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我曾有过那样一段日子

    我曾有过那样一段日子

    时间:2020-03-20 05:11:2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1998年至2001年有一场轰动全国、历时三年的官司,因为官司涉及《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原作的著作权和归属权。想当年《毛主席去安源》是何等风光。1967年《毛主席去安源》问世,1968年7月L日公开展出,至1969年底,其宣传画全国出版部门共印制了1.91亿张,在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共印了9亿多张,成为世界油画史上印数最多的一张油画。因此《毛主席去安源》原作的何去何从,自然是万众瞩目。最终法院判决结果是:刘春华是唯一作者,享有著作权!当然,这是后话。而我关注这个案子,是因为这张画,曾让我熬过了那样一段日子!

    大概是1970年的夏天,我上小学二年级。一天,全校召开“忆苦思甜”大会,会后所有师生还要吃一顿“忆苦饭”。学生都集中在操场上,一边唱“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一边等学校请来的贫下中农上台“忆苦思甜”。看模样,听声音,来的人像是附近的农民,有男有女,轮流上台,特能说。讲的故事大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其中一位中年汉子“忆苦”,声泪俱下地说他当年给地主扛活,日子过得别提多苦了,“吃的是猪狗食,干的是牛马活!”有一次他不小心弄撒了一袋子高粱,被地主往死里毒打,这还不算,还强迫奄奄一息的他“趁热”吃下了地主的粪便。本来在大太阳底下已没了精神的孩子,一听到这儿,全都睁大了眼睛,张口结舌地看着他,傻愣住了;那位中年汉子一下子也不知该怎么往下说了。全场一片寂静!过了一会儿,有人反应过来,便带头高呼起了“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打倒万恶的旧社会!”顿时全场沸腾了。直到后来讲过了“思甜”,气氛才缓和了一些。

    大会从早晨一直开到中午,终于在群情激奋中结束了。但大家心情极不好受,尤其是我,想着马上就要开始吃忆苦饭了,既不知吃啥,也不知怎么个吃法,心里七上八下的。

    回到教室没多大工夫,整整两大蒸屉拳头般大小的黑窝头和一大桶连秧带叶熬的地瓜汤就被搬进来了,热气腾腾的。送饭的人热情地对大家说: “快趁热吃,不够的话,还有!”之后,全班每人发了两个窝头一碗汤。当时我们班主任是一位不到三十岁的女老师,姓姜,戴着一副白边近视眼镜。她说,这是高粱米糠做的窝头,在旧社会能顿顿吃上它就很不错了!说着咬了一口,边嚼边说: “看,做饭的大叔怕你们吃不惯,还放了点盐呢!”咽下一口汤后,她要求大家都吃下,谁都不许剩!说完,便用眼睛死死地盯住了我!

    姜老师是有着朴素阶级感情的人,她知道我是从北京溜到这个小县城的,家庭情况复杂,无论以前还是现在,我过的日子肯定比当地的孩子要好得多,所以她一直对我白眼有加。尽管同学们年龄小,尚不太注意这些,但在老师的影响下,一有点儿什么事,我还是常常被他们搞得灰头土脸的。看今天这情景,我可能在劫难逃了!

    我一看老师盯着我,赶紧拿起一个黑窝头咬了一小口,鼓起腮帮子作大快朵颐状。黑窝头尽管有点咸味,可嚼在嘴里既粗且牙碜,等一凉又变得很干硬,苦涩难咽;勉强吃下一口,嗓子被拉得生疼,半天说不出话。老师见众人如此,就说,“喝口汤!”结果,汤也是苦涩腥咸,难以下咽。同学们面面相觑,痛苦难堪。我低着头不敢看老师,但心中窃喜,暗自思量,今天被羞辱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了。不是“忆苦思甜”吗,大家都得吃!

    有的同学嘴渐渐地被塞得越来越满,鼓着腮干嚼着不往下咽,而有的同学就把黑窝头含在嘴里不嚼也不咽,还有的同学干脆干呕几声吐到了地上。姜老师见状,说:“不好吃,是不是!可是在旧社会,广大劳动人民连这些都吃不上!这可比忆苦思甜大会上那些贫下中农吃的好多了!让你们吃这忆苦饭,就是让你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明白这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l”

    不知过了多久,很多同学们在老师的劝导下,终于抻脖瞪眼地用汤往肚子里送下了大半个黑窝头。尽管吃相也很难看,但姜老师还是吃完了一整个黑窝头。为了尽早结束这痛苦,我也快吃下去了一个。这时,姜老师又拿起了她的第二个黑窝头,说,大家停一下,马上又盯着我说:“看来你完全吃得下,你说说,好吃不?”我嘴里还剩下大半口没咽下的黑窝头,实在说不出话!几个不明就里的孩子,就轻声接茬说:“好——吃——”“好——吃——”姜老师瞪了几眼接茬的孩子,马上又冲我说道: “你今天表现得非常好!这样吧,你就给同学们再做个榜样,把这个也吃下去!”说着就将手里的黑窝头塞给了我。

    同学们的眼光全都集中在了我身上,脸上绽放出了喜色。我心里难受极了。……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吃下了第二个黑窝头!姜老师终于笑了,大声说:“同学们,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今天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阶级教育课。现在把剩下的忆苦思甜饭带回家,让家里人也都尝一尝!”又转过脸对我说: “你再带上一个,给你姥姥和你大姨吃!”

