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仪式教育“情境”的作用原理及实践进路

    仪式教育“情境”的作用原理及实践进路

    时间:2023-03-04 10:30: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杨 华,任 娟

    (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49)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是实现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仪式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对引导教育走向和主导道德目标起着示范作用,其作用还能辐射到全社会,进而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教育起到导向作用。当前,仪式教育面临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共性轻个性等问题,提升仪式教育的效用,发挥仪式教育在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作用有着重大意义。情境性是仪式教育的本质属性,创设集时间空间、人物器物、语言声音、图像和行为一体的场景,融合感性和理性兼备的情感,对于仪式教育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探究仪式教育情境性的理论逻辑,分析创设情境的实践路径,使得仪式教育的效用最大发挥,对于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着重要意义。

    仪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举行典礼的程序、形式。”[2]仪式最早起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当中,生产力的落后使人们无法应对自然的威胁,为了表达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于是人们有了祈雨、祭祀、占卜等仪式行为。这些行为具有象征性、重复性、感染性等特点。“涂尔干最早较为完整地提出了仪式的功能:惩戒、凝聚、赋予人们以生命力及欢娱。”[3]近代以来,随着仪式研究的时代化和本土化发展,学者逐渐将仪式的主要功能归纳为引导价值、凝聚整合、团结社会、维持秩序、规范行为和抒发情感。其中,仪式对人的规训和教育作用逐渐得到重视与发展。仪式教育,指的是“在仪式活动中教育者通过一系列具有象征性的、承载着文化传统的程序或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中产生对仪式活动价值观念的认同,并在集体氛围的熏陶之下产生集体情感并实现自身行为习惯提升的教育实践活动。”[4]2010年团中央颁布的《大学生思想引导大纲》中提到:仪式具有象征意义和暗示作用,能在人的心中打下烙印,因此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好开学、升旗、庆典等各种仪式,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思想和情感上的感染和鼓励。可以看出,仪式教育在引导思想、熏陶情感、树立集体记忆、凝聚共识、整合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情境与仪式教育有如鱼之于水,二者相互包含,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情境,在西方最初是指人物性格周围的环境,主要和戏剧联系在一起,由狄德罗最先提出,但狄德罗只重视环境决定性格,而忽略了性格对环境的反作用。黑格尔对情境的阐述:“作为这种更切近的机缘,有定性的环境和情况就形成了情境。情境就是更特殊的前提,使本来在普遍世界情况中还未发展的东西得到真正的自我外现和表现。”[5]黑格尔认为,情境指的是社会人在进行行为时所处的社会环境,这个环境是从开始就存在的,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前提和基础。杜威进一步发展了“情境”的概念,认为情境是主体与客体、人物和环境的统一,并最早将“情境”这一概念引入教育学,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情境教育和仪式教育,二者均属于依托特定载体的教育方式,二者又相互包容,互相渗透。“‘情境’一词在东方最初是古人对艺术的一种追求,最早来自王昌龄《诗格》,诗歌有三个境界:物境、情境和意境。”[6]王昌龄所述的这三个境界主要指的是诗歌当中的景物描写、情感抒发和志意表达三重审美形态,说明诗歌是“情”和“境”的结合体。同样,王文生在《论情境》中也将“情境”视作“中国古典抒情文学的深层结构和根本表现方法,区别于现实文学”[7]。可以看出,古人很早便知会“情境”对于表达情感和意志的作用,并将“情境”视为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法。随着情境教育理论的传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情境”这一载体对于人的性格和发展的影响作用。情境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由各个部分组成且各部分内部包含许多不同的要素,各部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

    当前,仪式教育的情境创设面临内容脱节、主体缺失、经验导向、形式固化等问题,因此需要深入探究仪式教育“情”和“境”作用的机理,从两方面入手来创设良好的情境,这对于仪式教育效果的提升、参与者情感的凝聚和行为的规约意义重大。[8]

    (一)仪式教育之“境”

    “境”,在一般意义上的解释有三层:一是疆界或边界、国境;
    二是地方、区域或处所;
    三是状况或者地步。总的来说,“境”包括客观存在的环境,也包括抽象的境地、情况。仪式教育的“境”指的是仪式所举行的具体地点和场景,以及在特殊的声音、图像、器物等符号的作用下,给仪式主体营造的想象空间。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仪式教育所营造的场域,对于仪式主体的思想和情感,具有深刻的影响。

