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动态心电图及超声血流速度监测对一过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动态心电图及超声血流速度监测对一过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时间:2023-04-21 11:45:0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徐丽娟 周凯嘉 熊丽方

    1 浦城县医院超声科 (福建 南平 353400)

    2 浦城县医院心电图科 (福建 南平 3534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及超声血流速度监测在一过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超声血流速度监测,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判断动态心电图及超声血流速度监测在一过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同时将入组患者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区分为阳性组(44例)和阴性组(34例),对比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及超声血流速度指标差异。结果:①检测发现,常规心电图对一过性心律失常检测一致性为71.79%,灵敏度为76.19%,特异度为66.67%;
    ②动态心电图对一过性心律失常检测一致性为87.18%,灵敏度为86.96%,特异度为87.5%;
    ③超声血流速度检测对一过性心律失常检测一致性为89.74%,灵敏度为89.13%,特异度为90.63%;
    ④对比显示动态心电图及超声血流速度对一过性心律失常检测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
    ⑤组间对比发现,心律失常阳性组患者Ts-sD、Ts-maxD、Te-masD均高于阴性组患者(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及超声血流速度监测在评估一过性心律失常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同时超声血流速度能够定量分析一过性心律失常患者病情。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活动的起源与传导障碍而诱发心脏搏动频率或节律的异常[1,2]。心律失常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该病可单独复发,也可联合复发[3,4],因而应加强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日常监测及防控。动态心电图是指通过动态心电图仪对患者心电活动实施24h或更长时间监测的手段,该方式能够借助计算机来对采集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5]。超声血流速度监测依据多普勒效应对心脏、血管运动状态及血液流动状态进行检测,以评估和诊断病情的方法,该方式具有无损、快捷、可重复性高等特点[6]。本文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动态心电图及超声血流速度监测在评估一过性心律失常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同时超声血流速度能够定量分析一过性心律失常患者病情,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现详述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的78例患者,将入组患者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区分为阳性组(44例)和阴性组(34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37例,年龄28~62岁,平均(43.06±2.16)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意识清晰;
    患者资料齐全;
    年龄<70周岁;
    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调研经医院伦理学会批准实施。

    排除标准:有精神障碍者;
    有其他器质性疾病如肾衰竭者;
    近期使用溶栓药物进行治疗者;
    近期出现炎症、严重创伤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首先实施常规麦迪克斯心电图机检测,而后对所有患者实施24h动态心电图监测,选择仪器为ELITE PLUS动态心电图仪,监测时间为24h,监测完毕后将动态心电图机监测结果导入电脑并进行分析;
    最后对患者实施超声血流速度监测,应用仪器为飞利浦EPIQ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于患者心尖部四腔、二腔心切面以及心尖左室长轴切面,连续记录并测量3个或以上血流速度动态图像分析,将3个平面显示的左心室前壁、侧壁、下壁、后壁、前间壁取基底段和中间段合计12个节段,于QTV1模式下,将取样容积分别放置于各节段中心位置,获取其同步血流速度,测量各阶段收缩达峰时间(Time to peak systolic velocity,Ts),计算最大差值(The maximum difference of Ts,Ts-msxD)与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s,Ts-sD),而后测量舒张早期达峰时间(Time to peak diastolic velocity,Te),并据此计算最大差值(The maximum difference of Te,TemasD)。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入组患者均实施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管腔狭窄≥70%为造影阳性,结合2名心内科医师诊断为金标准,判断入组78例患者中有44例出现了一过性心律失常,据此计算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血流速度监测对一过性心率失常的诊断一致性、灵敏度及特异度,并对3种检测方式进行对比;
    而后将入组患者按照金标准是否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区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对比两组患者超声血流速度监测指标差异;
    灵敏度=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假阳性人数)×100%;
    特异度=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阴性人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的形式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常规心电图检测

    经计算发现,常规心电图对一过性心律失常检测一致性为71.79%,灵敏度为76.19%,特异度为66.67%,见表1。

    表1. 常规心电图对一过性心律失常检测结果

    2.2 动态心电图检测

    经计算发现,动态心电图对一过性心律失常检测一致性为87.18%,灵敏度为86.96%,特异度为87.5%,见表2。

    表2. 动态心电图对一过性心律失常检测结果

    2.3 超声血流速度监测

    经计算发现,超声血流速度检测对一过性心律失常检测一致性为89.74%,灵敏度为89.13%,特异度为90.63%,见表3。

    表3. 超声血流速度对一过性心律失常检测结果

    2.4 三种检测方式对比

    经对比发现,动态心电图及超声血流速度对一过性心律失常检测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见表4。

