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搞好幼小衔接,从激发兴趣入手

    搞好幼小衔接,从激发兴趣入手

    时间:2020-04-06 05:15: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踏入校门,是孩子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和接受正规教育的起点,而目前一年级新生进入小学往往会出现对新生活的不适应、注意力不集中、深度沉迷网络游戏、对学习缺乏兴趣等现象。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形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良好的生活学习态度与习惯呢?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才能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

    关键词:幼儿教育;学习兴趣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孩子的入学兴趣

    (一)激发入学兴趣

    孩子向往上小学并产生“我想学”的心理状态时才能学的好,因此应该给孩子提供了解小学的机会,让孩子从了解小学到喜欢小学。如学校可为大班孩子提供入小学参观的机会,认识学校的运动场、植物园、图书馆、美术室以及学校的周边环境,以熟悉小学的学习环境;还可以大班孩子直接参与到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的活动中去,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中,了解小学学习活动,从内心深处产生上小学的愿望。

    (二)利用大带小——接队活动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如:小学生可到幼儿园接队的班级开展课间操培训、坐立走培训等活动,小学生们当起小老师,和大班孩子在说笑、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还可以组织课间操表演等活动,让孩子了解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彩,进一步产生对入小学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学生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形成大面积的后进层面,日积月累,延误孩子的一生。

    (一)情景导入,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卡通动漫和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因此教师每次上新课,都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配上一段音乐,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导入新课。

    (二)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新知识的情感需求

    在现代社会里,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多媒体计算机为小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例如,在学习“10的认识”新授课上,教师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一闪一闪的数字,还配有温馨的语音,立刻就把孩子们紧紧地吸引住了,教师就自然地把学生引入了新课,一系列的多媒体展示,就会逐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动手操作,引导学生理解新知识,培养思维品质

    我国思维科学的开拓者钱学森指出:“小孩子的思维也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然后到抽象的”,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上课时,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游戏活动,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防止课堂教学后期容易产生的精神分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教学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了最佳环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锻炼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让孩子们在游戏和活动创设的环境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三、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有兴趣的学习

    (一)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他们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他们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在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逐渐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完善自我。

    (二)讓学生感受“成功”与“愉快”

    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我们应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与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知识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李召存.论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2(11).

    [2]于涛,邰宇,盖笑松.儿童入学准备的评估与促进[J].心理科学进展,2010(01).

    [3]杨晓琴.幼小衔接中儿童适应性问题探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报,2016(01).

    相关热词搜索:幼小衔接搞好入手激发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