    仪式教育通过创设特殊场景,将现实空间与想象空间相勾连,历史与未来相融通,从而引导仪式主体的认知,规约仪式主体的行为。仪式教育,通过选定特定的空间,将人员在特定的时间汇集,并进行各种场景和器物的布置,营造出与仪式主题相符合的场景,这种场景就是仪式教育所营造的现实空间。此外,根据不同的仪式主题,语言、声音、图像、行为等仪式符号的选取各不相同,这些符号是意义的高度凝练,是从各种物体中抽象出来的,与具体的“物”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可知的,能为参与者的意识所反映。维克多·特纳将象征符号视为“维持社会的机制,象征是仪式的基本构成单位,在社会结构中具有行动上的操作能力,并成为社会向某一个方向行进中的积极动力”[9]。由符号所构筑的场域不同于仪式参与者日常生活的环境,仪式中的各种符号都具有相应的意义,承载仪式主题和内容。仪式的主体脱离原来彼此有差别的群体和社区,过渡到仪式创造的意义空间时,就形成了群体无差别的平等空间,所有人都服从于仪式的权威,伴随着仪式过程的持续,参与者逐步与仪式创造的意义空间相交融,逐渐生发与仪式导向趋同的情感,构建群体的想象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仪式符号是物理空间和想象空间的介质,仪式主体在仪式符号的视觉冲击力下,会不自觉地将自身的感觉、经验、情感和意志附着到仪式符号上,代入到仪式场景中,与符号所蕴含的精神、情感相互交流,从而唤起对事件的记忆和想象,进一步理解仪式的内涵。组织者在创设仪式时,可以将过去场景中的经验或者思想注入当下或者未来的场景,从而实现文化形态和经验的互通。此外,仪式通过在特殊的时间和地点再现过去特殊的场景,触发仪式主体的历史记忆,激发其内心深处的情感,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与仪式教育的情境达到思想相容、观念互通,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

    仪式教育的场景赋予了仪式主体共同的角色,使得主体拥有短时间的角色转变和长时间的自我角色认知和角色行为。在社会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拥有彼此不同的社会角色且每个人的角色都具有多样性,个体容易产生新旧角色转换、理想现实角色矛盾、多角色扮演的冲突。“所有的仪式就像是一场戏,仪式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是戏中的一个角色。”[10]个体在进入仪式场域之后,随着图像的展现、语言的宣示、声音的播放、仪式的操演,逐步深化仪式中的共同体角色。仪式中的个体共同享有仪式表达或期许的角色,对当下的仪式角色进行深度体验和思考,在仪式结束后继续深化仪式角色的认知。福柯认为新的规训方式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渗透入生活的影响。仪式对个体行为的约束,是在主体进入仪式之后所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个体认同仪式角色之后,所表现出的对仪式进行中相关规范的遵守,还体现在仪式结束之后,将仪式所传达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贯彻到底,对个体行为起着长久的影响作用。

    (二)仪式教育之“情”

    “情”指的是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如感情、情绪、情怀和性情等;
    或者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如爱情、情书等;
    还可以表示某种状况,如事情、情势、实情等。仪式教育中,“情”是在“境”的基础上形成和反映的,不仅包括隐藏在仪式符号背后的寓意,还包括仪式主体沉浸在仪式氛围中所产生的主观意识,以及主体在仪式空间中相互交织而产生的联系、利益和情感。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够反映客观事物,还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开展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而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的变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仪式主体在仪式之“境”中所获得的意识是有层次的,是逐步上升的过程,通过个体之间的传递汇聚成群体情感,从而对个体的意志和行为进行约束。

    仪式教育中主体的“情”受到仪式“境”的影响,是一个逐渐递进、缓慢发展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深刻内化为自身价值观的过程。“精神世界的发展离不开物质世界的支撑、培育与滋补,但精神世界并非对物质世界的简单照搬。意识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过程。”[11]关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弗洛伊德将其划分为无意识、潜意识、前意识等层次,但其忽略了意识形成之后所具有的多种层次。事实上,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初级、中级和高级层次的过渡。初级层次的意识,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反应,与之对应的是低级的情绪和精神。仪式主体在进入仪式场之后,对于仪式符号会产生相应的直观认识,以及随之而来产生的最直接的感觉、直觉和快乐、痛苦等情绪,对应维克多·特纳所述的“感觉极”[12]。仪式中摆放的器物、声音的萦绕以及仪式表演的方法均属于“感觉极”,能够激起仪式主体的直观感受,帮助其形象具体地认知仪式教育的内容。中级层次的意识带有抽象性,并与客观事物相联系,与之对应的是更高层次的思维和认识活动,如判断、推理等,这意味着人的意识逐渐由感性向理性过渡。随着仪式的推进,伴随仪式主持者的语言,仪式参与者做出统一的行为,逐渐进入由仪式符号所创造的意义场域,进入仪式所导向的想象世界,这时候主体的认识超越了仪式原本的场景,开始感受仪式的主旨和导向,并逐渐具有自我认识。高级层次的意识,是经过个体思维转换的带有个体情感的意识,其概括性强,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共同作用的产物,对应维克多·特纳所述的“理念极”[13]。仪式主体在进入仪式营造的意义空间后,逐渐认识仪式的实质和主题,并与自身原有的观念发生碰撞,仪式主体得以强化或修正原有的观念,认可仪式教育的本质,从而实现对仪式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的转化,最终指导自身的实践行动。

