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四合院图片【关于北京四合院历史溯源问题的考证】

    四合院图片【关于北京四合院历史溯源问题的考证】

    时间:2019-01-28 17:50:4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北京四合院”的历史一贯被追溯至元代,认为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元代的住宅建筑目前在北京已无实物遗存,唯一能供参考的就是在元大都旧址上发掘出来的“后英房元代住宅遗址”。通过这座遗址并结合元代宫殿大明殿的格局分析,并未发现有明显“北京四合院”格局特征的体现。这时的建筑只是继承学习汉族文化和受“棋盘式”城市规划的大环境影响下,借鉴前朝“工字型”为主体格局,是一种院落形制更规整的传统民居住宅罢了。反而明清两代的社会环境和人口因素对北京四合院的产生有着关键的影响。具体的时间到底是元末还是明清尚未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北京四合院的产生与元建大都是没有直接联系的。
      本文即从北京四合院的定义入手,证实元代后英房遗址不具备四合院的各要素特征的事实,再论证元代建筑的修建是对汉族文化和前朝经验的继承效仿,而后得出其历史追溯是存在的问题的结论。
      一、北京四合院的定义及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老北京人把四合院叫做“四合房”,顾名思义,就是“四面都用房子围合起来”的住宅。其实,中国传统住宅有很多都是围合的院落形式,统称为“合院住宅”,北京四合院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依院落个数的不同可分为单进院,两进院,乃至多进院。
      用最基础的但最有说明力的“单进四合院”来看(见图1、2),可大致总结出北京四合院所具备的基本要素为:
      
       图1单进四合院三维模型正面鸟瞰图2 单进四合院平面
      (图片1、2引自《北京四合院》贾�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5月第1版 第29页)
      1、矩形格局,正朝向。
      格局都很方正,除了少数斜街上的宅子外,大多呈长方形(矩形)平面,其中所有的建筑都采用正朝向。
      2、四周有房,庭院居中的基本格局。
      由正房(坐北朝南)、倒座(坐南朝北)、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主要建筑安排在南北中轴线上, 庭院是整个房屋布局的中心。另外在正房的左右附以耳房。
      3、各房屋独立。
      东西二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各自独立,并不相连,都为一层平房,有些彼此间用游廊进行连接(两进以上的四合院表现较明显)。
      4、宗法礼制的体现。
      以“北屋为尊,两厢为次,倒座为宾,杂室为附”,较能体现长幼有序、内外有别、主客分明的家庭秩序。院北的正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是晚辈的住处,周围有游廊联系,成为全宅的核心部分。
      5、封闭式院落,“巽”位开门。
      依风水原理大门开在东南(“巽”位),象征进出顺利,封闭式的合院住宅,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
      一般把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形式定为是“三进式”,如图3、图4,此院落属于三进式四合院,“能住上三进四合院的人家至少是中产阶级以上的阶层。”
      
      图3 典型北京四合院
      
      图4 三进四合院平面
       (图片3引自《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 第319页
      图片4引自《北京四合院》贾�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第32页)
      
      我认为,作为广泛分布在大街小巷的普通市民住宅,不可能大面积地出现这样等次的院落,而单进或两进的四合院才应该是最广泛、最典型、最适于市民大众采用的样式。
      二、对北京四合院的历史追溯至元代建都观点的再证明
      人们一般把“北京四合院”的历史追溯到元代。 认为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
      元朝建都北京后,严格恪守《周礼・考工记》确定的原则对北京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体规划。以前历代虽然也出现过许多卓越的王城规划典范,但是究其规划意匠和布局形式而言,继承《考工记》最完整的却唯有这个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元大都。“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在城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见图5。
      
      图5 元大都平面复原想象图
      (图片5引自《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刘敦桢主编 1984年6月第2版 第269 页)
      可以说,元大都在空间艺术上最大的成就就在于有意识地组织全城的空间肌理。《马可・波罗游记》中有写道:“全城的设计都用直线规划。大体上,所有街道全是笔直走向,直达城根,……,整个城市按四方形布置,如同一块棋盘。”
      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这里的“街通”即“胡同”,条条街道把城市分成了“棋盘结构”,被隔成的50个矩形的“坊”,其中就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方,坊又被条一条笔直的胡同分割,民宅就整齐的排列在胡同和小街的两侧。
      这种规则的‘棋盘式’格局为外轮廓规整的“合院建筑”大规模地在城市集中修建提供了条件,使之成为了可能。但是并不能代表“北京四合院”这种民居设计样式的产生,就是因元在北京规划都城而致使的结果。“四合院”不仅要拥有规整的院落外轮廓,关键是要依照院内的房屋布局而定的。城市的规划可以直接影响到其外轮廓的形制,但并不能给宅院内的建筑布局形式带来决定性的影响。
      三、元大都住宅遗址显示了对汉族传统建筑“工字型”样式的继承和延续,未明显体现出标准的“四合院”布局特征
      元代的住宅建筑目前在北京已无实物遗存,唯一能供参考的就是在元大都旧址上发掘出来的“后英房元代住宅遗址”(见图6)。这座遗址所反映的院落布局与历代的民居院落十分近似,从图可见,左边的院落遗存布局已不完整,无法判断其具体形式,但右边的院落“工字型”格局非常明显,说明元代住宅院落与历代居住建筑间密切的承袭关系。
      
