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信息化对人文旅游景区的影响

    信息化对人文旅游景区的影响

    时间:2023-03-01 21:0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李三喜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东广州 510550)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1]信息化是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推动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推手。信息科技赋能旅游行业,优化价值链。《“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将推动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基本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2]。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人文旅游景区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景区发展的必然结果。

    景区信息化是景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物联网等对景区各类资源进行加工、整合,达到信息共享,管理模式创新,实现景区高效运营管理[3]。信息化在我国人文旅游景区的应用发展大致有初级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3个层次[4]。

    20世纪90年代末,游客可通过电脑查询自己感兴趣的旅游景点信息,景区借助计算机软件、网络、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进行信息系统开发,这可归属为景区信息化的初级层次。2000年左右,国内部分人文旅游景区开始进行数字化建设,景区借助计算机硬件设备,运用“3S”“3G”、多元数据库、电子商务、虚拟现实、无线网络、全光网络、搜索引擎、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和网格服务等信息技术,为人们游玩提供便利,为景区智能管理和文旅资源保护提供智慧支持。数字故宫、数字敦煌更是人文旅游景区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典范。2010年左右,国内景区进入智能化建设阶段,在数字景区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判断、感知、交互、协同等效能,景区通过泛在的现代通信、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整合与数据仓库、社交网络等高性能信息技术工具,促进景区高效运营管理[5]。

    信息化为景区文化赋能,给景区发展创新带来无限可能。信息化促进人文旅游景区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人文旅游景区智慧化管理,提高景区管理效率,拓宽景区营销渠道,提升景区品牌形象。

    (一)促进景区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景区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景区网络通信设施的完善,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景区的开放性水平,是景区实现对基础设施、旅游环境、旅游资源、游客行为等进行精准高效管理的重要基础。互联互通的网络通信设施,科学可视化的管理系统,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等信息技术的运用,夯实了景区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2.进一步促进景区安全管理设施建设

    全面覆盖的景区安全管理系统,有利于工作人员对景区实施动态监测和管理,监控和保护景区资源,提高景区环境效益。通过信息技术可实时管理景区游客容量,引导游客流向,降低人流量过大对景区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还可记录游客信息和监测游客文明旅游行为。例如,云南省丽江古城的公共安全管控系统,能实时动态掌握人员进出景区情况,可实时设置常规模式和限流模式进行管理,也可根据风险等级区域进行实时管控;
    视频智能分析系统,能及时发现和管理景区游客不当行为;
    智慧安防寻人系统,能快速还原人员行动轨迹,帮助寻找景区内走失的老人小孩;
    智慧消防系统,根据实际场景建设温感、烟感、用电监测、消防栓压力监测、视频监控、红外线热成像等3万多个前端感知单元,形成立体化全域感知防控体系,准确有效排查景区隐患[6]。

    3.促进景区完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化促进景区完善票务系统、智慧停车系统等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景区电子票务系统具备售票、检票、退票、统计、查询、汇总、报表等控制管理功能,有效避免倒票、漏票等情况,电子门票验票快捷,门票数量、类别、时间及客流量等实时数据统计精准,财务核算高效,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审核及科学化决策管理。计算机统计报表可获得每一阶段游客流量分布情况,便于合理安排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以达到景区的科学化管理。智慧停车系统能改善拥堵状况,整合景区停车场资源,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游客体验。

    (二)推进人文旅游景区进行智慧化管理,提高景区管理效率

    1.促进景区数字信息系统的建立,提高景区管理水平

    景区通过数字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景区服务、景区管理和景区营销智能化,提高管理机制效率,终结低效管理。景区运用信息技术,能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和资讯,合理安排景区接待能力,提高景区资源配置效率,通过联合旅游产业链上相关单位和部门,实现同频共振,畅通景区内外信息交流,提高景区管理水平。

    2.优化游客旅游体验,提高服务水平

    景区通过信息渠道,能及时感知游客需求,合理引导游客行为,优化游客旅游体验。通过手机应用软件(Application,App)、二维码等移动终端导游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自助服务,使游客更智能、更快捷地了解景区旅游信息,提高景区软实力。线上线下服务的融合升级,为游客打造全方位高质量的订票、景区导览、交通、支付、路线规划、急救和维权体验[7]。

    3.信息科技赋能景区智慧,提升景区人文内涵

    信息化有助于人文旅游景区有效获取信息,以辅助科学决策和管理。通过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资源进行数字化监测,提高对景区资源的保护,创新文化表达形式和内容,将多维时空的文化体验变为可能,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技术和5G技术,赋能景区智慧,创新了游客与文化的交互情境,深化了游客文化情感体验,提升了景区人文内涵,如上海数字孪生博物馆,利用三维数字孪生引擎,对接政府业务、物联感知和环境天气等多维实时动态数据,为场馆智慧管理和服务全面赋能。

