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浅谈间作、套种和带状种植

    浅谈间作、套种和带状种植

    时间:2020-03-26 05:18:0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 在农业生产中, 要提高农作物总产量, 其途径有两条: 一是靠扩大种植面积, 二是靠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水平来实现。我国由于人多地少, 只能采用第二个途径, 在广大的北方地区, 特别是在无霜期较短, 热量资源一季( 熟) 有余、两季( 熟) 不足, 若采取合理的间作、套种及带状种植, 可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是实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合理的间作、套种及带状种植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 浅谈 间作 套种 带状种植

    在农业生产中, 要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 其途径有两条:一是靠扩大种植面积, 二是靠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水平来实现。在我国由于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30 亩, 要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 必须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即必须进行“精耕细作”。在广大的北方地区, 特别是在无霜期较短、生长季节中的热量资源“一季( 熟) 有余、两( 熟) 不足”的地区, 实行合理的间作、套种及带状种植, 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 提高土地利用率, 是实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

    1 间作、套种和带状种植的含义及特点

    间作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 把生育期相同或相近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 成行或成带相间种植。其主要特点是: 相间种植的作物其生育期相同或相近, 播种期与收获期也相同或相近。如玉米与大豆间作、玉米与谷子间作、小麦与豌豆间作等。套种是指一年内, 在同一块土地上, 在前一茬作物收获之前, 把后一种作物播种或移栽进去的种植方式。其主要特点是: 两种作物生育期不同、播种期不同、收获期也有先有后。例如: 小麦与玉米套种、小麦与大豆套种、豌豆与玉米套种等。带状种植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 各按一定宽度( 幅宽) 呈条带状相间种植。实际上它是间作、套种的发展, 它与间作、套种的主要区别在于: 在带状种植中, 不同种类的作物不是单行进行相间种植, 而是同一种作物是以两行或两行以上种植在一起, 形成同一种作物的“带”与另一种作物的“带”进行相间种植, 这种作物“带”, 有比较固定的行数、行距和带( 幅) 宽。例如: 生产中的小麦与玉米带田, 常用6~8 行小麦( 幅宽: 90~120cm) 与2~4 行玉米( 幅宽: 80~160cm) 的带状种植; 小麦与大豆带田: 小麦4~6 行( 幅宽:60~90cm) 与大豆2~3 行( 幅宽: 60~120cm) 的带状种植等。带状种植主要适合于水肥条件好、热量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其增产效果显著。

    2 合理间作、套种( 含带田) 能增产的原因

    2.1 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实行合理的间作、套种后, 使田间的作物结构由单一群体变为两种或多种作物的复合群体。在该群体中, 由于作物种类不同, 其高矮、株型、叶型的差异而在田间形成了许多通风走廊, 便于空气流通; 另外, 复合群体对光能的利用率远远高于单一群体。

    2.2 能增加边行优势, 发挥边际效应

    在大田生产中有一个普遍现象, 即无论什么作物, 在同样的条件下, 总是田边地埂的植株长势好, 表现杆壮、籽多、粒饱,这种现象称为边行优势或边行效应。其主要原因是田边地硬通风透光条件好, 水肥条件优越, 因而作物的光合效能高。

    2.3 可以充分利用土地, 使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由于不同作物对水肥的要求特点、根系分布的深浅和吸收能力不同。间作、套种组成的复合群体可以充分利用土壤耕层中不同时期、不同深度的水分和各种营养。另外, 在间、套作中, 如果有豆类作物或绿肥, 又可调节和恢复土壤肥力, 使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2.4 利用不同作物的抗逆能力稳产增收

    各种不同作物对自然条件和不良环境的适应性、抵抗力有所不同, 采用适宜的作物组合进行间作、套种, 可以缓和或减轻自然灾害( 如霜冻、干旱、病虫等) 带来的损失。

    2.5 对套种来讲, 可以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延长光合时间,发挥了作物的丰产性能。

    3 间作、套种、带状种植的技术要求

    为了充分发挥间、套种和带状种植的增产作用, 必须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 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合理搭配作物种类和品种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光、热资源) 和生产条件(水、肥、农用动力) , 依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 进行合理的搭配作物。以充分利用光能资源, 减轻两种作物在共生期内争水、争肥、争光的矛盾, 二者要协调利用地力。具体注意到以下方面:在空间利用上: 要选择高秆与矮秆、株型松散与株型紧凑搭配。如: 玉米可与豆类或马铃薯等作物搭配; 在叶型上选择圆叶类(如双子叶中豆类、薯类作物) 和尖叶类作物(如单子叶中禾谷类作物) 搭配, 使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在根系深浅上: 选择深根性与浅根性作物搭配(如粮食与蔬菜) , 以便充分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水分与养分。在作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上: 选择耐阴与喜光作物搭配, 如小麦(喜光) 套种马铃薯(耐阴) 或间作豆类(耐阴) 等。在搭配好作物种类后, 还要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丰产品种。对间作而言, 要求这两类作物的品种: 生育期相近、生长整齐、成熟一致。对套种而言, 在品种选择上: 要求前茬作物尽量早熟、丰产, 以缩短共生期。

    相关热词搜索:套种间作带状浅谈种植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