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学为师之骨德为师之魂 德\识\爱\创――当今教师的为师之道

    学为师之骨德为师之魂 德\识\爱\创――当今教师的为师之道

    时间:2019-02-19 05:42:4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发展知识经济,提高人力素质”对当今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道德修养,丰富自己的学识,尊重关爱学生,不断开拓创新,提升自身形象,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落伍于新的时代。
      一.道德高尚,人格完美,是当今教师的从教之基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道德、人格,是全面发展的人的灵魂。因而教师的道德、人格越来越成为新时代教师的一张核心王牌。教师应该首先是学生阅读的道德书籍,是学生如何学会做人的楷模。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影响力,从而对学生的情感培养、道德升华、学业发展等产生深远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都德的《最后一课》之所以有那样的心灵震撼力与思想感染力,关键在于他表现了当异邦侵虐者占领了本国领土并下令改变语言时,那位可敬的教师仍不顾个人安危,在上最后一课时用本国语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让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学生也爱上本国的语言。这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发挥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发挥当前在一些边远山区的农村,复式教学还占主导地位,复式班里,有几个年级同时上课这也不足为奇。那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应该怎样搞好教学工作呢?笔者认为,在上课时应尽可能地避免声浪冲突,排除干扰,做到“动”与“静”的搭配工作。动、静搭配,根据每节课的不同内容,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以静代动
      备课时,如果两个年级的直接教学时间冲突,就要调整其中一个年级的直接教学时间,适当增加一些作业材料,这时,就要以静代动,把直接指导改为自动学习来进行,教师应充分发辉小助手的作用,把一些作业材料交给小助手,让小助手分发给各小组完成。例如:语文课中可以让学生练习写字的笔顺和汉字间架结构等。
      二.以动代静
      在单班的复式教学中,有时需要以“动”代“静”。如低年级学生,自动作业能力较差,而遇到的教材又较难,另一个年级恰好又是测试,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指导低年级,这样,学生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练习,比独立作业更有益,教学效率自然高。
      三.做到动静结合
      “动”与“静”不是机械的划分,而是有机的结合,一堂成功的复式教学课都是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讲练结合”。例如,当数学课一个年级讲应用题是(动)而另一个年级可布置作业(静),而后又回到前一个年级继续进行另一个例题的教学。这样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讲中有练,练中有讲,动静搭配,讲练结合,才有效保证复式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通联:331505江西省永丰县鹿冈中心小学)
      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言行一致,率先垂范,牢牢吸引住学生,这是每一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石。
      二.渊博的学识和超前的见识,是当今教师的立教之本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逐渐缩短,知识老化正在威胁着我们。当今教师不但要熟练本学科的知识,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做一专多能的杂家。此外,还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工作中不断充电,更新知识。要不断学习,多读书,读好书。纵观古今中外,数以千万计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其发展和成长的道路无不是沿着“读书、教书、写书”的轨迹走过来的。读书是教书的前提,谁都知道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关系,要永远保持一桶活水,就要坚持读书。只有学富五车,才能在课堂上“黏”住学生,使自己的讲解引经据典、例古证经、纵横捭阖、左右逢源、潇洒自如,使学生听得如醉如痴,心潮激荡,不知课时有限,只觉意兴无穷。读书又是写书的基础,一个志存高远的教师绝不会满足于一辈子皓首穷经,只当一本教科书的传声筒。教师除了要看教育方面的书籍外,还要多看中央及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经常翻阅《参考消息》、《科技博览》等有关报刊杂志,通过网络了解最新动态和利用节假日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等,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常教常新,教学方法越教越活。凭着渊博的学识和见识,才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三.走进学生,关爱学生、是当今教师的施教之德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亲家庭、组合家庭、隔代教育以及许多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导致厌学、弃学、离家出走、人格缺陷等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如何教育转化、挽救这些“问题学生”,如何使他们愿学、乐学,是对当今教师提出的重要课题。怎么办呢?我想,唯有用“爱”去融化那冰冻的心灵,去唤醒那麻木的神经,去教育转化他们。热爱学生,这是一种超越母爱的最无私、最朴实、最动人的爱。教师之爱给学生以无穷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可以使学生形成对生活、对他人、对社会的良好态度,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个“四块糖果”的故事,在教育界传为佳话。试想,如果没有伟大的爱心,又怎能做出伟大的举动呢?马卡连柯曾说:“不良儿童乃是失败了的教师的象征。”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沉思。动辄拿惩罚来威胁学生,是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摧残人性的行为,同时也是教师无能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要用爱去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要理解、宽容、赏识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我们的“爱”伴随着学生健康成长。
      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当今教师的优教之举
      未来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牢固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坚决摒弃一切落后的教学方法,改变不适于迅速提高教育水平的传统做法。对所教学的内容予以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创造性地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走上自主创新之路。这种意识和精神,适应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指向,是教师的优教之举。教师要创新,首先必须不再拘泥于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不再以我讲得“详不详,对不对”为教学导向,也不再单纯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否为考核的唯一标准,而应当严肃认真地追问自己:“这节课有无新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无创新?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否激化?”只有这样才能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教师要跳出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探索,在造就一代新人的创造性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人。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德、识、爱、创”贯穿始终,既会得到学生的尊重,也会不断提升自身形象,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落伍于新的时代。
      (作者通联:401120重庆市两江中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之道为师当今教师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