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教案推荐

    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教案推荐

    时间:2021-08-21 10:07:0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很多学生及老师想知道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教案的情况,小编整理了一些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教案推荐希望对你有帮助。

    平方差是数学公式的一种,它属于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及恒等式,目前被普遍使用。平方差指一个平方数或正方形,减去另一个平方数或正方形得来的乘法公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教案五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2.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以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难点:用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题目能否使用公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师生共同研究平方差公式

    我们已经学过了多项式的乘法,两个二项式相乘,在合并同类项前应该有几项?合并同类项以后,积可能会是三项吗?积可能是二项吗?请举出例子.

    让学生动脑、动笔进行探讨,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两个二项式相乘,乘式具备什么特征时,积才会是二项式?为什么具备这些特点的两个二项式相乘,积会是两项呢?而它们的积又有什么特征?

    (当乘式是两个数之和以及这两个数之差相乘时,积是二项式.这是因为具备这样特点的两个二项式相乘,积的四项中,会出现互为相反数的两项,合并这两项的结果为零,于是就剩下两项了.而它们的积等于乘式中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继而指出,在多项式的乘法中,对于某些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相乘,我们把它写成公式,并加以熟记,以便遇到类似形式的多项式相乘时就可以直接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以后经常遇到(a+b)(a-b)这种乘法,所以把(a+b)(a-b)=a2-b2作为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语言叙述公式.

    二、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1 计算(1+2x)(1-2x).

    解:(1+2x)(1-2x)

    =12-(2x)2

    =1-4x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条件是否符合平方差公式特征,并让学生说出本题中a,b分别表示什么.

    例2 计算(b2+2a3)(2a3-b2).

    解:(b2+2a3)(2a3-b2)

    =(2a3+b2)(2a3-b2)

    =(2a3)2-(b2)2

    =4a6-b4.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只需将(b2+2a3)中的两项交换位置,就可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课堂练习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l)(x+a)(x-a);    (2)(m+n)(m-n);

    (3)(a+3b)(a-3b);   (4)(1-5y)(l+5y).

    例3 计算(-4a-1)(-4a+1).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学生解题情况,让采用不同解法的两个学生进行板演.

    解法1:(-4a-1)(-4a+1)

    =[-(4a+l)][-(4a-l)]

    =(4a+1)(4a-l)

    =(4a)2-l2

    =16a2-1.

    解法2:(-4a-l)(-4a+l)

    =(-4a)2-l

    =16a2-1.

    根据学生板演,教师指出两种解法都很正确,解法1先用了提出负号的办法,使两乘式首项都变成正的,而后看出两数的和与这两数的差相乘的形式,应用平方差公式,写出结果.解法2把-4a看成一个数,把1看成另一个数,直接写出(-4a)2-l2后得出结果.采用解法2的同学比较注意平方差公式的特征,能看到问题的本质,运算简捷.因此,我们在计算中,先要分析题目的数字特征,然后正确应用平方差公式,就能比较简捷地得到答案.

    课堂练习

    1.口答下列各题:

    (l)(-a+b)(a+b);    (2)(a-b)(b+a);

    (3)(-a-b)(-a+b);    (4)(a-b)(-a-b).

    2.计算下列各题:

    (1)(4x-5y)(4x+5y);  (2)(-2x2+5)(-2x2-5);

    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请不同解法的学生,或发生错误的学生板演,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解法.

    三、小结

    1.什么是平方差公式?

    2.运用公式要注意什么?

    (1)要符合公式特征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

    (2)有些式子表面不能应用公式,但实质能应用公式,要注意变形.

    四、作业

    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l)(x+2y)(x-2y);      (2)(2a-3b)(3b+2a);

    (3)(-1+3x)(-1-3x);     (4)(-2b-5)(2b-5);

    (5)(2x3+15)(2x3-15);    (6)(0.3x-0.l)(0.3x+l);

    2.计算:

    (1)(x+y)(x-y)+(2x+y)(2x+y); (2)(2a-b)(2a+b)-(2b-3a)(3a+2b);

    (3)x(x-3)-(x+7)(x-7);    (4)(2x-5)(x-2)+(3x-4)(3x+4).

