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上求实效

    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上求实效

    时间:2022-10-23 17:4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上求实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上求实效

    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上求实效6篇

    【篇1】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上求实效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一、致良知

    “致良知”作为阳明文化的核心思想有三层重要意义:

    第一层意义:
    [conscience]∶天赋的道德理念 。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人俱有,是道的本体。道德修养只要求之于心,于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说:“五脏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内在生理环境,善与恶只不过是五脏健康与否的体现。” 第二层意义:良知直指良识,叫做精一,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文化,出自先王遗训“惟精惟一”。道德是素质中的内在修养,专业技术是素质中的质量,惟精惟一是技术学习和做事的质量要求,是人生的成功哲学。月牙山人说:“人贵精专,成于勤乐,功于经世致用。” 第三层意义:“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实现善与精一,知行合一。月牙山人说:“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学而无用,无以为功。

    引自月牙山人《无知录》

    二、知行合一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
    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
    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
    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三、提出背景

    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 , 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四、理论分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篇2】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上求实效

    【原题再现】

    小区里,几个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一边晒太阳,一边比赛背诵《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孩子们鼓起小脸认真背诵经典的样子很动人。

    当孩子们的父母来招呼孩子们回家吃饭时,不愿回家的孩子使出了各种办法与伎俩,有的与父母拉扯,有的大声呵斥父母,有的甚至在地上抗议打滚……

    【思维过程】

    材料作文需全面把握材料,提取关键词,揣摩命题意图,精准立意。分析思考任何问题都无非三个层次: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但具体分析时要有所侧重。

    由多则材料构成的作文题要弄明白材料间的关系,以便准确立意。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复合型,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或现象进行阐述,这就需要找到论述的交集,即论述的共同话题;
    二是对立型,材料在内容性质或观点表达上都是矛盾、对立的,需要分析其矛盾对立的原因,往往这就是问题的核心。必须明确的是,所有的分析都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

    本次材料作文属于对立型,一方面是孩子熟练地背诵《弟子规》,内容是孝敬父母;
    另一方面则是孩子任性刁蛮,毫无礼数。

    “是什么”角度:材料的内涵是什么呢?前者是言,后者是行;
    前者是表,后者是里;
    前者是学,后者是用;
    前者是理论,后者是实践;
    前者是国学繁荣,后者是素质的低下;
    前者是知,后者是行。总之,这是一个隐含的关系型作文,不可单一分析。

    “为什么”角度: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反差呢?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学不能致用,理论脱离实践,盲目跟风,忽视内在修行,知行分离。

    “怎么做”的角度:这种现象给我们什么启发呢?行胜于言,表里如一,学以致用,架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一言以蔽之,知行合一。

    如此三问三思之后,是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呢?

    【特别提示】

    知行合一,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经过人生的磨炼与痛苦思考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首次提出的。“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后来现代教育大师陶行知的名字就源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聚焦偏题】

    1.实践出真知:单一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忽视“言与行”二者的关系。

    2.孝心无价:浮于材料的表层,单一立意,脱离论述话题。

    3.呼唤美德:试问,造成这一反差的原因是孩子或父母缺少良好品德造成的吗?

    4.抨击学校和家庭教育:出现这一反差,学校和家庭责无旁贷,根源在于教育过程的知和行的游离。但我们不能成为愤青,借作文抒发个人私愤,语言可以冷峻,但心必须是滚烫的。

    5.言必行,行必果。这是观点的漂移,偏到为人诚信,做事雷厉风行上了。

    6.呼唤传统文化:材料的内涵是拒绝形式化的虚浮的国学教育,要重视国学修身养性的作用,也是谈知与行的关系,而非空洞地宣扬传统文化。

    7.感恩:出现如此大的反差,难道是孩子缺少感恩意识造成的吗?

    8.呼唤纯真:孩子背诵《弟子规》,就失去了童真了吗?顽劣异常是内心不够澄澈造成的吗?我们要的是拒绝虚无的形式,倡导的是实干兴邦的内容,并非只是保留内心的纯真和澄澈如此简单而已。

    【下水文】

    知行合一 静水流深

    滕欣俭

    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经过无数的磨炼和痛苦的思考之后,在贵阳文明书院喊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知行合一。千年之后,一个年轻的学子更名为陶行知,以此践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理念。

    生动的《三字经》却难以掩饰孩子的刁蛮任性,国学热潮的背后是虚无的形式主义的泛滥。何以会出现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巨大发差?根源在于“知”与“行”的割裂,人的道德思想并没有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践行。

    将“知”置于心中,握在手中,知行合一方能写就生命的绚丽。“非洲之子”史怀哲十八岁成为法国管风琴大师的得意门生,并被推为演奏巴赫的第一人,三十岁,他又获得了哲学与神学博士。在大家都以为他将谱写华丽人生的时候,他却把目光投向了那遥远、荒芜的非洲,而起因竟然只是一个忧伤的非洲黑人的雕像和一篇新闻报道。一般人或许只是鞠一把同情泪,献上一份深深的祝福。史怀哲却以惊人的毅力弃文从医,偕同他的夫人海伦,带着70箱装着医疗用品的行李,来到非洲兰恩巴涅设立了医院,救死扶伤,这一“行”就是50年。

