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元代蒙古族男子发式 明朝男子发式

    元代蒙古族男子发式 明朝男子发式

    时间:2019-01-28 17:52:3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元代蒙古族男子发式风格独特,其髡发形式是与其他民族区别的明显标志。本文试就元代蒙古族的髡发形式,结合关中地区出土的文物资料,从渊源、具体形式等作简要论述。
      【关键词】元代;蒙古族男子;髡发
      
      人们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就服饰而言,它的作用就远远超出了保暖功能,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中国古代社会有重头轻足的习俗,各个民族的冠服都是非常的华贵,当然人们也十分注重对头发的梳理与妆扮。历的各个民族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对头发梳理及妆扮的不同的审美追求,进而形成了形状各异的发式,如披发、束发、辫发、髡发等。蒙元时期,做为统治者的民族――蒙古族,一直保留着本民族的髡发习俗,蒙元统治者虽然曾下令其他民族实行髡发,但最终没能推行下去,从而形成了元代蒙古族男子独特的发式,成为元代蒙古男子与其他各民族男子发式区别的标志。
      一、蒙古族发式渊源
      蒙古族源于古老的东胡部落,与鲜卑、契丹等在族源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北魏时称“失韦”,隋唐称“室韦”。关于东胡系民族的发式史书上多有记载,经赵斌先生考证,以乌桓、鲜卑为代表的东胡发式为髡发,髡发有可分为披发、剪发、辫发几种样式,辫发又有独辫与多辫两种。
      关于室韦民族的发式,《魏书・失韦国传》载:“丈夫索发,……女妇束发,作叉手髻。”《隋书・室韦传》载:“其俗丈夫皆披发,妇人盘发,衣服与契丹同。”《契丹国志・诸蕃记・室韦国》与《隋书・室韦传》记载一致。另外,《契丹国志》卷25《胡峤陷北记》:“蔑劫子(即蒙古部)其人髡首。”“索发、束发、披发、盘发、绳发是大同小异,应都是一个意思:辫发。”
      二、元代蒙古族发式
      古代蒙古人的发俗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室韦人披发,蒙兀部也不例外,蔑劫子髡首,成吉思汗时代,蒙古人的发式已经发生变化。蒙元建立后,蒙古族男子发式“上自成吉思,下及国人皆剃婆焦”,这种发式“如中国小儿留三搭头在卤门者,稍长则剪之。在两下者总小角,垂于肩上。”
      “婆焦”发式的具体形式,据郑所南《心史》载:“环剃去顶上一弯头发,留当前发,剪短散垂,却析两旁发,垂绾两髻,悬加左右肩衣袄上,曰‘不狼儿’,言左右垂髻,碍于回视,不能狼顾。或合辫为一,直拖垂衣背。”西方传教士对蒙古族的这种发式进行了更为细致生动的描绘:“在头顶上,他们像教士一样把头发剃光,剃出一块光秃的圆顶,作为一条通常的规则,他们全都从一个耳朵到另一个耳朵把头发剃去三指宽,而这样剃去的地方就同上述光秃圆顶连结起来。在前额上面,他们也都同样地把头发剃去二指宽,但是,在这剃去二指宽的地方和光秃圆顶之间的头发,他们就允许它生长,直至长到他们的眉毛那里;由于他们从前额两边剪去的头发较多,而在前额中央剪去的头发较少,他们就使得中央的头发较长;其余的头发,他们允许它生长,像妇女那样,他们把它编成两条辫子,每个耳朵后面各一条。”“男人们在头顶上把头发剃光一方块,并从这个方块前面的左右两侧继续往下剃,直至鬓角。他们也把两侧鬓角和颈后 (剃至颈窝顶部)的头发剃光,此外,并把前额直至前额骨顶部的头发剃光,在前额骨那里,留一簇头发,下传直至眉毛。头部两侧和后面,他们留着头发,把这些头发在头的周围编成辫子,下垂至耳。”蒙古族具体发式多种多样,《净发须知》中转引了《大元新话》中记载的各种发式:“按大元休例,世图故变,别有数名。还有一答头、二答头、三答头、一字额、大开门、花体椒、大圆领、小圆额、银锭、打索绾角儿、打辫绾角儿、三川钵浪、七川钵浪、川著练槌儿。还那个打头,那个打底:花钵椒打头,七川钵浪打底,大开门打头,三川钵浪打底;小圆额打头,打索绾角儿打底;银锭样儿打头,打辫儿打底;一字额打头,练槌儿打底”。钵椒即“婆焦”的异译,钵浪即“不狼儿”异译,打辫儿即上面所说的“合辫为一”。从大量的中外史料中可以看出,不管“合辫为一”,或“垂绾两髻”,这种“婆焦”发式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额前留有一撮“桃子状”的散发。
      三、关中地区文物资料所见男子发式