    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教案2

    平方差公式

    一、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 点: 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三、合作学习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2001×1999 (2)998×1002

    导入新课: 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1)(x+1)(x-1) (2)(m+2)(m-2)

    (3)(2x+1)(2x-1) (4)(x+5y)(x-5y)

    结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即:(a+b)(a-b)=a2-b2

    四、精讲精练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3x+2)(3x-2) (2)(b+2a)(2a-b) (3)(-x+2y)(-x-2y)

    例2:计算:

    (1)102×98 (2)(y+2)(y-2)-(y-1)(y+5)

    随堂练习

    计算:

    (1)(a+b)(-b+a) (2)(-a-b)(a-b) (3)(3a+2b)(3a-2b)

    (4)(a5-b2)(a5+b2) (5)(a+2b+2c)(a+2b-2c) (6)(a-b)(a+b)(a2+b2)

    五、小结:(a+b)(a-b)=a2-b2

    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教案3

    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 点: 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a+b)(a-b)=a2-b2 (1)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

    a2-b2=(a+b)(a-b) (2)

    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 m 2-4n2

    =(3 m )2-(2n)2

    =(3 m +2n)(3 m -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 (2)9a2- 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 (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 x3-4x 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教案4

    课题名称:完全平方公式(1)

    一、内容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关键信息:

    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学习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①同类项的定义。

    ②合并同类项法则

    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等号的左边形式和右边形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公式的应用方法。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力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

    数、实数、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四)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

    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五)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

    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

    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

    展开教学。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

    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

    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

    教学效果。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提出问题

    [引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通过运算下列四个小题,你能总结出结果与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吗?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问题

    1、[学生回答]分组交流、讨论

    (2m+3n)2=4m2+12mn+9n2,(-2m-3n)2=4m2+12mn+9n2,

    (2m-3n)2=4m2-12mn+9n2,(-2m+3n)2=4m2-12mn+9n2。

    (1)原式的特点。

    (2)结果的项数特点。

    (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

    (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

    2、[学生回答]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

    3、[学生回答]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m+n)2=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__,

    (a+3)2=______________,(-c+5)2=______________,

    (-7-a)2=______________,(0.5-a)2=______________.

    2、判断:

    ()①(a-2b)2=a2-2ab+b2

    ()②(2m+n)2=2m2+4mn+n2

    ()③(-n-3m)2=n2-6mn+9m2

    ()④(5a+0.2b)2=25a2+5ab+0.4b2

    ()⑤(5a-0.2b)2=5a2-5ab+0.04b2

    ()⑥(-a-2b)2=(a+2b)2

    ()⑦(2a-4b)2=(4a-2b)2

    ()⑧(-5m+n)2=(-n+5m)2

    3、小试牛刀

    ①(x+y)2=______________;②(-y-x)2=_______________;

    ③(2x+3)2=_____________;④(3a-2)2=_______________;

    ⑤(2x+3y)2=____________;⑥(4x-5y)2=______________;

    ⑦(0.5m+n)2=___________;⑧(a-0.6b)2=_____________.

    〈四〉、[学生小结]

    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公式右边共有3项。

    (2)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

    (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

    (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

    〈五〉、冒险岛:

    (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m)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m+2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a-1/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n+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2b-0.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xy2-3x2y)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3-3m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完全平方公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

    〈七〉[作业]P34随堂练习P36习题

    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教案5

    总体说明:

    完全平方公式则是对多项式乘法中出现的较为特殊的算式的一种归纳、总结.同时,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是初中数学中运用推理方法进行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开端,通过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对简化某些整式的运算、培养学生的求简意识有较大好处.而且完全平方公式是后继学习的必备基础,不仅对学生提高运算速度、准确率有较大作用,更是以后学习分解因式、分式运算、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的恒等变形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具有培养学生逐渐养成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的作用.因此学好完全平方公式对于代数知识的后继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本节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运算》的第8小节,占两个课时,这是第一课时,它主要让学生经历探索与推导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与推理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数学中的作用.