    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志愿者,没有震撼人心的言说,却以50年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道主义的最高宗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知行合一需要内心足够澄澈和强大。当无数学者躲在象牙塔闭门造车时,当众多高官为弄一顶院士的桂冠而抄袭论文时,袁隆平即使已经名满天下,却仍旧埋头于田畴,将自己的才智倾洒于杂交水稻的培育上,为的是解数千万人的温饱问题。袁隆平没有沉迷于空洞的理论研究,更没有为了那顶院士帽而削尖了脑袋苦苦钻营。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更是科学救国的践行者。

    2006年4月袁隆平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就是这个世界对这位知行合一的伟大耕耘者最好的褒奖,也是对那些空谈家绝妙的嘲讽。

    还记得赵国那位“雄才大略”的赵括吗?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不但误了自己的性命,还将赵国40万精锐丧失殆尽。悲痛之余,更需反思。赵括虽熟读兵书,精通战法,却非从战场实践中而来,知行脱离,失败在所难免。还记得那位隋炀帝杨广吗?为谋求帝位,“矫情饰行,以钓虚名”,口是心非,言不由衷,一旦登临帝位,立马原形毕露,骄奢淫逸,荼毒生灵。历史是公正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隋炀帝为其“矫情饰行”付出的代价就是身死国灭,岂不悲哉?

    知行合一不仅是圣贤先达毕生的追求,更需芸芸众生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中国梦很宏伟,却也很细微,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与其让孩子背诵《三字经》,不如让孩子学会说“谢谢”;
    与其埋怨漫天的阴霾,不如少开一次车;
    与其空喊悲天悯人,不如去救助一名失学儿童;
    与其怨天尤人,痛心疾首,不如点亮心灯照彻黑暗。

    言为行之表,行为言之始。经世致用,方能让孝道永驻孩子们的心田;
    知行合一,方能让传统文化之花灿然绽放于华夏大地。

    【篇3】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上求实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肆 知行合一

    肅-------- 我对校训的理解

    膂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出自《礼记·中庸》。

    艿《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三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蒅学、问、思、辩都还是认知的过程,笃行就到了实践环节,王阳明也讲知行合一,但他的“行”概念太宽泛模糊,认为“言”就算是开始“行”了,所以自成一说,谓之“心学”。而陶行知先生批判地学习、创造性地发展了“知行合一”,从他名字的变迁就可窥见,他在实践中把知行辨证统一起来。我认为,我校校训的精义就是要“知行合一”,首先老师要知行合一,然后才能教出知行合一的学生来,和陶先生不谋而合。

    聿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合一”,他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一个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他认为,教师的责任在教学生学,教师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正是我们现在教育所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探究,有学习的主动性,自己去发现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点拨和指导,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终身性的学习。

    在“创造的教育”中,他说:教员们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
    学生们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是死的教育,只有思想,没有行动的教育。教育要“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所以要有知识,是要从行动中去求来,不行动而求到的知识,是靠不住的。因此,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正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创造的教育。学生要创造,就要学会在用脑的同时,懂得用手去实验,到活动中去体验,在活动中去寻找知识,手脑并用才能学会创造。教师的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手脑并用,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有用人才。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语文学习要文道统一,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由于课程的性质,不会像生物物理化学一样要走进实验室,但是语文其实拥有更大的实践空间,真正的语文是在生活中学习的,这才是“大语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 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 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篇4】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上求实效

    学思践悟 知行合一

    做忠诚、干净、担当纪检干部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中国纪检监察报自2014年8月起推出的“学思践悟”专栏至今已刊发了17个系列80篇文章。这个栏目的文章意蕴深刻、观点鲜明,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和实效性,是传递重要声音,领会中央精神的重要窗口。王岐山同志指出,学习、思考、实践、感悟是一个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螺旋式上升、循环往复的过程,永无止境。作为一名纪检干部,面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常态、新形势,要把学习当作一项重要任务,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提升自己,做到知行合一,坚守责任担当,提高履职能力。

    一是学有所得,坚定理想信念。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内容,始终坚信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立场。其次加强业务学习,学习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办案流程、法律法规,学习建住领域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学习纪委工作部署,做到学深学透、入脑入心,深刻领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精神,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履职能力。

    二是思有所获,准确把握新常态。

    作为一名纪检干部,面对的“新常态”就是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就是全面深入不停步地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因此,在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补充的过程中,多思考,多查摆,看清形势,认清使命,必须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从严管理、抓早抓小,强化监督。严格贯彻落实上级要求,聚焦主业,做细、做实、做深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解决工作错位、越位、不到位的问题,实现聚焦主业、专注打铁、全面监督。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振精神状态,面对困难不抱怨,面对挑战不退缩。

    三是践有所行,深化执纪监督责任。

    执纪监督是党赋予我们纪检人的责任,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强化执纪监督,突出六大纪律,运用“四种形态”,严明党的纪律。将检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情况摆在首位,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伸长耳朵、瞪大眼睛,发现苗头就及时提醒,有了疑点就谈话警示。以落实“两个责任”为抓手,从深入调查研究、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自身建设等五个方面入手,更加充分运用好“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立案审查”四种监督执纪形态,坚持对违纪现象“零容忍”,坚持抓早抓小、治病救人。

