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谈应用题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

    谈应用题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

    时间:2020-04-05 05:12:0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提高学生解数学题的能力,是当前学习阶段重要的任务。首先重视读题教学,其次分析数量关系,再次训练习题,培养数学思维模式。

    关键词:读题教学;分析数量关系;思维能力

    应用题就是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而求未知数量的实际问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加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一、重视读题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读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通过读题要弄清题意,形成题意的清晰表象。因此,读题应做到如下几点:

    1.认真审题,理解题意

    让学生边读边想,弄清题意,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并引导学生分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读题时要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和重要句,抛开次要的词语和数据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数量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及重要句所涉及的数量关系上。因此,应用题要巧读,关键词语重音读,意思隐含换词读,省略句补全读。

    3.边读边想,把日常生活用语转化为数学语言

    应用题的语言叙述中既有明显的已知条件,又有隐蔽的已知条件,这样有时会导致学生的思维障碍,造成解题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学会把日常语言转换为数学语言,把隐蔽条件转化为明显条件。

    二、分析数量关系,加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借助线段图可以提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逐步出示线段图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完整、连贯地理解线段图的图意,由局部到整体引导学生审题,拓宽解题的思路。

    从图上可以看出先求出比原计划多生产的分率,再求出比原计划多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多生产的台数。列式为:

    利用分步出示线段图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设计变式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适当变换练习方式,是巩固和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良好途径。教学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变换练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抓好一题多解的教学,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为了提高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教师可设计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开阔学生思路,沟通知识间联系,并弄懂数量关系,从而想出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最后再进行比较,得出最佳解法。通过“一题多解”的教学,可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解题整体认识结构,发挥知识的整体功能。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不但理解得透彻,而且记得牢,运用得好。

    参考文献:

    [1]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M].上海人发出版社,1986.

    [2]孔慧英,梅智超.现代数学思想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卢丽娜,女,1962年2月出生,大专,就职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玉溪小学,研究方向:课堂质疑。

    相关热词搜索:应用题思维能力培养教学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