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犹太民族历史 [关于犹太民族历史问题的通信]

    犹太民族历史 [关于犹太民族历史问题的通信]

    时间:2019-02-13 05:44:2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本刊今年第二期刊出吴泽霖教授《犹太民族历史画卷的一幅重要画面》一文以后,居住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的艾伦・克伦普纳先生(Mr.AllenKlempner)写来长信,赞扬吴文,同时就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吴泽霖教授以八十高龄,在见到来信后亲自写了答复。中外学者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认真的讨论,无疑是有益的。现将双方来信摘要发表如下。
      
      克伦普纳先生来信
      
      我是《读书》的美国读者。从它几年前创刊以来,我几乎每期必读,无论文章的内容还是它的知识、政治水平,都使我对它有十分良好的印象。一九八三年第二期发表了一篇吴泽霖先生的文章,题为《犹太民族历史画卷的一幅重要画面》,我读后深受感动,想说几句话。文章实为同情犹太民族有感而作,作者正确批驳了大量关于犹太人的神话。但是作者在文章中却未能驳斥一种最主要的神话,即认为犹太人控制了整个金融界或对其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完全是与事实相违背的。根据多种可靠的数字材料,美国主要银行的高级人员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一是犹太人,银行界和金融界把犹太人排斥在外已成传统。欧洲只有一家主要的犹太银行世家――罗斯查德家族,这是绝无仅有的,它也不能左右欧洲金融界。由于传统的种族歧视,大多数犹太资本家只是经营零售商业和轻工业,在金融力量、政治力量上同真正掌握银行和重工业的非犹太资本家实不可同日而语。上述事实可以从许多资料中查到,譬如伦德堡著的《富人和超级富人》(TheRichandTheSuperRichbyLund-berg),巴尔采尔著的《新教徒的机构》(TheProtestantEstablishmentbyBaltzell)和李伯曼著的《犹太人和左派》(TheJewsandTheLeftbyA.Liebman),甚至在“反诽谤联盟”(Anti-DefamationLeague)的出版物中也可以找到。
      该文作者正确指出,只有少数犹太人是大资本家,但他却不正确地坚持犹太人对庞大金融界有影响这一要不得的神话。我认为,这种神话最初恐怕是俄国沙皇的秘密警察在所谓《犹太长老备忘录》这个无耻的赝品中提出的,这是世世代代反犹主义者有意无意地乐意使用的一个“材料来源”。我倒是希望《读书》能够比较深入地调查研究,然后,发表纠正这种错误的文章。
      实际上,即使在中世纪,最大的放债者也不是犹太人(虽然,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放债者是犹太人,这是由于他们从其它行业中被赶了出来,作者也正确地指出了这一点),而是意大利人(以及其它民族)。――今天西方的语言里,大量金融界基本术语来自意大利语(例如“贴现”一词等等),这是绝非偶然的。现代股票市场和资本主义投机行为的发起人是一个基督教徒,他住在阿姆斯特丹,叫伊萨克・里・麦尔(很多基督徒也给他们的孩子起来自《旧约》中的名字,如“伊萨克”,但是里・麦尔是个十足的基督教名字)。犹太放债人也不象作者说的那样,比基督教放债人更坏。威尼斯商人》毕竟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客观的历史;莎士比亚受了当时种族偏见的影响,正如当时每一个人都受这种影响一样(在他有关英国历史上蔷薇战争的剧本中,法国女民族英雄贞德被写成一个粗野的妓女,这当然是大错特错的)。当封建形式的高利贷体系开始被新兴的现代银行资本家所取代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犹太放债者都被强大的基督教银行家排挤出去,犹太放债者不能指望与这些基督教银行家们进行竞争。
      我还希望你们再写一些有关犹太劳动人民历史的文章。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大批的犹太人成了无产者,而且对欧洲和美国的工人阶级革命运动作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当时,大多数不在工厂或车间工作的犹太人如果不是失业者(欧洲著名犹太历史学家沙罗・巴伦指出,到十九世纪末,百分之五十的东欧成年犹太人主要靠救济过活),就是穷困的手艺人、小贩、搬工和车夫等等(即使在中世纪,大多数犹太人也是穷困的手艺人和小贩)。
      以上是我对这篇文章的基本意见,我还愿意在此提出一些次要的意见。当作者提到意第绪语的时候,他并没有提及很大一部分非宗教文学、戏剧、民间音乐和艺术是用意第绪语写的,它们是一个完整文化的组成部分。仅仅在美国,六百万犹太人中就有一百五十万人把意第绪语当做第一语言(还有很多人正在把它当成第二语言来学习,我就是其中之一)。意第绪语并不是象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基础是德语方言。现代意第绪语和现代德语在中世纪德语方言中有共同的语祖,“这就正如今人和猩猩被说成来自同一先人类、先猿类的祖先一样”(引自《大学用意第绪语》(CollgeYiddish)一书,尤瑞尔・温瑞克(UrielWeinreid)著。这可能不是最好的类比,可见它的意思是在说明意第绪语为什么是一种独立的、自成一体的语言,这种观点正是目前几乎全部语言学家所公认的)。当犹太人在十九世纪和后来定居德国,从一开始他们就把希伯来语和罗曼语的派生词吸收到自己刚学到的新语言中来。从犹太人建立了自己的文化以后,犹太语中德语成分的独特性也就出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德语中的犹太语与非犹太语的区别日趋明显。当为数众多的犹太人向东移居,先在德国本土,后来到斯拉夫国家,意第绪语沿着一条独立的路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与此同时,中世纪的德语方言也逐渐变化成了现代德语。(乐卫译)
      