    四是悟有所为,做忠诚、干净、担当纪检干部。

    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提出了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作为纪检干部,要做到正人先正己,带头守纪律讲规矩,着力提升能力素质,自觉践行 “三严三实”,对照“四讲四有”新要求,立足岗位恪尽职守,突出主业主责,强化执纪监督,严明纪律,作为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期待。

    【篇5】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上求实效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贱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知行合一给我们的启示是,所有的成功都来自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你自己。

    伟大的王守仁——“知行合一”之今用

          

    年轻人的困惑

    每个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满怀抱负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一直被教育灌输的是一套思想,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是另外一套准 则。所以面对残酷的社会,是坚持理想抱负,被排挤打压,甚至成为先烈,还是随波逐流呢?e.net

    面临社会的残酷后,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大家读的都是一样的圣贤书内容,强者如云,凭什么自己能胜出?所以就放弃了追求。也有很多为人师表,整天教育他人 圣贤之道,但是自己却失去信仰。

    什么是知行合一

    那么有没有两全的办法,既坚持理想和正义,又能成就大事呢?看不清未来的时候,我们就看看历史。所以答案是有的,这个工具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思想由明朝嘉靖年间的王守仁提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

    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而《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最欣赏的是王守仁。知行合一最经典的实用案例,就是王派弟子徐阶, 运用知行合一,在官场用20多年的时间斗倒严嵩。

    王守仁“心学”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

    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下王守仁选集,具体了解知行合一思想。我在这里利用当年明月的话,通俗说一下“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 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比如朱圣人(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 是很容易的。

    王守仁却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 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

    所以背诵并牢记王守仁的这些话吧,它会让你一生受用无穷。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真 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即事即学,即政即学,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为学。知与行本来就是不分离的。没有行动就不能称其为真正认识。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 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

    道理人都懂,就是不做。都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奈何人懒,虽知不行。许多人都晓得仁义很好很强大,然而都不去遵行,因为与私利不一致。虽知不行,本质 上不是不知,如果一个道理人们真的懂了,认可了,怎么会不行?

    “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心即理”为前提,简言之,还是 自古以来人为什么而活着的老问题。知行之外,另有一个真正的底层动因。那就是主 体,也可称自我。不明白自我,就不能找到价值。所以古哲人把认识自己作为哲学的最高智慧。

    “致良知”。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所有一切都是在追寻大道的 基础上,也就是在良知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借口。

    知行合一的现代化解读

    知行合一并不是空洞虚幻的哲学思想,而是实用主义,适用于各行各业。它博大精深,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读。例如可以理解成:学以致用;
    知易行难;
    曲线救国;

    变通;
    以良知为基础,大智慧行事;
    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
    只有大目标,而没有具体可执行可分解可测量的步骤,只是空 谈。

    我们在系统地解释知行合一之前,先反思一下传统圣贤之道的弊端,而知行合一的好处是可以避免这些弊端。

    例如,追求传统道德经、庄子、孔孟之道思想的年轻人。往往是只有名,没有利,如海瑞、于谦等清官一辈子被打压,穷困潦倒,还有坚持理想的梵高等艺术家也都 是这样悲惨的命运。活着的时候收不到效果,往往到老年或者死后才有效果。这些好歹是史书留名的,更多追求圣贤之道的人更糟糕:空洞的圣贤理论不但不能在现 实中应用,还成了负作用,所以这些人大半生都是平庸度过。并且追求圣贤境界的人,往往冷漠、清高,眼高手低,只爱陌生人而忽略身边人或事,往往以善小而不 为。连自己都混的很平庸,更不要说帮助别人了。

    “知行合一”的好处

    运用知行合一工具,可以名利双收;
    可以现实应用,及时获利;
    可以名垂千古,史书留名。

    凡是成功的人,都有很高的境界。自古以来境界不高的人,贪婪算计的没有一个能成大事的。追求知行合一,境界高,宽阔的胸怀可以广纳贤才,收获人心,成就伟 业。在追求高境界过程中,才能更有动力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最直接的效果是,让别人最短时间相信你的为人,你的成功。而不是觉得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或 者是一个迂腐的人。利用知行合一这个工具,可以打败比自己强大一百倍的敌人。最后对自己来说,领悟知行合一,是一种极高的精神享受,其玄妙的快感,比任何 精神药品都要过瘾。

    说了这么多知行合一的好处,那么我们都急切想知道怎么样才能真正领悟知行合一,并运用这一强大的工具。我要告诉你的是,“知行合一”的这篇文章或这趟讲 座,只能促进你去实践,因为没有实践,你了解了也是白费,知行合一就是要你把这些智慧应用在实践中,才能真正领悟,否则不叫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思想的创始人王守仁跟其他的圣人、哲学家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是理论派,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论加实践派。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 从事政务和军事活动。那么我们就从王守仁悟道中来深入了解知行合一吧。

    “人的知识是学出来的,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人的境界是修出来的”。

    掌握知行合一,不仅仅是靠学习知识,而是要在实践中磨练出来。心学创始人王守仁就是在实践中完善“心学”和“知行合一”,并最终悟道,“修”出来的。他跟 其他圣人或哲学家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是理论派,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论加实践派,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政务和军事活动。王守仁是历 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知行合一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仅仅是死了以后才出名,而且活着的时候也风光,有权有势。王守仁就是这样,他最 大的官做到了南京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别。

    王守仁贵州龙场悟道(以下部分内容节选自《明朝的那些 事儿》第三部)

    王守仁的悟道是从贵州龙场开始的。王守仁年轻的时候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公路站长)。在贵州龙场这个穷山僻壤之地,受尽磨难的王守仁不断 反思,终于领悟到了知行合一的最高智慧:

    “矢志不移,追寻圣贤,错了吗?

