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钟灵【钟灵:一个与新中国开国大事相关联的人】

    钟灵【钟灵:一个与新中国开国大事相关联的人】

    时间:2019-02-19 05:30:4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钟灵,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美术家。他是中国人民政协会徽和我国国徽设计者之一,是北京天安门上两条大标语的设计者和书写者,还是新中国第一枚邮票的设计者。他的名字,与新中国的开国大事联系在一起。
      
      多才多艺的钟灵,因书写标语而被写进《反对党八股》
      
      聪明勤奋、灵性十足的钟灵多才多艺,在我国文艺界有“怪才”、“杂家”的美称。钟灵1921年8月23日出生于山东济南,又名钟毓秀。早在1938年7月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党组织派他这个年仅17岁的电话接线员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进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当时延安的条件非常艰苦,学员作画用的笔是用柳枝烧成的木炭条,纸是用马兰草制成的米黄色粗纸。即使是在这样简陋的学习条件与环境中,钟灵也没有丝毫的懈怠,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他感到用这种方法作画倒也别有趣味。“鲁艺”就是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培养了不少人才。毕业后他留在了陕甘宁边区做文化教育工作。在延安时期,钟灵就担任过陕甘宁边区政府俱乐部主任。
      风华正茂的钟灵在百花齐放的文学艺术海洋里尽情地畅游着,受着良好的熏陶,思想和学识都有了很大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和才华也得到了尽可能的锻炼与发挥。在延安这个革命大家庭,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长处,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
      钟灵在延安时是“四大忙人”之一。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乐谱便是钟灵刻印的;在冼星海指挥的《黄河大合唱》首次公演中,钟灵担任合唱团的独唱演员;他还扮演过《河边对口曲》中的“李老七”。独具慧眼、识才爱才的冼星海,发现钟灵的嗓音很好,有培养前途,曾经动员钟灵去入音乐系学习声乐和指挥。但钟灵放不下对美术的偏爱,放弃了这个发展方向。后来回忆起这段往事时,钟灵感慨地说:“如果我听了冼星海老师的话,那就会走向另一条艺术道路了。”
      钟灵也打过仗,背包曾被敌人的刺刀扎了六个洞,身体却没受一点儿伤。
      钟灵每每回忆起这段峥嵘岁月,记忆犹新,如数家珍。他说:“还有‘鲁艺’每月出的墙报,成为当时校园一景,每期内容都很丰富,图文并茂,非常精彩。墙报的主编就是秦兆阳。记得那时墙报上曾有一幅华君武的漫画《吃面条》,这幅漫画很有现实教育意义,大家见了捧腹大笑,就餐时更加文明礼让了。”
      1938年11月的一天,因八路军留守处要在延安城墙上书写十几条大标语,主任肖劲光派人向“鲁艺”美术系求援,想请会写美术字的人去书写,便询问钟灵愿不愿意来完成这个任务?钟灵高兴地接受了这一任务。他用小板刷在涂了白灰的底子上写下“工人农民联合起来争取抗日胜利”的巨幅标语,在写“工人”两字时,感到与相邻的“�”字相比笔画太少(那时没有简化的“农”字),似乎很不对称,于是灵机一动,想到隶书的写法,便移花接木,把“工人”两字就写成了“工宇转两个弯,人字加三撇”的形状。写完后,自我感觉良好,他还在城墙下得意地欣赏了一番。
      然而,让钟灵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事隔四年,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在延安干部大会上作《反对党八股》的著名演讲,讲到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毛主席提到了这条标语,对延安城墙上“工人农民联合起来争取抗日胜利”标语中“工”字拐弯、“人”字加撇提出了批评。他说,工字转两个弯,人字加三撇,是存心不要老百姓看,“这位同志是古代文人学士的学生是无疑的了,可是他却要写在抗日时期延安这地方的墙壁上,就有些莫名其妙了。”可见,那条标语给毛泽东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作报告时毛主席竟然以它作为例子。后来,这条标语上了《毛泽东选集》。
      当钟灵读到毛主席的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感到十分委屈。当时写标语时只是觉得字与字之间的笔划不相称,以求得整条标语看起来平衡一些、美观一些。可就是没有细致想到观看这些标语字的主要对象是谁了。
      毛主席的批评是善意的。新中国成立后,钟灵担任中南海俱乐部主任,经常能见到毛主席。1951年,一次钟灵承担了陪同毛主席的任务。当时,汪东兴在一旁对毛主席介绍说:“主席在《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中批评的那位写‘工’字拐弯、‘人’字加三撇的,就是钟灵。”
      钟灵由于没有思想准备,面对这种突兀而尴尬的介绍,顿时感到有些紧张。
      可是,没想到毛主席听了这话却哈哈大笑起来,并且和颜悦色地询问钟灵:“你现在还那样写吗?”钟灵恭敬而诚恳地回答说:“毛主席批评过了,我哪里还敢那么写,不但我不敢,连写隶书的书法家都改过来了。”
      毛主席听后,略一沉吟说:“那就不对了,隶书该怎么写还应该怎么写,狂草、小篆不是更难认嘛,书法作为艺术,还是要尊重传统的。我当初批评你,不是说你写了错别字,而是觉得你在延安城墙上写标语是在向大众作宣传,不该用这种大众难懂的字体写。你有机会见到书法界的朋友们,替我解释一下,隶书也好,篆书也好,该怎么写还要怎么写,不必受我那篇文章的影响。当然,有时也要看对象,理解我的本意就好了。”
      毛主席这番中肯又实在的话,使钟灵如释重负,心服口服,心中再也没有一点儿委屈情绪了。
      