      吴泽霖教授的复信
      
      拙文中,我没有专论犹太资本家的影响问题,只在两处偶然提及了这一点。犹太人与犹太资产阶级(或犹太巨富、犹太垄断集团)不属于同一概念,这种了解,想必我们是一致的。垄断资本家对金融市场既能控制又有影响,这也是无可置辩的事实。当然,资产阶级中有大有小,也包括有各种民族成分,不同量的投资自然带来不同量的分润。我在第一处,把犹太巨富与其他民族的大资本家列属于同一个垄断资产阶级中。作为一个阶级,不论民族成分在其中所占的百分比有多大差别,其对金融实业的控制和影响是不可分割的,在所拥有的实力和产生的影响总体中,犹太巨富确实分享有他们应有的一份。在这一点上,我想克伦普纳先生不会持有异议。问题是在第二处,那里我提到了“犹太资产阶级垄断巨头对世界金融的操纵”。在今天,不论从民族角度,还是时间角度,如果仍然沿用这种传统提法,也就是说今天犹太大资本家仍然在控制世界金融,我必须承认这是不正确的。
      十九世纪迎来了工业革命以及城市的迅速发展。一向对经商富有经验而又掌握一部分流动资金的犹太人,对促进这巨大的时代变化,是作出了贡献,发挥过作用,并产生了不小影响的。十九世纪上半叶,英国的犹太人罗斯查德(Rothschilds)家族曾向包括法国、普鲁士、俄国、巴西和希腊在内的二十个国家提供了四十四次贷款,总额超过了一亿三千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个惊心动魄的数字。此外,在德意志、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等国家的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中,犹太资本家在诸如银行、进出口贸易和其他有关经济活动中都曾起过神经中枢的作用。象俄国、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等国中的犹太资本家们几乎一直长期垄断了一部分工商业的活动。
      但是,社会是发展的,其速度和深度随时随地而有不同。由于各国国内和国际政治的错综复杂的变化,非犹太族的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宗教、民族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对立,以及反犹太主义运动的日益猖狂,到二十世纪初,犹太资本家一度拥有的那种势力和影响,在遭受日益严峻的挑战下,虽然没有全部消失,但是已不能与昔日的一度兴旺时期相比了。然而过去犹太资本家操纵企业的形象,不免多少仍然萦绕在大量群众的心头。原因较复杂,一方面是由于大部分犹太人惯于集居城市,与广大非城市居民往来不多。随着城市化的飞跃发展,大量人口迁入城市,扩大了犹太人与非犹太人的接触和摩擦的机会。而犹太人的工作又大都集中在银行与金融部门以及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品生产和销售领域,以致非犹太人似乎感到随时在遭受犹太资本家的剥削。另一方面又有反犹太主义者的疯狂宣传,一味夸大犹太资产阶级的压榨,蒙蔽群众对具体事实的了解,企图煽起对犹太民族的仇恨。其实,早在一九三六年,美国的《命运》杂志(Fortune)经过调查,已发现在美国虽确实存在一些犹太巨富,但在财政金融界中,犹太资本家已并不是重要的支柱,而在重工业部门所扮演的,更是次要的角色。这次克伦普纳先生的来信中也据不同来源的可靠统计资料,对美国犹太人的一些情况作了说明。
