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基督教文化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基督教文化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时间:2020-04-23 05:19:2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 本文重点讨论了西方文化的核心部分,即基督教文化,并从该视角出发,探讨其对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作用。

    【关键词】 基督教文化 英语语言 英语阅读能力

    教育部2007年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1]这要求学习者不仅要懂得简单的词汇和语法,还应理解这些语言形式背后所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为实现这一学习目标,对于身处非英语环境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最务实的方法就是通过大量阅读英语原版文章,逐渐积累词汇表达,拓宽知识面,获取文化信息,最终实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诚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然而,人类自古以来积聚下来的文化遗产又反过来给语言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人类的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2],深受文化的浸润。作为西方文化重要方面的基督教文化对于英语语言的影响不言而喻。

    1.基督教文化与英语语言

    基督教是一神论宗教,认为上帝是统治宇宙万物的唯一的、绝对的、万能的神,他关心着他的创造物,饶恕人的过犯。在西方,这一一元上帝观取代希腊罗马的多神观念,造成了深刻和广泛的后果。“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以此为转折点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西方社会的自然观、历史观、道德观、文艺观甚至于政治体制全盘转型,”[3]影响极其深远。有学者认为,基督教不但维系着西方文化基本的价值观,而且是连结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桥梁。比如西方社会推崇的自由、人权、平等等价值便根植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由于基督教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根深蒂固,其经典《圣经》对西方国家的文化、哲学、文学、社会、政治,对西方人的道德规范等诸方面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渗透到西方国家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成为西方文明的主要支柱。著名《圣经》研究学者谢大卫认为,“《圣经》在西方文学中成了如此基本的文献,以至假如缺乏了《圣经》先例,西方文学几乎不可能出现今天的面貌”。[4]在英美国家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圣经》的“身影”。可以说,不了解《圣经》的读者,不仅不能领悟作品的象征意义,甚至对作品内容本身也会感到费解。离开了以《圣经》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那么,所谓的英语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可见,只有深入了解《圣经》内容,熟悉其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价值观念,才能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

    2.基督教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圣经》中“爱”的主题

    在基督教看来,耶稣是出于爱才被无辜得钉在十字架上,为全人类的堕落受死,三天后又从死中复活;人也只有出于爱才能战胜死亡,战胜痛苦无助的绝望,获得新生。爱比死亡更强大。

    2.1 《圣经》中上帝对人的“爱”

    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故事为我们所熟悉,通常被看作是对人类的救赎。根据《圣经》,纵然人类世界堕落黑暗,上帝依然把安慰和盼望赐给人类,神就是爱,用其圣子耶稣的鲜血洗净人类的罪恶,拯救人世,同时耶稣的献身意识也是对上帝意志的服从。出于对人类的爱,上帝因此赦免了人类,这是一种牺牲的爱,宽恕的爱,是“博爱”精神的宗教源头。

    2.2 《圣经》中对“爱”的要求

    《圣经》中《哥林多前书》对“爱”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这里所说的“忍耐”并不是人们常说的“逆来顺受”,而是一种在逆境中怀有的希望,一种在磨难时怀有的乐观精神;这里的“爱”也不是指人类的一种“感受”,而是富有牺牲精神、宽恕精神无条件的,不自私的,普遍之爱。“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可见“爱”是圣经文化的核心,是一切价值观念的基础,是贯穿《圣经》的主线。

    根据《圣经》,“爱神”表现为恨恶罪恶,爱他人;“爱人如己”表现为舍己,关心贫乏的人,帮助软弱的人,关怀有需要的人,要向众人行善,甚至要爱仇敌。显然,“爱人如己”的诫命正是西方“博爱”精神的另一宗教源头。

    3.基督教文化在英语阅读语篇中的体现—“爱”在大学英语阅读教材中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材中,带有明显基督教文化烙印的文章俯首皆是。比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泛读》第三册中Make Today Count、My Sixth Christmas、Richard Nixon’s Childhood、The Day I Met My Mother等文章。其中Make Today Count最为典型,讲述的是一位癌症患者从质疑上帝的存在,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爱的真谛,深切体会到上帝的眷顾,周围亲朋好友的关爱,以至在圣诞节来临之际,感叹上帝的恩典与祝福,并决心带着这份爱去帮助更多身患重病的人们。此外,教材中还有很多文章描述的故事发生于圣诞节前后,也在传达着“爱”的意义。在了解了前文所述的背景信息后,再来阅读理解这些语篇,学习者便不会感到文化上的障碍,可以更好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体验到不同文化所展现的人文关怀。

    4.基督教文化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因此,若想成为一个有效英语阅读者,不仅需要拥有大量词汇,熟谙阅读技巧,还需具备相当的文化背景信息,这既是阅读的目的,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

    了解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文化可以使阅读者更充分的理解语篇的内涵,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更好、更准的获取信息,了解西方的文化精华,提升自身的人文知识,而且还能激起英语学习者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07 修订版)[EB]. http://i.eol.cn/blog_read.php?topicid=407603

    [2]胡文仲. 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第一版)[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徐行言. 中西文化比较[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梁工. 基督教文学[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5]圣经 (和合本)

    相关热词搜索:基督教英语阅读作用知识文化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