    一、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的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对本章前几节课的学习,已经学习了整式的概念、整式的加减、幂的运算、整式的乘法、平方差公式,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平方差公式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探索和应用的过程,获得了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了一定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同时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很多探究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探究意识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2)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数学能力:

    (1)由学生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与推理能力.

    (2)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情感与态度:

    将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暴露出来进行分析,避免形成教学上的“相异构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

    2、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1、消除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避免形成“相异构想”;

    2、完全平方公式结构的认知及正确应用.

    四、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十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练习、暴露问题——验证——推广到一般情况,形成公式——数形结合——进一步拓广——总结口诀——公式应用——学生反馈——学生PK——学生反思——巩固练习.

    第一环节:学生练习、暴露问题

    活动内容:计算:(a+2)2

    设想学生的做法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a+2)2=a2+22

    ②(a+2)2=a2+2a+22

    ③正确做法;

    针对这几种结果都将a=1代入计算,得出①②都是错误的,但③的做法是否一定正确呢?怎么验证?

    活动目的:在很多学生的头脑中,认为两数和的完全平方与两数的平方和等同,即:

    (a+2)2=a2+22,如果不将这种定式思维_,就很难建立起一个正确的概念;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的这种错误或其它错误充分暴露出来,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原有的定式思维是错误的,为下一步构建新的思维模式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验证(a+2)2=a2–4a+22

    活动内容:(a+2)2=(a+2)?(a+2)=a2+2a+2a+22

    活动目的:在前一环节已经打破了学生的原有的思维定式的基础上,给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法,避免形成“相异构想”.

    第三环节:推广到一般情况,形成公式

    活动内容:(a+b)2=(a+b)(a+b)=a2+ab+ab+b2=a2+2ab+b2

    活动目的: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第四环节:数形结合

    活动内容:设问:在多项式的乘法中,很多公式都都可以用几何图形进行解释,那么完全平方公式怎样用几何图形解释呢?

    展示动画,用几何图形诠释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

    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来诠释完全平方公式?(课后思考)

    活动目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与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数与形是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第五环节:进一步拓广

    活动内容:推导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方法1:(a–b)2=(a–b)(a–b)=a2–ab–ab+b2=a2–2ab+b2

    方法2:(a–b)2=[a+(–b)]2=a2+2a(–b)+(–b)2=a2–2ab+b2

    活动目的:让学生经历由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拓广到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体会到符号差异带来的结果差异,由第二种推导方法体会到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是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

    第六环节:总结口诀、认识特征

    活动内容:比较两个公式的共同点与不同点:(a+b)2=a2+2ab+b2

    (a–b)2=a2–2ab+b2

    特征:①左边都是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两者仅有一个符号不同;右边都是二次三项式,其中第一、三项是公式左边二项式中每一项的平方,中间一项是左边二项式中两项乘积的两倍,两者也仅一个符号不同;

    ②公式中的a、b可以是任意一个代数式(数、字母、单项式、多项式)

    口诀:首平方,尾平方,首尾相乘的两倍在中央.

    活动目的:认识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口诀,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避免学生在应用该公式中出现错误.

    第七环节:公式应用

    活动内容:例:计算:①(2x–3)2;②(4x+)2

    解:①(2x–3)2=(2x)2–2?(2x)?3+32=4x2–12x+9

    ②(4x+)2=(4x)2+2?????(4x)()+()2=16x2+2xy+

    活动目的:在前几个环节中,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已经有了感性认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以及下一环节的练习,使学生逐步经历认识——模仿——再认识.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

    第八环节:随堂练习

    活动内容:计算:①;②;③(n+1)2–n2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的反馈练习,使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理解是否到位,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是否得当,以便教师能及时地进行查缺补漏.