      他设计了新中国的第一枚邮票
      
      1945年初冬,钟灵有幸担当了设计陕甘宁边区邮票的任务,他聚精会神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几经思量,设计出了一枚以延安宝塔山为主体画面的邮票,送审后当即批准印刷发行,在解放区流通。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设计了共和国第一套纪念邮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那是1949年开国大典之前,时任政协筹委会会场布置科科长的钟灵,正和他邀请的在“鲁艺”认识的设计家张仃一块设计和布置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会场时,邮票发行局的同志找到他们,说是要以政协会议为题材为政协一次会议设计一套纪念邮票。热血沸腾,精力旺盛的钟灵一口应承下来。
      接受任务之后,钟灵与张仃立即马不停蹄地干了起来。
      因为已经知道开国大典要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所以设计稿中就有了天安门城楼和游行的队伍;为了表现对新中国成立的拥护和庆祝之情,设计稿有了中国人民表示喜庆之意的大红灯笼;新中国的空军在开国大典上要第一次露脸,就有了飞翔的空军的图案。那个时候钟灵干劲很足,不知疲倦,也不知休息,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在没有颜料和最起码的画具的条件下,钟灵和张仃仅用了3天就完成了那张画在16开白纸上的朴素图案。
      这张邮票设计一脱稿,就交到新政协会议负责具体事宜的李维汉同志手里。李维汉很快在原稿上签了字,送交周恩来副主席之后,很快又得到了“同意”的批示。于是,马上交给华北邮政总局,不久就发行了这一套纪念邮票。
      钟灵曾经设计和参加设计新中国邮票几十枚,而共和国的第一套纪念邮票尤其具有纪念意义。它忠实地记录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成立的无比喜悦和欢呼之情,显示了共和国坚不可摧的信心和力量。这套杰作已被载入 邮票史册。1980年,在新中国成立30周年邮票评选中,这套邮票被评为最佳邮票。
      同时,钟灵还是政协会徽和我国国徽设计人之一,他还设计、布置了开国大典的会场。他设计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圆形图章,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表扬。
      