    仗义执言,挺身而出,错了吗?

    没有 错,我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错。

    那上天为何要夺走我的荣华,羞辱我的尊严,使我至此山穷水尽之地步?

    既然你决意夺去我的一 切,当时为何又给予我所有?

    夺走你的一切,只因为我要给你的更多。

    给你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只为让你知晓世间百态。

    使 你困窘潦倒,身处绝境,只为让你通明人生冷暖。

    只有夺走你所拥有的一切,你才能摆脱人世间之一切浮躁与诱惑,经受千锤百炼,心如止水,透悟 天地。

    因为我即将给你的并非富甲一方的财富,也不是号令天下的权势,却是这世间最为珍贵神秘的宝物——终极的智慧。

    存天理, 去人欲!

    天理,人欲!

    理!欲!

    吃喝拉撒都是欲,“欲”在心中,“理”在何处?“理”在何处?!

    “理” 在心中。天理即是人欲。”

    “心学”就此诞生。

    王守仁“知行合一”在后人中的应用

    在贵州龙场之后的几年,王守仁竟然一路升迁,当上都察院高级长官左佥都御史,奉命巡抚江西南部。当时江西土匪盛行,面对土匪,王守仁不再空谈理论和哲学, 因为光凭说教和四书五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让土匪放下手中的刀,最好的方法是用火枪。

    而他的用兵方法可以用两个字形容——诡异。他从来不与敌人正面交锋,从来都是声东击西,你往南走,他偏往北,经常搞得敌人晕头转向。士兵不够他就玩阴的, 什么挖坑打埋伏,那是家常便饭。在日常生活中,王巡抚确实是一个正直忠厚的老实人,可到了战场上,他就会立马变得比最奸的奸商还奸,比最恶的恶霸还恶。

    这帮赣南土匪们为他提供了突破的机会。王守仁终于发现光懂得哲学是不够的,要想成功立业处事,还需要另一样神秘的工具。这件工具的名字叫做“知行合一”。

    在后来,王守仁平息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也是利用这个工具,因为跟叛乱者讲解哲学是没有用的,只有开展武装斗争,枪杆子才是硬道理。而后世的名臣徐阶、张居 正也正是借助了这件工具,建立不世功勋,名留千古。四百年后,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了这句话,佩服得五体投地,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行为准则,并据此改名——陶 行知。

    王派传人徐阶

    用知行合一来制伏矿霸

    徐阶最高做到了内阁首辅,也就是总理的位置,并利用20多年的艰辛,斗倒了大奸臣严嵩。明朝最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就是他的学生。

    徐阶和王守仁的经历很类似。首先,他被贬后担任延平府推官,延平多矿霸,政府人员人浮于事,这样的糟糕的环境最适合磨练人,使其悟道。徐阶在面对这样困境 的时候该怎么办?面对矿霸,难道像念咒一样把它念出来,矿霸们就能落荒而逃?

    徐阶在痛苦的思索中发现,他坚守二十余年的信念和原则是存在很大问题的。真正决定大多数人行为的,是另一样东西。说教没有用,礼仪廉耻没有用,忠孝节义也 没有用。在剥除这个丑恶世界的所有伪装之后,终于找到答案:利益。徐阶终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意,无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 ——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

    在醒悟的那一天,徐阶面对当地的里长亮出了底牌:铲除那些矿霸,我将给你们更大的利益。于是矿霸被制伏了。

    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追求光明的“心学”正是诞生于在这黑暗的世界中,倔强地闪耀着自己的光芒。

    在官场上用知行合一斗严嵩

    忍 辱负重是其政治权谋斗争中的杀手锏,而“徐阶曲意事严嵩”也成了权谋术中的经典案例。

    1、结党。在徐阶回京任职后,与“心学”同门赵时春 、唐顺之结成团体,共同的政治理念,而不是利益。

    2、后来杨继盛弹劾严嵩,被严嵩害死。徐阶他学生血淋淋的尸首前,领悟了政治斗争的最终秘诀:对付流氓,要用流氓的方法。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

    3、严嵩多次设计陷害徐阶,徐阶装聋作哑,从不与严嵩争执。徐阶的学生张居正不理解,质问徐阶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徐阶甚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表 面上十分恭顺。

    4、徐阶了解嘉靖皇帝与严嵩的深厚关系,所以采取从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下手,绊倒严嵩的策略。严世蕃被杀最致命的理由是私通倭寇,这其实是被徐阶设计冤杀 的。

