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从TPP和亚投行看中美战略博弈

    从TPP和亚投行看中美战略博弈

    时间:2020-05-21 05:30:3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TPP和亚投行作为分别由美国和中国主导的经济一体化平台,在中美战略博弈中具有重要作用。亚投行虽然从提出倡议至今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但发展势头迅速。与之相比,当前TPP的发展则遇到了障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二者在原动力与立足点、利益契合度以及运行准则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反映出中美两国对于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认识以及战略思路方面的差异。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后认为,亚投行的成立使中国目前在与美国的战略博弈中占据了一定优势,而日本成为最大的输家。尽管如此,亚投行未来的运行与发展仍将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就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战略博弈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以下简称TPP)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分别作为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和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支点,在中美两国的战略博弈中具有重要作用。TPP在诞生之初曾经备受关注,国内学者从不同维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关于美国推进TPP的动因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包括陆建人、赵金龙、饶芸燕等人,基本结论是美国推动TPP对内的目的在于重振经济,对外的目的在于主导区域整合,重塑国际领导力。二是关于TPP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刘欣从经济总量、贸易总量及贸易结构等多角度对TPP国家经济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TPP将对中国产生巨大的贸易歧视与贸易转移效应。部分学者运用量化方法研究了TPP对中国的影响,但结论并不一致,其中万璐运用GTAP模型估测了TPP对中国的影响,认为美国和日本加入TPP将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沈铭辉基于CGE模型的研究则认为TPP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有限;周睿基于GTAP模型的研究则认为加入TPP会导致中国总产出下降,贸易条件恶化。三是关于TPP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研究。刘重力和杨宏、全毅均认为TPP已经影响了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国必须据此调整自身的战略并做好加入TPP的准备,而王金强则认为TPP与RCEP作为两种不同的区域合作机制,体现了美国、中国和东盟三方在亚太地区合作主导权问题上的争夺。四是关于TPP的条款、进展及发展前景的研究。宋颖慧分析了TPP的内在动力与现实困境,认为相关国家可能在2015年左右达成初步协议,吴涧生等通过归纳推进TPP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认为TPP各国间共识大于分歧,最终签署协议的可能性较大。

    虽然在TPP提出伊始学界普遍对其持乐观态度,然而2014年之后,由于谈判进展缓慢,TPP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亚投行作为新生的多边金融机构迅速推进,引发各方关注。 TPP与亚投行究竟有何差异,其背后又体现着中美两国怎样的战略思路,亚投行未来的前景与挑战如何?本文基于比较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针对亚投行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 TPP与亚投行的进展比较

    TPP的前身是新加坡、文莱、新西兰、智利四国(P4)于2005年7月签署并于2006年5月生效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SEP)。在诞生之初,该协定不过是亚太地区众多的次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之一。2008年美国宣布加入TPSEP后,成为该协定实际的主导者,并于2009年推动TPSEP更名为TPP。美国凭借其在亚太地区的强大影响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TPP谈判。2013年7月,日本宣布加入TPP谈判后,TPP成员国达到12个,一度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吸引力的FTA。不仅韩国、菲律宾、泰国等APEC成员国纷纷表达加入意向,甚至连非APEC 成员的哥伦比亚等国都对 TPP颇感兴趣,美国政府因此乐观地认为2013年底就可以完成所有谈判

    陈淑梅、赵亮:《广域一体化新视角下东亚区域合作为何选择RCEP而非TPP?》,载《东北亚论坛》 2014年第2期,第50-58页。。然而实际谈判的难度明显超出了美国的预期,由于TPP各参与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且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议题上互不让步,致TPP谈判进展缓慢。经过多轮磋商,2015年10月5日美国贸易代表迈克尔·弗罗曼终于宣布TPP谈判达成基本协议,但是这一部长级会议上达成的基本协议仍需得到相关各国的批准,这一过程预计将花费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与TPP的“先扬后抑”相比,亚投行的发展则呈现明显的“先抑后扬”走势。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会谈时提出筹建亚投行的倡议,旨在促进亚洲区域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虽然亚投行的倡议得到了多国响应,但最初的参与国均为亚洲国家,而且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至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的21个国家作为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在北京签署了《筹建亚投行备忘录》。此后一直到2015年3月,印度尼西亚、新西兰、沙特阿拉伯、塔吉克斯坦和约旦等国才相继提出加入申请。由于当时参与亚投行的国家除新西兰外,均是亚洲国家,因此亚投行一度被西方媒体称为是亚洲国家的“自娱自乐”。然而,2015年3月12日英国政府突然宣布申请加入亚投行。这一事件成为亚投行发展中的重要转折,欧洲其他发达国家对亚投行的态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此后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纷纷提出加入申请,亚投行成员迅速增加。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的意向创始会员国已经多达57个

    详见财政部网站http://gjs.mof.gov.cn/pindaoliebiao/gongzuodongtai/201504/t20150415_1217200.html,涉及五大洲、三大洋,人口超过46亿。除东盟10国和金砖5国悉数加入外,还覆盖了G7集团的4个国家,G20集团的14个国家以及欧盟的14个国家。仅用了1个月左右的时间,亚投行就从亚洲国家的多边机构升级为国际性多边机构。

    相关热词搜索:博弈看中投行战略TPP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