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戏剧教育融合校园文化发展对学生戏剧社团建设的影响——以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为例

    戏剧教育融合校园文化发展对学生戏剧社团建设的影响——以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为例

    时间:2023-02-19 12:20: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刘派/文

    戏剧教育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为美育提供了一条新的实施路径,寓教于乐的方式也让戏剧课程成为了中小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戏剧社团也在学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中逐步建立扩大。在小学校园的文化发展中,提高学生美育素养是重要一环,其承载着小学时审美水平的提高及美学知识的普及等重要任务。将戏剧教育融合校园的文化发展,将为戏剧社团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自2019年起,笔者在“高参小”项目中开始负责回民实验小学金帆话剧团的排练和授课工作。在与社团成员相处的两年时间中,笔者发现了孩子们突飞猛进的进步。他们对于舞台和表演的热情,在同龄人中高出一筹,是很难得的品质。在舞台上的他们眼中永远有光,每一句台词都能够表达出自己的心声,这也是在笔者近几年接触戏剧教育教学中发现的最为亮眼的学生演出团体之一。

    由同学们创作的作品能够获得大量佳绩,并能够在社团成员不断变化中保持良好的成绩,这与校园文化的发展和戏剧社团本身的建设息息相关。戏剧教育的美育作用会让校园文化的建设趋于更高一层台阶,于是笔者开始针对回民实验小学的校园文化,以及戏剧教育的发展和戏剧社团的建设进行了一些实践研究。

    回民实验小学作为北京市“高参小”项目合作校之一,近几年来的戏剧课程均有中央戏剧学院的师生进行教学。无论是自然班的戏剧课堂还是戏剧社团的教学,都时刻彰显着回民实验小学的戏剧教育模式逐渐成熟,形成了学校有剧社、年级有剧团、班级有剧组展开的三级管理模式。每个班级的戏剧课堂丰富多彩,来自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授课时,多数将教室进行氛围化,班级课堂犹如浸没式戏剧的舞台,在浸没式的师生观演关系中达到师生角色的共生[1]。这样的课堂氛围为戏剧在校园中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每个年级至少排演一个剧目,并让同学们全员参与。这体现了戏剧教育在回民实验小学的普及性之广;
    同时,每年金帆话剧团的剧目会参与北京市艺术节,并在近几年中能够取得金奖的好成绩。也能体现出回民实验小学对于精英戏剧教育的教学成果。台湾艺术大学的张晓华教授曾谈到,戏剧教师要参与学生共同学习、协同一致的创作。毫无保留地提供意见或资料,以增进学生的准备与认知。在解说与规范时,须有专家权威的模式,使活动在基本规范之内顺利进行。教师不做冗长难耐强迫式的解说。[2]在排练时,戏剧教师即是教师、又是导演,针对小学金帆任课教师排演的剧目进行点评时,也需要做到一针见血,使作品排演效率大幅增加,排练效果显著。

    在2019年12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举办的全国立德树人戏剧教育研究共同体重点实验学校剧目展演中,金帆话剧团排演剧目《冰雪冬奥梦》荣获金奖;
    2021年东城区艺术节和北京市艺术节的作品也荣获了金奖和银奖的荣誉。近几年,回民实验小学来也成立了戏剧教育联盟,联合了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民族学校、北京市通州区永顺小学等北京市多所小学共同创作了《童心向党——献礼建党100周年》主题剧本书刊并顺利发行。

    回民实验小学是一所110年历史的百年民族学校,传承民族精神,是回民实验小学的使命担当。恰逢“深综改”的时期,回民实验小学拥抱了戏剧,早在8年前便接触了戏剧教育,于2014年成为了北京金帆艺术团之一,包括话剧团、舞蹈团、合唱团等,自此回民实验小学的学生戏剧社团也称之为了金帆话剧团。

