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3-03-04 23:25:0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文/蔡志锋

    情境教学法即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或者有针对性地引入以形象为主体、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场景,目的是触发学生的态度体验,辅助他们理解课本知识,使其心理机能得到有效发展。初中地理教师在平常教学中需灵活应用情境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为轻松地学习课本内容,透彻理解与牢固掌握地理知识。

    (一)情境设计过于烦琐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为追求新颖、个性效果,情境设计得太多、太复杂, 显得过于“花哨”,虽然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是容易让他们“迷糊”,产生一定的疲惫感,课堂上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用来探究情境,很难同具体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虽然课堂氛围看起来十分活跃、有趣,不过课堂容量受到限制变得很小,教师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影响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情境设计多在导入环节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认识到情境教学法的价值和作用,不过应用范围狭小,通常在新课导入环节运用,显得有头无尾,导入之后没有下文,引入情境后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没有继续创设新的情境,这样很难让学生长时间地保持学习热情。一个优秀的情境教学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新课的开始,而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做到有始有终, 环环相扣,贯穿一个完整教学过程。

    (三)情境涉及没有联系实际问题

    在情境教学法中,教师创设的情境应同课本知识密切相关,两者不能脱离。部分初中地理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只是纯粹地为创设情境而简单创设,一方面,没有考虑到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同教学问题建立阶梯式的联系,另一方面,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可能超出他们的认知范围。这就导致学生很难根据情境找出相应的地理知识,影响思维进度的推进,既无法锻炼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四)过度依赖信息技术

    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网络的日益普及,为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改革与创新的契机,再加上多媒体设备已经慢慢成为新式课堂的标配设施,这为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诸多便利。不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时,部分教师过于依赖信息技术,而忽视其他能够创设情境的方法,如游戏、实物、挂图、角色扮演等方式,不仅显得教学手段较为单调, 假如遇到停电情况或者网络不通等情况,还可能会束手无策,无法正常开展教学。

    (五)适用范围选择不当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并非所有知识内容都适用于情境教学法,像有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有的通过语言描述就能够透彻讲解,或者是难度特别大的知识无法创设情境,这都不利于情境教学法的实施。但是部分初中地理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没有选择好适用范围,无论是教授过于简单,还是过于复杂、困难的知识要点时,均应用情境教学法,导致这一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太过泛滥,反而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产生负面效果,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1]。

    (一)多个环节设置情境,维持学生学习兴趣

    上文已经提到,教师在以往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时,多集中在新课导入环节,虽然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但是无法让他们的注意力长时间保持集中。对此,初中地理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与教学需求在多个环节灵活设置情境,除新课导入外,还可在重点、难点、疑点、小结、复习等多个环节设置情境,让情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流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2]。

    例如,在“世界的地形”教学中,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生活的地球上,陆地地表高低起伏, 形态各异,本地地表起伏如何?你对哪里的地形最感兴趣,为什么?由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自由讨论和作答。然后,教师讲解“海拔”与“相对高度”这两个有关地形的概念,利用课件展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物种地形景观图,据此创设情境,询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分别代表什么地形吗?引导学生从海拔与相对高度两个方面描述这五种常见地形的基本特征。接着,教师可展示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亚马孙平原、南极冰雪高原、刚果盆地等图片,继续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认识一些地形方面的“世界之最”,设计过渡语:“大家想不想知道深不可测的海底地形是什么样子的?”课件中展示海底地形的图片,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了解和认识海底地形,提高其学习兴趣。

    (二)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创设真实教学情境

    初中地理教材中选编的内容以基础性的地域知识为主,大部分教学内容都同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这为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带来了便利。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应用情境教学法,教师需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把握好所授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将一些生活化素材引入地理课堂,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使其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3]。

    例如,在“地图的运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导入语:“假如你带领外地亲戚来本市旅游,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什么?你会如何做?”通过旅游这个话题引出问题。学生知道需要准备一幅地图设计旅游路线,这时教师可不直接展示纸质的本市地图,而是利用学生平时经常能够接触到的手机导航或车载导航,引出新课,营造生活化情境,使其感受到本节课的知识非常贴近现实生活。接着,教师可以让会使用手机导航的学生为同学演示如何使用地图,借机讲述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等信息,让学生初步了解地图在生活中的作用与实用性。然后,教师配合手机导航的使用,可详细讲解组成地图的各个要素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像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判定方向等,由此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利用图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感性认知

