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家访记录 [家访“四要”“四忌”]

    家访记录 [家访“四要”“四忌”]

    时间:2019-02-18 05:31: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家访是教师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家庭访问,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弄清家庭教育和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以便与家长共同研究对学生的教育。但家访只有讲究方式方法,讲究艺术,遵循家访原则,才能收到预期效果。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家访体会,探索出家访工作要做到“四要”“四忌”。
      一、家访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进行,切忌打无准备之仗。家访前,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是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所作所为,还是对家长介绍学生在校表现;是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还是与家长共同探讨对学生的教育方法……这些都需要家访前做好准备,以便有目的有侧重地进行家访。否则,毫无目的的家访,只能成为拉家常,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收效。
      二、家访是对学生的一种关怀和爱护,因此家访中要以介绍学生的成绩与进步为主,找出其“闪光点”,坚持表扬为主的原则。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不足,切忌教师上门找家长,竹筒倒豆似的诉说学生一无是处,先责备学生,后责备家长。难怪有的家长带有怨气地说“小子捣蛋,老子倒霉”。这样给家访蒙上阴影,不利于教师与家长间的沟通,影响家访效果。
      三、对后进生家访,要实事求是地向家长介绍在校的表现,并和家长一道分析研究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共同商量教育孩子的方法。切忌采用“登门告状”的方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找家长是需要的,同家长座谈也是需要的,但决不能使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教师正在把他最亲近,最敬爱的人变成一种吓人的东西。”这在教育工作中是不可取得。教师动辄登门告状,常常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有的学生犯了错误,也往往口服心不服。有的家长等到老师走后,将孩子痛打一顿。孩子认为这正是老师告状造成的,又会导致师生间的对立,损害师生间的感情,此法久之,往往会导致学生说谎或逃学。笔者认为,借用家长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威信,并以此作为制服学生的“法宝”,不仅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因此,在家访时,常常让学生本人在场,这样学生会真心地体会到老师是在真心地帮助他,并不是来告状,师生间建立起一种真诚的关系,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家访时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与家长一起分析学生进步或后退的原因,商讨教育学生的方法,切忌对好学生褒奖过高,打保票,言过其实;对差生带有厌恶情绪,埋怨家长的言辞。对好生过于褒奖或对差生过于打击,都会给家长造成认识上的错位,不利于家长公正地认识自己的孩子,学生本人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这样不但不能促进家长今后的教育工作,还会把家长引入歧途,家长要么认为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百里挑一,从而放松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要么认为自己的孩子,毫无希望,失去信心,从而对孩子放任自流,越发不管。因此,家访时只有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让家长正确地了解孩子,以便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教育,与老师正确配合,才能收到理想效果。
      总之,家访要讲究艺术,遵循原则,只有这样,教师、家长的感情才能融洽,从而彼此配合,共同努力教育好学生。
      (作者联通:265200山东省莱阳市岚子初级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家访四要四忌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