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叶问外传 一行外传

    叶问外传 一行外传

    时间:2019-02-12 05:47:1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一再嗟叹“五代无全臣”,惋惜士太无廉耻,而又肯定忠臣义士多出于乱世,“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在这种矛盾心情的交织中,立了《一行传》,沙里拣金似的选定五个人,而把节义忠孝及遁隐列为选拣的标准。他提出“一行”,相信混乱黑暗的时代,总还有可以称道的人,这是正确的。他的标准如何,是时代的局限,勿须详说。但如果我们把选拣的标准改换为:能为社会和黎民做一点有益的事,保存一点生气、正气,也沙里拣金一番,那末,《五代史》中值得称道的“一行”,是大有其人的。
      五代,书的灾难惨重。集中毁销的有王都(梁北平王王处直的养子),他败降西魏,把聚书三万卷,“纵火焚之,一夕俱烬”,这是有数可计的;分散毁于愚昧无知的暴主武夫及部分市民手里的,数目更多,无法计算。书在这些人眼里是无用的,既比不上鞍马剑戟,也比不上米面油盐。而有些读书人,明知书的可贵,而此时却认为读书无用,对糟蹋书的行为视而不见,甚至自己也糟蹋。这时,聚书、读书的,竟然还有四人:韩恽聚书数千卷;贾馥聚书三千卷,亲自刊校;张宪聚书五千卷,视事之余,手自刊校,“宾客宴语,但论文啸咏”。石昂不仅聚书数千卷,自己校读,而且“喜延四方之士,士无远近,多就昂学问,食其门下者或累岁,昂未尝有怠色。”――欧阳修在《一行传》序中,推崇石昂的势力不屈心、去就不违义的“一行”,从对社会影响的深远看,远远不及聚书、奖助后进攻读这“一行”,所以在这里再次提出。
      时乱不废其业,排除种种干扰,坚持著述的得三人:尹玉羽著武库集五十卷,薛廷著凤阁词十卷、克家志五卷,和凝自刻文集百卷。善为文而品高者二人:陈不作谀词,不以文干禄取宠。后唐明宗李嗣源曾命陈去太原给女婿石敬瑭夫妇送册封,石当时是河东节度使,后来叛唐称帝,即后晋高祖。陈到太原,“晋高祖善待之,但讶其高岸,人或献可于,宜陈讴歌以称晋帝之美,可邀其原宥。曰:‘人生富贵,咸有定分,未有持天子命违礼以求利,既损国纲,且亏士行,今生所不为。’闻者嘉之。”李怿,不自高,不狂妄,识大体。后唐天成间,“右散骑常侍张文宝知贡举,所放进士,中书有覆落者,乃请下学士院作诗赋为贡举格。学士窦梦征、张砺等所作不工,乃命怿为之。怿笑曰:‘年少举进士登科,盖偶然尔。后生可畏,来者未可量,假令予复就礼部试,未必不落第,安能与英俊为准格”。
      五代,农业生产惨遭破坏,人民灾难深重,这时能体恤小百姓死活,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的有八人。其中,灾荒年尽力设法救济饥民的有杨彦询、赵莹。杨,后晋天福七年任华州节度使时,“属内蝗旱,道相望,彦询以官粟假贷,州民赖之存济者甚众。”赵,后晋开运年间任晋昌军节度使时,天下大蝗,他制订一条救济办法:境内捕蝗,获蝗一斗给粟一斗,饥民获救,远近嘉之。在大破坏中,能做点修补工作的有王周、张敬询、王祚。王周,后晋“初刺信都,州城西桥败,覆民租车。周曰:“‘桥梁不饬,刺史之过也。’乃还其所沉粟,出私财以修之。”张敬询,“后唐天成五年为滑州节度使,以水连年溢堤,乃自酸枣县界至濮州,广堤防一丈五尺,东西二百里,民甚赖之。”王祚,在后汉任商州刺史时,“以俸钱募人开大秦山岩梯路,行旅感惠”。在后周“镇颍州,……州镇内有通商渠,距淮三百里,岁久湮塞,祚疏导之,遂通舟楫,郡无水患。”能剔除害民积弊的有张璨。后汉为了军需,规定牛皮归公,严禁私用和买卖,违者处死,民间犯禁被害的很多。这时,上党判官张璨陈述利弊,请求撤销牛皮禁,免去犯禁者的死刑。能廉平奉公的有高汉筠、刘审交。高,常以清白自勉,后唐时驻守襄阳,“有孽吏常课外献白金二十镒。汉筠曰:‘非多纳麸,则刻削闲,吾有正俸,此何用焉!’因戒其主者不复然,其白金皆以状上进。”“在毫州三年,岁以已俸百千代纳逋租”。刘,治陈、襄、青及汝州等地,抵制聚敛,赋税不浮派加码,不假公济私,不害物利己,安俸禄,守礼分。病死汝州,州民爱慕,留葬立祠祭祀。
      “一行”的实效不大,而且缺乏保障,但吸引、推动“一行”的精神力量,是十分可贵的。首先体现了他们对治(乱中有治)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在大混乱里,这十七人没有晕头转向,失去理智。他们坚信天地不会塌陷,人类不会毁灭。他们不哀伤自已生的不是时候而自暴自弃,或厌世悲观,颓废消沉,或怅惘放荡,玩世不恭。也不认为既生在乱世,无力自拔,而随大流,跟着干。更不曾视动乱为肆志狂妄的良机而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其次是说明他们置身乱世仕途,能面对现实,在位一天,就尽一天责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尽管这些事情是同时代的士所不屑、不愿、不敢做的,他们不顾一切,默默地――不发表什么豪言壮语和愤世嫉俗的狠咒恶骂,――一直做下去。再次是书(封建经典)没有白读,他们从书里知道正派的人应该怎样生活,分辨出什么是做的基本道德;眼光较远一点,懂得文化的轻重,心里有老百姓,知道民为邦本、政为民本,要维持上层统治,就得让小百姓喘口气活下去,不干杀鸡求卵、竭泽而渔的蠢事。
      “一行”列不上史家的“全臣”,也不能拔高为“全士”。能终止战乱的,当然是人民为主体汇集各方力量的铁流,时代的脊梁,另有所在,他们沾不上边,“一行”的光彩是乱世营景衬托出来的。“一行”是一般士都会做、都应该做的平庸事,但在乱世社会环境里都不做;他们做了,付出的心血比平时要多若干倍,而且由于不合时宜,引起嫉妒,担很大风险。――张璨的废除牛革禁意见,有利于国计民生,却惹起大臣们的憎恨,后汉高祖刘知远说他非议朝令,敕令处死,后虽免去死刑,但被撤职――这正是“一行”可贵的、值得称道的所在。

    相关热词搜索:外传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