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不同的宗教信仰导致文明的冲突

    不同的宗教信仰导致文明的冲突

    时间:2020-04-21 05:20:4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文明的内涵非常广泛,其中包括世俗主义和宗教信仰。文明的冲突主要就是宗教信仰的冲突。在宗教信仰方面,中国是无神论国家,与他国不存在冲突。

    关键词:宗教信仰;世俗主义;冲突

    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不再是划分国际阵营的主要标准。各种力量的不断分化组合,多极化的不断发展,促使各国对自身和不断变动的世界进行重新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成为各国自我认知和划分阵营的主要标准。各国文明意识的强化也加剧了不同文明国家在交往中的冲突。

    一、文明的划分

    “世俗主义”这一词汇是由英国学者乔治·雅各布·霍利约克首先提出的,主张社会生活摆脱宗教的控制。德国社会学家贝格尔指出:“我们所谓世俗化意指这样一种过程,通过这种过程,社会和文化的一些部分摆脱了宗教制度和宗教象征的控制。”[1]世俗主义与宗教信仰是天然对立的。

    宗教信仰的产生源于人类的局限性,而人类最大的局限性便是无法逃避死亡,也就是永恒问题。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信仰都应当有一个核心教义,就是永恒。多数教派都会有“今生是短暂虚空,来生才是美满永恒”这样的教义。世俗主义则与之相对立,认为天堂太过遥远,现实却可以把握。与其寄希望于无法证实的天堂,不如认真过好现实中的每一天。我们可以按照这种区别将人们的观念划分为两类,即今生与来生相比微不足道和今生就是一切。

    文明这个词汇含义较为宽泛,亨廷顿较认可的定义是:文明就是放大了的文化。[2]在“文明的冲突”这个特定语句中,所谓文明就是文化观念。文明的冲突也就是集体或者个人文化观念的冲突。文化观念中最核心的的就是三观,也就是何为真善美。人三观的最基本的差异存在于宗教信仰层面上。因为人的其他观念都是以此为逻辑起点的。在这个分类大前提下,有宗教信仰的这一类人可以接着划分为各种不同的派别。当然,即便是在基督教化或者伊斯兰教化的国家中,国民个人也未必保持与国家相一致的宗教信仰。

    二、美国人的选择:上帝,或者自由女神?

    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关注的焦点由上帝移到人类本身,由来生转移到今生,由理想中的天堂转移到现实中的世界。人们不再将今生存在的意义与盼望中的永恒相联系,转而追求今生之幸福快乐。正是在这种思潮下,人们为了生活的质量作出各种努力,如:消除专制政权,大力发展经济,除去思想束缚等等。这一切结合在一起就是现代化,现代化与世俗主义是高度契合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和宗教信仰是不兼容的。即便是某一国家的宗教原教旨主义抬头,也不会否认该国的现代化成果。

    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矛盾,就是西方文明也就是基督教文明其實是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宗教信仰,一个是伴随着世俗主义的现代化。而前边已经分析了,宗教信仰和世俗主义是对立的。那么,这个矛盾是怎么产生的?或者说在一个基督教文明中,是怎么产生世俗主义的?这个问题要从罗马帝国开始说起,在君士坦丁大帝之前,基督教主要在下层人民之间传播,并且所有的组织都是自发的。君士坦丁大帝继位之后,大力发展基督教,贵族为了迎合皇帝,也开始信奉基督教,基督教慢慢的就与政权结合在一起。到了中世纪,教权凌驾于皇权之上,罗马教会在欧洲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严格的限制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这个时候的宗教信仰已经变质了,信仰本身就是超越世俗的,就是追求来生的幸福。如果宗教信仰与现实中的政权结合,成为一种统治力量,信仰就变得世俗化,也就不再是纯粹的信仰了。由于这种矛盾的存在,产生了两种思潮: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者兴起都是对罗马教会的批判和不满,文艺复兴主要针对的是罗马教会对人类思想所产生的危害,主张彻底摆脱宗教信仰的束缚。宗教改革针对的则是罗马教会自身的理论缺陷,意图修正部分理论,还原最初没有掺杂世俗主义的宗教信仰,但并没有对其根本否定。也正是因此,马丁路德才不支持宗教改革引发的德国农民战争。人们发现一个极端的危害后,往往不是采取中庸之道,却倾向于走另一个对立的极端。因而,由于罗马教会存在这样那样弊端,世俗主义开始快速发展。可是,原来的罗马教会以及宗教改革后产生的新教在反对世俗主义上还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世俗主义的象征是自由女神,宗教信仰的象征是上帝。世俗主义给人们带来了解放,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和接纳,但是宗教信仰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这就导致了本质上无法兼容的两种文化在西方得以并立。看似美国可以很好的融合这种差异,其实不然。所谓的融合其实是双方中的一方在根本原则上的妥协。比如,同性恋合法化问题。自由女神是鼓励的,上帝却是明令禁止的,两者如何调和?