      元代的关中地区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创业之地,也是蒙元初期实行汉法的实验基地,是蒙元时期民族融合的重要区域,安西王府的势力影响也一度波及整个西北地区。因此,这一时期有大批的蒙古人来此做官、戍守等。在此地域内也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料,这些文物资料为研究包括发式在内的蒙古族生活习惯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源。
      目前,在关中地区出土的陶俑、壁画就有大量“婆焦”发式的人物形象,正如史书所载“上自成吉思,下及国人皆剃婆焦”,这些人既有蒙古贵族,也有武士及仆役等。
      典型的洞耳村元代蒙古族贵族墓中的男主人,由于头戴笠帽,不易发现其发式,报告中没有明确指出,但在东壁与东南壁“醉归乐舞图”中,墓主人“折沿带披帽”下的前额上还是明显露出一撮头发,据此可以判断该墓主人发式应为“婆焦”式。洞耳村元代壁画墓中能显示发式的众多男子形象均为“婆焦”发式,如西北壁少年男侍,“头顶留撮发,耳根绾髻,为蒙古人‘婆焦’发式”;东壁与东南壁“醉归乐舞图”搀扶主人的侍仆,“无冠,留‘婆焦’发”;甬道 “停舆图”车夫留“婆焦发”。除此之外,其他的仆役“婆焦”发隐约可见,但由于头戴笠帽,发式不太明确,考古报告中也没有说明。
      陶俑最能形象地表现“婆焦”发式,首先看仆役,其“婆焦”发式又有单辫、双辫,也有其它形式。如西安北郊红庙坡元墓的陶三件男立俑,额前有撮发,如桃子状,脑后垂辫,这就是《心史》所载的“留当前发,剪短散垂”,“合辫为一,直拖垂衣背”;西安电子城出土元代文物中的一件男侍俑,“头梳短发,额前有一撮刘海”;西安南郊山门口元墓Ⅲ式男俑,“头戴方角风帽,帽顶俯卧一只雄鹰,额前从帽沿下露出一绺头发。” 西安曲江元李新昭墓五件男立俑分拱手涌、牵马俑,拱手捅I式“两耳背后梳双辫”,Ⅱ式“梳单辫”,牵马俑I式耳后梳双辫,Ⅱ式“头梳单辫”。西安潘家庄元墓M122男立俑,“头戴方角风帽,……帽檐下露出一撮头发,脑后垂一长辫。” M184:1头戴圆形大檐毯帽男立俑,耳后头编辫,绾成环状, M184:18男立俑,“双辫垂于耳后,发梢回卷系于发带内,额前一撮刘海。”
      下面考察一下蒙古族的卫士或武士的发式。户县贺氏墓出土九件男骑马俑,报告中描述“发髻从中分开,双辫垂肩”,但从提供的图像看不到发髻中分,只是其中的两个人物额上的“桃子状”发非常清晰,其应为蒙古“婆焦”发式无疑;男牵马俑,或双辫垂肩,或式单辫下垂。陕西宝鸡元墓六件武士俑,“发剃成‘婆焦’,即剃去头顶发,当前发散垂一绺于额前,头侧及头后留发合编成辫或盘髻”。西安电子城出土元代文物lV式三件男卫士俑,“脑后梳一条长辫,似女真族的发式,额前有一撮刘海。”
      小结
      蒙元统治者虽然曾下令其他民族实行髡发,但最终没能推行下去。契丹、女真也实行髡发,他们与蒙古族的区别在于:契丹族男子垂散发,女真男子垂辫发,元代蒙古男子髡发在前额留一块桃子式的发结。因此这种“婆焦”发式就是蒙古族男子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男子在相貌上最明显的区别。前面大量的史料及考古资料,已经充分证实“婆焦”发式是蒙元时期蒙古族男子的标志。当然也有例外,如国王木华黎“止有一子,名袍阿,美容,不肯剃婆焦,只裹巾帽,著窄服。”
      正如《陕西通史》中所说:“在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入主中原而建立的王朝中,元朝是汉化程度最浅、游牧部落传统保留得最多的一朝。”蒙古贵族占领中原汉地之后,就有许多人被安排到各地戍守,虽然地理环境的改变发生了改变,但元代的蒙古人依然保留了本民族的髡发传统。汉民族虽然接受了蒙古族的一些服饰,但是无论是在关中地区,还是全国的其它地区,还没发现汉族人留“婆焦”发式,这是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汉文化传统的影响,所以,汉民族是绝对不会接受蒙古族这种髡发的。因此,髡发也就成为了蒙元时期蒙古族男子发式独特的风格。
      
      参考文献:
      [1]魏书(北齐)魏收撰[M].中华书局,1974(6):1.
      [2]隋书(唐)魏征等撰[M].中华书局,1973(8):1.
      [3]永乐大典(明)解缙等纂[M].中华书局,1986(6):1.
      [4]陕西通史・宋元卷. 秦晖著[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赵学江(1978―),男,河南鹿邑人,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民族史。
      

    相关热词搜索:蒙古族发式元代男子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