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流泪的活佛_活佛济公

    流泪的活佛_活佛济公

    时间:2019-02-22 05:32:5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明朝时,苏州有一个书生叫霍天来,年方二十,正是年少贪玩的年纪。有一次,他去江西赴一个朋友的约,简单收拾了行李上路,一路上真是好山好水看不够。这天,小船停在浙江兰溪县城的江岸边,霍天来见天色还早,便顺着江边小路散步。不知不觉,他越走越远,突然发现路边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寺庙,抬头一看,庙门上悬着一块“独山寺”的牌匾。霍天来轻轻扣了几下庙门,无人应答,便顺手一推,门“吱呀”一声开了。霍天来信步走进大殿,只见墙壁上画中山水青翠醒目,佛教故事的人物栩栩如生,令人惊叹。也是事有凑巧,霍天来好奇地伸手在画壁上抚摩,突然摸到墙上有个突出的小按钮,他也没有考虑太多,按了一下,出人意料的是,画壁“嚯”地移动了,里面竟然是一间灯火通明的密室!霍天来探头一看,几个涂脂抹粉的妖艳女子穿红抹绿,正和一群和尚喝酒,淫荡的笑声一串接一串。和尚们一见陌生人,立刻警觉地大声喝问:“什么人?”霍天来顿时感觉到气氛不对,立刻使出三十六计中最后一计――走!他拔腿就跑,才跑出几十米,就觉得头皮被扯得生痛,不由自主地扭头一看,四个五大三粗的和尚满脸怒容地正瞪着自己。
      霍天来被粗暴地推回刚才那间密室,他眼泪鼻涕流了一地,跪在那群趾高气扬的和尚们面前,磕头如捣蒜一样:“大师慈悲,饶小生一命,我家还有高堂老母呢!我发誓出去之后一定不会乱说话!”一个歪嘴和尚狠狠踢他一脚:“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你还想活着出去?没门!”有个和尚尖声尖气地说:“最好用乱棍打死他!”另一个阴险地说:“不如把他蒸了,那样没有血迹,好毁尸灭迹!”霍天来听到这里,浑身发抖,知道自己肯定活不了了,把心一横,哀求道:“小生冒犯了诸位大师,自己也知道绝无生还的可能,只求诸位大师慈悲为怀,赏赐小生一个全尸,大师的功德也就胜造七级浮屠了,恳请成全。”一个看似首领的和尚沉吟许久,微微点头,笑容可掬地说:“我佛慈悲,贫僧想你是无知犯下罪孽,就依你之言好了。将来送活佛升天,我们这些人也是功德无量了。嗯,就这样吧,阿弥陀佛。”众僧齐声拱手回答:“好极了。”
      于是,从这天起,霍天来就被关押在这间密室里。歪嘴和尚把霍天来的头发全部剃掉,给他换上袈裟,并且在茶水中下了哑药给霍天来灌了下去。奇怪的是,和尚们每天供给霍天来的食物却很丰盛,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只是不放盐而已。霍天来心中既痛苦又担忧,每天生活在这间充满诡异色彩的密室里,惶惶不可终日地等待着死亡来临。
      几个月后,歪嘴和尚面带喜色地来到领头和尚大慈的座前:“方丈,活佛已经诞生了!”领头和尚面无表情地问:“你确定?”“是,他白白胖胖地像一只大冬瓜,而且最妙的是,腰和四肢柔软无比,根本不能动弹,更不要说是行走了。”“好,你马上照计划行动!”歪嘴和尚领命而去。
      两天后,这个小城里都传着一条新闻:独山寺里住着一位活佛,将于三天后涅磐,活佛会在离独山寺两里地远的一座高台上烈火焚身。这消息像一阵风一样传到四乡八村,虔诚的信徒们纷纷来到独山寺顶礼膜拜,当他们看到一尊活佛肃然卧坐在鲜花环绕的木制高台上时,不住地赞叹着,同时把大把大把的钱毫不吝啬地塞进功德箱,功德箱不到半个时辰就得换一次。从城里通往独山寺的路上,男女老少络绎不绝,比赶庙会还要热闹,大家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控制不住,因为幸运的他们将目睹一场百世不遇的佛教盛典――活佛涅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本城县令包清明是个有敏锐头脑的中年人,行事果断,精明干练。这件轰动全城的奇事自然也传到了他的耳中,他马上叫来捕头张德贵:“你是否听说独山寺的大新闻?”张德贵回答:“是,此事验证了佛法无边,听说有几户人家已经将全部家产捐给寺院,甚至有十几个百姓从早到晚跪在庙前,要求独山寺收下他们呢!”“哦?竟有此事,你马上挑三个捕快,跟我走一趟。”
