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与农村日渐疏远的大学 大学同学关系疏远

    与农村日渐疏远的大学 大学同学关系疏远

    时间:2019-01-28 17:42:0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光明日报》5月11日刊登了读者张贵付的来信,说自己近日回了趟老家,乡亲跟他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每年都要考上五六个大中专学生。现在国家不包分配,这两年才出了3个大学生,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啦!”
      作者分析原因:一是城乡学校差距大,原来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农村学生倒也不输城市学生,可现在注重素质教育,科技、电脑、证券、旅游等知识多有涉及,硬件缺乏致使差距明显。二是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教师择业首选大中城市,最后才选择农村中小学任教。三是读大学成本太高,“读大学读穷一个家”已经成为穷困乡亲的共识,“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已经过时。如今高校年年扩招,大学变成了平民化教育,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在择业上靠自己找一个好工作的毕竟是少数。
      有了上述三个原因,大学与广大农村学生渐离渐远就成了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只要留心,谁都可以总结出来。
      缩小城乡差别好像喊了几十年,时至今日非但没能缩小,而且有愈来愈扩大的趋势――高楼大厦、宽阔的大马路、气派的市民广场……这一切都是城市的专利;农村原来值得炫耀的新鲜空气、优美的环境、夜不闭户的淳朴民风、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等景致,现在也已经成为许多漂泊游子记忆中的精神家园。就以环境为例,城市的环境虽然问题多多,可至少还有人在管,而农村基本出于自生自灭状态。老家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是崇山峻岭涌出的清泉汇聚而成,小时候那河水是随便可以捧起来就喝的。最近听老家人说,现在不要说喝了,连下河游泳都不能了,水沾到身上就奇痒无比,河里鱼虾已经绝迹。
      从官方每年公布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来看,农村远低于城市的,相应地投入教育的经费农村会少得多,学校硬件不足显而易见。至于教师青睐大中城市而冷落农村学校,似乎不能受到指责。人往高处走,谁又有权力去指责呢?读大学读穷一个家的事情是现实,这大概是教育产业化的功劳了。
      现在大学不断扩招,城市百分之八九十的中学生都可以接受大学教育了,农村青年却因为考不取或考取了没钱上大学,这不仅是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而且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学了很多年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解一直不是很到位,但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我不得不心服口服了。经济力量真是巨大的,它无形无相,却可以左右人们的命运。在渐行渐远的大学跟前,一些农村青年可能就此没了出头之日了,埋没掉了。贤者在草野,长期以来农村青年成为各条战线的栋梁用不着举例,实在太多了。所以仅从人力资源而言,这种浪费也是可惜的。在一个有三分之二农村人口的国度里,农村青年的出路从来都显得非常重要。
      希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初始动机,也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动力。生活在底层的人也不乏过上好日子的想法,如果这“好日子”在通过自己努力后可能达到的话,人们就会朝着想象中的目标前进。如果能保证广大农村青年始终具有希望,这个社会无疑就会变得生动、“和谐”许多。

    相关热词搜索:疏远农村大学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