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哲学中的形而上学_修道院中“形而上学"的杀人

    哲学中的形而上学_修道院中“形而上学"的杀人

    时间:2019-02-02 05:36:2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玫瑰的名字》(翁贝托・埃科著,沈萼梅、刘锡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下引该书只注页码)讲了七个杀人案件,每一个受害人的死亡均与《启示录》中“七声号角”的预言相同。这到底是神意体现,还是故意行凶?修士化身为侦探,在罪恶与犯罪中努力找出真相:修道院中的谋杀被揶揄为“形而上学”的惩罚。
      
      修道院中的谋杀
      
      威廉修士带着见习僧阿德索前往意大利一座著名的修道院(作者故意隐匿了它的名字)访问,当时几乎所有的基督教僧侣都想要来此访问或学习,因为该院藏书馆的藏书比基督教世界任何一个藏书馆都丰富。不幸的是,威廉在此停留的七天里,接连发生了七桩颇具形而上学意味的杀人案。《启示录》中说:“第一位天使吹号,就有雹子与火搀着血丢在地上;地的三分之一和树的三分之一被烧了,一切的青草也被烧了。”就在威廉到达该修道院的当天,年轻的书籍装帧员阿德尔摩在风雪加冰雹的前晚坠崖而死。第二天是缮写室里专门负责将希腊文翻译成拉丁文的翻译员韦南齐奥被发现死在盛猪血的缸中,又一次应验了第二位天使吹响号角时发生的事,“第二位天使吹号,就有仿佛火烧着的大山扔在海中;海的三分之一变成血,海中的活物死了三分之一,船只也坏了三分之一。”“第三位天使吹号,就有烧着的大星,好像火把从天上落下来,落在江河的三分之一和众水的泉源上。(这星名叫“茵陈”)众水的三分之一变为茵陈;因水变苦,就死了许多人。”恰好藏书馆的馆长助理贝伦加在第三天被发现死在浴室里。第四天修道院的药剂师塞韦里诺被浑天仪击中头部而死,与《启示录》中的记载别无二致,“第四位天使吹号,日头的三分之一,月亮的三分之一,星辰的三分之一,都被击打。以致日月星的三分之一黑暗了,白昼的三分之一没有光,黑夜也是这样。”;“第五位天使吹号,有蝗虫从烟中出来,飞到地上,有能力赐给它们,好像地上蝎子的能力一样。”所以藏书馆馆长马拉希亚在第五天死亡时呼喊着“它有千条蝎子的毒性”,经查发现其右手前三个手指肚呈黑色,显然是中毒而死的。在第六天和第七天交替之时,修道院发生火灾,失明的老僧侣豪尔赫和院长阿博内葬身火海,这座中世纪显赫一时的修道院及其丰富的藏书也因此而付之一炬。
      鉴于威廉的智慧,在第一宗死亡发生之后,修道院院长阿博内为查清真相,特邀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对此进行调查,并赋予他在修道院自由行动的权力――除了院长之外,无人拥有这样的权力。在与众僧侣的会谈中,德高望重的僧侣阿利纳多无意中说出了《启示录》中“七声号角”的隐喻与死亡的关联,给威廉莫大的启示,于是他就以《启示录》中“七声号角”的隐喻为基本线索展开调查。不出所料,接下来的死亡果然都依照《启示录》中的记载而发生。难道这真是上帝的惩罚,威廉陷入困惑当中,然而不断深入的调查令他发现,这座气势宏伟、非常富有、声名远播的修道院并非像它的外表那样庄严肃穆,洁净安宁。行凶者道貌岸然,坦言在执行神意,净化思想和灵魂。最终随着第七声号角的响起,一场大火让这座享誉欧洲的修道院及其藏书馆与所有的罪恶一起被净化。