    仪式教育个体在仪式中所受到的强烈情感震撼,在群体效应的作用下迅速延伸,逐渐形成集体情感,集体情感对于凝聚社会共识、集结社会力量、引导社会团结有着关键作用。原始性情绪感染理论指出,“人们对于所处环境或他人情绪信息的察觉和感知一般都伴随着模仿,这种模仿都是无意识的,并且和情绪的诱发因素或者其他主体间形成一种几乎同步的反馈,这种模仿和反馈作用于主体,激活主体相同的情绪活动,于是形成了主体对诱发因素的接受、联想和学习,或者产生与引起其情绪的主体相同的情绪体验,并且诱发因素越强烈,主体的模仿越强烈,受感染的程度越深入。”[14]独立的个体在进入仪式后,会生发出有关仪式的个体情感,但仪式中的个体往往处于密集的人群中,个人的情感会相互传染,形成大众情感,身体的聚集使得个体之间相互关注以及情感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和容易。“集体情感可以增强仪式参与人员之间的互动性,成员有了共通的集体情感,就更容易在群体共同的认知符号上达成一致,并产生‘我们是一起的’共同体感觉,这种集体感是一种强大的集体凝聚力量。”[15]可以看出,仪式可以将人情绪化地卷入其中,使得个人最初的情感在集体中放大,从而将原始情感化为情感能量,再扩大到集体,产生团结感,形成道德感。

    仪式教育营造出的强大场域,满足了人们对仪式感的需要。“人们在仪式中所表达出来的,是他们最为之感动的东西。”[16]仪式感是仪式主体在仪式过程中的内在感性活动,是人们对仪式所抱有的精神性的需求。仪式感是依托于仪式场景的布置、音乐的选取、图像的呈现、语言的宣示以及程序进行的审美的感受,是物质与意识的结合。人们由于集体仪式感的缺失,转而寻求生活上的仪式感,形成一种追求正式、庄重、富有志趣的生活理念,在生活中衍生出更多仪式化行为,这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集体仪式的需求。

    (三)“情”与“境”融合

    “情境”是在特定的时间内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的集合,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是有限的、能动的。在社会心理学中,“情境指影响事物发生或对机体行为产生影响的环境条件,也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17]沙莲香认为,“情境是从主观上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18]仪式教育的情境是指由人员、器物、场地、声音、语言等事物所构建,能够容纳仪式主体的精神活动、心理感受和仪式行为的场域。把握仪式教育的情境,对于仪式主体价值观的引导和行为的规范具有强大作用。“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要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19]“马克思认为,全部的学说都是关于人的学说,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并进一步指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主体,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目的。”[20]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于人的能力、社会关系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就是使人发挥主体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仪式教育的“情”与“境”在相互作用下,不仅赋予了参与者主体地位,对于其认知的深入、情感的熏陶、意志的磨砺和行为的规范也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并且通过仪式教育的不断重复,其对参与者观念的影响是深远的,对行为的塑造是深刻的。

    在仪式教育作用下,仪式参与者和组织者同处于一个情境,遵照统一的仪式程序和规范,进行相同的仪式动作,此时仪式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共同成为了在场的主体。仪式主体在情境中的知情意行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仪式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是仪式运行的首要条件,而仪式情境为二者交往提供了场域。仪式组织者将要表达的信息借助仪式时空的选取、器物的陈列、音乐的播放、程序的运行传达出来,同时与参与者共处于仪式情境中,共同接受仪式的教育信息。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中,仪式主体形成与仪式主题相符合的认知,在情境的熏陶下实现自身情感深化,将仪式教育中所倡导的价值观内化为自身价值理念,从而指导仪式过程中乃至仪式结束后的行为。