    初中地理教学属于初中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虽然知识难度一般,但是同其他学科相比,显得较为抽象,这为正常教学的实施带来了更高的难度。另外,初中生仍然处于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年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容易遇到学习困难。对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时可以利用图片来创设情境,如课本中的插图、挂图、网络图片等,由此调动学生的感性认知,帮助他们轻松理解所学知识[4]。

    比如,在学生学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过程中,教师可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出示以下图片:冰天雪地、秋高气爽、炎热沙漠,询问:大家知道这些图片描述的是什么气候类型吗?利用图片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使其初步感受到不同气候的神奇与秀美。接着,教师出示热带四种气候对应的景观图,分别为热带雨林景观、热带季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景观、热带荒漠景观,由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结合课本知识判断出相应的气候类型,描述景观之间的差异,使其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指引他们结合教材中提供的处于这四个气候区的城市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统计图展开分析,并结合气候分布图指出热带四种气候类型分布在地球的具体位置。随后,教师可继续运用图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学习温带、寒带气候类型的特点与分布区域。

    (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形象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可谓是眼下教育领域最为流行和最受青睐的一种教学手段,由于运用便利,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各个教育阶段的各科教学均有所涉及。具体到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目标有针对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同时结合实际教学需要采用音乐、动画、视频等方式,将静态的文字性内容变得动态化、直观化,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以“中国的气候”教学为例,教师可事先采用实地拍摄与网络搜索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一些典型地区当地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图片或视频,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成精美的微课。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微课展示哈尔滨的冰雕展和广州的花卉展画面,营造形象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在相同的时间,哈尔滨与广州却举办两种不同的展览,这是什么原因?学生根据个人认知结合已学知识会知道原因是两地气候差异很大,由此揭示课题。接着,教师可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在课件中展示“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让学生在图文结合下完成以下问题的探讨:什么叫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哪些山脉?为什么说季风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并利用动画技术模拟季风路线图,让学生在情境中展开合作探究。

    (五)借助问题创设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

    问题情境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先创设情境,再由情境引出问题,这是一种新型提问方式,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针对初中地理教学来说,教师可根据课本知识采用实物、教具、模型、多媒体技术等方式创设情境,辅以语言艺术描述提出问题,发挥问题的导向作用,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分析与解决问题,发散地理思维。

    例如,在“中国的河流”教学中,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三江源”的视频,询问:“大家知道‘三江源’指的是哪三条江河吗?”学生思考与讨论后可能说出答案,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教师可设计衔接语:“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既有许多奔腾不息的巨江大川,也有许多悠悠流淌的小河溪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众多河流的概况。”接着,教师在课件中展示“长江流域图”“黄河流域图”“塔里木河流域图”,由此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河流可以分为外流河与内流河,两者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地图,使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学会区分外流河与内流河。随后教师利用“中国的河流分布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哪些河流位于外流区/内流区?分布特征是什么?利用问题进一步活化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地图中寻求答案。

    (六)利用实践操作契机,辅助学生模拟情景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应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就需根据本节课知识的特殊性制造与利用实践操作的契机,设计小组学习活动,带领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模拟情景,使学生切实认识地理现象,学习相应的知识及技能,并引导他们动手,动脑,动口,积极思考与交流,增强学习效果。

    例如,在“认识地球”教学中,教师可先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故事,如张衡的学说与观点,麦哲伦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结合个人认知谈论对这些故事与学说的看法,了解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但是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地球上面的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以及地球运行、昼夜交替等抽象知识。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实践操作的方式创设情境,指导他们利用适当的球体、细绳或铁丝等材料亲手制作一个地球仪,在上面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两极极点和其他重要的纬度等内容,并把电灯当作太阳,让地球仪在手中围着“太阳”转动起来,模拟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实践活动中模拟情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重难点知识,进而深刻理解所学内容,使记忆更牢固。

    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具体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带给学生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使其在情境中高效地学习地理知识,同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猜你喜欢 创设教学法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数学小灵通·3-4年级(2021年3期)2021-04-13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6期)2020-07-27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09年5期)2009-05-21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法情境地理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