    5、在斗到严嵩后,徐阶还麻痹严嵩,让严嵩还认为自己是好人,成功击退了严嵩的反扑。事实证明徐阶是对的。

    徐 阶给现代的年轻人很多启示

    纵观历史,掌握知行合一的官员都得到善始善终,没被奸臣整死,例如王守仁、徐阶、张居正等,并且活着的时候做到了很大的官位,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给天 下百姓带来幸福,并且个人和家庭都过着优越的生活。而大部分的清官都很少有善终的,例如袁崇焕、于谦、海瑞等都是在世的一辈子都清贫如洗,甚至穷困潦倒, 被排挤,被迫害。并且给历史、给百姓带来的实际贡献,也难以比上行合一的政治家们。

    历史人物分三种,第一级是“关键人物”,就是可以改变历史发展航道的人(或者说没有他历史就会改写),比如徐阶、张居正(张居正变法)、秦桧等;
    第二级是 “重要人物”,就是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例如戚继光、袁崇焕,海瑞等,此级人物与一级人物的区别在于,就算没有戚继光,倭寇也会平息,无非是个时间问 题。第三级是“鸡肋人物”,但凡史书留名,又不属于上述两类人物的,皆归于此类。

    我们年轻人要做关键人物,也就是改变历史的人物。而不懂知行合一,太过幼稚、太过迂腐,都会导致我们还没有取得成就就会被排挤或被干掉。就连自己都混不 好,更不要说去施展自己的雄才伟略,为社会造福、去改变历史了。

    清官就一定贫穷吗?好人就注定安于贫困吗?圣贤之道给予人非凡的境界。但是不懂变通的圣贤之道,一种是迂腐,墨守成规,例如海瑞;
    一种是稚嫩,不经世事, 就如同我们的年轻人。要想明白这个道理,你懂得变通,懂得妥协,是为了成就更大的事业,造福更多的百姓。与社会甚至与坏人的妥协,跟圣贤之道、跟你的崇高 理想是不矛盾的。

    单打独斗,不成气候,知行合一更适应规模化社会发展

    上一篇我们讲了徐阶的故事,徐阶还给现代年轻人一个重要的启示:好人也要结党。谁说结党就是坏事,谁说好人就不能结党?自古以来好人都不喜欢拉帮结派,信 奉“君子之交淡于水”。这也是好人的命运往往是被恶势力打击或陷害的原因。好人觉得自己身怀绝技,能技压群雄,而不用依靠别人,所以更愿意独来独往。而贪 官都喜欢拉帮结派,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因此可以容忍同党中其他人的缺点。

    为共同理念而聚到一起的是“结党”,为共同利益而聚到一起的是“团伙”。团伙做不大,也不长久,经常闹内讧。国外两党制的国家之所以富强,是因为有为共同 理想的两组人进行良性竞争。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古代官场,是社会最大的组织。为官之道,就是入世,讲究的是为人处世,要平衡各方面最实在的利益。所以更多讲究出世准则的圣贤之道,在官场并不适用。在官 场坚持圣贤之道的人,往往被视为迂腐,不懂变通。而知行合一是对圣贤之道的改良应用,它最先在官场起到作用,发挥光芒。

    圣 贤之道更适合出世,知行合一更适合入世

    在古代,人类活动的范围比较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很松散。古代一个人的成功,可以跟其他人合作不深的情况下获得。圣人很少有当官的,他们处江湖之远,所 以可以独善其身,可以讲究与世无争,去追求个人的超凡境界。

    但是当今人类活动范围大大扩展,社会变为规模化发展。只有形成组织,得到更多的人帮助,才能取得成功。并且你需要与人合作,也需要与人竞争,在竞争中合 作。这个时候,讲求与世无争、空洞飘渺的圣贤之道不能解决现实中与人打交道的问题。

    而知行合一和圣贤之道最大的区别是,圣贤之道侧重的是个人,是自己去“知”去“行”,可以很少和别人发生联系;
    而知行合一是不仅仅自己的“知”与“行”, 而是注定和身边的人互动,发生关系,影响其他人的“行”。所以,知行合一就成了最适合当今年轻人为人处世的准则。

    成 大事必须知行合一有大境界,有大境界的人才得道多助

    自古以来,圣贤之道讲究的是淡泊名利的隐士精神,追求的是安于贫贱、与世无争、大公无私的崇高境界。而这些是跟现代年轻人追逐名利、追求大事业的思想是相 违背的。在激烈的竞争和追逐名利过程中,似乎小人的处世方法更有效。例如搞点贪污腐败、阴谋诡计、小心算计等能让自己不吃亏。

    且慢,我们翻开史书,会发现历史上没有一个小人能成就大事业的。小技巧只能让人得意一时,如果品德有缺陷,时间一长终究会露馅,因为言行不一,虚情假意, 终究成不了大器。

    当然,学些做人的技巧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本末倒置,修炼品德才是你成功的根本。而速成的技巧与捷径只是次要作用的。否则小技巧只能带来小成功,但是会妨碍 你的大成功。

    很多教成功学的书都注重技巧,而对品德只是草草带过,品德只不过是用来妆点门面,认为要紧的还是认为成功与否取决于个性魅力、人际关系技巧。但这都不适合 做大事的标准,只适合短期、弱性关系的情况。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以前我们相处的是小圈子,跟别人相处的时间也短。由于跟别人打交道时间短,很多朋友过往匆匆,不需要深交,因此你的小伎俩别人也太计 较,或者你自以为没有露馅。但是以后你将身在更大的圈子,要面临更大的竞争,这种情况下,你必须跟别人相处更长的时间,并且要有更深的关系,才可能成功。