    仪式教育所带来的情感能量能够长期储存在仪式主体内心深处,既能让仪式主体反复回味,又能不断延续作为动力机制而引导行为。仪式情境,承载着仪式所蕴含的道德和认知,将人们代入仪式中产生诸如坚韧、忠诚、义愤等强烈情感。通过仪式的不断举行,同样的情境在群体中不断延续,形成集体记忆,有利于引导人们的情绪、塑造认知、激发认同,使得分散的个体逐渐形成为统一有序的集体。同时人们对正确行为的践行,反过来也影响了思维和认知,从而坚定信念,形成持久的坚持力。

    情境,是仪式教育发生作用的重要场域,不单指物理意义的空间,还包括超越物理空间的由仪式引发的群体想象,以及仪式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情感联系等等。这使得仪式情境足以突破时空限制,弥散充斥于仪式主体的人生历程当中,同时也延伸到了网络虚拟世界。仪式活动中的人物、器物、语言、声音、图像等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在特定的时空中组合起来,如何在这些要素中融入仪式的主题和内容,是仪式教育的关键,因而需要从仪式情境的目的、主体、情感以及创新四个方面来营造饱满的仪式情境。

    (一)明确仪式情境的目的性

    马克思认为,“教育活动本身是人的活动,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21]仪式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参与者形塑意识形态,规范行为举止,促进受教育者成为真实的主体,以自觉的姿态担任起维护、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使命。从这一目的出发,仪式情境要符合仪式教育的根本目的,以丰富的内涵增强效果,完善的体系建立保障,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提供方式方法。

    情境要服务于仪式教育,情境的创设要符合育人的根本目的。不同类型的仪式具有不同的主题,但其本质上都是以育人为导向,因此,仪式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仪式主题,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更要从仪式参与者的角度出发,选择为仪式参与者喜闻乐见的主题。同时,对于仪式内容的选取,也要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选择,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问题,从而推动教育内容的系统整合。

    丰富仪式内涵,增强仪式的表达效果。首先“要树立仪式思维,大胆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经验”[22]。古代文化中将礼仪与文化相结合的做法,有利于增强文化认同,同时传统仪式的多样性宜可以借鉴,丰富仪式教育的种类,还要吸取传统仪式中庄严肃穆的态度,增强仪式教育的效果。其次要充分结合本土特色。仪式的开展与本地的经济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仪式中运用具有本地元素的符号能让参与者对仪式情境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从而更好地融入仪式中。最后要充分整合仪式资源。除了利用诸如节日纪念仪式、重大事件庆典仪式等,还要善于将仪式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形成仪式化行为,重视过渡仪式在人生历程上的转折作用。同时,注意将具有不确定性的仪式资源整合起来,利用群体欢腾的影响力,深化仪式的效果,丰富仪式的内涵。

    完善仪式教育体系,设立仪式情境规范。“文化环境塑造人,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进步的文化环境,对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3]价值导向明确、思想内涵丰富且与时俱进的仪式情境对于改变和塑造人的认知意义重大,而完善的规范是创造良好的仪式情境的前提,仪式主体在自觉遵守仪式规范的同时,就已经认可了仪式的重要价值。因此,首先需要从仪式人员的角度出发,对仪式主体进行引导,使其改变原有的观念,充分认识到仪式教育的重要性。其次要简化仪式程序,减少不必要的仪式行为,以简洁丰富的仪式形式吸引人的参与。再次要从内容表现入手,从仪式主题出发布置仪式场景,图文并茂,声色并存,给人以强烈的感官体验。最后要设立监督和反馈机制,惩戒仪式过程中的不当行为,表彰奖励仪式反馈行为,为加强仪式效果提供制度保障。

    (二)回归仪式情境的主体性

    创设仪式教育的情境,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时空选择、对象划定到程序设计、氛围营造等各个方面都要以人为中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同时,需要尊重仪式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主体地位,促进二者与仪式情境的融合式同构。

