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八三工程”建设始末

    “八三工程”建设始末

    时间:2022-09-01 16:10:0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八三工程”的起步,是从抢建大庆至抚顺的庆抚线开始的,这条管道从黑龙江肇源县茂兴穿越嫩江后,向南经吉林省的松原、农安、长春、公主岭、梨树、四平,进入辽宁省的昌图,经铁岭终至炼厂较为集中的工业城市抚顺。末站设在抚顺康乐屯,以支线向抚顺石油一厂、二厂、三厂供油。庆抚线全长596.8公里,其中直径720毫米的管线558.6公里,1970年9月开工,1971年8月试运行,10月31日正式输油。工程总投资2.93亿元,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这是新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大口径、输送“三高”原油的管道。因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1970年8月3日召开,故又被称为“八三工程”。

    临危受命


      1970年东北平原由于受“文化大革命”极左路线的破坏和干扰,铁路运输状况非常不好,大庆油田生产的原油无法及时外运,贮油罐爆满,造成几百口油井无法正常生产。大庆油田被迫实行“以运定产”的方针,严重地限制和影响了油田的生产能力。另一边,在大连压港等候装油的中外油轮却日益增多,在抚顺有三个大型的炼油厂因缺油炼制而陷入停工状态。此外,在全国各地还有许多厂矿单位,因为缺少燃料油造成机器不能正常运转。
      为了解决全国各地异常紧缺的动力燃料问题,周恩来总理多次召集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有关领导开会研究,最后决定:集中人力和物力,力争用最快的时间修建一条从大庆通往抚顺的大口径输油管道,以缓解铁路运输的紧张问题。
      周恩来总理把电话打给了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希望沈阳军区调遣部队支援这一工程的建设,并在军队中选拔一名主要负责人组织指挥铺设大庆至抚顺的输油管道施工。根据周总理的指示,沈阳军区党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并决定由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萧全夫挂帅,具体负责组织指挥这一艰巨工程。
      接到任务后的萧全夫立即着手组建了大庆至抚顺输油管道工程筹备领导小组。由于当时正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内乱时期,有许多技术人才已经被迫离开工作岗位,接受批斗和被下放劳动改造。
      为了解决“八三工程”急需的技术人才,萧全夫亲自到关押专家的“牛棚”和劳改农场等地,选调有关技术专家。尽管遭到了一些造反派的阻挠,但萧全夫顶住压力,将管道建设专家唐振华、化工专家张昭明、力学专家潘家华等人,及时从“牛棚”和劳改农场等地解放出来,投入“八三工程”的研究和论证工作。

    打响会战


      1970年8月3日,“八三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主要是研究明确工程施工的方针、组织领导、总体方案和材料设备等一系列的重大原则问题。萧全夫在会议正式召开前,提议把大庆至抚顺的输油管道工程简称为“庆抚线”,并根据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把“庆抚线” 输油管道工程定名为“八三工程”。在这次会议上,萧全夫被正式任命为“八三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张文彬、李少元和罗坤山等人担任,组员有白潜、李亚田、赵永胜等14人。领导小组下设工程指挥部,由王云午任指挥,邓聪任政治委员,王培德、张振勇、李占标、唐振华、张志诚、张福录等人任副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政工组、生产指挥组、器材供应组和后勤组五个具体的办事机构。领导小组组建后,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接受沈阳军区和燃化部的双重领导,其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沈阳军区及燃化部有关工程建设的指示,组织领导“八三工程”的实施及负责同东北三省协商解决有关工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随后,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八三工程”指挥部。
      按照“八三工程”的预定施工方案,庆抚线的输油管道全长约700公里,管径720毫米,年输原油能力为2000万吨,争取一年建成并投产。面对这样一个工期短、任务重,施工经验、技术人员、材料设备缺乏的重大工程项目,萧全夫和工程领导小组及工程指挥部的全体同志都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确保尽快施工,促进各项工程任务的完成,工程领导小组以开发大庆油田那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教育和鼓励施工队伍,提出了“抢、闯、好”和“借、代、垫”的口号。“抢、闯、好”,是针对缺乏经验讲的,即:要抢时间、抢速度,在苦干实干中闯出一条新路子,确保工程质量,建好输油管道;“借、贷、垫”是针对缺乏物资讲的,即:充分挖掘潜力,能借的則借,能贷的则贷,能垫的则垫,一切围绕着把“八三工程”搞上去。

      1970年8月中旬,国家计委同国家建委、财政部、冶金部、一机部、外贸部、燃化部等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议定了“八三工程”的有关问题,并将这项工程补入当年国家的重点工程计划,在工程的经费下拨和物资供应方面给予重点保障。这期间,东北三省当地政府给予这项工程以大力的支持,管道沿线的群众都把参加“八三工程”建设视为光荣的任务,迅速组织起浩浩荡荡的20万会战大军,分头开赴“八三工程”的沿线工地。与此同时,萧全夫向沈阳军区领导请示并报请中央军委批准,迅速抽调10个步兵师、3个工兵团、2个舟桥营及部分通信、测量、潜水等特种兵队伍,先后投入到“八三工程”,并担负最重要、最困难、最危险地段的施工任务。8月下旬,燃化部又从四川石油管道局抽调500多名管道施工骨干和100多名技术人员,北上支援“八三工程”。随后,轰轰烈烈的“八三工程”大会战,在茫茫的黑土地上打响了。

    工地冬日


      当年参加会战的孙发铎对会战印象颇深。
    相关热词搜索:始末建设工程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