    表4. 三种检测方式对一过性心律失常检测结果对比

    2.5 不同病变类型患者超声血流速度指标对比

    经计算对比,心律失常阳性组患者Ts-sD、Ts-maxD、TemasD均高于阴性组患者(P<0.05),见表5。

    表5. 不同病变类型患者超声血流速度指标对比

    近些年,我国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7,8],据统计心脑血管疾病在农村和城市的占比分别为44.60%、42.51%,至2014年,中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在农村和城市中占比分别为295.63/10万、261.99/10万,可明显发现,该疾病的死亡率已呈明显上升趋势[9]。

    一过性心律失常是心律失常中较常见的类型,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此类型心律失常因病情不稳定故而检测难度更大,心律失常临床上多采用心电图实施检测评估,但一过性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检测效果多数不佳[10]。学者谢玉华等[11]通过对15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实施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的方式,就两种检测方法在评估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方面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对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等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
    学者杨法等[12]也通过对14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检查发现,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提示动态心电图在评估心律失常方面优势较为明显。

    超声血流速度监测是一种利用多普勒效应来对心脏、血管运动状态、血液流动状态进行检测评估的方式,此类检测利用了不同组织器官具有不同密度、声传导速度的特性,进而对外来超声波会产生不同反射、投射、散射等效应,通过分析这些超声信号,来探查生物组织内在特性,超声血流速度监测具有无创、操作简单等优点[13],深受医务工作者的青睐。学者孟庆国等[14]通过将51例心脏房室顺序起搏患者与73例健康个体分别实施超声血流速度向量技术检测的方式发现,能够通过对超声血流速度的检测来评估心脏房室顺序起搏状态,进而对患者实施干预,以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率;
    学者何滟等[15]通过将80例急性心机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及80例急性心肌梗死不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组患者超声血流速度指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提示超声血流速度检测能够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中。

    本文作者通过对78例疑似心律失常患者分别实施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血流速度监测的方式,就动态心电图及超声血流速度监测在一过性心律失常诊断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常规心电图对一过性心律失常检测一致性为71.79%,灵敏度为76.19%,特异度为66.67%,动态心电图对一过性心律失常检测一致性为87.18%,灵敏度为86.96%,特异度为87.5%,超声血流速度检测对一过性心律失常检测一致性为89.74%,灵敏度为89.13%,特异度为90.63%,相比之下,动态心电图及超声血流速度监测对一过性心律失常检测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本文作者分析认为,相比于其他心律失常,一过性心律失常检测难度更大,常规心电图很难捕捉到心律失常心电图用于诊断,而动态心电图能够通过不间断的检查为诊断提供依据,超声血流速度监测则能够通过对体内血流速度的检测来评估受试者心脏状态,摆脱了病发时才能检测的限制。同时本研究还通过将心律失常患者与非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对比发现,超声血流速度能够定量分析心律失常患者病情,本文作者分析认为,心律失常的出现是因为心脏内电信号传导障碍,而房室间和室内机械收缩状态的改变会对心脏血流产生明显影响,使其血流动力学状态发生改变,超声血流速度监测能够通过定量分析来显示血流速度向量,进而用于心室功能的评估中。

    总而言之,动态心电图及超声血流速度监测在评估一过性心律失常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同时超声血流速度能够定量分析一过性心律失常患者病情。

    猜你喜欢过性灵敏度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7期)2022-04-22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现代仪器与医疗(2021年2期)2021-07-21一例牛一过性荨麻疹疾病的调查报告现代畜牧科技(2021年5期)2021-07-20《思考心电图之176》心电与循环(2021年3期)2021-06-03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制造技术与机床(2018年12期)2018-12-23地下水非稳定流的灵敏度分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7年1期)2017-07-21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6年3期)2016-07-10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探测与控制学报(2015年4期)2015-12-15眼药水混用致一过性全盲一例海军医学杂志(2015年2期)2015-02-27动态心电图一过性U波倒置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4年4期)2014-07-11
    相关热词搜索:心律失常心电图超声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