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微型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微课教学设计探微

    微型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微课教学设计探微

    时间:2020-05-05 05:18:3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将带领人们进入“微时代”,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因此产生了根本性变革。在微型学习理论指导下,构建信息化、碎片化的微课资源库,成为探索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的重要平台。基于微课程学习方式的创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大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作为微型学习的主要载体,微课程有利于实现泛在学习,该模式将成为未来学校教育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关键词]微型学习理论 微课程 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王正华(1970- ),男,安徽当涂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教学论和信息化教学。(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信息技术环境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行动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880008)和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教学资源库的大学英语学习模式和质量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880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6-0118-03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云、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模式,以网络数字化阅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型传播媒介不断涌现,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以微型学习为核心的课堂学习模式成为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微课成为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微型学习方式的主要媒介与载体。2012年,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征集优秀微课作品,举办全国性微课教学比赛,微课和微课程教学模式被推向全国。微课制作以及如何利用微视频学习成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学研究的热点。

    一、微课定义与特色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是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技能点或教学环节录制的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的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传统教学中,一节课为45分钟的系统化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内容会有多个核心知识点,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学习重点、难点的掌握与理解往往不够透彻。微课则以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为主要突破口,将核心知识点分解、制作成片断化的微视频,将原先由教师课堂传授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富有视听效果的系列微视频课程,显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动学生的积极感知,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由于教学与传播的需要,微课除了呈现主要教学内容的微视频,其他还包括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配套教案、课件、习题等辅助性教学材料。微视频是主要的学习资源;教案是体现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微型教学设计;课件是起辅助性作用的媒体资源和素材;习题是根据微视频中学习内容设计的用以考查学生掌握情况的测试题目。此外,还有微反馈或微反思等。学习反馈是习题环节的自然延伸,既包括学生对所学微课内容的总结,也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点评;反思环节则是指教师在每一次微课教学活动后的教学感悟。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型课程在教学应用过程中有着诸多特色,如时间短、内容精、模块化、情境化、效率高等,学习者能够利用较短时的学习进行知识学习与建构,这种碎片化学习有利于学习者保持注意力,满足学习者的兴趣需要,提高学习效率,能为他们提供一种快乐的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体验。基于网络媒体播放的视频、动画等资源的泛在学习,适应了“微时代”数字化学习的新趋势,119页表所示即为传统课程与微课程在教学各要素上的区别。

    二、微型学习理论

    2004年,奥地利学者马丁·林德纳提出微型学习理论(Microlearning Theory)。该理论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微型媒体应用终端,如手机、IPAD等,有计划地学习微内容,以这种重新构建的学习方式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任务。2008年,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他认为核心知识概念是构成微课程的主体,应通过对这些核心概念的深入探索、开展结构化的任务活动,来完成课程材料的学习。多位信息化教育教学专家的研究表明,微型学习能够基于片段化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学习时间灵活、分散,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多样化的媒介形式,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能够顺利达成即时化信息交互,学习形式更加个性化。

    在移动网络、电子邮箱、移动文本等媒介环境的支撑下,学习者置身于学习单元微小、学习时间简短、学习内容经过了碎片化处理的数字化环境中,这种学习方式就是“微型学习”。微型学习的学习内容是微小的学习模块,碎片化与视频化的媒介形式既能增强学习内容的表现力,又为学习者的个性化选择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学习者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获得轻快、愉悦的学习体验。其缺陷主要在于外界干扰较多,知识内容或模块相对松散。

    三、微课教学设计与策略

    (一)微课程设计

    1.内容设计。微视频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通常包括课题导入、内容讲授、总结与作业三个基本环节。内容设计的重点在于将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合理切割,每个微课程针对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选择主题鲜明的教学素材。时间尽量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教学形式要新颖,主题切入要迅速,讲授内容要清晰,给学生的提示性信息要准确,教师语言表达要得体,板书设计要精简,以字幕呈现关键词。微课程还应有恰当的提问设计,教学总结要快捷,展现出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个人魅力。

    2.媒体可用性设计。媒体选择与设计在微课设计中至关重要。应依据可用性设计原则,根据不同教学情境的需求,结合音频、PPT、文本等格式的媒体呈现教学内容,把学习者的需要放在首位,合理运用视听媒体技术。制作使用的媒体既要能够吸引和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也要能够更好地实现声、画匹配以及流畅播放,体现出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和情境感染力。

    3.教学流程设计。微结构化的教学视频有利于学生应用微型媒体终端开展学习活动,这种微课视频资源库成为翻转课堂最有力的支撑。微型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先根据学习任务单的具体学习目标要求学习对应的微内容,以自主学习或个性化学习方式在线观看视频,学习基本知识并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学习小组之间、学生之间相互答疑解惑、交流学习。当然,在线教育不能仅仅将传统的教学内容做成微视频搬上网络,微视频还需要与学习任务单、学习活动流程等有机结合起来构成完整的“微课程”。

