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人不是工作的机器|什么工作只能人做机器不能做

    人不是工作的机器|什么工作只能人做机器不能做

    时间:2019-01-28 17:48:3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吉利集团斥巨资收购了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瑞典沃尔沃品牌的消息,迄今仍然是一个街谈巷议的焦点话题。对于这起轰动一时的“蛇吞象”的新闻,很多业内人士现在更多关注的是吉利集团在收购之后如何按照北欧国家和企业的文化管理好这家著名的汽车公司。
      谈到北欧国家和企业的管理文化,的确和我们中国有点儿不太一样。譬如,瑞典的法律明确规定:如果夫妻双方中的一人无论因公因私离开家15天以上,那么,另一方就拥有再找一个伴侣的权利。为此,吉利集团的一位高层人士笑言:“为了不破坏我们员工的家庭幸福,对于出差时间,吉利也要有所控制。”
      其实,像上述这样的法律条文,还只是这些欧洲国家许多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法律条文中的一则而已。而且,与国家层面的法律条文比起来,许多具体的公司管理文化在我们看来尤其“独特”。譬如,现在欧美国家的企业都不提倡员工加班,对于加班的员工不仅不加提倡,甚至还要作出相应的经济惩罚。在这些国家已经形成了“加班的员工工作能力有问题”,甚至“加班可耻”的共识。流风所及,如今在非洲的企业里,也形成了以“加班为不必要和不被允许的”的常识。在国外开办企业的中国企业家于是常常发现一个不能理解的现象:即使在节假日内给员工增加很多倍的薪水,仍然没有人愿意加班。其实,这些中国企业家更不明白的是,在有些国家要求员工加班不但是不人道的,更可能是违反法律的,搞不好要被当地律法公开责罚!
      在我们司空见惯的“加班”之外,如今欧美的一些大企业包括微软等的企业管理越发人性化,自由化。譬如,许多企业明令禁止员工不可以带病参加工作,身体出了毛病必须立即到医院诊治并强制带薪休息;上班时间相对自由的“弹性工作制”在欧美一些企业也风行了很多年,并陆续普及开来;而诸如微软等一些企业,甚至允许员工可以带自己的孩子到办公室上班,等等。
      纵观上述发达国家的这些企业的管理文化,归结起来就是:人不是为了工作才来到这个世界的,工作只是我们为了养活自己和家庭不得不从事的一项活动。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是相对不重要的一部分。换言之:人不是工作的机器。在工作之外,人有权利享受生活,回归家庭,追求更多的个人闲暇和自由。
      所以,当今欧美的企业管理精神,实际上早就从早年的把人简单地视为是“人力资本”或者“人力资源”的时代,转向了“以人为本”的新境界。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转变迄今没有被我们的有些管理学家所重视,或者竟至于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于是,和欧美这些国家的企业管理文化相比,我们这里可能正呈现出了另一个不同的发展维度。在人家那里,上至国家下至具体企业,无一不在强调人不是企业内的一个赚钱的工具,不是工作的奴隶;而我们这里则仍拼命向员工灌输“以企业为家”的理念。其实,企业的本质属性就是一个盈利的机器,这个属性决定了它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家庭。员工不可能在这里找到家庭的感觉。如果谁这样说,那也只能是言不由衷的假话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文化所结出的果子也是不相同的。像我们这样拼命提倡以企业为本位、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效率反而并没有高到哪里去。放眼中国,真正令员工有归属感的企业所在罕有,更多的是一些人际关系非常复杂“一地鸡毛”式的企业。而与我们相反的则是,以提倡家庭为本位、为中心的西方国家的企业,反倒朝气蓬勃,充满了友爱的氛围,人际关系极为简单,效率颇高。两者孰高孰低,很有反思一下的必要。

    相关热词搜索:人不机器工作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