    第九环节:学生PK

    活动内容:每个学生各出五道完全平方公式的计算题给自己的同桌解答,比一比谁的准确性率高,速度快.

    活动目的: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好胜心,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第十环节:学生反思

    活动内容: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收获1:认识了完全平方公式,并能简单应用;

    收获2:了解了两数和与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之间的差异;

    收获3:感受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数学中的作用.

    活动目的:通过对一堂课的归纳与总结,巩固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的认识,体会数学思想的精妙.

    第十一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P43习题1.1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平方差公式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初中数学平方差公式教案优秀范文一

      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 点: 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a+b)(a-b)=a2-b2 (1)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

      a2-b2=(a+b)(a-b) (2)

      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 m 2-4n2

      =(3 m )2-(2n)2

      =(3 m +2n)(3 m -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 (2)9a2- 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 (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 x3-4x 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初中数学平方差公式教案优秀范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2.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以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难点:用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题目能否使用公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师生共同研究平方差公式

      我们已经学过了多项式的乘法,两个二项式相乘,在合并同类项前应该有几项?合并同类项以后,积可能会是三项吗?积可能是二项吗?请举出例子.

      让学生动脑、动笔进行探讨,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两个二项式相乘,乘式具备什么特征时,积才会是二项式?为什么具备这些特点的两个二项式相乘,积会是两项呢?而它们的积又有什么特征?

      (当乘式是两个数之和以及这两个数之差相乘时,积是二项式.这是因为具备这样特点的两个二项式相乘,积的四项中,会出现互为相反数的两项,合并这两项的结果为零,于是就剩下两项了.而它们的积等于乘式中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继而指出,在多项式的乘法中,对于某些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相乘,我们把它写成公式,并加以熟记,以便遇到类似形式的多项式相乘时就可以直接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以后经常遇到(a+b)(a-b)这种乘法,所以把(a+b)(a-b)=a2-b2作为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语言叙述公式.

      二、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1 计算(1+2x)(1-2x).

      解:(1+2x)(1-2x)

      =12-(2x)2

      =1-4x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条件是否符合平方差公式特征,并让学生说出本题中a,b分别表示什么.

      例2 计算(b2+2a3)(2a3-b2).

      解:(b2+2a3)(2a3-b2)

      =(2a3+b2)(2a3-b2)

      =(2a3)2-(b2)2

      =4a6-b4.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只需将(b2+2a3)中的两项交换位置,就可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课堂练习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l)(x+a)(x-a);    (2)(m+n)(m-n);

      (3)(a+3b)(a-3b);   (4)(1-5y)(l+5y).

      例3 计算(-4a-1)(-4a+1).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学生解题情况,让采用不同解法的两个学生进行板演.

      解法1:(-4a-1)(-4a+1)

      =[-(4a+l)][-(4a-l)]

      =(4a+1)(4a-l)

      =(4a)2-l2

      =16a2-1.

      解法2:(-4a-l)(-4a+l)

      =(-4a)2-l

      =16a2-1.

      根据学生板演,教师指出两种解法都很正确,解法1先用了提出负号的办法,使两乘式首项都变成正的,而后看出两数的和与这两数的差相乘的形式,应用平方差公式,写出结果.解法2把-4a看成一个数,把1看成另一个数,直接写出(-4a)2-l2后得出结果.采用解法2的同学比较注意平方差公式的特征,能看到问题的本质,运算简捷.因此,我们在计算中,先要分析题目的数字特征,然后正确应用平方差公式,就能比较简捷地得到答案.

      课堂练习

      1.口答下列各题:

      (l)(-a+b)(a+b);    (2)(a-b)(b+a);

      (3)(-a-b)(-a+b);    (4)(a-b)(-a-b).