      我认为,今天我们对犹太人作为一个民族是同情的,而对资产阶级,不论属于哪个民族,一般是谴责的,因为剥削是他们的阶级本性,与人民的利益是背道而驰的。但对他们的活动的意义,事业的规模,施展的手法以及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等等方面都应有如实的报道和分析。这才是科学的态度。克伦普纳先生很可能是本着这种精神,认为我对犹太资产阶级巨头对世界金融的操纵这一提法不加揭露和批判,其错误所在,实际上是在以讹传讹,不啻为反犹太主义者张目。这种坦率的意见,是应当诚恳接受的。至于来信中附带建议我们应该多发表一些关于犹太工人阶级的历史,因为自十九世纪末期,大量犹太人沦为无产者,他们对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无论在美国或在欧洲,都作出过超比例的贡献。我们嗣后在这方面确实应多予介绍。
      总之,我们在上面所讨论的克伦普纳先生所提出的犹太资本家在财金界的势力和影响的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课题,确实值得进一步探索。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有矛盾,资产阶级之间也有矛盾,不同民族的资产阶级之间,更具有阶级因素和民族因素并存的特点。这些因素的错综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时间、空间和形势都能起促使变化的作用。这是应该进一步探讨的一面。其次,影响与控制,作为概念应如何解释,如何计量,也应有明确的规定。不论是影响还是控制,都有形式的和实质的,表面的和潜在的,稳定的和短暂的区别。我们不但要有确切的数据,还得有深刻的分析。光靠数字有时也是可以迷惑人的。凡此种种都有待于真正能掌握情况的人进一步探讨研究,并将其结果公布于世,我认为这是一种对科学、对政治的负责态度。
      克伦普纳先生的一个次要意见是关于犹太族的语言问题。对犹太人的语言情况,拙文述及了三种情况:一是至少在今天,犹太人尚没有一种共同语言。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我自己就曾同时会见过一些犹太人,其中有几位彼此间不能通话,靠另一人充当翻译才能交谈。这种情况当然是长期历史条件所形成的结果,不存在任何褒贬问题。这一点我想克伦普纳先生是会同意的。
      第二,我虽承认有“一大部分人”通用意第绪语,我却没有把它提作为犹太人的“母语”(motherlanguage)。这一点克伦普纳先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今天已有大量的非宗教性的文学、戏剧、民间文艺、美术品都是用意第绪文表达的,它已成为整个犹太文化整体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诚然,意第绪语有它丰富的文化内容,但目前掌握这种语文的人,毕竟是全体犹太人中的少数。据我了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分布在西亚、欧洲、美洲、澳洲和南非的犹太人中,能说和至少能听懂意第绪语的人,估计约有一千万至一千二百万,几乎占世界上犹太人总数的四分之三。嗣后由于种种原因,据估计,犹太人中能畅通意第绪语的已减少到二三百万人了。就克伦普纳先生来信中所述,在美国今天的六百万犹太人中,也只有一百五十万人把意第绪语当作“母语”。另外的人,包括克伦普纳先生自己在内,只是把它当作第二语言。这就更证实了意第绪语在今天还不是多数犹太人所操的语言。把一种还没有被本民族大多数人所采用的语言无条件地称作自己的“母语”,至少在目前情况下人们会感到迷惑的。当然,一种母语的承认,不应以人数来作唯一的标准,目前这种数量上的逆转也可能只是暂时的。但语言的兴衰起伏常常是复杂的,意第绪语自不能例外。十九世纪在废教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影响下,意第绪语在世界范围内,确实受到过广大犹太人的欢迎和采用。