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刍议宣传画与高中历史教学

    刍议宣传画与高中历史教学

    时间:2020-03-20 05:19:2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宣传画,虽占比不高,但在教材与高考中又时有出现。分析对于宣传画的运用,总结适用宣传画的类型、特点等要素,进而探讨其与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的表现及教学与测试的应对策略,对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水平和效益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宣传画;契合特征;运用途径;慎重的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5-0063-02

    在新课改以来的历次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了一些让人耳目一新却又不偏、不怪、不繁、不难的材料,就是宣传画。宣传画,通常最多见的是政治宣传海报,此外,广义上还包括文化活动的海报和商品广告等。形式不同,但目的相似,即宣传思想、鼓动气氛和制造舆论。

    说起宣传画,给中学历史教学印象最深刻的是2010年江苏省的一道高考题,这一题用三幅政治宣传海报(如右图所示)考查了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有关内容,共11分,力度空前。笔者震撼之余,进行了教学反思,经过研究和总结,发现之前及以后用相似材料命题的还有很多。仅江苏的就有如下:

    2008年的江苏高考,用一幅漫画(见图一)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11年江苏高考,用一则广告(见图二)考查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2年江苏高考,用一则漫画(见图三)考查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4年江苏高考,用一则漫画(见图四)考查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在紧张的高考考场上,偶见一两幅生动的图片,情绪难免不波动,虽微妙,却会对考生的心态及结果产生影响——主要是积极的方面,见到生动、滑稽的图片,会心一笑,紧张的情绪不经意间舒缓很多;也会有负面作用,轻松之后轻敌了,不知不觉落入命题人设置的陷阱中去。

    此外,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宣传画出现得更多,课本上、资料上比比皆是。与临场应试相比,学生平常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大量的材料与信息,心态也较放松,所以,见到宣传画甚至更新颖的材料都不足为奇。但不管在什么情形下,解读的能力会影响到对材料的理解、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解题的效果,所以,对这类题材的研究还是很有价值的。

    一、 研究与总结,找出宣传画与高中历史契合的特征

    (一)宣传画与其它类型的图片相比

    宣传画属于画作的一种,高考中以画作、图片作为呈现材料的情况很多。与其它图片相比,宣传画有其特殊之处。

    与历史照片相比。宣传画的主观性很强,一般都对真实的历史情境有所取舍、增强、弱化,且在对事实进行处理时进行了艺术化的加工,所以在解读时要持批判的态度。

    与地图、表格等图片相比。只要会阅读、会发掘,宣传画里蕴藏的信息同样是很多的。所以可读性较强,学生对此的接受态度也是很积极的。

    (二)宣传画与文字类型的材料相比

    与史书、典籍等文献材料相比。有很多文献材料虽然文字写得明明白白,但往往“其中有深意”,学生没有犀利的眼光或者深刻的理解,很难全面获得信息。但宣传画的所有含义一定会从画面倾泻而出,这是由其制作的目的决定的,否则起不到宣传的效果。

    与各个时期社会上的民间舆论相比。来自于民间的舆论,近代以来主要集中在民间自办的刊物。一方面,刊物的确能代表社会主流的呼声;但另一方面,刊物在特殊时期也可能被强权的意志所主导,刊物所表达的意思已经被左右了。与之相比,宣传画里文化活动的宣传海报倒颇为相似。更能代表民间舆论的是近来史学界研究颇多的竹枝词,乃是真正发端于民间,其真实性与生动性可与《诗经》相类比。总之,与社会上民间刊物、竹枝词等相比,宣传画的目的性很强,同样是重要的史料。

    (三)宣传画特点可与历史教学相适应

    政治海报、文化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广告虽小却可管窥当时的社会风尚,总的来说,宣传画的表现力非常强。所以,无论是政治海报、文化海报还是广告,都具有时代性,体现时代特点,强烈地反映一个主题或一个时代的主题。从宣传画的特点来看,手法扩张,对比强烈,有较强的冲击力和吸引力。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表现方式,所以无论内容如何变换、呈现如何独特,都可以判断出大致的表达诉求、感情色彩与主观意图。

    二、归纳与演绎,探索宣传画与高中历史结合的教学

    (一)教学,顺手的材料合理地使用

    出于严肃性的考虑,课本上虽有宣传画的材料,但比例很小,这里就不作举例。但实际上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宣传画比较多见。经过调查发现,很多老师在遇到宣传画时仅一语带过,不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材料所要表达的信息非常直白,学生自己能理解。可经过调查后发现,学生解答宣传画的正确率并不理想。其实,这点缺憾是被忽略却又可以弥补的,只要稍加点拨即可提升不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转换态度,帮助学生挖掘宣传画背后的相关知识。

    基于宣传画的自身特点及对教学的积极意义,教学过程中可将材料呈现与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消除材料的隐性负面影响,达成教学目标的理想效果。

    (二)考试,诙谐的材料慎重地对待

    考试的过程中,学生经过全面的分析,关于宣传画类的试题应该能解答得很完美。首先,分析材料的时代背景、阶级属性、表达目的等因素,理解材料的含义及深层次的诉求。第二,根据已经分析所得的信息,对应相应的知识点,分析所要解答的要求及内容。第三,分析出台时的主观性,框定知识范围与关键词等信息,考虑与现今价值观的冲突与调和,做出正确解答。

    (三)命题,大量的材料适度地选用

    教师在命制试题时,除非是改编陈题,自主寻找宣传画材料进行命题的情况其实是很少的。实践证明,运用宣传画材料进行命题实际上是很可行的,效果非常好。网络上素材丰富,应用性、便利性非常强,命题人据此操作、发挥的空间很大。当然,一份试卷上以宣传画为材料的试题不能太多,所以要注意选用的时机与技巧,要选取最典型的材料,精准反映考查的知识点

    三、积累与提升,宣传画与其它教学材料的触类旁通

    宣传画是历史教学材料的一种,都是可以通过积累阅读经验提升阅读与解答水平的。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与测验过程中,面对的第一道难题普遍是对材料的阅读与理解。宣传画不难理解,但由于作者的主观表达与时代的变化,暗藏的玄机是很多的,所以学生在平常需要多阅读、多积累相关的知识与经验,和解读其它类型的材料一样驾轻就熟、熟能生巧。

    相关热词搜索:刍议宣传画历史教学高中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