      图6 后英房住宅遗址总平面、剖面图
      (图6引自《考古》1972年06期 第3页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元大都考古队 《北京后英房元代住宅遗址》)
      
      图7 后英房复原图示意图
      (图片7来源于百度图片网)
      
      示意图
      如果按第一部分所列举的四合院应基本具备要素来考量的话,后英房住宅遗址并不能算作是“四合院”。原因有:
      (1)从图中可看出,四面的房屋并不是围合起了整个院落,此围合样式只是占据了院落中后半部分的空间(后室部分),如图:
      
       图8 后英房 图9 标准四合院
      (2)庭院并不是整个院落的中心,而是处在所有房屋的南方。如图:
      
      图10 后英房 图11 标准四合院
       (3)就算忽略前面的主要庭院,把后半部分当作是一个完整的“四合院”的话,那么,其正房的位置也是错的。地位最高的房屋应是“坐北朝南”的,而工字型格局建筑中地位最高的正房应属“前厅”,地位较低一点的建筑应该在其南面,而这里位置正好相反,见图:
      
      图12 后英房 图13 标准四合院
      (4)如果不考虑穿廊,把工字型的后室当作是三进四合院中,正房北面的后照(罩)房的话,那么,其东西厢房的位置也是错的。东西厢房应该位于正房南面的东西两侧,三者环抱庭院,形成院落的核心部分(见图15),而这里的东西厢房则跑到了正房的后面去了(见图14)。如果把两厢房提前,正房南面也是没有房屋的,不能具备“四方都有房屋”的四合院要素。三面有房间围合的院落也只能算作是“三合院”。
      
       图14 后英房 图15 三进四合院
      (图片15引自《北京四合院》贾�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5月第1版 第32页)
      所以,无论怎样考虑,后英房住宅遗址都不应该算做是一个“四合院”。
      再结合当时的“最顶级的住宅”――宫殿院落“大明殿”来看,元大都大内主殿大明殿想象复原图,由图可看出“工字型”平面非常明显,一个廊连着前后殿,前殿为正殿,后殿为寝殿,体量较小的寝殿两侧又有低矮小阁,显示出它略次于正殿的地位。”工字型样式是对宋代宫殿形式的继承,建筑布局与后英房遗址相似,但此院落并不符合作为四合院的条件。
      
      图16 大明殿
      (图16引自《图解中国建筑史》徐跃东著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第116页;
       图17引自《全彩中国建筑艺术史》汝信、徐怡涛编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2年5月第1版 第103页)
      从复原图中可看出,元大都上至皇宫下至民宅,宅院布局仍是“工字型”为主体,外轮廓规整的合院形式。未明显体现出标准的“四合院”布局特征。
      四、元代建筑从城市规划到具体建筑是采取对汉族传统的继承和对前朝样式的效仿借鉴
      “宋末到元初社会经济出现大的倒退,元朝民族矛盾,先进与落后的生产关系的对峙都十分尖锐,人口锐减,对原有的城市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许多城市因此衰落。其城镇建筑总体发展水平较宋代低,元代城镇建设的主要动力是政治力量。”其大都的营建是总结了元代之前历代都城规划设计和建筑经验的结果。与以前历代的都城相比,究其规划意匠和布局形式而言,继承《周礼・考工记》王城规制原则最好的就是这个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元大都。
      从建筑样式来说,这种南房和北房之间建穿廊,构成“工字型”,左右再加以厢房的建筑样式,在宋代的绘画中已是很常见的。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上画了许多山野村庄的宅屋,出现了有前厅、穿廊和后室组构的“工字屋”,其中不少宅院是带东西厢房的(见图18、19),“其它宋画如李成《茂林远岫》,高克明《雪意图》,赵伯驹《江山秋色》等也都出现了用于住宅或园林中的‘工字屋’。”
      
