言

    每个人都喜欢听舒服的言语,学生也不例外,所以积极鼓励的语言会对他们的身心产生很积极的影响,也会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在教育工作当中,对评价对学生的意义有一个正确的深刻的认识,要多给学生积极向上的鼓励性评价,并且也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一起完善这个缺陷,这对以后开展教育工作有很大帮助。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例如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没有通过考试进入到大学,并不一定是他们的智力因素不够,一般情况也可能使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多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才是更好的目标。

    没有天生的坏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很多情况下,老师喜欢指责学生,而不会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这是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一大诟病。教师有时候也会控制不好自己的心态,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伤害,但是初衷教师也是想让学生好,但是有时候这部分学生会对老师的教会产生厌恶心理,对以后的学习丧失积极性。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班主任要科学正确的多鼓励学生,给予他们自信,毕竟,学生如果得到了老师的夸奖,也会很高兴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之心。

    3.4 建立良好的師生关系

    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师生关系指的是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的最基本且是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通过这一平等关系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使教师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能力以及心理变化,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倾诉和理解,这对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等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的工作努力:首先是教师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对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其将教育工作的主导权放在教师手中,这使得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参与权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但教育活动的本身任务是帮助学生成长,掌握知识,因此,其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改善自身的教育理念,将教学变为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单纯的讲解过程。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需要主动去接近和了解学生的喜好以及特点和不足,从而同学生建立一个平等民主的关系,这种关系能够使学生更加尊重和理解教师,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教师的教学活动。

    师生关系的融洽,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一个显著的提升过程。在与老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师生关系不断密切,如此,学生也乐意向老师倾诉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甚至向老师提出一针见血的建议。这在常规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3.5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对于情感教育,其主要是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关注他人,提升学生的情感,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进行提升,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充满关爱,这是情感教育的基础,只有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才能更好的减弱自身的抵触情绪,从而更加积极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关心他人,将自身的情感进行完美的表达,像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为父母做一件自身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表达自身对父母的关爱和感恩。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多开展课外活动,比如去养老院这些慈善机构,让学生感受到帮助老人带来的快乐和充实心理。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逐渐的对老师产生信任,这样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接受老师的意见。反之,如果学生发现辅导员不是完全出于对她们身心的关心,他们就会辅导员的教学建议产生疑问甚至抵触。所以,辅导员一定要发自内心的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待每个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让这些学习成绩靠后的学生慢慢的卸下那些不好的逆反心理,可以让他们组成小组,以合作探究和独立思考为辅助,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好基础。归根结底,心理学的灵活应用对于各项教育教学事务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我们要想更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质量效率,就要全方位的掌握教育心理学理论,并且能够熟练的应用,然后慢慢的去消除以前留下来的那些弊端和问题。

    3.6加强学生道德品质培养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直以来,我国都将德育作为教育之本。德智体美劳,德字为先。这充分体现了德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关键地位。而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就要面临着工作生涯。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更好地面对社会,面对工作岗位,符合工作岗位对人才品质的需求。而在某些毕业学生中通常会显现学生的言行不一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仅与学生自身的意志力薄弱有关,也时也从一定角度上反映出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漏洞。脱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的空洞说教并不利于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用人企业或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会大打折扣,必须会引起学生的就业困难,甚至遭遇失业。综上,要想真真正正的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的道德,什么是不正确的,就要在课堂上及时的对道德进行评价,给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此同时,要树立榜样效应,用学生周围的优秀学生来与不太优秀的学生多联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自然而然就体现出来了。

    4 总结

    综合上述所说,对于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由于现代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師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变化,从而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此外,教师还需要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学习,使教育心理学能够更好的应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强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做到教书育人。身为小学班主任,可以说比别的阶段的班主任任务更加沉重,尤其是现在小学也实行了小升初制,班主任和教师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要通过不同层面了解他们的身心是否健康,心理是否健康,灵活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李宗洪.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2:159-160.

    [2]柴连琴.新课改下教育心理学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13,25(22):90-107.

    [3]彭松林.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读书文摘,2014,19(18):158-166.

    [4]王娜.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04:106-107.

    [5]杨贵凤.浅析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18(02):133-140.

    [6]周军.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今日南国旬刊》, 2009(1):69-69.

    作者简介:

    周丽洁(1981.8—),女,贵州赤水人,硕士,贵州财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教育工作教育心理学学生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