    时间可以验证一切,过去的小技巧就不适合生存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品德和境界相应的提高。

    一个没有 境界的人不能成功

    一个人没有境界,就会造成你拥有的很多,但与你的承受能力不匹配,很多暴发户就是这样。就好比你打了很多猎物,但是没有地方存放。你水很多,容器不够大。

    海能纳百川就是因为有大境界。没有境界,只追逐名利的人跟行尸走肉没什么区别,因为你会迷失自己,被名利牵着走,成为名利的奴隶。

    没有境界的人追逐名利是做加法,一点点的累积名利;
    而知行合一的人是做乘法,是质变到量变。前期的名利可能比较缓慢,一旦有一个突破,就可以无限复制,无 限扩张,一下子名利双收,名扬天下。

    没有人愿意去做小人。但对于很多有小聪明,但本质是善良的人来说,小聪明的习气经常被人诟病,想改,想变得想有大境界,但是又怕吃亏,因为小聪明能保护自 己,所以一直苦于没有具体的方式。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知行合一告诉你办法。

    知行合一的现代化解读之一就是言行一致。其实小聪明的人,要把小技巧收一收,把实际行动再多做一做。这样别人就会觉得表里如一,是真诚的,是踏实的。别人 才改肯为你付出,帮助你,并委以重任。

    我不是要把你变得更傻。是要你有大境界,而不是小心眼;
    有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

    身 心和谐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以上说的是没有境界的人不会成功。还有追求境界但是过于迂腐的人也不能成功。因为你的精神已经是出世,而你肉身却是在入世。精神层面,是高处不胜寒,而你 的肉身却地位卑微。精神境界与肉身地位存在一高一低的矛盾。而知行合一,就是把你的精神和肉身的高度统一起来,用“行”去把肉身提升一个档次,把“知”尤 其是对其他人的态度降低一个档次。高度都查不多,这样才和谐。

    说到底,就是你的境界和你的能力两者要和谐;
    你的精神和你的肉身两者要和谐;
    你的容量和你的拥有,两者也要和谐。

    人必须要追求圣贤之道,但是又不能迂腐;
    追求圣贤不一定成功,但是不追求圣贤一定不会成功。

    一个成功人士内心的发展 历程

    人和历史,都是在螺旋式发展中前进。在一下路线中周而复始:“立志——被打击——失去信心——重拾信心——被打击——失去信心——重拾信心”。这个轮回往 往要经历十几次,人才逐步成熟起来。人们追求境界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往往是走三步,退两步。

    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现在所处不同的环节,有的是从追求圣贤倒退回来,因为总是碰壁,所以变得失去信心;
    有的是追逐名利,想要把境界提升上去,但是又难以 割舍小聪明。其实这两者都不算什么大困难。人生以后的路途还很长,如果把这段经历放在更长远的时间来看,年轻人都是在初级阶段,无本质相同。每个人都是在 一次又一次否定自己中成长起来,不断对之前的信仰产生怀疑,然后根据实际不断调整的过程。

    所以年轻人要学会变通。以前历史书上把人物简化,是为了按某种要求教育孩子。所以孩子们从小养成了非白及黑的观念,从来都没有中间地带,结果让我们误以为 这个世界要么成为圣贤,要么成为小人。现在我们要知道知行合一的真谛,圣贤之路是可以变通的。

    阻碍年轻人成功的另一个障碍,就是太自我,不重视依靠团队的力量,不重视与别人的真诚交往。其实年轻人成功的关键不是靠个人的技能,而是靠朋友圈的 帮助。

    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知行合一”:个人就好比是一个工厂,“知”(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工厂的产品,“行”是市场营销,把产品(知识)卖出去获利,而 朋友是你这个工厂的经销商。朋友越多就代表你的经销商越多,你的产品(知识)就能让更多人得知,你赚的就越多。

    把 自己变成股票

    那么,怎么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朋友呢?尤其是对于一个一穷二白的年轻人来说,你此刻不可能有什么直接的利益可以给朋友,那么你靠什么吸引朋友和贵人?没有 钱,可以靠你的境界!境界越高,朋友越多,有境界的人才能获得大成功!有境界的人就可以把自己变成一支潜力股,让人一眼就看到你未来升值的潜力。因为朋友 会觉得,由于你的境界符合一个普世的规则和道理,所以其他更多的贵人也对你有同样预期,愿意帮你成功。

    所以善用知行合一,不仅可以让自己受用终生,也可以让一个公司、一个组织有更大发展,让现在还是很平凡的自己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帮助自己。人们一眼就会看到 你未来的价值,而愿意跟随你。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人觉得你有境界呢?让人看到你未来一定会成功呢?因为你符合了这个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很多年轻人失败的原因是分不清什么是主流的,什么 是边缘的。

    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技术会变,潮流会变,风格会变,但是有一种东西是千古不变的。这就是人性,人性永远不变。并且人性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比其他 技能、比其他天文地理都重要。但是,年轻人过度追求变化的东西,而忽略了千古不变的主流的的东西,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分辨边缘与主流