    “微课程”支持下的教学流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课前自学阶段。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学生根据课程平台上或教师提供的学习任务单要求,打开课程视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学习任务单呈现于学习过程之前,是用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观看微视频内容,有计划地安排学习过程的学习支架。课前自学可以分三步:一是学生依据学习任务单了解学习内容与知识点结构、确立学习目标;二是学习者观看微课程视频进行学习;三是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测试,检测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自学阶段,学生要善于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第二,课堂活动阶段。课前的微课视频学习是整个教学组织的环节之一,要与其他教学环节有机结合才能达成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重点在于实现知识的内化。首先,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测评结果归纳出需要在课堂上重点探讨的问题;其次,学生进行独立探究或协作讨论、互相学习,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最后,让学生以个体呈现或小组交流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同时对本次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

    (二)微课教学策略

    教师要预先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态,做好整体设计。在设计习题时,要尽量设计能够暴露学生知识漏洞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学习的问题,问题的形式以体现结构的填空题、促进思考的开放题为主,开放性问题应具有趣味性、挑战性,与学生生活情境密切关联。在小组讨论与课堂点评阶段,教师应从学生作业中获取典型案例并给出针对性的反馈。小组讨论时要考虑好学生角色划分,适当使用学生相互评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竞争意识。

    20世纪80年代,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约翰·M.凯勒教授提出教学设计(ARCS)模型,主要关注通过教学设计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ARCS是指Attention(注意)、Relevance(关联)、Confidence(信心) 和 Satisfaction(满意),代表着四类主要的动机策略。这四类动机策略掌握运用适当,就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微课程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分散化的学习时间来吸引、维持和强化学生的注意。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媒介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片段化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知识背景、个人需求和生活经验相关联;通过即时的信息交互让学生感受成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维持学生对成功的渴望;以个性化的学习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快乐,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满足。

    印度学者苏伽特·米特拉认为,学习是一种自组织行为。在新的学习环境下,必须努力发掘学生自身原有的动力和天分,培养学生的自组织能力。自我导向学习研究专家诺尔斯认为,自我导向学习就是自主学习过程。学习者个体主动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制订学习目标,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采用一定的学习策略,有序完成学习任务,并进行自我学习评价。因此,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研究发现,有效运用自我导向学习模型的主要对策,一是明确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意识。二是让学生理解、掌握学习策略,保持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有效应用与高度的自主学习密切相关。实施恰当的学习策略,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形成积极的态度,强化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三是采用全面、综合的评价方式。例如通过反思性评价,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的成功或不足之处,找出存在的问题,使学习成功者获得一种成就感,而让有问题的学生正视问题并及时改进。

    (三)微课制作

    1.不同模式微课的关注要素。在制作视频之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微课程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标准,依据“微目标”的标准和最小粒度原则,把握课程的特点,将教学材料中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微型化处理,做到每一个视频短小精悍,能够独立诠释单独片段的知识点或技能点。由于教学内容千差万别,微课分类出现了多种方式。按课堂教学环节可将微课分为课前复习、新课导入、知识呈现、练习巩固、小结拓展等。按照常用的教学方法可将微课归纳为讲授、问答、启发、讨论、演示、练习、实验、表演、探究等类别。然而,最常见的微课模式主要是PPT式、讲解式、情景剧式三种模式。不同模式的微课在制作时考虑的各要素是不同的。PPT式微课模式主要考虑文案编写、页面图片设计、内容文字排版、动画制作、音乐声音搭配等要素;讲解式需要关注场地选择、背景、制作设备、教师仪表、镜头切换等方面;情景剧式应该留意脚本设计、演员选择、拍摄场地、道具准备、视频剪辑等。

    2.微课制作方法。微课制作可以利用多种途径、设备进行制作,简便实用。录制微课的视频对软件、硬件的要求本非高不可攀,通常只要具有以下几种设备条件:计算机设备、视频与音频录制硬件、录屏软件、课件或文档编辑软件。几种常见的微课制作软件如屏幕录像专家、课件制作软件、几何画板、白板工具等。通常微课制作的方法有:一是使用外部视频拍摄工具摄制教学过程;二是使用屏幕录制软件录制PPT课件演示过程;三是使用手写板和画图工具等软件讲解、演示教学过程,同时使用屏幕录像软件进行录制。

    课堂实录型和内容演示型是微课视频的最常用类型。课堂实录型的微课视频,拍摄时要把握好教学内容导入的节奏,多采用主讲教师和投影屏幕的中近景,运用好字幕的强调和提示功能;内容演示型的微课视频,常采用“屏幕录制软件+PPT课件”的组合。在制作时还可以采用其他如电子黑板系统、白纸和签字笔等形式,教师不在屏幕中出现,学生看到的是教师的手写板书。教师通过手写板书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也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犹如教师坐在身旁的亲近感。在后期制作中,还需要通过会声会影等软件对前期录制时存在的缺陷进行编辑处理,配上合适的字幕和片头片尾信息。

    [参考文献]

    [1]顾小清.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穆肃,闫振中.微型学习理论指导下移动学习材料设计的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2).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相关热词搜索:指导下课教学学习理论探微设计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