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城市和农村孩子心理问题的差异性研究

    城市和农村孩子心理问题的差异性研究

    时间:2020-04-11 05:17:1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城乡差距正在一步步地缩小,但是在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的心理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在短期内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本文从人际关系的敏感度差异、自信心方面的心理差异以及“三观”上的心理差异三方面展开了对城乡孩子心理问题差异性的探讨,以期通过心理学教学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心理学;城市孩子心理;农村孩子心理;差异性

    高中心理学作为缓解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学科,一直以来都备受一线教师的关注。而在高中阶段,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的心理问题差异更是高中心理学上的重要研究问题,显然,这一差异对于班级的团结合作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影响,这意味着对这一差异性的研究和解决已经成了高中心理学的重点所在。而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看法。

    一、 人际关系的敏感度差异

    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以及受教育水平等的不同,导致他们在同一年龄段的心理问题上产生了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在人际关系的敏感度上,更是可以在日常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中明显地感受出来。显然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相比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显示出了一定的弱势,这一现象集中体现在农村孩子对于日常与学习上的交流都显示出了一定的抗拒性与规避性,而城市孩子则相对较为主动、活泼,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学生的成长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高中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城乡孩子在人际关系上的敏感度差异,进而通过合理的方法来消除这一差距。

    针对城乡孩子人际关系的敏感度差异这一问题,为了能够切实的解决这一问题,使城市和农村的孩子都能够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我通常会设计一些需要交流与沟通的团结协作类型的活动,而活动的开展也通常会采用有利于学生彼此合作的小组形式。例如在開展教学活动之前,我首先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适当的分组,并在分组完成后要求每组学生来分析具体的心理案例,并相互讨论自己的看法。同时,在分组过程中,我不仅会注意到个体差异,更是尤为注意城乡学生的合理搭配,并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为他们制造出交流合作的机会。显然,这种分组的形式,是在充分考虑学生人际关系的敏感度差异上进行设计的,这对于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平等的进行交流,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重要作用。

    二、 自信心方面的心理差异

    实际上,自信心方面的心理差异在城乡孩子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而这与学生的家庭和经济情况是分不开的。但是自信心上的差异性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在长期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比较中,往往会变得自信心缺失,甚至自卑,而城市孩子则容易产生自负心理。除此之外,自信心方面的心理差异还体现在城乡孩子在性格上的差异性,这使得城市孩子的性格往往偏于外向型,敢于直言不讳,而农村孩子则偏于内向性,给人一种不善言辞的印象,显然这一心理差异倘若不能及时解决,便容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教师在高中心理学教学中,应该时刻关注城乡孩子在自信心方面的差异性,并在深入研究这一心理差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与教育,进而树立起学生在各方面的自信心。

    自信心的缺失和溢出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都是极不合理的,这就需要教师重点关注这一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尤其是要研究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在自信心方面的差异性,以此借助差异性的源头来帮助学生们树立合理的自信心。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农村孩子我通常会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并鼓励大家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与此同时,我还会适当地对他们的表现给予真诚的鼓励与赞扬,以不断增强农村孩子的自信心;而针对城市孩子,我则注重提高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懂得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的道德品质。除此之外,我还会利用一些活动的开展,为城乡孩子的互相了解创造机会,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发现彼此身上的闪光点,进而能够和平共处,友好合作。显而易见,这些方法的相互结合,对于学生们树立正确自信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

    三、 “三观”上的心理差异

    “三观”即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人的三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人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水平,这就导致了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在三观上的心理差异极大,而三观上的差异又阻碍了城乡孩子之间无法去更好地进行深入了解,造成了班级上小团体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发展。因此,为了解决这一三观上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三观差异性的存在很难改变,因此要将教育重点放在尊重差异性方面,而尊重差异性指的便是学生能够重新构建出包容他人个体三观的大范围三观,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小范围内的三观。显然这一正确的大范围三观的构建不仅可以促进班级的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理解,更能够使城乡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的三观差异作为很难改变的心理问题差异,对于他们的友好相处具有很大的阻碍性,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学生们都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是单单依靠浅显的个体三观。当大范围的三观得以树立后,学生们自然可以严格把控自己的个体三观,这就需要心理学教师不断通过暗示和实例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帮助高中阶段的学生更好的理解他人,并在遇到个体三观不同时能够做到及时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使城乡孩子的心理共同健康发展。

    总之,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在心理问题上的诸多差异性显示出了成长环境和教育水平对人影响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新时代的教师要更加重视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差异性,并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教育,以改善城乡孩子在心理问题上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刘永萍,吴有祯.城市化与农村青少年心理调适[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04).

    [2]刘增兰.优化高中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微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9).

    [3]高岚,李资渝,张莉.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J].心理学探新,2001(01).

    作者简介:

    刘静,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差异性心理问题农村孩子城市研究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