    在仪式开始之前,要设定仪式教育的目标、制定仪式运行方案以及对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首先,要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对仪式教育的总体目标进行设定。还要针对仪式教育的作用对象,分层次、有阶段地设立具体的仪式教育目标。如小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应该进行一些视觉感染力强、活泼生动的仪式教育;
    而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较强,应该多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采取入党仪式、成人仪式、榜样仪式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深入的思考。其次,要提升仪式组织者的素质,从参与者的角度完善教育内容,不断与时俱进。仪式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信仰的传递,而信仰不是一种关于外部客体的纯粹认识现象,而是内在地包含有主体的人格成分。只有讲信仰的人自己有信仰,才能使信仰人格化,从抽象道理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化存在,使信仰更有亲和力和吸引力。同时,要针对仪式参与者的特点,选择具体的仪式形式,不仅要能为仪式参与者所接受,还要具有高度的理论抽象。最后,应综合多方力量共同考核评估、修订仪式教育方案,要符合仪式教育的目标和仪式主体的思想实际情况,还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开拓思维,不断完善仪式方案。

    在仪式进行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主体间平等的观念,充分发挥仪式互动的作用,通过网络吸引更多人群同时“在场”,激发强烈共鸣。首先,仪式组织者要赋予参与者平等的机会,确保仪式参与者“身体在场”,同时平等对待每一位参与者,不进行差异化对待。如校长为每一位毕业生“拨穗”,而不是只给优秀毕业生“拨穗”。其次,仪式主体要聚焦同一目的,积极参与仪式之中,主体之间进行充分的仪式交流和互动。主体要明确自身在仪式中的角色,通过彼此间的互动感受对方的思想,并使得自身情感在仪式中传递,产生群体意识。最后,身体在场是开启仪式互动的前提,网络延伸了仪式空间,更多人能够通过网络参与到仪式情境中来,通过直播弹幕、评论区留言、点赞功能等积极参与到仪式活动中,扩大仪式的影响力。

    在仪式结束之后,需要对仪式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发挥仪式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主体性,发现仪式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完善。一方面,为了考察仪式主体之间是否充分进行了互动问题,可以用定量和定性的方式予以考察。如以仪式主体的情感和行为变化为依托,用参与度、完整性、丰富性等定量的指标对仪式互动进行评分;
    又如以经验分享、思想汇报等定性的方式考察仪式的最终效果。另一方面,建立仪式主体行为反馈机制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仪式主体自评、互评等方式反馈仪式进行的状况;
    亦需要对主体内化仪式教育的程度、以及后续的行为进行追踪和反馈,以此考察仪式教育的效果;
    还应鼓励仪式主体积极主动传播仪式教育的主题和内涵,扩大仪式的影响力,激发主体参与仪式的积极性。

    (三)发挥仪式情境的感染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工作应该像盐,不能光吃盐,应该把盐溶解在其他食物里面,自然而然的吸收。”[24]这说明教育不只是单向的灌输,亦发生在无形的文化熏陶之中。仪式教育与其他教育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既有显而易见的价值观引导,又将仪式主体置于特定的情境中,使其潜移默化地受到仪式情境的感染。发挥仪式情境的感染性,需要充分重视仪式要素,利用仪式符号,提高仪式主体的参与深度。

    充分重视仪式要素,选取特定的时空,以及相应的人物和器物。首先,仪式的举行要选定适当的契机。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凝结着人们的记忆,如同情感的触发器能够带领人们进入仪式再造的场域。如国庆阅兵仪式的举行要选在国庆节的当天,阅兵的地点选在天安门广场,这是要带领群众回归新中国成立当日的情境,形成时间和现状上的对比,激发人们的情感。其次,仪式全过程都要贯穿育人导向,充分发挥仪式主体的作用。针对仪式主体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设计仪式方案,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
    同时,积极将仪式主体之间的互动融入仪式活动中,激发其兴趣,再根据主体的反馈情况进一步优化仪式情境。最后,需要选择具有深刻含义且符合仪式主题的仪式器物。“仪式器物承载着特定的象征意义,被赋予某种特殊的神圣力量,也正是‘因为它们含有这种力的某些成分’。”[25]仪式情境中的器物对仪式主体来说具有首因效应,是主体进入仪式场域中最先映入眼帘的事物,其冲击力越大带给人的震撼越强。器物的意义越深刻,越能激发仪式主体的想象,有利于引导主体深刻追随仪式主题和内涵。除此之外,服装也是仪式在物质层面的表现形式。对于不同类型的仪式,仪式主体需要穿着不同的服装,且同一仪式的统一的服装意味着仪式共同体的存在,利于引导集体认同。

