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海通计划“国际超车”

    海通计划“国际超车”

    时间:2020-04-24 05:22:5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海通证券加快了追赶中信证券的步伐。

    4月27日,这家国内第二大券商在港交所的股票将正式挂牌交易。海通此次IPO共发售12.3亿股H股,价格为10.6港元,共募集资金约130亿港元。

    照此计算,海通的融资规模超越了一个月前荷兰有线运营商Ziggo NV上市时的12.2亿美元规模(约合95亿港元),成为迄今为止今年全球资本市场的融资之王。

    根据海通证券的招股说明书,此次融资所得款项的最大部分,即35%的资金将用于战略性收购海外券商和开拓海外证券业务。通过这次IPO,海通既可以把业务向国外拓展,又可以增加公司的资产。这是目前国资券商在近年来主要收入来源—经纪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大幅收缩后的一项合理选择。

    最先玩起这种“游戏”的其实是国内最大的券商中信证券。最近两年,中信证券在经纪和投行业务上经营惨淡,在本颇具规模的自营业务上也巨亏14.4亿元。因此在2011年9月,中信证券将其港交所IPO中65%的募得资金,投入到了国际证券业务的发展中,希望这些新业务可以对冲风险。

    一个行业内公认的看法是,国际业务将成为证券行业新的业务增长动力。除了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以外,招商证券、国泰君安等国内知名券商也正加快国际化的步伐。

    对于海通而言,现在是解决海通证券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与海通国际证券的同业竞争问题的时候了。

    2009年12月,海通证券以18.22亿港元收购了大福证券52.86%的股权,一年之后的2010年11月,将其更名为“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几乎与此同时,海通证券香港子公司海通(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也更名为“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目前海通国际控股主要业务为企业融资、资产管理和经纪服务,与海通国际证券的业务有相当程度的重叠。

    目前海通并没有公开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计划,不过将相同业务整合到一个平台中,似乎是最合理的方案。至于是选择业内资源和品牌兼具的海通国际证券,还是选择源自内地、拥有国际化人才平台的海通国际控股,取决于海通对运营重心和运营策略的考量。

    尽管在国内各项业务上,海通离中信仍有较大差距,但是通过IPO之后的快速收购,海通将迅速切入国际市场、开展国际业务。海通证券的这一计划体现出,这家公司正试图以国际化扩张的方式赶超中信证券—或者至少可以减小差距。

    眼下海通证券2011年总资产占股本比率约为2.3倍(不包括从新股发行中即将筹集到的130亿港元)。而相比之下,野村证券的杠杆率为16倍,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海通证券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目前中国每年的股本衍生品交易价值不足美国资本市场的5%,不过最近监管机构将能够进行保证金交易的股票数量增加了两倍。如果中国能够持续推进金融改革,像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这类券商,还是可以在国内市场上有所获益。

    相关热词搜索:超车海通计划国际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