      2.计算下列各题:

      (1)(4x-5y)(4x+5y);  (2)(-2x2+5)(-2x2-5);

      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请不同解法的学生,或发生错误的学生板演,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解法.

      三、小结

      1.什么是平方差公式?

      2.运用公式要注意什么?

      (1)要符合公式特征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

      (2)有些式子表面不能应用公式,但实质能应用公式,要注意变形.

      四、作业

      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l)(x+2y)(x-2y);      (2)(2a-3b)(3b+2a);

      (3)(-1+3x)(-1-3x);     (4)(-2b-5)(2b-5);

      (5)(2x3+15)(2x3-15);    (6)(0.3x-0.l)(0.3x+l);

      初中数学平方差公式教案优秀范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2.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以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难点:用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题目能否使用公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师生共同研究平方差公式

      我们已经学过了多项式的乘法,两个二项式相乘,在合并同类项前应该有几项?合并同类项以后,积可能会是三项吗?积可能是二项吗?请举出例子.

      让学生动脑、动笔进行探讨,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两个二项式相乘,乘式具备什么特征时,积才会是二项式?为什么具备这些特点的两个二项式相乘,积会是两项呢?而它们的积又有什么特征?

      (当乘式是两个数之和以及这两个数之差相乘时,积是二项式.这是因为具备这样特点的两个二项式相乘,积的四项中,会出现互为相反数的两项,合并这两项的结果为零,于是就剩下两项了.而它们的积等于乘式中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继而指出,在多项式的乘法中,对于某些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相乘,我们把它写成公式,并加以熟记,以便遇到类似形式的多项式相乘时就可以直接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以后经常遇到(a+b)(a-b)这种乘法,所以把(a+b)(a-b)=a2-b2作为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语言叙述公式.

      二、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1 计算(1+2x)(1-2x).

      解:(1+2x)(1-2x)

      =12-(2x)2

      =1-4x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条件是否符合平方差公式特征,并让学生说出本题中a,b分别表示什么.

      例2 计算(b2+2a3)(2a3-b2).

      解:(b2+2a3)(2a3-b2)

      =(2a3+b2)(2a3-b2)

      =(2a3)2-(b2)2

      =4a6-b4.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只需将(b2+2a3)中的两项交换位置,就可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课堂练习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l)(x+a)(x-a);    (2)(m+n)(m-n);

      (3)(a+3b)(a-3b);   (4)(1-5y)(l+5y).

      例3 计算(-4a-1)(-4a+1).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学生解题情况,让采用不同解法的两个学生进行板演.

      解法1:(-4a-1)(-4a+1)

      =[-(4a+l)][-(4a-l)]

      =(4a+1)(4a-l)

      =(4a)2-l2

      =16a2-1.

      解法2:(-4a-l)(-4a+l)

      =(-4a)2-l

      =16a2-1.

      根据学生板演,教师指出两种解法都很正确,解法1先用了提出负号的办法,使两乘式首项都变成正的,而后看出两数的和与这两数的差相乘的形式,应用平方差公式,写出结果.解法2把-4a看成一个数,把1看成另一个数,直接写出(-4a)2-l2后得出结果.采用解法2的同学比较注意平方差公式的特征,能看到问题的本质,运算简捷.因此,我们在计算中,先要分析题目的数字特征,然后正确应用平方差公式,就能比较简捷地得到答案.

      课堂练习

      1.口答下列各题:

      (l)(-a+b)(a+b);    (2)(a-b)(b+a);

      (3)(-a-b)(-a+b);    (4)(a-b)(-a-b).

      2.计算下列各题:

      (1)(4x-5y)(4x+5y);  (2)(-2x2+5)(-2x2-5);

      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请不同解法的学生,或发生错误的学生板演,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解法.

      三、小结

      1.什么是平方差公式?

      2.运用公式要注意什么?

