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喜剧.悲剧.闹剧|喜剧就是把自己的悲剧剖析出来

    喜剧.悲剧.闹剧|喜剧就是把自己的悲剧剖析出来

    时间:2019-02-06 05:29:4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岁末,从刊物上读到一篇《权力“去魅化”与公民政治――从萨科齐与平民对骂说起》,文中说:“2008年2月23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出席一个农产品展销会,走近在场的群众,准备进行政客们习以为常的与百姓握手的亲民表演时,一名男子拒绝与他握手,对他回避说:‘噢,不!不要触我!’萨科齐笑面‘回敬’道:‘那么,就滚开吧!’那名男子也不示弱,立刻反击道:‘你令我恶心!’萨科齐回斥道:‘快滚吧!你这该死的白痴!’”
      读至此,忍俊不禁,忽来兴致,替总统与平民算起账来,他俩到底是谁占了便宜?那男子说的是“不要触我”“你令我恶心”。总统说的是“滚开吧”“快滚吧,你这该死的白痴”。“不要触我”不能算是骂人话,结算下来,那男子骂了一句,总统骂了两句,似乎占了便宜。
      可是当那男子拒绝握手并说“不要触我”时,本应由总统的随从(肯定少不了随从)出面应对的,莫非是随从走了神儿或打盹儿了?总统只好“御驾亲骂”:“那么,就滚开吧!”这么一来,岂不跌了份儿,总统又吃亏了。
      总统与平民对骂,是否就意味着两者间“平起平坐”了?依我看,不要说“对骂”,就是“对话”也未必然。有一个笑话,是鲁迅讲的:
      “一个绅士有钱有势,我假定他叫四大人吧,人们都以能够和他扳谈为荣。有一个专爱夸耀的小瘪三,一天高兴地告诉别人道:‘四大人和我讲过话了!’人问他‘说什么呢?’答道:‘我站在他门口,四大人出来了,对我说:滚开去!’”
      多巧,四大人和总统说的一模一样,都是“滚开”。
      该文标题“权力‘去魅化’……”,“魅”字之义,魅惑、魅力也。“权力”肯定对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魅”又作“鬼魅”解,自古就有“魑魅魍魉”一词。权力之“魅”,如鬼魂如怪异,令人不寒而栗。普希金的《青铜骑士》中的描述最为形象化:
      可怜的小人物欧根,怀着幸福破灭后的满腹牢骚,对着青铜骑士(彼得大帝的铜像)全身战栗地低低诅咒了一声:“好呵,建设家,你创造的奇迹!等着我的……”似乎那威严的皇帝突然间怒气冲冲地将脸转向了他。而当他穿过广场逃奔,在空旷的广场上、在苍白的月色下,在他身后,青铜骑士一面以手挥向高空一面骑着快马追赶。这一夜,无论他跑到什么地方,背后都响着清脆的蹄声。
      结局是,在一个荒凉的小岛上,人们发现了欧根的尸体。我猜想八成是吓死的。
      这是书本上的。再说一个现实中的,一年轻朋友对我讲:
      “在‘文化大革命’中,小弟弟才五岁,一天指着林彪的像说:‘林副主席的嘴是歪的。’大人们急忙说:‘不歪不歪,可不敢乱说。’小家伙很固执:‘就是歪的!’大人们揪心起来,千叮咛万嘱咐:‘在外头千万可不能这么乱说。’小家伙虽不明就里,却心有灵犀,后来每当他使性子时就嚷‘我要出去说那话去!’大人们立即就慌了神儿。”能谓这权力之“魅”不大乎哉?
      这“魅”却又会变花样儿。就以上三例看,在法国弄成了喜剧,在俄国弄成了悲剧,在中国弄成了闹剧。■
      【周文燕荐自《文汇报》2010年1月17日】

    相关热词搜索:闹剧喜剧悲剧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