      众所周知,14世纪早期的欧洲正是基督教神学发展的辉煌时代。对《圣经》的不同解读导致了不同教派的产生,如方济各会、多明戈派、多里奇诺教派、小兄弟会、韦尔多派、卡特里派等。他们在修道院中潜心研习,著书立说来阐明观点和立场,故而当时有学问的人往往是教会中的僧侣,其所在修道院的藏书馆很大程度上也就成了僧侣学问的象征。这座著名修道院就因藏书丰富而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僧侣前来求知和学习。该藏书馆中的书籍并不只是清一色的神圣典籍,而是包括各类异端的、敌基督的、甚至低俗的著作,因此僧侣豪尔赫才说“藏书馆是真理和谬误的见证”。(P147)如果那些涉及异端学说的著作向僧侣们开放,无疑会玷污僧侣们纯洁的灵魂,动摇他们的信仰,让他们怀疑圣言,所以藏书馆规定:任何想要借阅藏书的僧侣,都须经过馆长的许可,也只有馆长才能自由进出藏书馆。馆长不仅担负着宣扬和传播圣言的使命,也负有防止异端学说流传的责任。另外,但凡任职馆长的人,将来就是修道院院长的不二人选,因此藏书馆不但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权力的象征。而罪恶似乎也喜欢染指这座藏书馆。馆中一本概不外借的神秘之书突然引起了僧侣的关注,激起很多人的好奇心。原来馆长助理贝伦加为了赢得年轻僧侣阿德尔摩的欢心,向后者透露这本神秘之书。阿德尔摩无法平息内心的罪恶感,前往豪尔赫处告解,豪尔赫严厉地批评了他。当阿德尔摩跪在教堂的祭坛前悔过时,缮写室中的翻译员韦南齐奥碰到了他,前者向后者倾诉了所有的一切,结果引起了后者对该书的好奇心。前者虔诚的忏悔也无法消除心中的罪恶,最终在风雪冰雹之夜跳崖自杀,后者未经馆长许可偷偷地从藏书馆中“找到”那本神秘之书,结果却中毒而死。馆长助理贝伦加为此忐忑不安,历尽艰辛地寻找到那本书,却同样中毒而死在浴缸。由于贝伦加死之前曾前往草药师塞韦里诺处就医,草药师也因此被牵连进来。如果让此书在僧侣中不断传播,将成为身为馆长的马拉希亚最大的失职,所以他必须马上终结此事。于是他前往草药师处寻找未果而杀死了草药师,却也忍不住看了这本令人好奇的书,同样也中毒身亡。负责调查此事的威廉陷入了困惑之中:死亡的僧侣似乎都与这本神秘之书有关,而且中毒而死的僧侣们右手的前三个指头肚都呈现黑色。显然,这本书充满了剧毒。当他最后解开藏书馆中迷宫的密码,在密室中发现了这一系列凶杀的制造者豪尔赫――个失明的老僧,也是曾经的馆长。出乎意料的是。豪尔赫认为自己的行为具有崇高的神学意义。他要保持修道院的纯洁,防止灵魂中傲慢的侵袭,引经据典来对其行为进行形而上学的论证。
      