      (1)要符合公式特征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

      (2)有些式子表面不能应用公式,但实质能应用公式,要注意变形.

      四、作业

      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l)(x+2y)(x-2y);      (2)(2a-3b)(3b+2a);

      (3)(-1+3x)(-1-3x);     (4)(-2b-5)(2b-5);

      (5)(2x3+15)(2x3-15);    (6)(0.3x-0.l)(0.3x+l);

      2.计算:

      (1)(x+y)(x-y)+(2x+y)(2x+y); (2)(2a-b)(2a+b)-(2b-3a)(3a+2b);

      (3)x(x-3)-(x+7)(x-7);    (4)(2x-5)(x-2)+(3x-4)(3x+4).


    把同底数幂相除,所得结果作为商的因式,由于目前只研究整除的情况,所以被除式中某一字母的指数不小于除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数;一起看看八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欢迎查阅!

    八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1

    一、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 点: 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三、合作学习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2001×1999 (2)998×1002

    导入新课: 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1)(x+1)(x-1) (2)(m+2)(m-2)

    (3)(2x+1)(2x-1) (4)(x+5y)(x-5y)

    结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即:(a+b)(a-b)=a2-b2

    四、精讲精练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3x+2)(3x-2) (2)(b+2a)(2a-b) (3)(-x+2y)(-x-2y)

    例2:计算:

    (1)102×98 (2)(y+2)(y-2)-(y-1)(y+5)

    随堂练习

    计算:

    (1)(a+b)(-b+a) (2)(-a-b)(a-b) (3)(3a+2b)(3a-2b)

    (4)(a5-b2)(a5+b2) (5)(a+2b+2c)(a+2b-2c) (6)(a-b)(a+b)(a2+b2)

    五、小结:(a+b)(a-b)=a2-b2

    第三十五学时:4.2.2. 完全平方公式(一)

    一、学习目标:1.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2.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解释.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几何解释,灵活应用

    难 点: 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灵活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三、合作学习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一位老人非常喜欢孩子.每当有孩子到他家做客时,老人都要拿出糖果招待他们.来一个孩子,老人就给这个孩子一块糖,来两个孩子,老人就给每个孩子两块塘,…

    (1)第一天有a个男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2)第二天有b个女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3)第三天这(a+b)个孩子一起去看老人,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4)这些孩子第三天得到的糖果数与前两天他们得到的糖果总数哪个多?多多少?为什么?

    Ⅱ.导入新课

    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p+1)2=(p+1)(p+1)=_______;(2)(m+2)2=_______;

    (3)(p-1)2=(p-1)(p-1)=________;(4)(m-2)2=________;

    (5)(a+b)2=________;(6)(a-b)2=________.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这两个数的积的二倍的2倍.

    (a+b)2=a2+2ab+b2 (a-b)2=a2-2ab+b2

    四、精讲精练

    例1、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4m+n)2 (2)(y- )2 (3)(-a-b)2 (4)(b-a)2

    例2、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1022 (2)992

    随堂练习

    第三十六学时:14.2.2 完全平方公式(二)

    一、学习目标:1.添括号法则.

    2.利用添括号法则灵活应用完全平方公式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理解添括号法则,进一步熟悉乘法公式的合理利用

    难 点: 在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中适当添括号达到应用公式的目的.

    三、合作学习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运算并回忆去括号法则.

    (1)4+(5+2) (2)4-(5+2) (3)a+(b+c) (4)a-(b-c)

    去括号法则:

    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是正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每一项都不变号;

    如果括号前是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1.在等号右边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项:

    (1)a+b-c=a+( ) (2)a-b+c=a-( )

    (3)a-b-c=a-( ) (4)a+b+c=a-( )

    2.判断下列运算是否正确.