      开国大典,他为天安门城楼精心书写标语和横标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周恩来副主席和胡乔木同志决定在城门正中间的门洞上方挂一幅毛主席的画像,画像两侧的城墙上书写巨幅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中央人民政府万岁”。同时由于当时国徽方案尚未通过,临时决定在悬挂国徽的位置上悬挂大会会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钟灵当时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总务处办公室主任兼会场布置科科长,大会会标和两条大标语的书写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在了他的身上。接到在天安门城楼书写标语的任务后,钟灵憋足了劲,决心使出自己全部看家本领,在这个非同寻常的地方好好露一手。
      天安门城楼的红墙那么长,标语上的每个字都要有房子这么大,钟灵可从来没有写过这么大的字。两幅标语是写繁体还是简体字呢?虽说解放区已经流行简化字,但刚解放,北平的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于使用繁体字,于是钟灵决定仍用繁体字书写这两幅标语。
      这是钟灵平生第一次写这么大的美术字,他严谨而认真,在做书法之前,他用脚一步一步丈量了天安门城楼的长度,用尺子和铅笔,整整写了两天,字体采用的是庄严、大方的宋体美术字。之后操起剪子,用布剪出宋体字。然后,他又充当木工教练,指导木工按照此例锯好木板,钉成字盒,外面装上一层毛玻璃,里面安上电灯泡。这样,使得标语挂上去通电后,即便是夜晚从远处看,也能清楚醒目。
      但是,两条标语的字数不一样多,一条是9个字,另一条却只有8个字,标语写出来挂上去两边应当是对称的。如何使它对称?这叫钟灵大伤脑筋。他在实际步测中发现,天安门的九间门楼其实宽窄不是等同的,门楼的中间部分最大,四六间稍宽,三七、二八、一九间依次递减,但在人们的视觉中,却感到左右四间是对称的。五百多年前的城楼设计者肯定是巧妙地运用了视错觉原理!天安门设计的智慧之光,也照进了钟灵的心灵:两条标语的字距不也可以利用视错觉原理来安排吗!
      1949年9月底,两条遒劲有力的巨幅标语赫然悬挂于天安门城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这标语的字大约有二米见方,至今钟灵还清楚地记得“中”字的中间一竖,做出来比站立的一个人还高。
      接着,天安门城楼重檐中间,也就是后来悬挂国徽的地方,挂出了一个巨幅红布标,上面写着大约一米多见方的17个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这当然也是钟灵的书法杰作。
      开国大典之后,会标当然撤掉了,两条标语要不要撤掉?钟灵向周恩来总理请示。周总理看了看天安门的会场设计图,最后决定:把天安门两侧的标语留着,但把东边的“中央人民政府万岁”改成“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周总理的决定太英明了,这一改动不但包含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也使两边的标语字数相同,设计书写时字的间距也是一样的,完全对称,更加美观!
      1956年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社会上许多繁体用字都逐渐改成了简体字。在1964年国际劳动节前夕,天安门城墙上标语的字体也要进行改动。已离开中南海的钟灵,按照任务要求,把“华、国、万、岁、世、团”六个字由繁体字改为规范简体字。这次改字体后,这两条大标语40多年来一直没有再改动过,当然灯箱的维修、更换就不止一次了。
      天安门的这两条大标语,保存时间之长,所处地位之显要,并且被认为是宋体美术字书法的典范,这都是当初钟灵书写时始料不及的。
      
      他为登天安门城楼却丢了“代表证”的毛泽东迅速补来一个
      
      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半钟左右,毛泽东一行走向天安门城楼。秘书叶子龙跟随毛泽东在通往天安门一百级台阶的当口,突然发现毛泽东礼服上开会时要佩戴的红缎条的“代表证”不见了,其他副主席、委员们都有,而主席没有是不妥的。在这个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庄严时刻,历史的画面和镜头不能有任何纰漏和缺憾。叶子龙惊得出了一身冷汗,但他马上镇定下来,急忙找到钟灵。
      这时的钟灵正忙着布置开国大典的休息厅,叶子龙匆匆来找他。这时距开国大典的时间已经不多,钟灵当机立断:“我现在就赶制。”钟灵顾不得多想,跳上一辆吉普车风驰电掣般飞速回到中南海瀛台的工作室。在秘书处办公室,他迅速找出一条红缎带,麻利地蘸上胶水,在红绸条上写了“主席”两个仿宋字,然后撒上金粉。不等胶水风干,钟灵就又跳上吉普车飞快地赶到天安门城楼……
      此时,毛泽东正停步等待年迈的老同志先行一步,还没有最后登上天安门城楼。
      钟灵将用胶水和金粉写成的“主席”代表证交给了叶子龙,叶子龙当即上前帮着毛泽东将这个别具一格的“代表证”戴在了胸前。此时的钟灵,如释重负,松了一口气。
      下午3时整,毛泽东身穿呢子礼服,左胸佩戴着写有“主席”二字的红绸条,阔步走到麦克风前,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开国大典时中央首长佩带的红缎条都是烫金印制的,只有毛主席胸前缎条上“主席”二字则是钟灵手写的。为此,钟灵后来忆及时常常感慨地说:“我写了半辈子的字,这次写的‘主席’二字应该说是最为光辉,最有意义,也是最宝贵的了!”
      
      责任编辑/吴莎莎

    相关热词搜索:的人开国相关联新中国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