    美国文化是一种分裂型文化。美国文化起源于戒律森严的新教文化,而在发展中逐渐融入与新教文化相对立的世俗主义,并且美国并没有放弃两者之中的任何一个。最初从欧洲大陆移民到新大陆的多是被迫害的新教徒,这些人往往信仰纯粹。此时的自由是相对于专制而言的,但仍然受制于清规戒律。然而,从内战结束到一战前夕,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兴起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世界极大的繁荣,清教徒的后人们再也无法抵挡世俗的诱惑了,因而信仰逐渐世俗化。此外,这个时候的移民也和最初的大不相同,他们多是为追求个人幸福生活而来。原有观念的改变以及新移民所带来的观念促使美国文化发生巨大变化。事实上,更可能是因为美国本身文化的改变,就是由新教文化到世俗文化的转变,吸引了一大波追求个人幸福的人来到美国,而这些人又强化了这种观念。宗教信仰要求人遵守上帝的律法,世俗主义则鼓励人追求今生的享受,因而世俗主义更受欢迎。随着世俗主义影响的不断加剧,许多信徒们不再禁锢自身欲望,转而追求眼下的快乐。然而,完全的丢弃信仰似乎和美国自我标榜不一致,也会让信徒们陷入将来下地狱的恐惧之中,因此人们就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信仰,使之不再限制信徒们追求今生的享受,这也就是信仰的世俗化。美国历史不仅是一部工业化都市化和移民化的历史,也是一部清教文化被消费文化逐渐侵蚀并最终替代的历史。[3]照此看来,同性恋合法化是个必然趋势,并且可以预期,以后会有更多的宗教信仰所禁止的行为也会逐渐合法化。可是,信徒们不可能不知道新教教义,信仰世俗化,更像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手段。宗教信仰和世俗主义两者根本上就是对立的,一方的兴盛就意味着另一方的衰败。

    信仰强调神,来生,永恒;世俗主义强调人,今生,幸福。各教派信徒都认为自己掌握的才是真理,和自己不一样就是歪理邪说,因此宗教信仰天然具有排他性,各个教派信徒多少都会自觉地宣扬自己的理论,冲突在所难免。不同的宗教信仰就意味着不同的文明,也就是不同的文化观念。不同宗教信仰的冲突就意味着文明的冲突。由于宗教信仰者不看重今生生命,拥有宗教信仰的人可能更容易采取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包括恐怖袭击。而在世俗主义下,文明冲突就会大大减弱。在这种文化下,人们注重自我,追求享受,看重今生的幸福。世俗主义者没有所谓的使命感,不会太在乎哪个是真神,也不会因为观念不同而采取极端行为。相较于宗教信仰,世俗主义天然具有包容性、温和性。因此世俗主义下的美国才能成为各个民族,各种文明的大熔炉。

    他者只要不影响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世俗主义者不会介意他者以什么形式存在。如果美国可以彻底的世俗化,摆脱一切清规戒律的限制,那么这样的美国无疑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美国将继续作为一个大熔炉,融合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群体,这样的美国也将是自由世界的典范。然而事实上,从新大陆被发现,一直到如今,美国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基督教化的国家。既然是基督教化的国家,又怎么能容忍异教徒践踏真理。因此,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美国都无法避免因宗教信仰导致的冲突。

