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王安石理财伦理思想探究

    王安石理财伦理思想探究

    时间:2020-04-02 05:18:5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王安石不仅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儒学思想家,他倡导“荆公新学”,并公开谈论财利,深化了传统义利观,具有显明功利主义的色彩,与宋代理学强调“灭人欲,明天理”的道义论价值取向相对立。他的理财伦理思想主要有以义理财、节用观、量出制入开源节流思想这三个方面。

    一、以义理财

    由于财之足与不足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基础,如何使社会财富增加成为了社会政治的中心问题,同时也理应成为道德考量的问题。在《答曾公立书》中,王安石认为“理财乃所谓义”。赋予理财这一经济活动以义的价值规定。这一观点显然继承并发展了《周礼》和管仲的义利观。他说:“孟子所言利者,为利吾国,利吾身耳。至狗彘食人食则检之,野有饿莩则发之,是所谓政事。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一部《周礼》,理财居其半,周公岂为利哉?”。孟子所反对的言利主要是指一国一身之私利,至于天下百姓言利,则是政事所重之利,此乃公利,而为公利理财,这是《周礼》的重心所在,也是孔子所谓“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这种利与义是一致的。王安石也明确提出义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利,表明了其功利主义的立场。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财?如果理财方式不正确,不仅达不到利的目的,还可能与义相悖。王安石指出:“臣于财利,固未尝学,然窃观前世治财之大略矣。……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在商业贸易方面,他作了如下的改革:虽然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如农业,但仍不可或缺,它有助于社会的经济发展。但也不可因商废农,本末倒置。所以,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法规来引导商业的发展,这就是“制法以权之”,也就是以义理财。在《乞制置三司条例》中,王安石说:“盖聚天下之人,不可以无财,理天下之财,不可以无义。夫以理天下之财,则转输之劳逸,不可以不均;用度之多寡,不可以不通;货贿之有无,不可以不制,而轻重敛散之权,不可以无术。”这里主要是从贡赋和贸易的管理方面论述了以义理财,落实到改革实践中,王安石所提出了“均输法”和“市易法”。前者是国家通过设立专门机构来采购、储备政府所需之物资,防止“富商大贾因得乘公私之急,以擅轻重敛散之权”;后者是由国家出资设立“市易务”来直接参与市场的经营活动,“市易务”将平价收购来的物资在市场短缺时赊给商行,这样国家不仅以利息的形式从中得到了实惠,而且稳定了市场的物价,抑制了大商贾的垄断与兼并行为,促进了市场的公平交易,故“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上五事札子》)

    二、节用观

    在各朝代理财伦理思想中,节用都是一个重要内容。特别体现在量出制入的理财原则中,如果不注意节用,更容易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大开方便之门。在国家支出的项目很多而收入有限时,必须制定一定的制度来实行节约,并不得胡滥利用“节俭”、“节用”的名义,以达到“滥赏”、“滥罚”的私欲。现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其一,限制不合理的财政支出,并不得冠以“节用”的名义。如在神宗面前,议论“乞南郊赐金帛”的事时,司马光说:“救灾节用,当自贵近始”,王安石则引用唐山人常袞的故事揭露说:“常袞辞堂馔,时以袞自知不能,当辞职,不当辞禄。”这就是当事人应当辞职,不应单辞金帛,更不得称为节用;又在《赐宰相曾公亮已下辞南郊赐赉不允诏》中指出:“先王之赐国用,视时民数之多寡,方今生齿既藩,而赋入又为不少,理财之义,殆有可思,此之不图,而姑务自损。祇低国体,未协联心,方与贤勋虑其大者,区区一赐,何足以言”。王安石认为:首先,应当考虑能力的大小,不单是罢赐金帛等舍本趋末的办法;其次,在国家财政充裕时,应当讲求理财的义,不应讲求自损,以致有伤国体;最后,如果专讲辞让,这是只为个人,不是为国谋。

    其二,厚禄养廉,减少官吏的贪污浪费。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说:“诚能理财以其道而通其变,臣虽愚,固知增吏实禄不足以伤经费也。”可知王安石在早年时即具有“增吏禄不伤经费”的观点,到执政后,更加有所发展。如果吏禄不丰厚,生活不充裕,“而欲吏之不毁廉耻”者,是不可能的。这与管仲所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道理一样。但也不能武断地说,贪污皆出于薄禄,而薄禄却无异纵虎噬人。事实上,北宋的俸禄是上层优厚而下层薄劣,甚至在熙宁三年以前,吏胥大都无俸禄,往往靠敲诈贿赂过活,从这年起才定出“禄制”。首先对中央官吏按月发给俸禄,并制定重法来杜绝贿赂,枉法受赃等弊端,到熙宁六年,天下吏人基本上都可以领到禄廪了。