      包县令微服来到独山寺,好不容易从熙熙攘攘的人群外挤到高台前,抬眼望去,台高约十五尺左右,一个面色白皙如满月,身披五彩袈裟的和尚卧坐在坐垫上,双眼闭合却泪如雨下。台下几十个和尚击鼓敲磬、吹笙引箫,木鱼铜钹一起响,旌旗彩幡随风飘,念经礼忏之声喃喃不绝。善男信女紧跟其后,高声宣诵佛号,此起彼伏地跪拜,实在是热闹非凡。台前台后是大堆大堆的干柴,只等时辰一到,就点火送活佛升天,决不迟疑。包县令见此情景,暗自心疑:“活佛升天,是千载难逢的喜事,为何活佛会流泪不止?难道他还舍不得死?”包县令本来就对这件事有怀疑,现在更觉得里面有蹊跷。于是,他转身对张捕头耳语一番,迅速离开了。
      大慈和尚站在台前,笑容满面地大声宣布:“阿弥陀佛,吉时已到,点火!”“且慢!”张捕头从人群中疾步走出,对大慈和尚微微躬身:“县令大人已经听说活佛要升天,欢喜得不得了,现在他老人家正在前往贵寺的路上,要来亲自拈香祈福呢!请稍等片刻!”大慈和尚知道包县令威严方正,虽然怕夜长梦多,但也只有勉强笑道:“县令大人大驾光临,我们求之不得,理应等候!”不多久,身着官服的包县令在官兵的护卫下来到独山寺,众和尚连忙合掌前迎。包县令含笑问:“活佛在哪里?”大慈和尚指着台上,虔诚地说道:“那就是。”随后对包县令解释活佛平日的高行盛德如何如何。包县令啧啧称奇不已:“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呀,本官实在是三生有幸!不过今天是凶日,诸事不利,恐怕活佛会因此升不了极乐世界,改个日子怎样?”大慈和尚心中大惊,但面色不改:“这是活佛自己订的日子,不好随便更改。”包县令大笑:“下官既为一县之长,理应为活佛改正。明天日子最好,就明天吧!至于活佛,就请他今晚在我府中居住一晚,也好让我的母亲、妻子看看,也是她们修来的福分啊!”大慈和尚虽暗叫大事不妙,却还是说:“活佛功德圆满,已经绝口不言,加上肉体沉重,行动不便,恐怕不太方便进贵府。”包县令说:“大师不用担心,我自然有办法。”回头叫几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将活佛抬进早已准备好的轿子。众和尚大眼瞪小眼,不敢阻拦,但又不知道县令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里更是像吊着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只有静待事情发展。
      再说活佛被抬到了官署的一间僻静书房里,半夜时,包县令来到活佛住处,见他还是一把把的眼泪鼻涕流得满身都是,却又不出声不行走,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问活佛:“你能写字吗?”霍天来费力地点点头。包县令赶快把笔墨纸砚放到他面前,但霍天来哪里有力气拿笔呀,勉强用颤抖的手指沾着墨汁,使了吃奶的劲儿在纸上简单地写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包县令看了以后,怒火“腾”的往上蹿,一面叫大夫为霍天来诊断治疗,一面找来张捕头去联系当地驻军。
      第二天,包县令兵分两路。张捕头和士兵包围寺庙,搜查密室。而包县令亲自来到两里外的高台下,大慈和尚赶忙迎上去,赔笑道:“大人,活佛来了吗?”包县令哈哈大笑:“活佛有令,请大师您代替他升天!”包县令身后立刻闪出几个衙役,将大慈和尚与歪嘴和尚像捆粽子一样捆绑起来,扔到台上。这时候,张捕头已经将搜出来的十几个妇女和金银财宝带到台前。和尚们知道事情败露,都吓得脸色煞白,有两个不争气的甚至当众尿裤子了。包县令一声令下,大火开始熊熊燃烧。不一会儿,大慈和尚与歪嘴和尚的喊声就完全消失了。包县令吩咐将独山寺改为平民学校,喝令将余下所有和尚痛打四十大板后还俗返乡务农。围观的群众知道真相后,纷纷鼓掌称赞包县令的明察秋毫。
      半年后,大病初愈的书生霍天来离开了兰溪城。
      (本故事改编自清朝许奉恩的笔记小说《里乘》)

    相关热词搜索:活佛流泪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