    三、宗教信仰冲突

    世俗主义虽然冲击了宗教信仰,但是却无法让其瓦解。即便是最鼓励自由和人性解放的时代,也存在着许多虔诚的信徒。宗教信仰具有高度的稳固性。例如,以色列人亡国2000多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并且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国家。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也展现宗教信仰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一个拥有不同宗教信仰的群体或者个人很难融入主流社会,这类群体和个人更容易处于文明冲突的风口浪尖,也更容易采取极端行为。不久前的巴黎恐袭就是典型例子。当然,不能说所有冲突都是信仰不同引起的,其他的比如人种、语言、生活习俗等也会导致冲突。非宗教信仰导致的冲突是可以调和的。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写到,“法国人可以接纳说法语的黑人,难以接纳校园里蒙着头盖的穆斯林姑娘。”“绝大部分人既不惧怕也不轻视非阿拉伯的非洲移民,敌意大部分是针对穆斯林的。”“移民事实上就是伊斯兰的同义词。”[4]因而,文明的冲突主要存在于宗教信仰方面。

    对于移民问题,国家应当慎重。谁也无法保证具有不同宗教信仰的移民能够融入主流文化。如果移民无法融入主流社会,则可能不利于社会稳定。当下的欧洲难民危机,主要还只是接纳能力不足引起的,也出现了一些治安问题。可以想象,如果这些难民不能融入主流社会,事实上因为宗教信仰不同也很难融入,未来还会有更大的危机。

    宗教信仰的不同导致了文明的冲突,这不仅仅体现在国家的内部,也体现在国与国之间。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基督教国家和伊斯兰教国家。两种不同宗教信仰类型的国家一千多年来发生过无数次战争。新世纪以来,欧美积极参与中东事务,使得那里战火不断。基督教国家和伊斯兰教国家不仅存在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还有不断深化的仇恨,两种文明很难和平共处。

    中国没有宗教信仰。中国所尊奉的神佛,多是为了今生某些需要得到满足。中国所信奉的实际上只是实用主义,和永恒、来生没有多大关系。佛教和道教倒是有关于来生的一些理论,但是信奉人数太少,成不了主流。中国人信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物质的,所以中国人普遍不具备宗教信仰。

    中国没有宗教信仰,不会成为被仇视的异教徒,也不会产生对异教徒的仇视。有宗教信仰的国家未必对中国有好感,但是相对于他们所仇恨的异教徒,中国还是比较友善的。基督教国家和伊斯兰教国家之间的巨大的矛盾和仇恨,使得中国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处于次要地位。因此,中国不大会因为信仰方面的差异与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国家产生冲突。美国遏制中国崛起,更多是出于现实利益考量,不是因为宗教信仰。中美之间现阶段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随着形势的发展会逐步得到解决,双方会达成某种妥协。中国和伊斯兰世界,除了涉及到东突分子有所冲突外,大部分是相安无事的。中国人使用筷子,不影响其他国家人民传播福音或者追求自身幸福,因而不会导致仇视。这些差异的存在并不涉及宗教信仰,只会让世界更加多姿多彩,只會让不同文明的人对彼此感到好奇而不会引起仇视。随着苏联的解体,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也不再是重要的议题了。

    宗教信仰的不同是文明冲突的最主要原因。中国人多是无神论者,处于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教文明两大阵营之外,而这两大阵营一直是势如水火。中国在历史上虽然和伊斯兰国家和基督教国家发生过冲突,但是更多的却是和平共处。面对彼此仇视的两大文明,我们完全可以置身事外,待价而沽。

    [参考文献]

    [1]刘义.全球化、公共宗教及世俗主义:一个宗教社会学的争论[J].宗教社会学,2013.

    [2][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琦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20页.

    [3]刘爽.从<亨利.亚当斯的教育>看美国文化变迁[J].齐鲁学刊,2006(03).

    [4][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琦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178页.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

    相关热词搜索:宗教信仰冲突导致文明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