到二十世纪,随着不同意识形态在犹太人中的出现,他们自己对意第绪语的态度也产生了分歧。凡否定天国概念,不信奉犹太教义和不赞成希伯来文的非宗教人士和工人运动者,以及主张政治独立的政党,都拥护意第绪语,把它当作一种能表达民族意识的象征,因而倾向于把它推崇为本民族的“母语”。同时,许多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同化主义者则持不同的意见,有的甚至把它贬称为不值得推广的一种“土语”。至于复国主义者,他们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也不支持意第绪语。另外还有一批抱着实用主义态度的人,考虑到意第绪语经历过相当长期的应用,已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基础和实用功能,认为它比仍富有宗教气息的希伯来文在当今的世俗事务中较为适用,因而主张予以推广。在我看来,犹太人中对自己的语言既抱有如此分歧的态度,再加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建国后把希伯来语正式规定为国语,我就没有把意第绪语提高到克伦普纳先生来信中所推崇的高度。
      语言是人类信息交通的主要工具,也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犹太民族经历过漫长而惨痛的历史,在今天非常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的复兴过程中,正在摸索自己民族发展的道路。共同语言既是促进民族团结的一种重要纽带,语言问题在犹太人中势必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我们希望也相信,意第绪语嗣后在本民族中逐渐统一了认识之后,很可能会作为犹太民族的“母语”而出现。当然这还需要一定的时日,因为一种语言的兴衰,总得经历一个历史的、复杂的过程,决不是一部分人的呼吁、几次会议或一道命令所能主宰的。当然以上所述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见。对这个问题真正有发言权的,只能是犹太人自己。
      第三,拙文中提到意第绪语的源流时,我只笼统地把它说成是“由一种德语方言组成,用希伯来文字母拼成,字汇中有希伯来文、俄文、波兰文等的一种文字”。一经仔细推敲,这种缺乏时间性和地域性的笼统提法,我也认为是不够妥贴的。尽管意第绪语溯其源流,确是在德国莱茵河流域中古时说南方德语的地区逐步形成的,在当时曾是那里的一种方言。但犹太人后来在漫长岁月的飘流和不断与其它民族的接触或融汇的过程中,实际上已发展成为一种自己独特的语言。虽然据说现代意第绪语中仍有65.5%的字与德文有关,但有关并不完全等于隶属关系。有关语言之间既有彼此影响的因素,又有彼此独创的因素。现代意第绪语与现代德语纵有大量相同之处,正象意大利文与西班牙文那样,我们亦不能因此而否定它们作为各自独立发展的一面。所以,关于意第绪语的渊源,我完全同意克伦普纳先生在来信中的提法,即现代意第绪语与现代德语都是来自中古德国的一些方言而后来各自发展的。
      写到这里,我想应来一个声明而告结束。《读书》上发表的拙文,不是一篇论述犹太人问题的专文,而是为一般中国读者理解老友潘光旦同志关于开封犹太人的遗著而写的关于犹太人历史背景的简述。我本人不是研究犹太民族的,对这方面的材料掌握很少,深望专家们尤其是犹太学者们有所指正。
      
      克伦普纳/乐卫/吴泽霖

    相关热词搜索:犹太民族通信历史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