    年轻人怀才不遇的真正原因,因为分不清什么是主流的,什么是边缘的。

    年轻人往往自以为是,喜欢特立独行,去开创自己理想的国度,而不屑于与主流为伍。但是往往碰的头破血流。这是因为年轻人认为自己时尚潮流是主流,实际上在 整个社会却是边缘。所以,自身所在的小空间供血不足,穷困潦倒,难以为继。

    何为主流?何谓边缘?油盐酱醋、钢铁资源产业是主流,人的长百年的基本需求,时尚娱乐产业是边缘;
    传统产业是主流,互联网是边缘;
    夕阳产业是主流,高科技 是边缘;
    社会制度是主流,新技术是边缘;
    在中国中老年人是主流,年轻人是边缘……

    年轻人必须先融入 主流,用知行合一抢占资源

    年轻人要想有大成功,不是靠你自己的技能,而是主流社会给你的帮助,因为你成功所需要的资源都在他们那边。所以年轻人不能老闷头忙自己喜欢的,否则永远只 是边缘人物。你必须先融入主流,与他们为伍,了解主流的规则,去主流抢占资源,主流的规则其实就是做人,就是利益,就是要你学会尊重人性。你在懂得尊重别 人利益的同时,自身也在逐渐提升。习惯成自然,你的内心会慢慢发生化学变化,由之前强迫自己成习惯,变得真正成熟起来,真正懂得去尊重别人,去喜欢别人。

    所以这个社会却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会在你学会懂得人性的同时,也推动着你自己境界的提升!

    能力与做人的二八原则

    很多人以为,成功主要是靠我自身的技能,然后我再掌握一些为人处世的技巧,就是完美了。有就是说80%靠技能,20%是靠做人。但是你错了,实际情况是 80%是靠做人,20%是靠技能。

    做人与技能的比例其实是有一个年龄阶段的分配。人在年轻的时候,要多学本领,技能是进入社会的入场券。但是以后,做人就占主要。从总的人生来说, 80%是靠做人,20%是靠技能。

    同样,有很多人认为成功主要是靠个性和魅力,其实也错了,品德和境界才是主要的。也就是说, 80%靠品德,20%靠魅力。

    在个性的选择上,有人觉得我的个性是我与别人区别的标志,然后我在80%的个性基础上学点20%通用的处世的技巧作为润滑剂。其实也错了,真正的做法是你 80%的基础是你的境界,是通用的对人性的认识,而只有20%是个性,是你与别人的区别。

    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技术会变,潮流会变,风格会变,但是有一种东西是千古不变的,这就是人性!

    短期利益与长期 利益,吃亏与沾光

    提升境界不是一句话那样简单,因为在提升境界的过程中,有很多付出,要吃很多眼前亏。所以有很多人很难一下子心胸宽阔起来。其实,这只是牺牲短期利益,而 收获长期利益的过程。

    第一种情况,为朋友的付出,等于你把钱存到了朋友那里,以后朋友会回请你。

    另外一种情况,你在这个朋友身上现在吃亏,以后朋友没有回请你,但是你也可以在别人身上赚回。因为别人通过看你的行为,知道你是一个有境界的人,所以更愿 意来帮助你。境界很低的人,只关注眼前利益;
    境界高的人会关注长远利益,也是对自己未来的一种自信,所以不在意牺牲眼前利益。

    互 相利用与感恩精神

    为什么要学会做人?是需要在这个社会建立起你的信用。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句话是告诉整个社会,你现在帮助一穷二白的我,我以后会支付高额的利息给你。人都是在感恩的过程中不断通过实际行动证明,来提 升你的信用额度。只有别人觉得你感恩的信用额度越大,才会愿意更大的付出来帮助你。

    但是很多年轻人没有意识到感恩精神对自己成功的重要性。觉得自己懂感恩,其实大部分的人还不懂。

    感恩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种功利。很多人觉得感恩就是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今天我帮你,改天你必须要回报我。这其实不算是感恩,而是偿还、互相利用,双 方境界都很低。

    感恩其实是一种大境界。是自发的一种对任何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或万物的感激,并且也不在乎对象是否还有利用价值。感恩不是靠别人教,你的爸爸妈妈从来都没教 你要如何孝敬他们。百善孝为先,一个不懂得孝顺父母的人,或者只说不做的人,是不会懂得感恩精神的,也别指望他会真正对别人好。即便现在表现的很好,也只 是互相利用而已,以后一旦你没有利用价值,他保准忘了你。

    总之,知行合一不是教你为人处世的技巧,去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是言行一致!提升你的境界,积累你的信用,让你获得更多的人帮助。

    利 用知行合一可以打败比自己强一百倍的敌人

    面对激烈的竞争,面对比你强大很多倍的敌人,怎么才能轮到你获得成功呢?

