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基于CiteSpace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可视化分析

    基于CiteSpace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可视化分析

    时间:2023-02-23 21:5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张静娴 易 丹 李小江*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381;2.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 300381

    放射治疗是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肺脏对放疗的毒性反应敏感,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RILI)是胸部放疗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0%[1]。RILI包括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慢性放射性肺纤维化,其限制了放射剂量的提高,影响治疗效果,更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2]。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产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疗效。RILI的西医治疗目前以综合治疗为主,在足量、足疗程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再辅以止咳、祛痰、平喘等对症治疗,但效果仍欠佳[3-4]。放射性肺损伤归属于中医“咳嗽”“肺胀”“肺痹”“肺痿”等范畴,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基本病机为气阴两伤和瘀毒互结[5]。近年来中医药以辨证论治的优势,在多项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6]。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近10年关于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文献研究,并应用CiteSpace 5.7.R2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以显示近10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今后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检索方式:(主题词=放射性肺损伤OR放射性肺炎OR放射性肺纤维化)AND(主题词=中医药OR中医OR中药OR经验);
    检索语种:中文;
    检索年限:2011年8月至2021年8月;
    检索时间:2021年9月1日。纳入标准:研究主题符合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
    排除标准:会议论文、综述、报刊、科技成果及重复发表的文献。最终得到可进行分析的文献215篇。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处理 将纳入研究的215篇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保存文件名称为download_**.txt,应用CiteSpace(版本号:5.7.R2)软件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导出数据包括文章题目、作者、关键词、研究机构、摘要、发表年份、期刊等信息。

    1.2.2 软件参数设置选择分析 时间为2011~2021年,时间切片为1年,演算时阈值(Top N per slice)选择为50,即选取每一年中被引次数最高的前50篇引文,节点类型分别选取作者、机构、关键词绘制3个可视化知识图谱。其余参数和功能区设置为默认。

    2.1 年发文量分析 关于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文献年发文量自2011年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17年和2019年达到近十年的最高值,但均仅有31篇,自2020年发文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维持在15篇/年左右。年发文量的变化趋势反应出RILI领域的研究热度减低,没有得到相关研究者的重视。如图1所示。

    图1 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炎文献年发文量变化趋势图

    2.2 作者可视化分析 应用CiteSpace 5.7.R2软件对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研究的文献作者合作网络进行共现分析,绘制出作者合作关系图谱(如图2所示),每个节点代表1名作者,连线表示作者之间形成的合作关系。其中节点数280个,连线数308条,网络密度(Density)为0.0079,说明作者间的合作比较分散,没有形成明显的合作关系。其中发文数量最多的作者为严然,发文数量为5篇,发文数量≥3篇的作者有10人,其他作者发文较少,说明没有对该领域形成持续性研究。由图2可见,形成含3名以上作者的合作团队有2个,严然团队人数相对较多,团队内部联系较为密切,但是各团队之间缺少合作。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图

    2.3 机构可视化分析 图谱由197个节点、103条连线组成,图谱密度为0.0053,图中的圆环越大表示机构发文量越多,连线越粗表示机构间的合作程度越深,由图3可见,该领域的发文机构主要集中于中医药高校及其附属医院,其中发文量较多的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发文量均为5篇,但是中介中心性均<0.1,各机构间的合作较少,研究较为分散。从节点的连线上看,机构合作关系中合作数最多、合作关系复杂的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医院形成的合作群体。其次为湖南中医药大学、重庆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合作群体;
    以及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武汉市肿瘤研究所的合作群体。

    图3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图

    2.4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2.4.1 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内容的凝练,频次高的关键词则代表着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及前沿。以关键词为节点绘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显示节点有270个,连线669条,密度为0.0184(如图4所示)。表1显示的是频次前10位的关键词,中介中心性≥0.1的关键词有5个,去除与主题词相关的关键词,其余关键词按频数由高到低分别为“肺癌”“临床观察”“临床研究”;
    研究对象主要为肺癌、乳腺癌等胸部肿瘤患者,在诸多的临床观察研究中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免疫功能的提高,在中医药的防治过程中名医经验的应用占据着重要作用。

    图4 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表1 放射性肺损伤中医相关研究主要关键词表

    2.4.2 关键词聚类分析 CiteSpace 5.7.R2软件可依据网络结构和聚类的清晰度,提供模块值(Modularity Q值)和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值)。Q值>0.3代表聚类结构显著,S值>0.5代表聚类合理,S值>0.7代表聚类结果是令人信服的。从图5可见,各聚类模块中,轮廓值均较高,Q=0.6768,S=0.8698,说明放射性肺损伤的中医相关研究聚类效果较好,结果可令人信服。聚类#3侧重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人群,聚类#4、#9 侧重于中药方剂治疗上,聚类#5、#7主要在实验研究上,聚类#8为中医治疗RILI的治法。

