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功夫熊猫3百度百科【欣月的童话和熊猫的功夫】

    功夫熊猫3百度百科【欣月的童话和熊猫的功夫】

    时间:2019-02-08 05:37:4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前天,一口气看了两个电影,《欣月童话》和《功夫熊猫》。   《欣月童话》是发生在东北长春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叫欣月的小姑娘因患脑瘤生命垂危,她想去北京看升国旗又无法承受舟车劳顿,于是,一群热心人为双目失明的小欣月在长春“伪造”了一次天安门升旗仪式。
      这是我和同事的包场电影。看毕,大家擦干眼泪转场去看《功夫熊猫》,笑声满场。
      前一部是个好电影,票房算得出来。
      后一部是个纯商业片,票房已经过亿。
      回来的路上同事问我:“你想拍哪样的电影?”
      我很哲学地回答:“我想拍前面那样的电影要后面那样的票房。”
      前面的电影是个不折不扣的“主旋律”,因为导演是香港人,已经刻意地加进不少商业元素,有笑料、有噱头,也有软广告,但让观众掏钱去看,恐怕有点难。这怨不得观众层次低,经过近二十年的熏陶,电影院已经成了大片的“专卖店”。
      大片:大场面、大投资、大明星、大制作,说得明白一点,观众进电影院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刺激。这是电影商业化培育的硕果,你生不了气,生气也没用,电影本来是很生态的,纪录片、科教片、探索片、作者电影加上纯商业片,都是这个生态园中不同的品种。纵观全球,好的电影市场都是百花齐放、生态平衡的,中国电影市场的破坏完全是人为的,好档期为大片让路就是例证。
      中国的电影经营者没有把握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能力,没有多种经营共同繁育的理念,没有大树一倒、森林全无的忧患意识,导致了今天只拍大片、只看大片的表面热闹、实则冷清的局面。
      要知道,大片是好莱坞的专利,八千万美元都算中等投资,一个镜头花上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并不鲜见。这是中国电影投资者无法企及的,四千块左右的银幕,几千万人次的电影市场是无法消化这样大的投资的。
      而面向全球,占领北美电影市场也只是个理想,不要说你摸不准那里观众的口味,即使摸准了,谁会傻得像我们一样将电影市场拱手相让呢?全世界电影在美国的市场份额都可以忽略不计,好莱坞电影甚至占了老牌电影生产国英国的绝大多数市场。
      至于美国电影是如何占领世界绝大部分电影市场的,道理并不深奥,只要研究一下麦当劳和肯德基是如何占领新中国儿童的胃,你就会明白。
      市场需要好的商品,好的商品占领市场需要数量和质量,好的数量与质量需要成熟的工业化流程和工厂化操作。
      《功夫熊猫》便是个标准化工业产品。
      它的造型是专业团队完成的,它的故事不是一个人写的,它的噱头有专人设计,它的卖点很精准,它利用中国最稀缺又最富盛名的国宝熊猫,它只用了两种方式演绎中国功夫:一是公众最熟悉的套路,二是真人无法完成的动作,前者增加亲近感,后者增加观赏性。你可以看不上它的艺术性,却数不过来它挣的钱。
      它像个磁石吸引着那些好莱坞粉丝,我的一位爱吃麦当劳的同事已经看了三遍,还准备去。
      它的商业思路清晰可见,熊猫的功夫还未炉火纯青,残豹也没有毙命,这正是为续集、第三集做好的铺垫。等着掏钱吧,好戏还在后面。
      面对这样的市场对手,道德谴责苍白无力。网络时代,这种谴责往往是另一种方式的促销,政策封杀不够明智,也有损日益开放的大国形象。
      怎么办?没办法,我们错过了保护民族电影业与舶来品共同成长的大好时机,我们只能面对现实。
      当我们的文化、体育无法形成产业时,永远不会有竞争力。
      什么叫产业?就是程序相对完美的生产政策和极其成熟的市场营销手段。
      建议大家到网上搜索几个数据,美国的文化体育产业占国家GDP的比例,美国的电影占国家GDP的比例,中国的文化体育产业占国家GDP的比例,保证你瞠目结舌。
      顺便说一下,大家熟知的NBA在美国文体产业中排名并不靠前,大家熟知的拉斯维加斯的博彩收益还占不上这个城市收益的一半。
      【原载2008年7月30日《西安日报・长安旧事》】
      ●北京市薇薇娜荐
      题图 / 佚名

    相关热词搜索:熊猫功夫童话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