    回民实验小学的戏剧教育是在主题中不断深化和成熟的,每年的戏剧教育都拥有一个别样的主题。在笔者第一年接触回民实验小学的戏剧教育时,主题为“真爱无痕、不忘初心”。艺术发现是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体验,是客观外在事物与主题内在体验的某种契合,其中蕴含着创作者丰富的心理过程。观察是外部世界进入主体内心世界的入口[3]。这样的一个主题,让同学们学会了讲身边有关于爱的故事,树立自己身边的榜样,让同学们看到爱其实就在身边,所以在接受整个戏剧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找到最美的自己,遇见明天更美好的自己。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中生动隽永的语言和令人遐想的画面意境,在欣赏、诵读、品味中感知美、理解美、体验美,从而诱发审美情趣,激发丰富想象力,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4]。回民实验小学的刘燕君校长就是一个“戏剧迷”,她不仅把戏剧教育带给同学们,同时也通过自己的语文课程让学校的所有老师接触戏剧,爱上戏剧。2020-2021年,刘燕君校长聘请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系副主任姬沛担任导演,为其教师排演剧目《赵一曼》。在回民实验小学的校园里,能够发现民族教育与戏剧教育能够相得益彰,并让回民实验小学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应急教育师范学校”“京城教改创新领军小学”“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诸多称号。

    刘燕君校长也表示在回民实验小学的戏剧教育做下来几年后,学校中老师的变化也很大,一线教师市区骨干达46%之上,这些绩效并不是老师们的刻意追求,而是在戏剧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这样的结果。在多次排演中,大家也发现数学老师可以控制灯光,语文老师可以主持,让老师们感到自己潜力无限。她也希望老师在戏剧教育中不要成为蜡烛,要成为最美的教师,享受职业的幸福。

    3.1 课程安排以及课堂效果

    金帆话剧团每周行课一次,一次课程时长120分钟,在演出将近之时会增加课时量,加强对于剧目的排演任务。金帆话剧团现共有成员18名,分别在3~5年级。在一学期接近18周课程中,会有至少一次在专业剧场演出的机会。回民实验小学对于金帆话剧团的课程非常重视,这也致使孩子们每周一堂的戏剧课程会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

    在创作方面,笔者会带领同学们杜绝一些例如看重表演结果,轻视过程中的儿童能力发展;
    剧本的选择范围比较狭窄,创作能足;
    表演角色有限,多数儿童缺乏参与机会等问题[5]。从孩子们的日常校园生活出发,进行规定情境下的自由碰撞,教师记录有效的台词,再进行加工创作。

    在课堂效果中,同学们肯定对于戏剧游戏更为感兴趣。于是,在每堂课进行排练前,笔者首先会选择一个戏剧游戏,来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到戏剧课堂上。同时也要告诉同学们,接下来的排练要把在游戏当中的热情持续下来。在金帆话剧团的孩子们,在每一次排练中都有着或大或小的进步,在这慢慢蜕变的过程中,也能看到他们在舞台上更加游刃有余,这就是戏剧社团应有的意义。此外,也要将排练效果体现在最终的作品呈现上,在作品获得好评的同时,更是对校园文化活动的一种体现。

    3.2 金帆话剧团对于同学们的影响

    金帆话剧团的团员由各班推送至年级,再由年级推送到校级院团,优中选优的选拔模式也让能够入选的同学珍惜自己的每一次演出机会。金帆话剧团不仅是在戏剧教育内的呈现上能给同学和老师们一个惊喜,更多的是对于他们未来人生的“润物细无声”。我们常说,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的精神面貌有所改变,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荣辱观,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自觉、自发的去做有利于祖国、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学校的事情。[6]通过一部部优秀的作品,不同主题的戏剧教育,让同学们能够受到多维度的思维教学和智商、情商的提高,不仅于戏剧基本功上的硬件增强,更是对于他们内在成长的甘露。

    总而言之,同学们对于金帆团的喜爱是源于这个学校的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回民实验小学的民族精神传承让同学们学会团结、积极进取;
    学校对于戏剧教育的重视也让孩子们知道不能仅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也要敢于在舞台上绽放自己,在生活中表现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在对于孩子们的授课和排练中,我们发现各所学校的戏剧社团会存在一些普遍问题。戏剧社团与其他社团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戏剧社团在每年的艺术节中都拥有着在更大舞台表演的机会,这也导致部分社团教师只重视社团排演作品的最终呈现,从而忘记了社团发展建设的不均衡。