    图5 关键词聚类分析图

    2.4.3 关键词突现分析 图6显示关键词“放疗”的突现强度最高(2.46),说明其在2019年受到了较强的关注;
    “清燥救肺汤”这一关键词突现时间最长,说明该方剂在RILI的防治中应用广泛,受到持续关注;
    2017年开始非小细胞肺癌、炎症因子、加味四物汤成为研究热点并持续至今。

    图6 关键词突现分析图

    2.4.4 关键词时间线视图分析 运用CiteSpace 5.7.R2软件,在Visualization中选择Graph View-Timeline View得到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如图7所示),以更好地展示2011~2021年间关于放射性肺损伤的中医研究热点的历史演变过程。通过分析该时间线图谱可发现,从2011年开始,研究热点随时间变化分为了4个阶段:2011~2013年关键词分布多为“预防”“早期干预”“干预研究”“益气养阴”“益气活血”等,表明中医药可以通过益气养阴活血等治法来干预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2013~2016年关键词分布多为“复方麻杏石甘汤”“千金苇茎汤”“复方六君子汤”“保肺抑纤汤”“雷火灸”“临床研究”等,表明该时间段中对RILI的研究集中在中医方剂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6~2019年关键词分布多为“TGFβ1-smads”“ampk”等信号通路及“C反应蛋白”“TNFα”“IL17”等炎症因子,表明该时间段研究集中在对RILI的机制研究;
    2019~2021年关键词多为“用药规律”“数据挖掘”“中医证型”等,表明该时间段侧重于通过发掘先前的临床经验对RILI进行总结性分析,以便更好地为临床防治提供指导性的帮助。

    图7 2011~2021年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研究热点时线图

    本文围绕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相关文献研究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分别对2011~2021年该领域的年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进行了分析。总体来看,放射性肺损伤相关中医研究的年发文量不多,而且近两年发文量较之前年份有下降趋势,说明该研究领域受到的关注度不高。

    纳入作者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严然[7],并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学术团队,该团队对“透法理论”在治疗RILI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其学术思想主要以伏气温病为指导,认为放射性肺损伤发病过程与伏气温病类似,放射线热毒属于火热之邪,伏藏于人体而后发病,病机为火热深伏营血分,痰热壅肺,络脉瘀滞,与伏气温病的核心病机“怫热郁结”相一致[8]。治疗中以清热解毒、透热养阴为基础治疗法则,加之清透、养透、转透、宣透等透法,治法关键在于透热转气,以桑杏清营汤来治疗早期放射性肺损伤[9]。该团队还通过动物实验对桑杏清营汤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桑杏清营汤通过抑制放射性肺炎TGF-β1/Smad通路来影响大鼠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发挥对放射性肺炎的防治作用[10]。说明以严然为中心形成的学术团队对RILI的研究比较深入全面。

    研究机构的合作视图中,主要研究机构以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所形成的合作团体,但是各高校及医院之间缺乏合作,中介中心性均<0.1,在研究领域中影响力较低,启示未来对该领域的研究应该加强机构间的合作。

    在放射性肺损伤的中医药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为肺癌及乳腺癌患者,研究内容多为中医方剂对RILI的临床观察研究及各家名医经验。王瑞平教授将放射性肺炎分为4种证型:风热犯肺、阴虚肺燥、肺脾气虚、痰瘀互结[11]。放射性肺炎基本病机为热毒耗伤气阴,损伤血络,热毒蕴结,证型以气阴两亏、热毒犯肺、痰瘀互结最为多见[12]。放射性肺损伤的中医病机集中在肺脾气虚、瘀血内生,治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2];
    气阴两伤、瘀热相搏,治法为益气养阴、凉血散瘀[13]。近年来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不断深入,通过对某种疾病相关文献中证候、治法、方药的规律进行分析归纳,推动临床研究的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有研究[14]通过挖掘近20年的相关文献数据统计出RILI的主要中医证型为肺阴虚证、肺实热(热毒)证、肺血瘀证、肺气虚证,治法以养阴、清热、益气、活血、润肺、解毒为主,治疗中使用频率前5位的单味中药是麦冬、炙甘草、北沙参、鱼腥草、苦杏仁。

    目前放射性肺炎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机制主要包括:①保护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等RILI靶细胞以减轻放疗对肺血管壁的损伤作用[6];
    ②调节免疫平衡:调控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恢复Th1、Th2免疫平衡,减轻RILI的发生[15],下调Treg比例来发挥调节免疫平衡的作用[16];
    ③抑制TNF-α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及TGFβ1-smads、NF-κB相关信号通路活化;
    ④抑制纤维化因子释放及相关通路活化[17-18]。

    本研究发现中成药及中药注射液在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中应用较少,可以作为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关于RILI的研究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对照实验,可以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筛选具有确切疗效的方剂及中药,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证据支持。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由于CiteSpace软件的局限性,未能将该领域的全部文献纳入研究,在反映国内中医药在该领域的研究有失全面。

    相关热词搜索:可视化放射性中医药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