    我是1966年被表哥在“大串联”时,从北京带到这个东北小县城的,与姥姥和大姨一起生活,整整7年,直到1973年大姨病逝,才回到北京。我当时无时无刻不盼望着能早点回到父母身边。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了,我开始怀疑自己是被父母抛弃了。但我从不对姥姥和大姨说自己想家,因为她们的日子过得很苦,尤其是我大姨,遭老罪了,她孤身一人,一直与姥姥相依为伴,所以把我视同己出。她们知道我心里难受,就尽量不让我受委屈。

    那天,我小心翼翼地捧着两个黑窝头回到了家,把事情对姥姥和大姨讲了。

    姥姥坐在炕上听我说完,一笑,说:“这怕啥的!拿来,我尝尝!”她用手掰下一块黑窝头放进嘴里,嚼了嚼说;“呦,里面像是还掺了点地瓜面!真不赖,能把糠做成这样,也不容易了!叫你大姨也尝一口吧!”大姨就吃了一口,还说,姜老师的舅妈也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东北“光复”前还是她的同班同学呢。赶明儿,她去找找她说说!   大姨和姥姥轻描淡写地说着。

    我心里还是难受,心想要是在北京何至于如此,就张口说了一句: “我啥时能回北京呀?”

    大姨愣了一下,看了看我,随即笑着说: “北京有啥好的,还不如咱这疙瘩呢!”

    姥姥也说:“可不是咋地!”又用手指了指炕头墙壁上贴着的《毛主席去安源》宣传画,“你瞅瞅,连毛主席都离开北京去安源了,还得自己走着,不就是因为日子过得紧巴吗?他连个包袱都没有,长衫上还打着补丁呢!”当时家家都贴有这类的宣传画,满屋满墙都是。

    按说我不该相信她们说的话。因为我影影绰绰也听说过,毛主席不在北京工作了,而去安源和工人一起干活儿,那是很久以前的事。

    听她们这么一说,我懵了,将信将疑,抬头看着《毛主席去安源》。 这是我第一次仔细用心地看《毛主席去安源》。画面上毛主席身穿一件传统的中式长衫,一只手拿着一把油纸伞,另一只手握着拳,穿着一双布鞋走在山路上;在他身后是群山,头顶上是滚动的乱云。我觉得毛主席真精神,就是有点单薄;一个人走在荒山野岭挺孤单,要是赶夜路可就危险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看来他的日子真是不太好过!我开始为毛主席担心了。

    我渐渐觉得姥姥和大姨说的完全在理!因为我想起前不久从北京寄来的几张照片,其中就有一张是我妹妹站在北京某处一幅巨大的《毛主席去安源》的画像前的照片。照片上,妹妹穿着一件方格条绒对襟、立领、盘扣褂子,有点长,显然是用大人的旧上衣改的,下襟处的一只贴袋鼓鼓囊囊,不知装了些什么,裤子也是肥肥大大的。这身衣裤全都皱皱巴巴的,一点不服帖。她的身后就是巨大的《毛主席去安源》独幅壁画。妹妹蹙着眉,微倾着头,站在那里不耐烦地看着镜头,整个人显得窝窝囊囊,从前那一脸让我对北京充满憧憬的灿烂笑容,一点踪影都没有了!这神态、打扮的确有问题,远不如以前了,甚至还不如我呢!敢情他们的生活会如此糟糕!难怪爸爸妈妈不接我回去!

    后来我才知道,妹妹的这张照片是当年爸爸在北京中山公园门前给她照的。

    从此,我几乎天天对着《毛主席去安源》这张画看,妹妹的照片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子里。那是一种无法替代的别样安慰!

    前两月, “三联”出版了一本叫《七十年代》的文集,作者都是经历了那个时代,如今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物。有的文章写得冷静但无切肤之痛,有的文章有切肤之痛,却心存侥幸,甚至“感念”。尽管如此,文字都是真诚而深刻的。我不知道那个时代是怎么回事,但我多少是经历过了一点!

    现在一想,七年过得真快,可当时却度日如年,就是想家,想在北京的父母!但因为有了姥姥对《毛主席去安源》的“解说”而淡化了我对北京的渴望,有了妹妹那“寒碜”的照片而让我感到了一丝庆幸!正是这两张照片,让我在委屈的生活中长大了!

    相关热词搜索:有过我曾一段日子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