    (三)拓宽景区营销渠道,提升景区品牌形象

    景区信息综合平台,促进景区、旅游者和潜在游客之间的相互交流,是景区的营销渠道之一,平台中的游客评价数据,还可帮助景区及时发现和解决景区存在的问题。此外,云旅游、慢直播、VR等多元化的营销方式,将景区文化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可视化展示,让旅游者全面了解景区文化,激发游客旅游欲望,拓宽了景区营销渠道。大数据技术将碎片化、个性化的信息进行归集、整合,为人文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同时景区通过有效的营销渠道,分发景区信息,传递景区文化,能有效提升景区品牌形象。

    信息科技为人文旅游景区发展注入新的动能。目前,我国人文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也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信息化程度不均衡、信息技术应用与用户实际需求存在脱节、媒体信息内容同质化、信息过载和信息安全等问题,这些都无法更好地匹配人文旅游景区未来的发展[8]。人文旅游景区应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结合景区自身水平,积极面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挥信息科技引擎作用,驱动创新,促进文旅融合,增强游客在人文旅游景区的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推动景区绿色发展和智慧化转型。

    (一)积极探索适合人文旅游景区发展的信息化模式

    要积极探索适合人文旅游景区发展的一站式、集成式、智能化的信息化模式,将旅游、文化和技术三者融合,实现信息技术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深化人文旅游景观的数字重构、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展示、旅游体验的数字重塑,建设信息实时互动服务系统。信息化服务应更多考虑游客需要和感受,以文旅体验为主线,为旅游者提供情感附加值高﹑幸福感强的智能产品和服务,运用网站、公共查询终端、智能手机、景区导览终端、呼叫中心、实时交互等方式,帮助游客快捷获取所需的电子化导游、可视化景区地图、智能化旅游路线、语音、图片、视频等旅游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二)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文旅融合

    景区应以信息科技为基础,为景区文化赋能,盘活景区资源,丰富服务项目,深化景区人文内涵,使文化灵动,推动人文旅游景区创新与升级。通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新基建等技术手段,借助智能机器人导览、穿戴式设备、无接触支付等信息工具,提升信息传递的生动性、准确性,优化文旅产品供给体系,整合挖掘现有旅游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满足游客多样化文旅需求,将单纯信息传递转向文化价值传递和文化价值创造,推动文旅融合。

    (三)科技创新,以人为本

    强化信息科技与人文旅游景区资源的融合共享,合理利用交互设计、VR和AR等技术,拓展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高质量文旅体验,以技术手段提升产品品质,打造更具创意的人文旅游景区,如文学建构的虚拟旅游景观,技术建构的虚拟旅游景观等,为游客提供声景观、形景观、境景观等广泛的感官体验,为游客带来旅游人文环境的沉浸感、临场感和交互感。通过智能化手段,解决“适老化”“无障碍”等问题,用技术更好地服务旅游者。科技创新,以人为本,为游客提供实用性强、针对性强的智慧旅游服务信息和产品,为人们打造高品质的文化旅游体验。景区还应与各利益相关者联合互助,构建透明化﹑集成化的数据共享机制,打破数据孤岛,更好地服务游客。例如,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改善了公共服务流程,以游客为本,为游客出行提供了方便。

    (四)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

    景区信息化管理应对内协同,对外保障游客权益。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景区应配备足够的信息安全管理人员,保障景区旅游信息系统的运行,定期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软件进行评估与检测,切实防范、控制和化解人文旅游景区信息化进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

    (五)建设信息化人才后备力量,孵化本地人才

    人文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需要信息化人才作为保障和支撑,目前“旅游+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明显不足,景区应加大对人才资源的开发投入,积累人才后备力量,孵化本地人才。景区可制订完善的人才培训方案,加大对现有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在职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和业务水平;
    加强对后备人才的培养,造就和集聚一批旅游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
    通过多种途径吸收人才,如与各职业院校共育共享旅游信息化人才,形成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人文旅游景区是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景区应践行创新、绿色发展理念,根据自身发展水平,合理进行信息化建设,激发景区新的活力,实现旅游文化价值传递和价值创造。“双碳”背景下,信息科技融入景区发展的方方面面,为人文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新发展需要新探索,在发挥信息化对人文旅游景区正向影响的同时,也要谨防信息化带来的信息过载、信息安全等影响,充分应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促进人文旅游景区全面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景区人文旅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摘牌』杂文月刊(2019年24期)2020-01-01“摘牌”杂文月刊(选刊版)(2019年12期)2019-09-10某景区留念杂文月刊(2018年21期)2019-01-05人文绍兴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旅游今古传奇·故事版(2016年24期)2017-02-07人文社科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谁来教“医学人文”课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6期)2015-06-08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
    相关热词搜索:旅游景区信息化人文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