    (1)2a-b- =2a-(b- ) (2)m-3n+2a-b=m+(3n+2a-b)

    (3)2x-3y+2=-(2x+3y-2) (4)a-2b-4c+5=(a-2b)-(4c+5)

    添括号法则:添上一个正括号,扩到括号里的不变号,添上一个负括号,扩到括号里的要变号。

    五、精讲精练

    例: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1)(x+2y-3)(x-2y+3) (2)(a+b+c)2

    (3)(x+3)2-x2 (4)(x+5)2-(x-2)(x-3)

    随堂练习:教科书练习

    五、小结:去括号法则

    六、作业:教科书习题

    八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2

    一、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多项式公因式的意义,初步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能观察出多项式的公因式,并根据分配律把公因式提出来

    难 点: 让学生识别多项式的公因式.

    三、合作学习:

    公因式与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概念.

    三个矩形的长分别为a、b、c,宽都是m,则这块场地的面积为ma+mb+mc,或m(a+b+c)

    既ma+mb+mc = m(a+b+c)

    由上式可知,把多项式ma+mb+mc写成m与(a+b+c)的乘积的形式,相当于把公因式m从各项中提出来,作为多项式ma+mb+mc的一个因式,把m从多项式ma+mb+mc各项中提出后形成的多项式(a+b+c),作为多项式ma+mb+mc的另一个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四、精讲精练

    例1、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x+6; (2)7x2-21x; (3)8a3b2-12ab3c+abc (4)-24x3-12x2+28x.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x-y)+b(y-x);(2)6(m-n)3-12(n-m)2.

    (3) a(x-3)+2b(x-3)

    通过刚才的练习,下面大家互相交流,总结出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

    首先找各项系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如8和12的公约数是4.

    其次找各项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如(3)中相同的字母有ab,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___________的.

    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1)ma+mb 2)4kx-8ky (3)5y3+20y2 (4)a2b-2ab2+ab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8x-72 (2)a2b-5ab

    (3)4m3-6m2 (4)a2b-5ab+9b

    (5)(p-q)2+(q-p)3 (6)3m(x-y)-2(y-x)2

    五、小结:

    总结出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

    首先找各项系数的大公约数,

    其次找各项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小的.

    注意:(a-b)2=(b-a)2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已知2x-y=1/3 ,xy=2,求2x4y3-x3y4 3、(-2)2012+(-2)2013

    4、已知a-2b=2,,4-5b=6,求3a(a-2b)2-5(2b-a)3

    八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3

    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 点: 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a+b)(a-b)=a2-b2 (1)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

    a2-b2=(a+b)(a-b) (2)

    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 m 2-4n2

    =(3 m )2-(2n)2

    =(3 m +2n)(3 m -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 (2)9a2- 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 (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 x3-4x 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来自希腊语,“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一起看看初二数学教案怎么写!欢迎查阅!

    初二数学教案怎么写1

    一、学习目标: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算理.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难 点: 探索多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运算法则的过程

    三、合作学习:

    (一) 回顾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二) 学生动手,探究新课

    1. 计算下列各式:

    (1)(am+bm)÷m (2)(a2+ab)÷a (3)(4x2y+2xy2)÷2xy.

    2. 提问:①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②还有什么发现吗?

    (三) 总结法则

    1.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___________,再把所得的商______

    2. 本质: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成______________

    四、精讲精练

    例:(1)(12a3-6a2+3a)÷3a; (2)(21x4y3-35x3y2+7x2y2)÷(-7x2y);

    (3)[(x+y)2-y(2x+y)-8x]÷2x (4)(-6a3b3+ 8a2b4+10a2b3+2ab2)÷(-2ab2)

    随堂练习: 教科书 练习

    五、小结

    1、单项式的除法法则

    2、应用单项式除法法则应注意:

    A、系数先相除,把所得的结果作为商的系数,运算过程中注意单项式的系数饱含它前面的符号

    B、把同底数幂相除,所得结果作为商的因式,由于目前只研究整除的情况,所以被除式中某一字母的指数不小于除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数;

