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话说成都“韩包子”】成都韩包子

    【话说成都“韩包子”】成都韩包子

    时间:2019-02-20 05:44:0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包子是我国流传甚广的一种大众化食品。在三国时期,包子通称馒头。从宋代开始,人们将无馅的称为馒头,有馅的称为包子。据明代朗瑛所撰《七修类稿》说:馒头本来叫“蛮头”。古代在今四川西南到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常常用人头祭神,诸葛亮南征时,要求改变这种野蛮的风俗,便让人用面粉包上猪肉或羊肉替代人头作为祭品,称之为“蛮头”。以后逐渐讹变为“馒头”。
      如此算起来,中国人吃包子的历史,少说也有1700多年了。值得一提的是,包子从祭祀品演变为熟食品后,就不再是人头形状了。
      目前,全国各地制作的包子,其外表造型都差不多,只是在馅料的调制上各尽其妙,各地都在努力打造有自己独特风味的知名品牌。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上海的“南翔小笼包子”;湖南的“盐菜水晶包”;广东的“蚝油叉烧包”;重庆的“九园包子”等等。而在成都一地,近百年间就先后出现过“黄包子”、“韩包子”、“痣胡子龙眼包子”等等。
      旧时成都南打金街的“韩包子”,物美价廉,闻名遐迩。该店从早到晚,食客盈门。1990年12月,在“天府食品博览会”上,“韩包子”被成都市政府命名为“成都名小吃”。
      要追溯“韩包子”的历史,还得从民国3年(1914年)说起。那时,在温江县金马河畔的苏家古渡乡场上,有一家小面馆,老板姓韩名映斗。此人白案功夫颇为了得,加上服务殷勤周到,深得过往客商的称赞夸奖,口碑颇佳!
      近百年前的乡村古渡,还是画桥烟柳,垂杨飘拂,流水人家。真正是阡陌纵横,绿畴万顷,景色秀丽!美中不足的是人烟稀疏,韩映斗的手艺得不到充分展示,生意总是做不大。为了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他权衡再三,毅然决定背井离乡,挟技前往省城一试身手,闯出一条生路。
      民国6年(1917年),韩映斗带着老婆、儿子来到成都,在南打金街租了一间铺面,又请一位前清秀才写了一块“玉隆园”面食店的招牌。就正式开业了。他早堂卖汤圆、面条,午堂卖包子、水饺。其长子韩琢之忠厚老实,吃苦耐劳,成了他生意上的好帮手。全家老少齐上阵,加上店铺临近商贾云集、政府机关密布的城守东大街、春熙路,口岸很好,人气鼎盛,在辛苦经营了三四年之后,“玉隆园”的包子就慢慢在市民中赢得了好口碑。一传十,十传百,韩家店终于在省城站稳了脚跟。
      不久,韩映斗、韩琢之先后辞世,“玉隆园”便由韩映斗的次子韩文华独力支撑。韩文华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读过3年私塾。
      在继承父兄白案经验的基础上,韩文华博采众长,独辟蹊径,对面食和馅料不断创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进,韩文华推出了“南虾包子”、“火腿包子”和“鲜肉包子”等品种,使“玉隆园”的包子驰名近远。到了1949年初,他干脆将“玉隆园”更名为“韩包子”,专心致志地做起了包子生意。
      “南虾包子”是“韩包子”的当家品种,他所用的“南虾”,是从成都南河(锦江)中捕捞起来的鲜虾。他先将虾去壳,挤出虾仁,洗净剁细,再取新鲜的猪腿肉剁碎成米粒大,加入香油、花椒面、生姜汁、料酒等制成馅心。做包子的面粉,则选用成都西郊龙爪堰水磨磨出的新繁小麦面。这种小麦,粒饱粉细,筋丝好,嚼口强。制作时,将麦面加入酵面浆,用清水和匀发酵,然后加小苏打揉匀,再加入白糖、化猪油并反复揉匀,最后才擀成圆皮。另外,包出的包子要捏出清晰的花纹,花纹中间还要露出一些馅心。这种包子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馅心饱满,入口化渣,被誉为“成都小吃之上品”。
      “火腿包子”所用的火腿是韩氏自己精心制作的。用来腌制猪腿肉的香料,大都经过特殊处理。火腿腌熟后,先剁成细末,再与剁碎的鲜猪肉搅拌,加入多种调料制成馅心。这种包子浓香可口,别具风味。
      “鲜肉包子”所用猪肉专选产于双流、新津、彭山等地的南路猪。这些猪都是用粮食喂养,个头小,肉质细嫩,油多。制作时,将半肥半瘦的猪腿夹肉剁碎,分一半在红锅中炒酥,然后再与另一半鲜肉搅和,加入特级酱油、胡椒面、生姜汁、鲜浓鸡汁、料酒、葱花等拌匀。这种包子,蒸出后浑圆白净,细嫩可口。
      “韩包子”不仅风味独特,技压群芳,在服务质量上也是值得称道的。除了店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外,每有食客落座,跑堂的就会送上一小碗用鸡和棒子骨熬成的乳白色鲜汤,令人食欲大开。20年前,著名书法家徐无闻先生来此品尝后,曾欣然撰有一联:
      韩包子无人不喜,非一般馅美汤鲜,知他怎做?
      成都味有此方全,直落得香回口畅,赚我频来。
      1958年,成都市区私营饮食业进行第二阶段公私合营,“韩包子”由私营企业转为国营面食店。
      1966年,“文化大革命”动乱席卷全国,讲究精美饮食被视为资产阶级思想作祟,偌大一座省城,近千家饭馆、面店统统只许供应粗制的“大众饭”、“大众菜”或“大众面”。“韩包子”自然也不能例外,只能供应一种用莲花白和猪肉粒作馅心的“大众包子”,与各厂矿企业伙食团供应的大包子相差无几。于是,生意逐渐萧条,以致亏本,“韩包子”的招牌也名存实亡了。
      粉碎“四人帮”以后,韩文华老师傅早已退休,成都市饮食公司的领导另外调来一位名叫卢海全的老师傅担任“韩包子”店的主任,他与韩文华的徒弟王善涛、王永华等厨师通力合作,努力恢复“韩包子”的原有风貌。如今,这间老店又重新焕发了生机,逐渐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回头客。
      
      (组稿、责编 江 风)

    相关热词搜索:成都包子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