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有效对话,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有效对话,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时间:2022-08-28 18:5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对话,尤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认知性与情感性的对话都不可忽视,通过对话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通过对于课堂中教师话语的研究,对比有效对话和无效对话,促进和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并希冀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反馈来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用价,提升课堂中师生之间对话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造就真正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有效对话;语文核心素养;语言运用能力
      一、用大问题串起整节课,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大问题”是教学中最为重要、核心的问题,一般是以探究性为主的、高认知水平的问题,它在设计中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系统处理,引导学生不断深化思考,而且作为贯穿整节课的主线,与其他小问题有机结合,构成整体,是一种有效的问题设计,从而能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
      比如我在讲解《詹天佑》一课的生字词时,我用“请你们按照我们的自学步骤进行自学,待会请你说说你想教给大家什么?”这个问题串起了整节课,有的学生上台说需要注意的字词,有的上来读课文,有的说自己对某一段的理解。在讲解《泊船瓜洲》用了“这诗歌给你什么印象?诗中的诗人是什么心情?”“你认为文章中有哪些表示非常快乐的句子?”两个大问题串起,等学生讲到哪个地方,我都适时给予引导和追问。通过这样的探究和自己的言语实践,字里行间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内化进学生的心灵。在讲授《晏子使楚》时以“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贯穿全课,顺着学生的回答主讲了课文的三个片段。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刻体会到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二、关注概念发展,立足思维过程,设计高认知水平问题
      不同的认知水平有着不同的思维任务,而高认知水平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更为高阶的思维。高级认知水平的问题往往要求学生对己有知识或所给信息进行整合和加工处理,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以及许多实验都发现,问题的认知水平越高,而学生回答的认知水平也会越高。问题的质量高低与否,主要就在于是否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也就是要引起学生积极的反应和思考。“是不是”、“对不对”这些无需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教师要避免提出。而对于一些较低层次的问题,也可以用一些探询性的问题转化为较高认知水平的问题在学生回答后接着问如“你为什么这样认为”、“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等等,它可以让学生重新思考信息之间的联系,起到重新扩展答案、激发思考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堂中多为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类型非常少。程序性知识可以描述为“怎么做”的知识,有时教师在教学中的环节设计看起来是程序性的,但是其实也是陈述性的。比如给学生提供一篇美文,让学生在多次阅读中去感悟,最后通过提问来检测学生的欣赏成果。这一过程看起来是让学生通过整体感知去认识一篇文章,可分析下来我们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很少得到程序性知識的指导。因此,所谓欣赏也就成了低水平的阅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提供自学要求,却没有将课文中涉及到的程序性知识进行外显。而元认知能力也是学生在高效率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提高阅读能力为目标,多教关于阅读的方法知识,多训练阅读技能,提高学生在阅读上的认知能力。
      三、问题的表达要清晰、明确,注重激发学生的反应
      在《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中,我就问学生“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学生开始说“小鸡、小狗、小马、小鸭……”后来我又不断询问“谁愿意再来说说”,而学生不明白我的意思,一直在重复之前的答案,最后我终于说“如果你们在中间加一个‘和’字就更好了”,于是学生回答出了我提问题的初衷——“雪地里来了小鸡、小狗、小马和小鸭”。要避免这些重复性的、无效的追问,教师应该在一开始就问学生“你们能用上‘和’来说说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吗?”
      因此,教师在提问时清晰表达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准确程度。问题的清晰表达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问题明确,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教师要让他们回答什么、怎么回答:第二,问题简洁,一般来说,冗长的问题常常让学生感到疑惑,不知道教师再问什么;第三,问题的表达语言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吻合;第四,问题应该仅仅包括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所需要的词语相关的专业术语,不包括无关的词语。第五,提问时要有逻辑、按照先前后难的顺序,并且要准确(accurate)、简洁(brief)、清晰(clear)。
      通过问题的提出,在小学课堂中,教师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发起反应。比如教师以自主学习的步骤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小组交流,最后课堂展示,全篇以“你想教给大家什么?”为主线,让学生自己说小组讨论的重要知识点。有时会引发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提问。自主学习应该成为小学语文学习的习惯。自主互助的学习的步骤也应该非常熟练。有很多话题是由学生引起、反馈都是生生互动的结果。比如,我常常会以“你对这篇课文有什么疑惑的地方?”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些重要的激发学生发起提问的形式很好地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对于小学教学来说,教师的模糊理答、重复理答、简单理答会让学生产生疑惑,基础性的知识在一开始就得不到夯实,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埋下了隐患。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时进行扩展,将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整合、完善,让学生在己有水平上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个方法[J].课外语文,2016(9).
    相关热词搜索:素养语文对话提升核心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