    C、被除式单独有的字母及其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不要遗漏;

    D、要注意运算顺序,有乘方要先做乘方,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E、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第三十四学时:14.2.1 平方差公式

    一、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 点: 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三、合作学习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2001×1999 (2)998×1002

    导入新课: 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1)(x+1)(x-1) (2)(m+2)(m-2)

    (3)(2x+1)(2x-1) (4)(x+5y)(x-5y)

    结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即:(a+b)(a-b)=a2-b2

    四、精讲精练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3x+2)(3x-2) (2)(b+2a)(2a-b) (3)(-x+2y)(-x-2y)

    例2:计算:

    (1)102×98 (2)(y+2)(y-2)-(y-1)(y+5)

    随堂练习

    计算:

    (1)(a+b)(-b+a) (2)(-a-b)(a-b) (3)(3a+2b)(3a-2b)

    (4)(a5-b2)(a5+b2) (5)(a+2b+2c)(a+2b-2c) (6)(a-b)(a+b)(a2+b2)

    五、小结:(a+b)(a-b)=a2-b2

    初二数学教案怎么写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应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会建构函数“模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发展抽象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变量与对应的思想,形成良好的函数观点,体会一次函数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2.难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3.关键:从数形结合分析思路入手,提升应用思维.

    教学方法

    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地熟悉一次函数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例5】小芳以200米/分的速度起跑后,先匀加速跑5分,每分提高速度20米/分,又匀速跑10分,试写出这段时间里她的跑步速度y(单位:米/分)随跑步时间x(单位:分)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y=

    【例6】A城有肥料200吨,B城有肥料300吨,现要把这些肥料全部运往C、D两乡.从A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24元,现C乡需要肥料240吨,D乡需要肥料260吨,怎样调运总运费最少?

    解:设总运费为y元,A城往运C乡的肥料量为x吨,则运往D乡的肥料量为(200-x)吨.B城运往C、D乡的肥料量分别为(240-x)吨与(60+x)吨.y与x的关系式为:y=20x+25(200-x)+15(240-x)+24(60+x),即y=4x+10040(0≤x≤200).

    由图象可看出:当x=0时,y有最小值10040,因此,从A城运往C乡0吨,运往D乡200吨;从B城运往C乡240吨,运往D乡60吨,此时总运费最少,总运费最小值为10040元.

    拓展:若A城有肥料300吨,B城有肥料200吨,其他条件不变,又应怎样调运?

    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119练习.

    三、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由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表现.

    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P120习题14.2第9,10,11题.

    板书设计

    14.2.2一次函数(4)

    1、一次函数的应用例:

    初二数学教案怎么写3

    学习目标:1.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2.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解释.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几何解释,灵活应用

    难 点: 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灵活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三、合作学习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一位老人非常喜欢孩子.每当有孩子到他家做客时,老人都要拿出糖果招待他们.来一个孩子,老人就给这个孩子一块糖,来两个孩子,老人就给每个孩子两块塘,…

    (1)第一天有a个男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2)第二天有b个女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3)第三天这(a+b)个孩子一起去看老人,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4)这些孩子第三天得到的糖果数与前两天他们得到的糖果总数哪个多?多多少?为什么?

    Ⅱ.导入新课

    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p+1)2=(p+1)(p+1)=_______;(2)(m+2)2=_______;

    (3)(p-1)2=(p-1)(p-1)=________;(4)(m-2)2=________;

    (5)(a+b)2=________;(6)(a-b)2=________.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这两个数的积的二倍的2倍.

    (a+b)2=a2+2ab+b2 (a-b)2=a2-2ab+b2

    四、精讲精练

    例1、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4m+n)2 (2)(y- )2 (3)(-a-b)2 (4)(b-a)2

    例2、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1022 (2)992

    看完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教案有什么收获吗?欢迎分享给您的朋友及同学!

    相关热词搜索:公式教案推荐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