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以《荷塘月色》为例浅谈讨论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以《荷塘月色》为例浅谈讨论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0-04-05 05:12:4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本文介绍中学语文课文讨论教学的方法和规律,掌握这些方法与运用这些规律进行教学,将能较好地通过教会学生学会思索而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素质教育

    高中生语文课文深层次启发式教学,与初中语文课文的深层次启发式教学,在原则上是一致的。但由于高中学生知识基础好一些,思维能力已有增强,再较多地“牵着走”就成了一种束缚,这时深层次的启发式教学就宜采用“讨论式”。“讨论式”是一种思想的碰撞,在讨论中能活跃思维,通过讨论把认识引向深入,它符合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讨论要有科学的理论的指导与武装

    讨论不是信口开河,糊里糊涂地讨论一气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组织学习与讨论,就必须交两个方面的理论:

    第一,关于文学作品的内容。作家绝不是纯客观地反映生活,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客观因素,即作品所写的人、事、景、物;二是主观因素,即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此可使学生认识散文中的写景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通过描写荷塘月色的景象,抒写作者矛盾而苦闷的心情。这样讨论的方向就明确多了。

    第二,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受社会与历史的制约。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作家会带着不同的思想感情去反映所写的生活,是“社会?作者?作品”。因此了解、认识作品的内容必须有“社会?历史”的观点,由作品再去追溯作者、社会,了解作品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与思想背景下写作的。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必须了解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社会,了解朱自清这一类典型的知识分于当时的思想状态,由此可引导学生去思索作品通过描写荷塘月色的景象,所抒写的矛盾而苦闷的心情,这样讨论的方向就更明确了。这种理论的武装与指导,就成为了打开作品思想与艺术宝库的一把钥匙,它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科学化的训练。

    二、讨论要以理清思索的主线与课文脉络为前提

    讨论不能搞天南地北,它必须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讨论的中心,形成一条思索的主线。特别是一篇课文有两个以上的教学重点时,讨论就不能时而这,时而那,乱“谈”一气,使教学内容成为杂乱的堆砌,那样达不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其突出的特点有三:一是通过荷塘月色的景物抒写作者矛盾而苦闷的心情;二是景物描写的生动优美;三是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如果按课文的内容见什么讲什么,这样讨论一定会散乱。这时讨论就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居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解决得好,次要矛盾就能迎刃而解。在《荷塘月色》的三个特色中。“一”是主要的,因为“二”的景物描写是服务于抒写作者心情的,“三”则是服务于“二”的写景,抓住“一”,“二”“三”也就有了归属,讨论就形成了一条思索的主线。讨论也不能脱离课文的实际,它必须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这就需要理清课文脉络。课文脉络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它必须与因教学目的而定的思索主线相适应,教学目的定得不同,课文脉络也有异。如果《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目的定在讲景物描写,那课文的脉络就是:关于荷塘的景物描写及博喻、通感手法的运用只能依附于这条思索主线与课文脉络中“荷塘”这个部分上,于是散文的三个特色就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了。

    三、讨论必须抓住问题的症结充分展开

    讨论不但必须有武装、有中心,而且应谈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应是了解课文内容与艺术的关键点,是宣泄思维洪流的闸门。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讨论题就应抓住这样的“点子”拟定:(1)在散文中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问题的答案是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抑——扬——抑”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就在作者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抑),而想到大自然中去寻求解脱(扬),然后作者又不能不回到黑暗的现实中来(抑)。(2)作者怎样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景色?荷塘月色的景象为什么能给作者带来淡淡的喜悦?只有抓住问题的症结,讨论才能充分展开。

    四、讨论要有一个科学的总结

    像打鱼一样,网撒开了,鱼进来了,不等于打到了鱼,还得收网。总结就是收网的功夫。

    这种总结一是边讨论边总结。这适宜于对具体的局部的问题的讨论。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前面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讨论,都应以正确的答案进行总结,并分析不正确答案、认识的错误所在。

    这种总结另是全课讨论的总结,这种总结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教学的落实。这种总结可抓两个方面:

    第一,关于课文中显示的语文知识的规律性认识。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就可总结这样的规律性认识——怎样借景抒情:(1)景为写作的主体,并且要“文中有画”,描绘出景物的动人图画;(2)情为写作的主旨,要“画中有诗”,在景物中揉入作者的思想感情;(3)要情景交融,要使“文中有画”与“画中有诗”形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既要巧妙地以景写情,又要巧妙地缘情绘景。

    第二,关于思想方法的归纳。如从本课的教学中就使学生认识与掌握了:(1)从现象到本质的挖掘思索(《荷塘月色》的景物实是在抒写作者的心情);(2)联系思维(把作品与作者的思想经历、所处的社会时代联系起来认识所写出的作者的心情);(3)换位思索(我处在荷塘月色景象中会有怎样的心情)。

    语文课文深层次启发式教学是一门高妙的教学艺术,不能把上面介绍的方法与规律也变成模式,而要根据具体的课文与教学对象进行创造性的运用,教师的创造性思索本身就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索,而学会这种创造性思索正是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所在。

    相关热词搜索:荷塘为例浅谈月色语文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