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绞刑的拼音【中西绞刑面面观】

    绞刑的拼音【中西绞刑面面观】

    时间:2019-02-20 05:46:2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不同的绞刑观      2006年12月30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处以绞刑,绞刑的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其实,这是一种古老的刑法,从古到今一直存在着,与其他令人惨不忍睹的酷刑相比,它算是一种比较温和的行刑方式。据说,现在世界上仍有80多个国家把它定为合法死刑。
      绞刑分缢死和吊死两种,大多是用绳索或类似的东西来阻止人呼吸,让其窒息而死。其中吊死是把绳套在犯人脖子上,让犯人两脚悬空,利用自身重量施压。而缢死则通过外力收紧绳圈,以达到让犯人窒息的目的。
      中国古代绞刑的正规做法是把犯人跪着绑在一根柱子上,用一个绳套套住颈部,两边各有一个刽子手,把木棍插在绳套里,然后反方向转动,绳套越来越紧,最后把犯人勒死。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种缢死人的方法,是行刑者把绳子套在犯人的脖子上后,将绳索从肩上拉至胸前,使犯人吊在行刑者的背上,行刑者背着犯人往前跑,不出多远,犯人就死了。北方管这叫“套白狼”,上海一带叫“背娘舅”――这些都是近现代的叫法,但此种刑罚却有悠久的历史。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有个宫廷杀手兼保镖队长名叫刘桃枝,据说就是“套白狼”、“背娘舅”的行家。
      在中国历史上,绞刑通常是较高级的死刑。按中国儒家传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必须珍惜;犯罪至死,能留一个全尸,也是不幸中的大幸。相对于斩刑,绞刑不流血,能保持尸体完整,明显是一种优待。同样是死刑,绞刑的处罚相对人道一些。
      高官皇族为保留全尸,通常会要求自缢或绞刑处死,而不是导致身首异处的斩首。隋炀帝被宇文化及等害死时,说:“天子死自有法。”他本来想喝毒酒,一时找不到,就自解练巾,由令狐行达等将他坐着勒死。此外如前秦的苻坚、金的完颜亮、明朝的桂王等,都是被缢死的,而杨贵妃则是皇帝赐她吊死的。
      跟中国的传统相反,西欧各国古代把被砍头当作王公贵族最后的特权,而绞刑则是针对平民百姓的。英国的查理一世、苏格兰的玛丽女王、法国的路易十六,都是被砍头。如果贵族被处以绞刑,不仅是他个人,也是整个家族的奇耻大辱。18世纪初的意大利,曾有一个伯爵因谋杀罪而被判绞刑,他是摄政王的亲戚,他的家人去求情,要求至少该被砍头不是绞死,摄政王说了一句话,后来成为名言:“可耻的是罪行,而不是绞架。”
      在行刑工具上,西方与中国也大不相同。中国实施绞刑时主要靠人力,而西方却发明了绞刑台,这大概与西方人对机械和科学的崇拜有关。绞刑台是在受刑人脚站的地方安装了一个活门,等绳子套好后,活门一开,受刑人就两脚悬空。再一种是被认为比较人道的,经英国人改进后的绞架:一个固定在某高度的手脚架、一块可抽动的木板。执行时一抽木板,犯人的身体便落下,一般来说他的颈椎就断裂了。
      如果说断头台是法国的特产,那么英国人则对脚下有活动踏板的绞架情有独钟,而且他们对绳子的长度也作了精确的计算:绞死一个54公斤体重的犯人,绳子长度为2.46米,54.6公斤则为2.40米,95.1公斤为1.55米。1969年12月18日,英国议会通过投票废除死刑,此前,英国唯一的死刑方式一直都是绞刑。
      
