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龙门阵_《龙门阵》2005年第1期读后

    龙门阵_《龙门阵》2005年第1期读后

    时间:2019-02-21 05:32:2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前不久读了2004年第12期的《龙门阵》之后,给《龙门阵》编辑部寄去了一篇读后感,没想到引起了编辑部的高度重视,一位编辑先生还专门给我打电话联系。这样一来我倒觉得身上多了一份责任。现在刚读完2005年第1期《龙门阵》,便援例再写一篇读后感,以尽一个老读者的责任。
      我这个人最不喜欢看有关“名人”私生活之类的文章,什么倪萍又生孩子啦,吕丽萍又和谁结婚啦之类,与我有何相干?一介穷儒,还是多关心点民间疾苦为好。所以孔祥明的《我与聂卫平的情和缘(上)》一文,我原是不打算读的,后来想想,编辑既把它排在第一篇,总有点道理,看看又何妨。看完之后,才知道我原来太多心了。现在虽然还没有看到下篇,但已经可以看出,此文并非“私生活大揭秘”,而是提出了严肃的事业与婚姻的矛盾问题,文中也不乏认真的思考,颇耐人寻味。
      《一次冠冕堂皇的抢劫》一文,给我们展现了一出叫人哭笑不得的闹剧,而这出闹剧又是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年代里上演的,就更具讽刺意味了。那真是八亿人的一场噩梦啊!我们诅咒那个年代带给我们的灾难,但愿它一去不复返。由此我们不由得急切地盼望巴金老人有关“‘文革’博物馆”的建议能早日付诸实施!
      《手推车上前线(上)》一文,又把我们带到了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笔者当年也曾是志愿军的一员,在朝鲜跟美国佬打了四年的交道,对他们那仗恃“空中优势”而给志愿军带来的无比困难和惨重伤亡深有体会。即使如此,我还真没看见过手推车上前线这样的“新鲜事”。文章作者所经历的一切,有些固然跟我们所曾经历过的差不多,但也确实有不少是我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令我们这些“过来人”也感到非同一般,甚至不可思议。当然现在才只看到上篇,想来下篇会更精彩,我将翘首以盼。
      《牛津姑娘扶霞》一文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像这种经过一番努力而成就一件事业的故事,我们听得多了,但像这样淡雅清新的叙述还确实不多见。尤其难得的是,文章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异国姑娘的动人形象,令人过目难忘。但愿她有关湘菜的专著能早日完成,早日出版!
      《为战友全国大寻亲》一文,读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此文既无弥漫的硝烟,也无激烈的打斗,但却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让我自始至终喘不过气来,直到最后母子相会了,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文中不仅有浓浓的亲情,还有无比深厚的战友之情,更有全国各地武装部的协作之情。如果没有了这些,梅国华的愿望就难以实现,罗兴银也将永远见不着自己的亲生儿子。如果要在本期评选最佳文章,我为这篇文章投上一票!
      《“模拟现场”洗奇冤》一文,刚读标题,我就觉得似曾相识,越往下读越觉得这是一篇旧文,经我查找,果然在《知音》2004年8月下半月版(第16期)第40页找到了它。不过篇名不同了,叫做《不屈申冤,终于再现发生惨祸的那一刻》,作者署名为“火战车”。内文各章节的小标题虽跟现在见到的不一样,行文也不尽相同,但最根本的文章框架、故事梗概、情节安排,却是完全一样的,而且人家还发有照片。我不知道“火战车”是不是辽宁人,更不知道跟马进是不是同一个人。如果是,那就是一稿两投,只是在文字上做了一些修改而已。这当然是不对的。如果是两个人,情况则更为严重,至少是剽窃,是侵权,那就牵扯到知识产权的问题了。
      (责编 江 风)

    相关热词搜索:读后龙门阵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