       图18 图19
      (图片18、19引自《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刘敦桢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 第185页)
      后英房的形象与图19几乎相同。只是分布在都城的住宅建筑,相比画中山村的来说要配合城市“棋盘式”规划的要求,在院落形制方面会变得更加规整些,但内部布局结构并没有出现太大的突破。
      可见,元大都虽然是游牧民族营建的都城,但其中各方面无处不体现着对汉族传统文化和前朝建筑样式的继承和借鉴学习。
      前朝的建筑是“工字型”,大明殿和后英房遗址也是“工字型”。在不排除有特例的情况下,分布在都城,在大环境处于继承汉族传统与效仿前朝样式的背景下,大面积出现与主流不同格局的普通民居建筑样式,即有正房(坐北朝南)、倒座(坐南朝北)、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呈“口字型”围合四面的院落,是不太现实的。
      如果说这种“工字型加东、西厢房”的合院式建筑形式是“北京四合院”的前身,后期我们所常见的四合院形式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话,那么北京四合院的历史仅追溯到元代就更是有问题的。原因有三:
      (1)在唐代已交叉出现在庭院东西两侧布置东西厢房的三合院、四合院形式。到北宋时期,合院式宅舍已十分普遍。
      (2)陕西岐山凤雏村建筑遗址复原图可看出,“工字型”的建筑平面形式在西周初期就已出现,并长期作为汉族普遍的住宅样式被沿用。(图20)
      
      图20 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住宅遗址平面
      (图片20引自《北京四合院》贾�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5月第1版 第5页)
      (3)北魏宁懋石壁面雕刻着带厢房的宅院,表明合院是住宅至�在6世纪初已出现。
      (4)在宋代画作中也可完整地看到这样的住宅格局形象。
      所以,从四合院的任何一个组建结构上来追溯,最早也不应该是元代。元代建筑大体上只不过是对前期汉族传统的继承,并没有独树一帜的表现。
      五、结论
      元大都规划的棋盘式格局,必然会形成条条笔直的胡同与街巷,和一个个矩形的“坊”或“里”,民宅就分布在每个坊中,导致的是使大量传统的民居院子外轮廓被规整为规则的矩形,从而能够使大量这样的民宅集中起来,整齐的安置在每个坊或里中,整齐地排列在街巷胡同的两侧。
      当然,这些院子是属于矩形的围合院,但并不是所有矩形的围合院都可以称作“四合院”。标准的北京四合院不仅格局上要具备院落四个方向上都有独立的房屋;从主次分布上还要具备长幼尊卑的礼制内涵。所以,这主要是要根据内部的房屋布局而定义的。
      至今所发现的元代住宅院落样式并不能体现典型四合院布局的特点。此时的民居只不过是继承汉族传统的住宅形式而修建的宅院罢了,内部的主体形式格局并没有过大改动,只是外轮廓根据其城市规划需要变得规整了。
      中国古代人口在宋以前一直未突破一亿,到明代盛期的十七世纪初,上升到1.6亿,清初回落至0.9亿。人口的激增必然给宅地活动带来直接的影响。
      明代朱棣夺取皇位后,迁都至任燕王时的封地――北京,城内的街巷,大体沿用元大都的规划,分布在皇城衙署的两侧,……大干道如脊椎,形如栉比的胡同则分布在干道两旁,胡同与胡同之间再配以南北向或东西向的次要干道,这种组织从平面构图上看基本上是相互垂直的方格形,明清时期随着都城人口的不断增多,人均住宅面积必然会缩小,图21是《乾隆京城全图》中的局部,可看出当时的街道繁密状况,这就为形成一家一户小面积的四合院建筑奠定了客观条件,为满足生活实用和宗法礼制体现的需要,修建现今我们所看到的“北京四合院”的格局建筑是必要的。相比之下,元代那种“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的建造环境,确实更适于采用“工字型”的房屋布局。
      具体的时间到底是元末还是明清尚未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北京四合院的产生与元建大都是没有直接联系的。
      
      图21 清代北京典型街坊局部图
      (图21引自《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 第294页)
      
      参考文献: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汤道烈,任云英.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古代城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侯幼彬.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宅地建筑―北方汉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贾�.北京四合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尼跃红.北京胡同四合院类型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元大都考古队.北京后英房元代住宅遗址[J].考古,1972(06).
      (作者简介:王舒颖(1990.8-)女,山西临汾人,本科,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
      

    相关热词搜索:溯源北京考证四合院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