      “形而上学”的杀人动机
      
      依照他的逻辑,那些遇害的僧侣都死有余辜,因为“傲慢”这种罪孽侵蚀了他们的灵魂,让其变得狂妄自大,没有捍卫反而怀疑圣言,还想探索未知的领域。“能够诱惑一个好学的僧侣自傲的是何种罪过呢?那就是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保管某些尚未赐予人类的信息,而是去探索。”(P449)这些狂妄的僧侣不但没有反省自己“傲慢”的罪过,反而更加沉迷于它。他们放弃了圣人的教诲。在罪孽傲慢的驱使之下寻找那本神秘之书,然后肆无忌惮阅读那些不应该看的异端学说,从而消解了圣言的伟大意义,更亵渎了上帝的威名,所以定要招致上帝的惩罚,“乃至现在都有人在冥思苦想地想撕开他们不该看的那些书卷上的封印,我要对这些人说,上帝是要惩罚这种桀骜不驯的。”(P449)为了遏制这种傲慢在修道院中流行和传播,防止敌基督的降临,豪尔赫曾专门发表讲演讨论知识的保有问题来警告那些不安分的僧侣,“学习和保管知识,就属于我们的工作,我们教会的工作,特别是我们这座修道 院的工作。我说的是保管,而不是探寻,因为知识是神圣的,对知识的保管在我们道德修炼的一开始,就被看做自我充实和完善的神圣的事情。”(P448)当警告无济于事时,他不得不采取行动来遏制傲慢的流传。馆长助理贝伦加为讨好阿德尔摩而透露了关于该书的秘密,内心充满罪恶的阿德尔摩因为这种违犯自然法则的暖昧关系向豪尔赫告解,渴望获得灵魂的救赎,但豪尔赫言辞激烈地批评了他,这是豪尔赫最为“温和”的行动。事与愿违,阿德尔摩的死引起了更多人对该书的注意。为了阻止神秘之书的传播,豪尔赫在书上喂了剧毒,凡用手翻阅过此书的人都逐一中毒而死。令人费解的是,这本书到底有何神秘之处,豪尔赫竟不惜牺牲僧侣的生命来阻止它的流传?它与豪尔赫所说的“弥漫在修道院的傲慢”有何关系呢?事实上这本名为《非洲之终端》的书不过是包括如下的篇章:
      一、阿拉伯语。《论一个傻子的语言》;
      二、叙利亚语。《埃及炼金术手册》;
      三、亚尔科佛里巴导师对迦太基主教西普里安的《晚餐》的评价;
      四、《关于贞女的淫荡和娼妓的情爱之无头书》(P491)。
      这不过是一本讨论喜剧的寻常著作而已。喜剧引人发笑,给人来带愉悦和深思。古希腊阿里斯托芬的喜剧至今依然被人念念不忘,亚里士多德把“笑”视作一种积极的力量,认为喜剧能使我们更好地观察事物。但这却是豪尔赫所无法忍受的,他认为“笑”会亵渎上帝威名。曾在威廉到达修道院的第二天,豪尔赫与他就“笑”的问题进行过一次争论。豪尔赫强烈反对“笑”,因为耶稣是不笑的,“耶稣,我们的天主,从来不讲喜剧和寓言,只是用清晰的比喻。”(P148)豪尔赫因为反对“笑”而连带反对喜剧,而这本名为《非洲之终端》的书涉及一些能够带给人愉悦的内容,这不能为豪尔赫所容忍,因为“‘笑’是我们血肉之躯的弱点,是堕落和愚钝之举”。(P531)它会让原本纯洁的修道院变得邪恶,会颠覆僧侣纯洁的灵魂,会消解圣言的力量,让狂妄和傲慢四处传播。教会是神圣庄严的地方,“笑”会破坏这种神圣庄严的氛围;阅读此类书的人会变得狂妄和傲慢,敢亵渎上帝的威名,其灵魂已经陷入邪恶当中,必将遭受上帝的惩罚,所以他们的死亡都是上帝的旨意,“我没有杀死任何人,他们每个人都是由自己罪恶的命运安排而导致死亡的”。(P528)为了不让罪恶威胁到这座久负盛名的修道院,更为了彰显上帝的威名,他精心策划了“启示录式”的杀人,“虔诚地”执行上帝的律法,“于是我相信有一种神的意志在控制着这些人的死亡”。(P526)当豪尔赫为自己的行为进行神学的辩护时,其实是在为自己的目的辩护。但这种行为所表达出来的外在含义却截然不同。当他在藏书馆中极力促使威廉修士阅读那本涂抹了毒药的神秘之书而要他也中毒时,其内心的世俗欲望暴露无遗,其实这种欲望早在数十年之前就已经侵占了他的灵魂。原藏书馆馆长保罗卸任后,本来应该由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阿利纳多接任该职位,而豪尔赫却暗中破坏了这场任命,自己当了十年的馆长,才让位给多病的罗伯特,然后又控制了新任馆长马拉希亚,最后设计谋杀了修道院院长阿博内。他才是这座修道院的真正主宰,尽管阿博内是名义上的院长。神圣的修道院,原本净化心灵的场所其实充斥着世俗的权力斗争,正如一位修士说道,“多少年来,时常发生一些可耻的事情,在修道院里、在教皇的宫廷,在教堂里也是这样……为了夺取权力而斗争,为了攫取教廷的俸禄而控告别人是异教徒……”(P471)
      即使抛开这些世俗欲望不谈,只说豪尔赫的灵魂信仰。圣人可以直接陈述圣言,当然可以通过喜剧来间接表达,而后者更有助于理解圣言。但在豪尔赫看来,喜剧带给人的感官愉悦和启示被认为只是一种感官上的堕落,与灵魂的净化毫无关系,所以沉湎于感官愉悦的人也就充满了罪孽,尤其是在修道院中傲慢的“笑”,玷污上帝的威名,所以神才要他们逐一死去,那是上帝惩罚,豪尔赫如是说。作为一位年长的僧侣,豪尔赫眼中的著作只有神圣的典籍,其他纵然包含真理的喜剧也不值一哂;他全力维护修道院中的纯洁,对于任何玷污圣言的异端学说都全力反击。然而,豪尔赫不阅读喜剧和寓言,当然也就无法知晓圣言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展现,故而对这类包含真理的著作断然否定最终也使他陷入了傲慢之中:一个以上帝的名义惩罚他人灵魂傲慢的人,实际上自己也陷入同样的窠臼。如前所述,傲慢是一种宗教上的罪。如果那些被他杀死的人都犯了这种罪,那么他自己也同样犯了罪,而且是双重的,因杀人而犯了法律上的罪,因傲慢而犯了宗教上的罪;前者是世俗的,后者因涉及灵魂成了“形而上学”的。

    相关热词搜索:形而上学修道院中杀人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