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走向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索与归途

    走向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索与归途

    时间:2020-06-08 05:22:3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当代大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的影响下表现出一种中心一边缘的格局,在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下又使高等教育国际化走向强烈的利益追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应有追求是走向世界教育的合作与理解。

    [关键词]高等教育 国际化 现代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6)02—0124—03

    [作者简介]李雪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江苏南京 210016)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路径——从中世纪大学到现代大学的一种解读

    倘若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进行追溯,中世纪大学常被人看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开端。中世纪大学的国际化成因于学术的世界旨趣与著名学者的世界影响,这一点可以从中世纪大学的代表巴黎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的形成中予以体现。阿拉伯尔之于巴黎大学的创建,欧内乌斯之于博洛尼亚大学的形成,见证了一种大学与学术的世界精神的关系,“正是由于欧内乌斯对罗马法的学习研究以及作为教师而特有的迷。人风格,使博洛尼亚成为著名的具有革新精神的罗马法教学的中心。正是由于其在法学上的声誉,大批教师和学生从欧洲各地涌入这座城市”。同时,中世纪大学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巴黎大学先是于1208年获得了教皇英诺森三世的认可,取得合法地位,随后通过1229年的迁校和罢课等手段使教皇格里高利九世于1231年颁布了“大宪章”。使巴黎大学拥有了更多的特权和优惠。这样,教会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成为大学的保护者,宗教和大学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因此中世纪大学的国际化又与宗教的世界传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由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宗教派别的竞争,与当时欣欣向荣的人文主义发展相背离,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世界精神经过了一段沉寂乃至消亡的历程。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为了打破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大学的落后景象,德国进行了大学改革,并产生了哈勒和哥廷根等优秀大学。而1810年柏林大学的创建,更是把德国演变成一个世界大学的中心。自19世纪末开始,美国通过研究型大学的建立与对传统大学的改革,逐渐占据了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这些大学在办学上都突显了一些国际化的特征一在教师选择上的国际性和学生来源的多国化。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态势-当代大学国际化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一)现代化理论与依附理论视野里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现代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代表人物为帕森斯。这种理论从结构一功能主义的立场对现代化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代化是社会结构一功能的巨大变迁。其基本的理论假设包括: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传统与现代是社会发展的两极;趋同论,即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共性的,因此世界现代化发展方向是趋同的,起码是类似的或相近的;全球现代化是传播和扩散的,这是全球现代化的形成机制。由此,后续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在相当程度上具有模仿性。基于此种经典现代化理论,西方模式被认为是现代化的模式,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唯一途径就是西方化和照搬西方模式,对它们来说,现代化就是西化。这种理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上就体现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一边缘格局。

    1.中心一边缘格局的大学模式

    阿特巴赫认为,一部教育变革的历史主要是通过殖民主义来强制实施教育模式的历史。这种教育变革其实就是一个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程。从世界大学的模式形成看,今天的世界大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美国大学和英、德等西方大学为模板而创建的。其一是由于在殖民主义下被强加的外国教育模式,其二是发展中国家的“自主”的借鉴。以中国大学的建设为例,最早中国的大学受日本的影响较大,而日本的大学模式又借鉴于西方。进入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大学又基本上是前苏联模式的翻版,今天的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等西方大学的影响。所以阿特巴赫认为:“有人可能会试图摒弃所有的国际影响,建立真正本土化的学校体系,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在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中这也是不可能的。”

    2.中心一边缘格局的知识网络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西方中心格局不仅体现在大学模式上,在学术与知识上同样存在这种分层次与等级现象。在这种学术等级中,西方国家凭借语言、刊物和科研骨干牢牢地控制着世界学术的走向。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西方国家再次成为各类新学术的最大市场。“在全世界6~10万种科学期刊中,仅有3000种被科学信息研究所检索。而这些有影响的期刊主要使用的是英文,其次是法文,也可能是德文和西班牙文”。以此为基础,形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一个严格的等级体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占据着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丹麦等发达国家部分地成为美国科学中心的外围,而发展中国家却被排除在这种学术系统之外,难以进入交流网络,或至多成为知识的消费者。

    3.中心一边缘格局的世界学者心态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高等教育中的绝对强势地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态度。最近卡内基基金会的一项调查发现:“只有一半的美国教授感到与其他国家的学者的联系是很重要的,而在其他13个国家中,90%以上的教授认为,一个学者必须阅读在国外出版的书籍和刊物,这样才能紧跟学术的发展。”①这就造成了边缘国家和中心国家学者对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截然不同的心态,发展中国家学者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表现为对发达国家的绝对依赖,而处于中心地位国家的学者却由于对自我权威地位的肯定,而认为国际主动性是多余的。

    进入20世纪70年代,现代化理论开始遭到质疑,这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运用现代化理论所提供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在实践中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局面,80年代现代化理论针对一些不能回答的问题进行了些许修正。同时,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的另一种理论——依附理论开始得到发展。缪尔达尔的“循环因果累积论”认为,先发展地区一旦与后发展地区形成差异,就会导致资源大量流入发达地区,从而导致有利于发达地区的累积性扩张和落后地区的连续累积性萎缩,导致差距的扩大。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认为,世界体系是先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其他国家处于外围,初级产品由外围流向中心,而高附加值的工业品由中心流向外围,从而加剧了两者的不平等。因此,依附理论认为,落后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外部,即在于对发达国家的开放。这就让第三世界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表现出恐惧与排斥心态,因为用这种理论可以推导出的结果是,第三世界高等教育的落后是与其对发达国家的教育开放分不开的。同时,在依附理论看来,“在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之前,落后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经济生产活动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系统”。所以,如果没有西方国家的“进入”,它们自身也可以发展得很