    利用仪式符号,提前规划仪式程序和行为,营造浓厚的仪式氛围。首先,语言是人类传播的基本符号体系,通过在仪式情境中设立一些反复提及、固定不变且高度凝练的话语,并让其在仪式中广泛传播,对于形成共同观念和集体记忆意义重大。语言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口头表达方面,可以独白、互动等形式来激发仪式主体的热情,从而感染集体情绪;
    书面表达则可以排比、对仗的形式呈现,方便仪式主体记忆和使用。其次,调节把控仪式声音是仪式教育顺利进行的关键一环。“音乐控制政治仪式的节奏,调节政治仪式的气氛,将参与者带入特定的政治情感体验中,成功实现政治价值的构建和宣示——这种‘政治定调’既展现了仪式的政治动机,又实现了仪式的政治功能。”[26]由此可见仪式的声音是控制仪式节奏和烘托仪式氛围的关键。因此不仅要从仪式主题出发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音乐,还要注意音量的大小要足够体现力量,音乐的速度要跟随整个仪式的节奏,才能将仪式主体纯粹的听觉直观体验转移到自身的情感体验当中。除此之外,仪式情境中的图像符号与器具物品一样需要予以重视,因为二者都具有直观上的视觉冲击力,决定了仪式情境的整体观感,而仪式主体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都会被图像符号所吸引。所以选择意义深刻的图像符号更容易引发仪式主体的回忆,使得仪式主体进入仪式再造的场域中。最后,仪式以行为展开,要对仪式程序和仪式行为进行提前规划。仪式主体的动作、神态、姿势需要事先进行排布,才能凸显仪式的重要性。如阅兵队伍庄严的神情、整齐的手势、坚定的步伐等都体现了阅兵队伍严格的纪律,展现了坚韧团结的民族精神,唤起民众对国家的忠诚、自豪与热爱。

    (四)注重仪式情境的创新性

    “事物发展总的方向和趋势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运动,是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其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前进性、曲折性和周期性。”[27]仪式教育具有周期性、重复性等特征,如若一直秉持原有的模式和观念不进一步创新,其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仪式教育本身需要利用已有的资源,为仪式情境融入新的元素,伴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仪式教育的情境要根据信息时代的特征不断丰富完善。

    在创设仪式教育情境时,需要吸纳多元化的主体,采取多样的形式,注重时代的变化。首先,仪式组织者和参与者互为仪式主体,而主体身份可以根据仪式主题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如学校在进行表彰仪式时,表彰的对象可以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可以是年轻有为的青年,还可以是品质高尚的道德模范等,用表彰对象的不同来引起学生的期待。除此之外,仪式主体之间需要充分联动,以身体在场来影响彼此的思想观念,以言语交流来融合仪式氛围。其次,仪式形式与内容要根据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一方面,要多从传统文化和本地特色中汲取仪式创办的经验,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仪式形式和内容。如湖南省岳阳市,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佳节举办“‘粽’享端午”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借鉴了古人竞渡龙舟、描绘年画、挂艾祈福等做法,开展了汨罗江赛龙舟、制作艾叶熏香等实践活动,既弘扬了屈原爱国精神,又丰富了节日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仪式教育要善用科学技术,打造不同于以往现实情境的虚拟情境。虚拟情境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能够同时容纳多人在场,用声音、语言、图像等符号营造类似于现实生活中可感甚至可触的元素,极大地超越了现实仪式情境的局限性,为营造生动活泼,可供仪式主体深度体验的仪式情境提供了重要思路。弘扬新时代的社会主流价值、树立新时代的道德模范、庆祝新时代的重大事件,只有紧跟时代的教育内容才能始终激发和维系仪式主体的兴趣,提升仪式教育的吸引力。

    仪式教育要利用好网络媒体这一重要传播载体,有效扩大仪式的影响力。首先,仪式教育的情境可以突破原有的空间局限,通过网络进行延伸,以网络直播、视频录播等方式使更多人加入到仪式中来,增强仪式主体的“在场感”。其次,仪式情境互动亦能够在网络上进行,仪式主体可以通过网络在线互动、评论区讨论留言等方式进行互动沟通,随时随地了解彼此的想法和状态,为仪式程序的进行和节奏的把握提供重要参照。最后,仪式教育可以借助微博、微信、抖音等现代互联网媒介进行宣传。

    猜你喜欢 仪式主体情境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数学小灵通·3-4年级(2021年3期)2021-04-13十岁成长仪式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6期)2020-07-27仪式感重要吗?海峡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中国自行车(2018年9期)2018-10-13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6年2期)2016-05-17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金色年华(2016年13期)2016-02-28Talking strategies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版)(2015年5期)2015-10-21
    相关热词搜索:进路情境仪式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