    其三,节约必须反奢侈,反奢必须对奢侈的来源有正确的认识。司马光在《乞罢条例司常平使疏》中说:“夫民之所以有贫富者,其由材性愚智不同。富者智识差长,忧思深远,宁劳筋苦骨,恶衣菲食,终不肯举于人,其故家常有赢余而不至狼狈也。贫者啙窳偷生,不为远虑,一醉日富,无复赢余,急则举债于人,税不能偿,至于鬻妻卖子……是以富者常借贷贫民以自饶。而贫者常假贷富民以自存……”这话是不客观、不正确的。他们认为人之所以富,是由于天资聪明,以举债为例,富人由于勤劳节约不肯向别人借债所以富,贫人之所以穷,由于天资愚笨,好吃懒做而举债,还须向富者告借以自存。事实是这样吗?这完全是掩盖了剥削本质的颠倒是非的无耻说辞。王安石明确指出奢侈之风,在于“辇毂之内”、“兼并之家”,在于“士无廉声”,“贪躆之性成”,在于“富者竟以自胜,贫者耻其不若”等,这虽然没有把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安派所颠倒是非的胡言再颠倒过来,但已有明确的是非界限之分,为反对奢侈明确了方向。这里所谓辇毂之内,是泛指京都,即天子、王公、贵族等所居住的地方。他们在此挥霍浪费,王安石主张“宜略依古之王制”,设立各种法制,以“纠举困辱”他们,人民见此不好,“不得不趋田亩”,“则民无饥饿”。只有京都治好,统治秩序才会好。在封建社会,这种幻想是无法实现的。

    三、量出制入开源节流的理财伦理思想

    中国传统的理财原则是量入为出。随着历史的演进和财政制度的发展,量出制入的原则也逐步走上历史的舞台。西汉时期桑弘羊继承了管仲的理财经验,根据汉武帝开疆扩土的实际支出需要,制定了量出制入的财政理财原则。量出制入就是财政须根据国家的施政大计,先计量本年国家所需要的经费,然后制定计划,筹措相应的收入,以满足国家支出的需要。据《宋史.食货志下》记载,王安石变法期间,实行量出制入之制,由三司会计司总计“凡一岁用度及郊示大费,皆编著定式”,作为财政开支的标准,颇类于近代预算支出

    的规定,并“裁省冗费十之四”,由“三司总天下财赋,以天下户口、人丁、税赋,税务、坑冶,河渡、房园之类租额年课,及一路钱谷出入之数,去其重复,岁比较增亏,废置及羡余,横费。计赢阙之处,使有无相通,而以任职能否为黜陟,则国计大纲可以省察”。这样根据每年各种经费需要数来确定本年度收入数额。再总计天下税赋,从人丁、户口等各项中确定年课及各路钱谷出入之数,然后编写簿式为国计大纲,以使“岁计充足”。这就是王安石所主张的“不加赋而国用足”的量出制入的具体实现。

    王安石生活动在北宋后期,当时宋朝已处于积贫积弱的境地,财政收支已是入不敷出,差额亏累巨大,而且国家的弊政也很多,存在于各个方面。为贯彻量出制入的理财原则,不得不广开财源,想尽一切办法筹得一定的收入;以满足国家预算支出,同时在费用支出方面还要做到厉行节约。王安石在开始理财前,即应诏与司马光展开了一场理财思想的争论,他明确指出财政非改革不可,又说理财应得其人,如能这样,则可“不加赋而国用足”。通过对各项新政的分析,可以从中梳理出其开源节流的理财思想。具体地说,首先设置三司条例司,以控制国家财计,推行各项新政。如青苗法,是国家向农民贷款后,取得三分利息的收入,均输法是国家在轻重敛散中取得少量盈利的收入,方田均税法是在丈量隐田、漏税中谋得税收的增加;专利法案是在各项专利政策的实行中取得收入,免役法是在三种免役税收和雇用中取得收入;免行钱法,则是从行商营利中取得免行钱,以作官员俸禄和国家的收入;而减兵置将法,保甲法和军器监,则在于减少因家养兵和制械的费用,以谋人员、武器的精良,保马法一面减少费用而养马于民,一面从牧田出租和养马孳息中取得收入;至于科举教育的改革,则在于取得合乎经世致用的人才,有提高生产力的功用。这些都是在开源节流的原则下进行的。

    在理财问题上,南宋理财思想家郑伯谦认为王安石虽常引用《周礼》为其改革的依据,“而计利太卑,求民太甚”。(《太平经国之书》序)他提出一个与王安石完全相反的财政观点:王安石要求理天下之财,既要理财之出,更重要的是理财之人,而郑伯谦则认为:“周礼之理财理其出而已矣,非理其人也;理国之财而已矣,非理天下之财也。”(《太平经国之书》第10卷)因为人们的经济生活既能自己安排,也不需要政府为之代谋,故应考虑的自然主要是财政支出问题;郑伯谦在其所著《太平经国之书》中把《周礼》中的记载作为标准用以衡量过去各封建王朝政绩的优劣。他在涉及财政经济问题时,大都按照《周礼》标准来分析,上述言论和做法无疑是不合时宜的,明显缺乏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王安石的理财观虽然受《周礼》影响,但绝非教条主义式的照搬,有一定的进步性。

    总之,王安石的理财伦理思想主要有以义理财、节用观、量出制入开源节流这三个方面,他的观点对当下的理财仍有积极意义。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会计伦理思想研究2011SJB72001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经济伦理思想通史研究11&ZD084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探究伦理王安石理财思想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