    好,而今天高等教育国际化中表现出的资金与人才的“向西流动”的现实,就更让发展中国家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称之为“狼来了”。

    (二)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产业化理论视域里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人力资本理论最早是由舒尔茨创立的,该理论认为,教育不单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投资活动,具有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的经济效益。对个人来说,教育可以通过自身的认知技能等的获得而提升自我的价值,所以,教育资本是一种能力资本,利用这种资本可以获得其他形式的资本。人力资本理论在60、70年代达到顶峰,在其思想指导下,对教育的信心达到狂热化,教育被赋予的职能逐渐扩大,要求其承担起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经济、提高国民收入等重任。

    由此,教育就不仅仅只是一种投入和消费,而是促进经济发展和个人资本获得的一种能力。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个人的表现上就是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都把到“留洋”作为自身价值提升的一种手段,呈现出第三世界国家“脑力外流”的现象。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上世纪末,教育产业化的理论又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由于在许多国际组织的统计分类中,教育均被列为“服务产业”、“第三产业”。所以,人们认为教育也应作为一种产业来运作或在教育中引入产业运行的方式。这种把教育与产业联系起来的观点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打上了商业竞争的烙印。如英国自80年代中期开始,改变过去强调援助和交流的做法,取消了对来自非欧盟国家留学生的学费补贴,代之以全额收费。澳大利亚明确提出“把援助变成商贸”的口号,扩大接受自费留学生的数量,新西兰则声称:教育产业对新西兰未来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教育服务贸易的出口已成为新的最大出口行业。

    几十年前,赫钦斯就曾对美国高等教育深受混乱困扰而痛心疾首并深刻反思:“我们考察一下高等教育之所以混乱的原因。第一个原因非常粗俗,就是追逐金钱。”他认为:“当一所学校为谋取金钱而决定采取一些行动,它必定会丧失其精神,同时通常也得不到金钱。”而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在这种金钱的追逐下失去了自己的应有之义。

    三、走向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应然归途

    (一)从高等教育的第四种职能观看国际合作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应然前提

    1996年,以雅克·德洛尔为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大学聚集了与知识的发展和传播相结合的所有传统职能:研究、革新、教学和培训,以及继续教育;最近几年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另一项职能即国际合作,亦应增加到这职能中。”

    日本教育学者喜多村和之教授强调,高等教育应当向三个方面发展;一是能够为他国、他民族所承认和接受;二是能够与外国进行平等交流;三是能够充分地对外开放。

    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学者陈昌贵明确提出,国际合作应当成为21世纪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这是新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等学校在经济和科技国际化的历史潮流中应当和能够扮演的角色。

    到目前为止,虽然对国际合作是否应成为或能成为大学的第四项职能尚有争议,但就国际合作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应然前提是勿庸赘言的。事实上,无论是金耀基笔下的中世纪大学的世界精神,还是耶士培的“大学必须具有知识上自由的交流,是一师生聚合的追探真理为鹄的之社会而已”,都在实际上和在理想上构建着一个学人的乐园,“我们设想一个世界性的学术社会,它的教授可以四海为家,可以视其工作上的便利前往任何地方工作。”他们期待的更多地是一种智慧上的交流,一种精神上的理解。这才是高等教育的国际精神所在,也才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追求所在,

    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应打破现代化理论下的中心与边缘的局限,突破教育产业化的羁绊,让教育真正回归为教育,让高等教育少一点世俗化而真正带上人类关怀与国际理解的普世精神。所以,我们需要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多元、合作与理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二)多元、交往与理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诉求

    多元的声音:高等教育国际化整体构筑的需求。与现代主义的统一性和封闭性相对,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多元化和不同声音之间的对话,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有多元的形象,只有聚集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的差异性才会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高等教育整体。在国际化的浪潮中,在趋同与趋异的发展中,人们逐渐发现多元的意义,谁也不愿意看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可能要付出代价——特别是丧失多种多样的遗产”,仅存欧洲的形象。事实上,高等教育的一个又一个的高潮也正是由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掀起的,正是有了中世纪大学自由的乐园,法国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德国大学的学问追求和美国大学的社会服务,才有了今天高等教育的丰富内涵。

    精神的交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想途径。大学是什么,大学的职能是什么,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家和思想家探索的问题,从真理之所到学人团体,从培养绅士到培养公民,人们有不同的思索。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高等教育不应“被看作支持工厂和工厂和军队与军队的前线对抗”的人力资源或是物质资源,而应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教育应当培养起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判断能力,要能够让学生全面了解别国的历史、文化与心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的世界问题。终其所言,应该让每一个学人都用“地球公民”的视角来看待世界的问题。高等教育也许真应如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言,“教育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

    文化的责任:高等教育国际化必然走向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该让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学入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互助。现代世界的诸种矛盾有其深厚的历史原因,我们的社会也还在历史的矛盾与新的冲突中生存和发展,如东西文化的对抗问题、种族主义与民族歧视的问题、发展中与发达国家的矛盾问题。我们并不是希望高等教育直接加入这种社会问题的争执或解决,这些已试图通过政治谈判、通过经济贸易往来等途径进行缓解,但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应该担当起作为人类的头脑和社会的智力良心的职责,让人们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与文化,以达到理解、尊重、宽容世界各国的文化与人民。“帮助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早在194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章程就曾指出,教育应在不同文化和种族之间促进人们的相互理解,依靠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和平,这被界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伦理使命。在1994年国际教育大会第44届年会上,“为了相互理解和宽容的教育”又成为大会的主题之一。通过高等教育的途径来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与精神的交流,达到世界人民的相互理解,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所在,也是今天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应有走向。

    (责任编辑:向欣)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热词搜索:归途高等教育思索国际化走向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