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分析与思考

    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0-04-26 05:18:5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金融市场主要包含五个市场,即由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组成。中国现行金融监管格局是由“一行三会”,即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对这五大金融市场进行分别监管。近年来随着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化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开展混业经营逐步成为一种经济形势下的大方向,我国目前实施的分业监管体制中存在的問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本文通过分析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总结出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着三大问题,即监管真空、监管冲突、监管措施不力。并针对这三方面问题联系国际经济背景和中国市场情况,分析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面临的挑战。对是否实行混业监管的改革措施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并从监管模式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发展设想。

    【关键词】:金融监管体制和模式;金融监管格局;分业监管;混业监管

    正文:

    1 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概述

    金融监管是一国金融监管当局为实现宏观经济和金融目标,依据法律法规对全国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其金融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总称。金融监管体制是指金融监管系统的结构和状态,关于监管主体和职责的制度安排,即主要解决的是由谁监管、如何监管和由谁对监管效果负责以及如何负责的问题。

    1984年,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在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的同时也负责监督管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是现代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开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随着金融机构种类的多样化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增加,以及资本市场和保险业的迅速发展,混业经营、混业监管的特征十分突出。1992年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成立;1998年,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成立,将对证券、保险市场的监管职能从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中剥离出来;2003年初银监会的成立,使中国金融业最终形成“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三会分工”的基本结构,由此形成了我国“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的分立金融监管体制。

    从模式上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的有关规定,三会实行分立监管。其中,银监会主要负责银行业的监管,包括监督管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和十大股份制银行,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维护银行业的稳健运行;保监会负责保险业的监管,包括监管政策性保险公司和商业性保险公司;证监会负责证券业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则是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并且保证货币政策的执行,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2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面临的挑战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分业监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在金融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已经明显落后国际金融监管大趋势。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的要求,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

    第一,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者业务交叉已成必然,分离监管导致监管真空问题逐步深化,原有的分业监管的弊端也逐渐暴露。随着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金融机构业务综合化的趋势日趋显著。商业银行早已突破存贷款的传统业务,大量从事结构化融资、衍生品交易,业务综合化表现越来越突出。从金融产品方面看,金融产品的跨部门特点也越来越明显。一个金融产品横跨了三个金融机构,分别属于不同监管范围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面临分业经营业务范围狭窄且风险大的现状,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迫于进一步发展的压力,开始以各种手段加速相互渗透的进程。与此同时,中国金融监管体制逐步放宽监管的有限范围,使得金融机构逐步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演进。由于当今时代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者业务日益交叉,业务分界线日益模糊,目前我国分业监管的模式很容易让金融机构有机可乘,诱导金融机构在监管的盲区拓展业务,造成监管真空,因而会逐渐加大监管的难度。

    第二,金融监管机构协调性差,易引发监管冲突。由于我国实行“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模式,中国的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三家金融监管机构自成系统,各司其职,各个监管机构监管的侧重点和目标互不相同,对于同一项业务,各个监管机构的监管结果可能差异很大。我国虽然从2003年开始建立“监管联席会议机制”,监管联席会议成员由三方监管机构的主席组成,规定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讨论和协调有关金融监管的重要事项。但是,这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缺乏一个完整的制度框架,而无法长久的形成为一个稳定的机制。由于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机构的业务逐步走向融合渗透,业务的综合化发展使得监管范围也有重叠。分业监管体制下,监管机构在面对新兴业务时容易引发监管冲突,也會造成重复监管,增加了监管的成本,降低监管的效率。

    第三,金融机构监管措施不力,不能起到预防金融风险的作用。银行、证券、保险三个监管部门各自管理自己权限内业务事项,信息来源单一。在这种情况下,三方监管机构往往不能实现监管信息的共享,不能在监管制度上达成有效的配合,很容易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监管分立不仅会导致监管冲突问题,而且监管机构之间的冲突会引发以致加剧金融风险。因此必须要通过整体监管才能预防或阻止系统性金融风险。

    3 对策建议

    中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分业监管。面对分业监管带来的种种漏洞和风险,结合现在新常态的经济形势。可以看到,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提高监管效率,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势在必行。

    第一,应在加强监管机构的自律管理的基础上加强监管协调。综合金融管理机构,负责协调监管政策和监管标准,监测和评估金融部门的整体风险,以及收集信息、调动监管资源。待时机成熟,国家可制订横向联合立法,让金融监管局从人民银行独立,专门成立“国家金融监管局”,与人民银行并级直属于国务院,对金融集团实施统一监管,成为金融监管的总牵头人。当市场发展成熟,金融监管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以国内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逐步完善监管体制,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质量。以便更好地促使金融业蓬勃向上发展。

    第二,对于监管模式来说,国家需要完成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的转变。现行分业监管体制中主要采取按照不同金融机构类型来划分金融监管对象的机构监管模式。这种体制在开放性不足的金融环境下是有效的,但现在的金融市场条件下,金融机构有必要向功能监管的方向发展。实际上也就是把专业监管转换成行为监管。既要关照到现下几乎所有的金融活动与产品,又要改善混业经济背景下的金融创新产品监管职能分工问题。把金融监管的对象做以调整,主要是从机构转向业务,这样可以更好的避免资源浪费,提升利用率,满足不断发展的需求,并且可以对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

    第三,建立金融风险的预警以及处置机制。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是指建立起对金融风险的早期识别、预警机制和风险防范的分析机制。一方面,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完善相关政策工具和手段,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监管制度,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约束控制能力,促进公平竞争的同时提高监管效率。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风险监管机制,对金融市场风险进行早期预警与防范,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识别、预警体系。特别是加强对跨行业、跨市场、跨境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约束,建立健全金融安全网。

    4 结语

    在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过程中,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应保持积极的态度以面对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应做到在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国内金融市场的基础上,与相关国家开展有效的多边合作,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国际化交流日趋频繁,而国际金融市场拥有先进的金融工具和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我国必须积极参与到国际监管组织之中,并与之进行深入的监管信息交流学习,扩大对外联系与合作,实现与国际金融监管的接轨,提升我國金融监管的国际认可度。在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的金融监管经验的同时,也应吸取国外监管机构失败的经验教训,去粗取精。立足于中国实际国情,进而设计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

    参考文献:

    [1]胡再勇 《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成就及最新进展》 《银行家》 2014.11

    [2]王志成 《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金融理论与政策》 2016.07

    [3]丁志杰 《金融监管体制的主要问题及改革方向》 《甘肃金融》2016.02

    [4]王艺淏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问题及完善》 《西部皮革》2016.02

    [5]吴云 《监管割据与审慎不足: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问题与改革》 《经济问题》 2016.05

    [6]迟福林 《以監管变革为重点 应对金融风险挑战》 《经济参考报》 2017.03

    作者简介:王怡琳(1996—),女,汉族,湖北十堰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14级本科生,专业:财政学。

    相关热词搜索:金融监管体制思考我国分析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