      绞刑中的小概率事件
      
      绞刑虽致命,但总有偶然的“绳口逃生”。
      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后,国内爆发了一场由自由分子领导的叛乱,他们要求俄国现代化,希望俄国的工业和国内建设迅速赶上欧洲其他国家。尼古拉一世残忍地平定了这场叛乱,并判处其中一名领袖李列耶夫死刑。
      行刑那天,李列耶夫站在绞台上。绞刑开始后,李列耶夫一阵挣扎,绳索突然断了,他猛然摔落在地上。在当时,这类事件常被当成上天恩宠的征兆,犯人也会得到赦免。李列耶夫站起身来,确信自己保住了脑袋,他向着人群大声喊:“你们看,俄国的工业就是如此差劲,任何事情都做不好,甚至连制造绳索也不会!”
      一名信使立刻前往皇宫报告绞刑失败的消息。虽然十分懊恼,尼古拉一世还是打算提笔签署赦免令。
      “事情发生之后,李列耶夫有没有说什么?”沙皇询问信使。
      “陛下,”信使回答,“他说俄国的工业如此差劲。甚至不懂得如何制造绳索。”
      “这种情况下,”沙皇说,“让我们来证明事实与之相反吧。”于是他撕毁赦免令。
      第二天,李列耶夫再度被推上绞刑台,这一次绳索没有断。
      1927年,两名英国死囚处刑完后被从绞刑架上放下来。15分钟后,他们重新开始呼吸,只得赶快又挂上去,加吊30分钟。
      
      西式绞刑中国“礼遇”第一人
      
      民国初,有一个臭名昭著的人受到了西方式的绞刑“礼遇”,他就是袁世凯心腹、谋杀宋教仁的主犯之一洪述祖。
      洪述祖,1859年出生于常州一个官宦之家,为人阴险毒辣,吃喝嫖赌样样俱全,是常州著名恶少,人称“洪杀坯”。
      辛亥革命爆发,当他得知世交赵秉钧与手握北洋军大权的袁世凯打得火热,就从上海赶往北平投靠袁世凯。在南北议和时,凭着自己“洞察世事”,随机应变,成为了袁世凯先“以南压北”再“以北压南”的谋主,终使袁以北洋六镇的军事力量做后盾,爬上了民国总统的宝座。洪因护驾有功,被委任为内务部秘书,并授予三等嘉禾勋章,成为袁世凯的红人。
      1913年初,国民党在全国大选中获胜,国民党代理事长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已成定局。一心想做皇帝的袁世凯对此惶惶不安,想收买宋教仁又不成,就密召内阁总理赵秉钧和内务秘书洪述祖,决定暗杀宋教仁。洪述祖熟悉上海情况,预先潜至上海进行活动。他找到过去混迹上海滩时的旧友,江苏驻沪巡查长应桂馨。在得到“事成之后,奖现金五十万元,授二等功勋”的许诺后,应桂馨竟冒天下之大不韪,物色了兵痞出身的武士英做杀手,于1913年3月国会召开前夕,将正欲从上海登车北上的宋教仁击杀。
      震撼全国的民国第一政治大血案发生不久,凶手应桂馨、武士英先后在租界落网,供出主凶袁世凯、谋划者赵秉钧、直接指挥人洪述祖等。袁世凯为逃避罪责,决定杀人灭口,先后毒死了武士英、应桂馨与赵秉钧,唯独对洪述祖格外开恩,送了一大笔钱,让他离开北京,销声匿迹,尔后又让司法部虚张声势地“通缉”了一番。洪述祖带了妻妾儿女,到了青岛德租界,买了幢洋房,过起了悠闲的寓公生活。
      到了1917年春,洪述祖静极思动,化名张皎安,从日本领事馆买到一张通行证,窜到上海替日本不法商人推销鸦片,牟取暴利。也是上天有眼,冤家路窄。一日,他在黄浦江畔散步,被不忘杀父之仇的宋教仁长子宋振吕认了出来,当即和几个同行的朋友把洪狠揍了一顿,然后扭送到上海地方法院,提起公诉。不久,按法律程序,洪犯被解往北京地方法院。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北京法院判处洪述祖无期徒刑。宋振吕认为量刑过轻,向北洋政府高等检察厅提出控告。
      那时已是1919年了,洪的靠山袁世凯已死去三年,继任的总统黎元洪为了平息舆论,授意大理寺改判洪死刑。因为不久前砍头的刑法已被黎元洪下令禁止,并从英国进口了一架绞刑机,正好让洪述祖先开“洋荤”了。
      是年4月15日,洪述祖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师分监被执行绞刑,无数民众赶来观看这“洋玩意儿”,可谓盛况空前。行刑前,洪犯还在歇斯底里哭叫:“杀宋教仁,我是执行袁总统的命令,何罪之有呀!”
      刽子手加快行动,抽出立脚板,一按电钮,这个作恶多端的走狗就悬空而起。不知因为刽子手初次使用,将绞索扣得太紧了呢,还是洪述祖过于肥胖,脖颈支持不住身体重量,竟来了个颈断头落,身躯着地,鲜血直喷。
      这正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责编 朱 飞)

    相关热词搜索:面面观绞刑中西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