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论王小波《黄金时代》的语言风格_王小波黄金时代

    论王小波《黄金时代》的语言风格_王小波黄金时代

    时间:2019-02-04 05:41:5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 王小波作为中国当代的重要作家,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杂文、书信。其中以小说成就最高。代表作《黄金时代》是作者创作上的结晶。体现了他多变的语言风格,出奇的想象力,以及他的叙事天赋。本文主要论述他在作品中朴实的文笔、自然的行文风格;富有诗意的描写,以及他生动活泼的幽默气质。
      [关键词] 王小波;语言风格;
      
      王小波年轻时在云南的插队经历,深深地影响到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四十岁时,他开始发表小说,并逐渐进入了他文学创作上的黄金时代,在初期的几篇短篇小说完成后,创作出了《黄金时代》并达到极高的成就。其中,王小波的独具特色的叙述为后人留下深刻印象,至今仍让人难以忘怀。小说以王二和陈清扬在边地的生活遭遇为背景,逐一刻画了那个时代那个地方特有的风土人情,以及人性在艰难条件下的升华。作者的书写富于情趣,笔触又那样深刻,直接触及到了真实。
      一、 举重若轻的节奏
      看似朴实无华的字里行间,隐藏着王小波炽热的情感流动。他擅长一种生活化的节奏,以朴实的语言进行生动有力的叙述。《黄金时代》的叙述有着舒缓的节奏,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带领读者进入到小说的情境当中,在虚构与真实之间经历着美妙的旅程。他刻画平淡生活,并对事件面前个人的反应有着深入的描摹,这往往是经过简单的笔触,不动声色的实现的。
      小说一开头“我二十一岁时,正在云南插队。” [1]这样的开头十分真实,读者便自然地进入其中。通过几句简单的陈述,让人很快感受到小说的气场,那是一篇小说特有的叙述环境。如杜拉斯的《情人》也有这样精致的开头“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 [2]这样看似轻而易举的书写,其实正透露出作者本人的信心,讲起故事来很从容。王小波通过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像是以证人的角度对往事做一番回忆,那些人或物就清晰地浮现在众人眼前。文学对于生活细节的记录有着无微不至的能力,王小波恰恰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点。以开篇的平静叙述作为基调,清新自然的气氛就弥漫在《黄金时代》之中,形成小说特有的气质。在他这种叙述中,任何奇异的戏剧性都不会显得唐突,仿佛故事就应该这样发展,才称其为故事。他的小说之所以能唤醒读者的热情、让人感兴趣、让读者得到一种持久的快感,也正应为他叙述的戏剧性和他清新自然的节奏。在现当代文学中,王小波就如一股清风,不经意间吹过了广袤的土地,吹过我们身边。
      王小波的语言往往很简单,所用的也都是常用字词。“这是大师才被允许的简单。” [3]在舒缓的节奏中进行日常化的叙述,其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显得格外真切,甚至是虚构的叙述,也能让读者身临其境。这种看似小学生一般的语调,在文中比比皆是。“我二十一岁生日那天,正在河边放牛。”“陈清扬告诉我这件事以后,火车就开走了。” [1]如此坦诚的描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还原了生活本身的平淡和真实。简简单单的用清晰的字句,勾勒出事情的原貌,真实再现了一个个云南边地的白天和夜晚环境。通过简单的话语、简单的过渡句,整篇小说的舒缓节奏都得以顺畅体现。巴金晚年就提出过“文学无技巧”他说:“我甚至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我还说,生得很美的人并不需要浓妆艳抹,而我的文章就像一个生得奇丑的人,不打扮,看起来倒顺眼些。” [4]
      平淡的笔调中可以包含无尽的可能性,叙述起来也更自由,更轻松。正是因为王小波对于节奏的巧妙把握,运用朴实的语句进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环环相扣的情节、精彩的描绘让读者容易接受。王小波对于细节的把握具有诗人的敏锐,也有如卡夫卡一样的神奇。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语言如潮汐一般的变化起伏、生动自然的人物。一次次的转折中,王小波用他举重若轻的文笔,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动人图景,或冷漠或狂热,个人在现实面前的种种本能反映在这种叙述中呈现,人与人的相遇和疏离以一种自然而然的节奏进行着,广袤的时代竟也包含于小说的字里行间。
      二、才华横溢的韵律
      王小波总是以他特有的文笔,给人留下了永久的回味。据李银河回忆:“他的身上充满诗意,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 [5]他身上带有天真烂漫的诗人气质,于是在他的小说里有着美丽的旋律。“我坐在小屋里,听着满山树叶哗哗响,终于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1]他首先有着质朴的文笔,一个个字句连接在一起,便在纸上开出了绚烂之花;读他的小说,就如同聆听一位旁观者的口述,他的叙述总是清醒生动的。
      王小波对于自然环境的感受也很细微,他笔下的风景有着清新自然的面目,常常出现在一些段落中,总是恰到好处。“我醒来时觉得阳光耀眼,天蓝得吓人……我爬起来看牛,发现它们都卧在远处的河汊里静静地嚼草。那时节万籁无声,田野上刮着白色的风。” [1] 这般田园诗一样的语句,让我们感到温暖,也同时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在不知不觉间,我们也走进了小说,坐在山坡上和他们一起放眼,这便是语言的魔力。他是不写诗歌的诗人,诸多的语句中仍然饱含韵律,可见他的文字功力。尤其在《黄金时代》里面,王小波的句子已经信手拈来,句式自由随意而又成熟,“这地方的老傣不关牛,天一亮就自己跑出来……一只庞然大物骤然出现在我们身边,耳边的刚毛上挂着水珠。那是一条白水牛,它侧过头来,用一只眼睛看我们。” [1] 这些平常的生活,也在他舒缓的叙述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因此读起来感觉很顺畅,就像溪水一样默默流淌。而这种诗意,又与文中的口语化叙事形成对比,这鲜明的对比便产生了戏剧性,让小说得以完整。
      诗意是王小波所具有的性格之一,在他笔下,或天高云淡或大雾弥漫,都丝毫不做作。并非为了写景而写景,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那些句子脱俗的况味、给人以原始的视觉冲击。“清平的温泉是山坳里的一片泥坑,周围全是荒草坡……而后面荒山里的低洼处沟谷纵横,疏林之中芳草离离,我在人迹绝无的地方造了一间草房,空山无人,流水落花,住在里面可以修身养性。”[1]王小波的天真浪漫一往情深是他所独有的,他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不着痕迹。他只身与天地之间的一个身影,长久的留在我们脑海。以低视角的叙事进行的写作,也让这种诗意变得很轻松,同时,对于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都有升华的作用。“我走进荒山,陈清扬没有去看我。旱季里浩浩荡荡的风刮个不停,整个草房都在晃动。陈清扬坐在椅子上听着风声,回想起以往发生的事情,对一切都起了怀疑。” [1]他的小说清新自然,具有悠远宁静的诗意。王小波用他脱俗的才情,洋洋洒洒的写下了中篇小说《黄金时代》。
      总之,现实世界在他笔下变得天真可爱,同时,他又具有一种诗人的博大胸怀。他的语言风格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在他的小说文本中,想象力无限逼近极限,文笔无限接近真实。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本文从王小波的语言风格出发,试图更好的欣赏他的小说。
      参考文献
      [1]王小波.王小波全集:第六卷[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2]杜拉斯.《情人》[M]. 王道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3]田艺苗.《温柔的战曲》[M].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
      [4]巴金.《讲真话的书》[M]. 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
      [5]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 [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相关热词搜索:黄金时代风格语言王小波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