    不用担心,首先学习知行合一这个工具可以让你提升境界,获得更多人帮助;
    其次,知行合一让我们其他人更明白行动的重要性,勇敢去做,占领先机。

    不要惧怕自己实力的弱小。朱元璋做过乞丐,但是他的成就比很多懂得更多知识的圣人要大!因为他做了圣人知道但是却不敢做的事情。很多老板的知识都比不上经 济学教授,但是他们比教授更有成就,就是他们做了教授知道但没去做的事情。所以我们也是这样,不要小看自己的卑微。只要你知行合一,做到了现在很多厉害的 人不能做到的事情,所以你的成就必然超过他们。可能你没有他的技能高,但是可能你比他更懂得变通;
    可能你没有他的资源多,但是你可能境界高而吸引更多的朋 友相助;
    可能你比他各个方面都比不上他,但是你有一套组合流程,或者你的公司(组织)可以胜他。

    最后一点,知行合一不仅是是最实用的成功工具,也是最高的修身智慧。但是要领悟知行合一必须是靠实践,这篇文章或这趟讲座,只能促进你去实践,没有实践, 一切都是白费。

    【篇6】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上求实效

    在增强实效上下功夫

    在增强实效上下功夫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效,既是各级党委应当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

    把握好党员先进性的标准,是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前提。党员的先进性是党对每一个党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衡量党员合格与否的基本标准。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对于这个标准,应当重点把握“四性”:

    一是把握党员先进性标准的全面性,不能以偏概全

    。党员的先进性,是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以及现实表现的综合体现。党章关于党员的基本条件、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六条基本要求,从理想、信念、宗旨、纪律、作风等方面对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作出了全面概括,构成了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标准体系。我们结合实际,把这一标准体系归纳为“十看”,即看信仰坚不坚,看信心足不足,看学习勤不勤,看思想新不新,看作风实不实,看本领强不强,看为民诚不诚,看奉献多不多,看正气旺不旺,看律己严不严。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求党员必须全面提高素质,在以上各方面都努力达到先进。

    是把握党员先进性标准的时代性,不能一成不变

    。我们党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是根据党的性质以及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肩负的历史任务来确定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员的先进性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具体的要求。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强调:要重点把握住党员先进性新的时代特征,引导广大党员展现新的时代风采,充分发挥新时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把握党员先进性标准的基准性,不能人为降低或拔高

    。我们党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集中体现在党章的有关规定之中,是所有党员都应达到的,既不能随意降低,也不能人为拔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一些地方和单位片面理解“高标准、严要求”,认为对党员的要求越高越好,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标准和口号,有的甚至混淆了党员先进性标准与评比优秀党员标准的界限。这不仅会造成党员认识上的困惑,实践上也难以操作,而且会影响到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效。

    四是把握党员先进性标准的具体性,不能千篇一律。

    党员先进性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但由于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党员的客观条件不同,在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上也应该有所不同。因此,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应当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党员的不同情况及其特点,明确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比如,对农村党员,我们提出要“带头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带领群众执行党的农村政策;
    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带头遵纪守法、维护稳定,带领群众遵纪守法、维护稳定”的要求。对企业党员,提出要“带头诚信、守法经营,带领职工诚信、守法经营;
    带头创业,带领下岗职工谋业”的要求。对学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党员,提出要“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多出成果、多做贡献”等要求。对机关党员,提出要“坚持立党为公、勤政为民,推进改革、服务基层,依法行政、提高效率”等要求。对党员领导干部,则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政绩观、群众观”等要求。

    先进性教育活动能不能取得实效,能否让群众满意,关键取决于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对我市农村和机关党员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应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加强和改进党员培训工作,切实解决党员素质和能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问题。当前,知识贫乏、业务不精、本领不强是影响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因素。在我市30万党员中,高中、中专以下文化程度的达80%,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达50%以上。在问卷中,有41%的农村党员表示自己无力发挥作用,55%的在经济发展上感到“难办”,70%以上的党员经济收入处于一般水平,在群众中影响力、带动力不大。因此,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把提高党员素质和能力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加大对机关党员新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力度,加大对农村、企业党员科技知识和创业知识的培训力度,推广在发达地区培训党员创业骨干以及党员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党员、专家党员联系创业党员、机关党员联系农村和企业党员、先进村党员帮扶后进村党员等成功做法,在党内广泛开展“传、帮、带”活动。

    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党员领导干部的言行对一般党员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导向性。就现状而言,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现总体上是好的,但是确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性修养、理论功底、政策水平、工作能力以及作风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党员群众对党的信任,损害了党的形象。因此,要把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作为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举措,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对照党章提出的基本条件,进行自查和互查,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党员和群众看到真功夫、实效果,从而增强对一般党员的带动力和对广大群众的说服力。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切实解决党员教育管理缺位和方法老化等问题。近些年来,一些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活动方式老化,特别是一些贫困村和亏困破产企业党组织软弱涣散,无力、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难以起到教育党员、号召党员、凝聚党员的作用。在一些新领域,党的组织设置滞后,出现“党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找不到党组织”的现象,流动党员处于教育管理的“空当”,党员的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性难以发挥和体现。因此,必须加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增强组织功能,夯实组织基础,使基层党组织能够充分履行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职责,真正成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加大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领域中党组织设置的力度,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行业协会、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改进党员的教育管理方式,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组织引导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希望本文在增强实效上下功夫能帮到你。

    精品文案资料范文分享

    相关热词搜索:在学求实效功夫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上求实效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上求实效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上求实效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