    社团成员梯队建设的尚不完善就是重要问题之一。比如今年演出的剧目,在明年可能因为演员的变动就需要对于剧本进行重新编改,剧目排练重新从头开始。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给予的解决方案便是在低年级中,尽早发现一些好苗子,让他们尽早参与到社团课当中,感受戏剧的氛围,接触排练与演出;
    这样会让他们在接下来的戏剧教育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其次是在对于一个剧目的排演中,除演员以外的其他社团成员参与感不强。由于年级的原因,为保证剧目演出质量,每次剧目排演的过程,大都会尽量选择四、五年级的同学,这样一来,六年级和三年级以下的同学在接受集体的训练后,对于剧目的排演机会缺少很多。针对此问题,可以让六年级成员担任分场导演的工作,每位高年级同学负责一场戏或者几名低年级同学,用他们的演出经验来对还未上场的团员进行简单的排练和经验分享。其次可以让低年级同学负责灯光、音效的记录和操作,并为他们设定为某一角色“B角”身份。(1)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参与度;
    (2)让所有人都能够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个剧目,如果有演员突发的临时情况,随时可以替补上来,完成整个剧目的排演工作。

    戏剧社团的建设是一所学校对于美育重视的重要体现,通过戏剧的表达,能够让书本上的文字变得立体,让校园文化承载的精神得以传承。戏剧是一门综合类学科,同时也是一门需要同学与教师不断配合的学科,戏剧教师在社团中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榜样和标杆,在进行戏剧知识普及和演出指导中更要体现校园文化精神,在戏剧课堂中延伸出来的教学内容,可以是基础的学科的预习和复习,这也能够弥补在其他学科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综上所述,回民实验小学的戏剧教育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是众多小学戏剧教育的一个优秀成果示范,也能起到一个榜样作用。走进戏剧就等于走进了精美的艺术人生,走进了高雅的文学殿堂。[7]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回民实验小学的戏剧课堂一定会更加精彩。同时号召各所学校将戏剧教育的特点与校园文化充分融合,让戏剧教育在小学美育中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戏剧教育是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校园文化活动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之一,当两种载体进行跨学科的融合和优化之后,将创新出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不断完善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是培养小学时价值观的重要一课,讲好这一课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将戏剧教育与校园文化的优秀特点融合发展,创新戏剧课堂和其他活动发展模式,促使青少年从小培养爱好表达,善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社团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支撑,戏剧教育的介入让校园文化的发展更多元也更全面。同时,负责戏剧社团开展的教师也要不断加强对于戏剧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增加剧本阅读量和戏剧作品观摩量,从而全面优化戏剧社团的发展,让社团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进一步促进美育在校园文化中的提升。■

    引用

    [1] 付钰.中小学教师教育戏剧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8:5-26.

    [2] 张晓华.创作性戏剧教学原理与实作[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7:98.

    [3] 孟抗美.文学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5.

    [4] 苏拥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民族精神[J].中国民族教育,2018(2):57-59.

    [5] 方先义.儿童戏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149.

    [6] 马樱.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6):79-80.

    [7] 刘卫红.自由的舞台——中学话剧教育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4.

    猜你喜欢 话剧团回民社团 学科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探索课题(2021年13期)2021-09-10BOTTOMS UP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9年4期)2019-08-27乐游西安回民街,一街吃遍丝绸路学生天地(2019年36期)2019-08-25创建西岸话剧团 打造新时代群众文化品牌中文信息(2019年6期)2019-07-01舞台上的雷锋形象奇观雷锋(2019年3期)2019-06-11从《穆斯林的葬礼》看回民厚养薄葬的文明观北方文学(2018年14期)2018-07-13“多彩”书法社团展示教育(2017年28期)2017-07-30缤纷社团,绽放精彩学苑创造·A版(2017年1期)2017-01-19赞扬出来的大明星小火炬·智漫悦读(2015年3期)2015-06-03社团少年漫画月刊·哈版(2015年2期)2015-05-26
    相关热词搜索:戏剧东城区回民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